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清代和多爾袞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歷史上真實的多爾袞,和電視劇里的形象,差距到底有多大?
在清代初期的歷史中,多爾袞是一個很難繞開的人物。他的一生,不但對清代的歷史進程演變極大,而且在一些現(xiàn)代影視劇當中,更是經常出現(xiàn)。
當然,大多數(shù)都是描寫多爾袞與孝莊的事情,尤其是在多爾袞晉封為皇父攝政王之后,流傳著孝莊皇太后下嫁多爾袞的事情。但實際上,在正史當中,這件事是否存在,一直都是存疑的。托現(xiàn)代清宮劇的福,很多史學家都說不準的事情,很多觀眾朋友倒是對此了如指掌了。
對于電視劇里多爾袞的形象,很多朋友或許都比較了解。但是,大家了解正史上的多爾袞,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嗎?
其實,正史上的多爾袞,和影視劇中的那個形象,還真是區(qū)別挺大的。
多爾袞出生于公元1612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個兒子,也是努爾哈赤最為寵愛的兒子之一。多爾袞的母親,是努爾哈赤最為寵愛的大福晉阿巴亥。多爾袞四歲時,他的父親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當時被其他各部稱為昆都侖汗。在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坐上汗位的兩年后,正式對明代宣戰(zhàn),自此后金與明代之間,便開始了長達數(shù)十年的漫長戰(zhàn)爭。
多爾袞因為十分受父親努爾哈赤的寵愛,地位也由此極高。年幼的多爾袞,先是被努爾哈赤任命為正白旗旗主。讓一個孩子做旗主,這可是相當罕見的殊榮。稍微大一些之后,更是與一些年長的宗室們,直接共同參與議政。
公元1626年,六十八歲的努爾哈赤病逝。這對于多爾袞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沖擊。不過,還沒等多爾袞從失去父親的悲痛中回過神來,就在努爾哈赤去世幾天之后,他的母親阿巴亥被迫殉葬,追隨努爾哈赤到了地下,一夕之間,父母雙亡。
這時候,年僅十四的歲多爾袞自然是十分傷心的,同時這時候的多爾袞也是十分脆弱的。沒了父親努爾哈赤的寵愛和保護,也沒了母親阿巴亥的呵護和關愛。不光如此,這時候的多爾袞心里也是帶著恨意的,多爾袞雖然了解,逼迫母親殉葬的主導人,是八哥皇太極。但是當時的多爾袞,根本沒有能力對付皇太極替母親報仇。加上親弟弟多鐸需要自己的保護,因此多爾袞權衡之下,便暫時將復仇的心思藏起來,在兄長皇太極面前虛與委蛇,等日后有能力再進行復仇。
此后的多爾袞,變得城府頗深,讓人捉摸不透,在皇太極登上汗位之后?;侍珮O可能是出于對多爾袞愧疚的心理,對多爾袞大加重用。多爾袞憑借聰明的頭腦和出色的作戰(zhàn)能力,、不管是單獨率軍作戰(zhàn),或是跟隨皇太極作戰(zhàn),都大勝而歸,也為后金的一統(tǒng)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尤其是在公元1635年,多爾袞招降蒙古帝國的大汗林丹汗,并取得林丹汗身上的傳國玉璽。多爾袞將玉璽交給皇太極后,后金朝中的大臣們,因此上奏請求皇太極稱帝。當時的皇太極覺得時機未到,便沒有應允。不過一年之后,皇太極就在盛京的崇政殿上正式稱帝,并改國號為清。父親努爾哈赤也被兒子皇太極尊為太祖皇帝。
多爾袞因為做出的貢獻頗多,被皇太極封為和碩睿親王,這時候的多爾袞才二十四歲。二十四歲的多爾袞在朝中地位較高,很受皇太極的信任和重用,皇太極對于多爾袞的建議總是第一時間進行了采納,多爾袞也因為皇太極的重用,在能力上得到很多的鍛煉,也為今后的輔政做了良好的鋪墊。
公元1643年,皇太極突然病逝,終年五十二歲。因為皇太極突然去世,生前也沒有立下遺詔,皇位的繼承人就由位高權重的宗室成員們推舉。當時清代宗室的成員們的推舉,是按照軍功進行推舉的,加上意見不是十分一統(tǒng),所以就產生了兩位候選人。一位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另一位便是多爾袞。這兩位候選人,都為大清做出了很多的貢獻,能力也都十分卓越,都有著各自的支持者,雙方互不相讓,一時之間陷入了僵局。
尤其是支持豪格的正黃和鑲黃兩旗,態(tài)度更是堅決。當時正黃和鑲黃兩旗,直接公開宣稱,即便不是豪格繼位,也不能讓多爾袞繼位。在這場汗位爭奪戰(zhàn)當中,后金高層第一次出現(xiàn)了分裂的傾向。
多爾袞看到兩黃旗如何堅決的反對后,也做出了一定讓步。多爾袞心里也是有著自己的算盤的,雖然他自己有著眾多的宗室和其他幾旗的支持,但是如果少了兩黃旗和原來皇太極親近的大臣支持,皇位的合法性會受到懷疑,從而也導致他自己的皇位不穩(wěn),就算勉強登基,皇位也肯定坐不穩(wěn)。
因此,多爾袞便主張由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繼承皇位,他和濟爾哈朗輔政。多爾袞的這一提議,使得所有人都不再反對,多爾袞從此也開始了他權力的巔峰時期。
此時的明代,由于內部的腐朽統(tǒng)治,使得明代開始分崩離析。這時候的明代,滅亡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湊巧的是,當時明代內部農民起義軍蜂擁而起,以李自成為首的大順大軍,攻破了北京城,逼得崇禎皇帝上吊自盡了。而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在聽到這個消息后,因為種種原因,最后選擇投降了清代。
于是,阻擋了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人的明代寧錦防線,就這樣直接對多爾袞打開了大門。多爾袞當機立斷,率領清軍入關。打著替崇禎皇帝報仇的名義,和吳三桂聯(lián)合了起來。
而李自成方面,因為種種原因,雖然兵力上占據(jù)了優(yōu)勢,但實力卻并不算特別強。在得知吳三桂降清之后,李自成同時率軍前往山海關,打算阻擊清軍。雙方最終在山海關附近的一片石地區(qū)相遇,隨即展開戰(zhàn)斗。最終,李自成失敗,率軍撤回北京。再之后,李自成在明知無法守住北京的情況下,率軍從北京撤出,向西安方向撤退。而多爾袞,則是率軍進入了北京城。
清軍進入北京后,多爾袞下令厚葬崇禎皇帝朱由檢,為他舉行喪儀,同時也嚴禁清軍在城中嚴禁搶掠,下令漢人停止剃發(fā),此舉博得了當時京城內人們的好感。
多爾袞在京城安排完大部分事情后,親自前往清代當時的都城盛京,迎請順治皇帝前往北京。關于遷都京城的事情,一開始清代統(tǒng)治集團的內部,大部分人是反對的,反對的這些人認為,清代在關外已經習慣了,加上一統(tǒng)全國也并非容易的事,因此反對遷都北京。但是多爾袞力排眾議,最終清代還是將都城遷到了北京。
不光如此,在清代入關后,多爾袞還實行了一些政策,這些政策使得清代在入關后,得以穩(wěn)定的發(fā)展下去。其中包括重用漢官,六部實行滿漢分任制度,降低了役和賦稅,革除了明代所留下的一些弊政,同時加強了與蒙古西藏還有回疆的往來。
多爾袞因為皇太極當年伙同其他三大貝勒,逼迫阿巴亥殉葬一事,一直心存怨懟。只不過之前一直沒有能力報復,所以才不得不隱忍。等到遷都北京之后,多爾袞大權在握,終于有了計劃。不過此時皇太極已經亡故多年,報復他已經沒有什么用了,于是多爾袞就把怨氣撒到了豪格身上。本來豪格就與多爾袞之間關系不算太好,加上豪格做錯了事情,給了多爾袞懲治的理由,多爾袞借此把豪格囚禁,一個月后,豪格死于獄中。
除了以上這些事情之外,多爾袞一生當中,還有一個人,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孝莊太后了。
提起多爾袞與孝莊之間的事情,其中的太后下嫁,其實并沒有多少證據(jù)。據(jù)史學家們考證,在順治皇帝繼位后,孝莊已經的已經是皇太后了。一個皇太后要說下嫁,在滿洲的習俗中,嫂子嫁給小叔子并不丟人。所以,如果孝莊太后真的下嫁給多爾袞,是一定要有盛大儀式的。但是后來史學家們翻遍了所有史書,也沒找到任何相關的信息,這一點極不合理。
即便后來順治皇帝覺得這是一樁丑事,想要從史書中刻意抹去??墒钱敃r孝莊下嫁,總不能一點風都不透,完全沒有外人了解吧?而后來的所有文獻上,對此事的記載則是完全一干二凈,這也從側面證明,孝莊下嫁這件事,其實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一個謠言而已。
公元1650年,多爾袞病逝,終年三十九歲。
死后的多爾袞,被追封誠敬義,以皇帝的規(guī)則下葬。雖然多爾袞妻妾眾多,但是多爾袞并沒有子嗣。由于多爾袞沒有子嗣,而多爾袞的弟弟多鐸子嗣較多。所以,順治皇帝便把多鐸的第五個兒子多爾博,過繼給多爾袞,作為多爾袞的子嗣繼承睿親王爵位。
在多爾袞死后的沒多久,多爾袞之前在朝中得罪的人們,到順治皇帝面前誣告多爾袞謀反。順治皇帝本就對多爾袞心存怨懟,自然愿意相信這些人的話,所以就收回了賜予多爾袞的尊號,還將多爾袞的遺體拿出來進行鞭撻。
生前聲名顯貴,權傾中外的多爾袞,在死后落得這樣的結局,不禁令人唏噓。
縱觀多爾袞的一生,雖然多爾袞在清代入關之后,有著一些對于清代發(fā)展較好的政策,但也有很多弊政存在。不過,多爾袞對于清代的功勞也是有目共睹的,這些功勞不會因為所謂謀反的罪名而被抹殺。在多爾袞坐穩(wěn)了攝政王的位置之后,多爾袞要是想坐上皇位,其實并不是太困難的事情,根本就犯不上去玩什么謀反的套路。
而多爾袞的清白,也在乾隆年間進行了恢復了,乾隆皇帝恢復了多爾袞的親王封號,對于多爾袞來說,也算是一種遲來的補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1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古代退休年齡是幾歲古代退休年齡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