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明朝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tǒng)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wèi)特務機構(gòu),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為中后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明朝時期農(nóng)民反封建斗爭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那么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黻P于徐中行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徐中行(1517年9月5日—1578年11月11日 ),明代文學家,“后七子”之一,字子輿、一作子與、號龍灣,又稱天目山人,湖州長興人(今屬浙江)。美姿容,善飲酒。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士。初授刑部主事,歷員外郎中,出為汀州知府,改汝寧。后謫長蘆鹽運判官,遷端州同知、山東僉事、云南參議、福建副使、參政等職,累官至江西布政使。
個人簡介
正德十二年八月二十日(1517年9月5日)生,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士,授刑部廣東司主事,歷官汀州知府、湖廣按察僉事、云南參議、福建按察使、江西左布政使等職。廣東賊蕭五來犯,御之,有功。策其且走,俾武平令徐甫宰邀擊之,讓功甫宰,甫宰得優(yōu)擢。兵部武選司楊繼盛上疏彈劾奸相嚴嵩,被囚系獄,中行不顧牽連,公然探獄,贈送食物。繼盛被害后,又為其料理喪事,引起嚴嵩忌恨,被貶為長蘆鹽運判官,遷陽州同知。徐階當政,遷湖廣僉事,積貯糧,救活饑民萬余。在福建任上,省城西湖濱隙地,為豪右湮塞侵沒,下令修復,并捐俸筑堤創(chuàng)閣,閩人立祠紀念。四十五年(1566),因母喪回長興,與吳承恩結(jié)為摯友。隆慶初年,吳承恩在長興蒙受冤獄,經(jīng)徐中行營救獲釋。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jié)詩社,為明“后七子”之一。著有《天目山堂集》20卷、《青蘿館詩》6卷,傳于世。萬歷六年十月十三日(1578年11月11日)患暴疾卒于江西布政使任上,卒后葬于雉城東河泊所,王世貞撰墓志銘。
詩詞特點
徐中行為后七子之一。他一生到處為官作宦,詩歌多能描繪各地的山川風貌和社會習俗,并寄寓到處奔波的無限感慨和懷念鄉(xiāng)土的悠悠情思。如《初入滇關》寫“白日開南繳,青天豁大荒”,概括滇疆的景色,筆力蒼勁。貴州人陳田認為,后句“非至滇境者不知其妙”,實為會心之論。《盤江驛舍阻雨寄汪惟一》,勾勒了“春早蟄龍蒸赤水,夜深山鬼嘯青林”的盤江驛舍,同時表露出“誰憐妻子累,實恐衰年瘴癘侵”的惆悵?!赌喊l(fā)滁陽》寫“懸崖青欲滴,芳草綠堪迷”的美景,同時發(fā)出“洵美非吾土,翻然憶故溪”的感喟。徐中行善長七律,“閎大雄整,卓然名家”(胡應麟《詩藪》),如《山陵道中風雨》、《答孫侍御秦中見懷之作》、《送莫廷尉之任南都》,都是蒼然爽健的作品。其中“北上蕭關太白高”、“建業(yè)心青法署高”,尤為人們稱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0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努爾哈赤最不得寵的妃子,卻成了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