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李世民和李建成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李世民殺死哥哥李建成后,是如何對待他的妻兒的?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這是一個歷史上濃墨重彩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唐代的玄武門之外,唐高祖李淵的次子李世民發(fā)動了宮廷的政變,一家人屠刀相向。
昔日唐代建國前的天下,幾乎都是李世民以一己之力打下來的,然而當時畢竟有一個高高在上的爹,若非如此,可能李世民早就一腳踢掉皇上,自己登基了。
唐代建立了,李世民也立下了優(yōu)秀的功勞,但是當時是嫡長子繼承制度,所以太子的位置自然就落到了李建成的手上。李建成集團自知比不上李世民的功勞,于是拉攏了昔日的敵人,嘗試拿回兵權。
李世民為首的功臣集團為求自保,最終,在玄武門外殺了太子李建成,之后進入皇宮逼宮,兩個月后,李淵禪讓皇位被尊為太上皇,由此,23年的貞觀之治開始。
太上皇李淵的報復
在玄武門之變之后,朝廷的各種權利都到了李世民手里,他實際上成了朝里真正控制的人,而是畢竟剛剛殺了自己的兄弟,不能再背負弒父的罪名,由此李淵獲得了兩個月的緩沖時間,但卻已經(jīng)是真正意義上的傀儡皇帝。
大勢已去,李淵無奈,最終只得安心地接受幽居深宮的生活,失去了皇位,享受退休之后的生活。
對于李世民殺了自己兩個兒子的事情,李淵始終耿耿于懷,一般到了這個份上,歷史上的君王都會選擇接受命運,而李淵則是千方百計的想要給李世民添一點麻煩,而他精心設計的晚年生活,真的實現(xiàn)了他的愿望。
李淵到底想了什么辦法?很簡單,多生孩子!
李淵的想法也很簡單,他現(xiàn)在不顧皇室血脈的稀缺性,以后李世民勢必得顧著自己的面子分神來照顧這些弟弟妹妹,這些弟弟妹妹的婚喪嫁娶,也足夠給李世民填上不小的麻煩,萬一再有一個有出息的替自己拿回皇位,豈不是更好?
還有一方面,若是有一些敗家子,勢必會給李世民心中填上不小的堵,于是李世民的四十多個弟弟妹妹就這么出現(xiàn)了,二十二個男生,十九個女兒。
這么多的皇室子女短時間內(nèi)大量出現(xiàn),若是李世民安置不好,這勢必會影響到大唐的根基。
然而在貞觀八年李淵就去世了,他還沒有看到自己的孩子們長大,也沒如愿以償?shù)乜吹竭@些孩子們給李世民填的麻煩,這位打下大唐政治根基的人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事實上后來為了安置這些人,李世民確實是頭疼不已。
而這些人武則天時期才得到了解決,方法更簡單,所有不聽話的皇子們都被武則天殺了個干凈,李淵留下了的爛攤子,在這時候才得到了最終的解決。
為什么李淵會這么恨李世民,他們不是父子么,是什么讓李淵頂著六十歲的身體,夜夜笙歌呢?
李世民的作為
歷史上殺子奪權的事情常有,但是像李淵這樣窮盡自己畢生的時間,也要報復自己兒子的事情也確實少見,歸根結底在于,李世民殺的人不只是李建成和李元吉。
史料記載,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的黎明,李世民射殺了前去早朝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淵還沒有從喪子之痛中回過神來,又是十一顆人頭的落地,給這個老人的心中又是一記重擊。
玄武門之變的當天午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子嗣,包括在襁褓中的孩子,都被滅了干凈,他們二人所有的后代全部被開除了皇籍。
李建成一生一共有六個兒子,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李建成年近四十,長子早早去世,只剩下五個還沒有成年的兒子。
按照千百年來的傳統(tǒng),即便是對手也要給對方留下血脈不至于斷子絕孫,但是李世民偏偏是個不守規(guī)矩的人,這五個孩子他是一個都沒有放過。太子一脈自此絕后。
李建成的正室太子妃鄭觀音,此人出生名門,十六歲的時候就嫁給了李建成,她在政變之后得到了李世民的善待。
但是鄭觀音卻是成了一個十分敏感的人物,孤身守寡五十年后才去世,當時已經(jīng)是李治當皇帝了,至此,她才在另一個世界和李建成見了面。
李建成的女兒們則是大多得到了李世民的善待,大部分都被封為了縣主,安穩(wěn)地度過了一生。而為了給李建成延續(xù)香火,李世民把趙王李福過繼給了李建成門下。
李元吉被殺的時候不過是二十三歲,五個兒子也不過是剛到幼年,無一例外被斬草除根,但是李元吉的五個女兒平安長大,最后嫁為人婦。
李元吉的妻子楊氏更是得到了李世民的特殊照顧,被納入了后宮享受了妃子的待遇。由于考慮到李元吉實際上已經(jīng)絕后,于是乎就將曹王李明過繼了過去。
當了李世民妃子的楊氏,似乎是忘記了自己過去的身份,全身心地沉浸在和李世民的顛鸞倒鳳、被翻紅浪,二人到了后來甚至還誕下一子,楊氏的身份也徹底從弟媳婦變成了李世民的老婆,甚至李世民一度還想立楊氏為皇后。
李世民對楊氏的做法,究竟是因為精蟲上腦,還是因為什么更深層次的原因?
首先楊氏背后的楊家本身就代表著一方門閥的力量,皇家也需要給三分薄面,李元吉死后,楊氏一家很可能就會站到自己敵人的一方利用其家族的力量帶給皇家難以想象的麻煩。
李世民直接把楊氏納為了自己的妃子。在某種程度上是釋放給楊家的信號,變相地拉攏這一支勢力為自己所用。
而楊氏能夠在站錯隊之后還被皇家看中成了皇親國戚,自然心中會感激涕零,進而成為李世民的忠實部下,這就是帝王的格局和智慧。
當然了楊氏本人卻是很漂亮,所以李世民這么做無論如何都是穩(wěn)賺不虧的事情。
首先要知道李建成的妻子是非常漂亮的,可以說是當世少有的美人,而且李世民也不是什么好人,所以對于這種美人他肯定不會放過,再加上那個時候李建成已經(jīng)死了,也沒有人會來阻止他,所以就干出了這種禽獸不如的事情。
但是話又說回來,這也是唐朝的一大特點,唐朝的統(tǒng)治者對這些禮儀廉恥根本就不太看重,就比如說李世民霸占了他的嫂嫂,然后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又霸占了他的妃子武則天,后來的唐玄宗又霸占了他的兒媳婦,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各種亂倫,并且還非常的享受在其中,以至于后世給唐朝起了一個臟唐的稱號。
其次李建成的妻子并不是那種民間默默無聞的民女,她的背后是有著很大的勢力的,畢竟她是當時的太子妃。而且那個時候雖說李世民把李建成打倒了,但是對于李建成背后的勢力并不能夠連根拔起,因為李世民還需要他們?yōu)樽约盒Я?,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指望自己去說服他們是很難的,因為剛剛把他們的王殺死。
但如果把李建成的妻子收之麾下,讓她去說服那些支持李建成的將領以及大臣。會來得更加容易一點,當然最后的結果也是李世民想要的,很多之前李建成的手下就歸順了李世民,而且他的嫂嫂也幫他處理了很多棘手的事情,就比如說怎么去安撫這些人的心,怎么去處理他們的內(nèi)部矛盾?
李建成:
李建成一門全滅,妻子沒有記載,最好的結局不過是沒入后宮
5個兒子李承道、承德、承訓、承明、承義全部被殺
李元吉:
李元吉五個兒子李承業(yè)、承鸞、承將、承裕、承度被殺,齊王妃被沒入后宮,貞觀末年受寵,與太宗生了最小的兒子曹王李明,李元吉還有兩個女兒也活著,太宗對這兩個侄女相當不錯
一個女兒被封為和靜縣主(親王的女兒為縣主,從二品),她嫁給了薛道衡的孫子、薛收之子薛元超為妻,另一個女兒壽春縣主嫁給了楊豫之。這楊豫之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楊師道
一、
現(xiàn)在在不少國外的國家中,都會有一個頗具特色的地方,當?shù)厝朔Q之為唐人街。
唐人街是華人在其他國家城市聚居的地方,說白了,唐人街的形成就是國人抱團在國外謀求生存的必然結果。
那么既然唐人街是中國人在國外的居住的地方,為何不叫中國街呢?
這是因為唐人街這三個字的由來是有歷史的。
納蘭性德曾在《淥水亭雜識》中寫道:日本,唐時始有人往彼,而居留者謂之“大唐街”,今且長十里矣。
這也就是說,在唐代時期的日本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大唐街”,而當時的國人,已經(jīng)被稱之為唐人了,久而久之,大唐街也就變成了唐人街。
所以,這一名稱的由來,和唐朝在當時國際上的影響力息息相關,即便是唐朝滅亡之后,海外諸國依然用“唐”來稱呼中國。
如此之秀的唐朝,可以說是中國諸多封建王朝中的唯一。
而把唐朝變成一枝獨秀的人,并不是開國皇帝李淵,而是他的兒子李世民。
但李世民不是李淵心目中最理想的接班人,他的長子李建成才是,所以當李淵建立唐朝之后,就把李建成立為了皇太子,這就等于向天下發(fā)出了告示:
我,李淵的皇位,將來是要給李建成的,李世民和其他的兒子,只能洗洗睡吧。
但李世民對此表示很不滿,因為單論軍功,他能排第一,憑什么自己出生入死得到的天下,要讓自己的哥哥享清福呢?
這沒道理。
于是李世民帶著一幫人發(fā)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太子李建成,那么李建成死后,李世民是如何處置太子妃鄭觀音的呢?
二、
在我們現(xiàn)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李建成就是一個酒囊飯袋,整日里都在琢磨著如何把李世民給搞垮,對于大唐的江山,簡直寸功未立,所以他當不上皇帝,沒多少人會感到惋惜。
但我想說的是,李建成還真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差,至少唐朝的建立,有李建成的一份功勞在,這份功勞還不小。
李淵在晉陽起兵之前,李建成是他的左膀右臂,為了支持老爹的事業(yè),李建成還親自去河東募兵,后來更是成為了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
具體的戰(zhàn)績是:攻略西河,攻取霍邑,占據(jù)潼關,攻克長安。
這個路線其實很有意思,因為和當年秦國東出走的路線很相似,或許在李淵看來,他有機會成為秦始皇,但李建成絕不想成為扶蘇。
好在,李淵對李建成很好,李淵當皇帝之后,就把李建成立為了皇太子,為了鍛煉李建成,李淵還把很多唐朝的政務都交給了他來處理。
在這期間,李建成也做了不少事。
比如說多次抵御了突厥的侵犯,再比如說斬殺了劉黑闥,平定了山東等地。
李建成當了太子之后,還有一個人非常開心,此人便是李建成的妻子鄭觀音,因為她順理成章地被封為了太子妃。
距離母儀天下,只有一步之遙。
三、
說說鄭觀音的事吧。
她出生于北朝的滎陽鄭氏,在當時可謂是大家大戶,她的父親叫鄭繼伯,是一位比較虔誠的佛教信徒,這也能解釋為何給女兒取名觀音。
鄭觀音出生于開皇十九年,在大業(yè)十年的時候,剛剛十六歲的她便嫁給了還是唐國公的李淵的世子李建成。
這一年,李建成二十六歲。
李世民出生于開皇十八年(另一說是開皇十九年),這也就是說,李世民和鄭觀音的年歲是相仿的,說鄭觀音比李世民大十幾歲的論斷,純屬謠言。
嫁給李建成之后的第四年,鄭觀音被冊封為了太子妃,而此時她只有20歲,正值風華正茂,正值青春爛漫,在當時所有人看來,鄭觀音與榮華富貴這四個字已經(jīng)不可分割了。
只不過她的小叔子李世民擊碎了她美好的幻想。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唐朝國都之上的天空烏云密布,一片肅殺令人窒息,除了李世民和他的親信之外,沒人知道,李世民將要玩一次大的。
玩得好,他將問鼎皇帝寶座,玩不好,他將身首異處。
李世民還是發(fā)動了玄武門之變,這是一次拿命做賭注的一場豪賭,好在,李世民賭贏了,而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則成為了大輸家,賠上的是命。
四、
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死之后,他們的后代也沒能幸免,斬草要除根,這是帝王生存的藝術。
所以李建成的五個兒子和李元吉的五個兒子都被李世民給處決了,當真是干凈利落,如果不是李世民當上皇帝后還有所作為,單單憑這一點,他就能被釘在暴君之列。
處決了親兄弟和親侄子后,李世民還有一個事情要做,處置親兄弟的妻妾。
李世民在個人問題上,很受后人的詬病,對于弟弟李元吉的妻妾,李世民基本來了一個照單全收,尤其是妻妾中的楊氏,還成為了李世民得寵一時的妃子,并為李世民生下了第十四子李明。
那么李世民是如何對待鄭觀音的呢?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鄭觀音的下場基本靠猜,而和李建成一起被處決則成為了多數(shù)人持有的觀點。
但是《大唐故隱太子妃鄭氏墓志銘并序》被公開后,被處決這一說法就被無情地打了臉,因為墓志上說,鄭觀音在李建成被殺之后還活著。
整整孀居了50年。
在這五十年里,鄭觀音獨自撫養(yǎng)幼孤,嘗盡了人間冷暖,在鄭觀音看來,李世民并沒有為難她。
男人何苦為難女人,相安無事才更和諧。
說到這,或許就有小伙伴們要說了,她的兒子不是也被李世民殺了嗎,怎么還有孩子?
當然有,因為李世民只殺了他的侄子們,并沒有殺他的侄女們。
五、
那么李世民為何沒有像對待楊氏一樣,把鄭觀音也納入后宮呢?
有觀點說,是鄭觀音不漂亮,但鄭觀音是個正兒八經(jīng)的美人,在她的墓志中對她的容貌有這樣的描寫:
妃程云薦彩,喻日摛華,淑韻娉婷,明月皎星河之夕;韶姿婉娩,和風泛桃李之蹊。
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也有觀點說,是鄭觀音年歲太大了,李世民看不上比自己大的人,但當時的鄭觀音才28歲,幾乎與李世民同歲好嗎?
也有觀點說,鄭觀音生了孩子,但是從李世民之后的生平事跡來看,他根本不在乎這點。
我認為,李世民不為難鄭觀音有兩點至關重要:
一是仇恨。
李元吉的妃子楊氏和李元吉沒有孩子,這也就意味著楊氏和李元吉的感情并不深,但是鄭觀音就不同了,李世民殺的李建成的那五個兒子,幾乎都是鄭觀應所生。
丈夫和孩子都被殺了,這得是多大的仇恨,如果李世民把鄭觀音給整到后宮,或許他很難見到明天的太陽,因為鄭觀音雖然漂亮,但更要命。
二是服眾。
鄭觀音在當時已經(jīng)是太子妃了,也就是將來大唐的國母,如果李世民殺了或者納了,根本沒法向天下人交代,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
殺李建成和他的兒子屬于鏟除政敵,天下人最多說個心狠,但是如果殺鄭觀音,那就屬于屠戮的范疇了,他也將背上殘暴的罪名。
所以李世民殺了太子李建成后,并沒有為難鄭觀音,只是把她送入了長樂門孀居。
男人不必為難女人,這或許就是鄭觀音內(nèi)心的真實寫照吧。
對此,您認同嗎?
參考文獻:《新唐書》、《舊唐書》、《大唐故隱太子妃鄭氏墓志銘并序》等。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END】
這個問題并不復雜,原因有兩點:一是年齡,二是仇恨,三道德。
李世民于公元626年發(fā)動玄武門之變,時年29歲,大哥李建成38歲,而李建成的老婆鄭觀音應該在35歲左右,差不多已經(jīng)人老珠黃了,而且還生育過數(shù)個孩子,這樣“飽經(jīng)風霜”的女人自然少了人惦記。自古皇帝最不缺的就是女人,縱然鄧觀音再怎么國色天香,最多也乘下一點雞肋的豐韻了。反觀李元吉,他比李世民小了五歲,他老婆楊氏比李世民小幾歲就不言而喻了,即便李世民在若干年后才納楊氏入后宮,楊氏也不過是信花之年的俏女子。所以,年齡是李世民做出不同選擇的重要原因。
據(jù)記載,李建成一共有五男四女,九個孩子,而這幾個孩子基本上都是嫡出,也就是說母親是太子妃鄭觀音。而就在玄武門之變的第二天,李世民處死了10個小侄子,其中大哥李建成的五個,四弟李元吉的五個。這樣一來,做為母親的鄭觀音怎么可能忘記這筆血海深仇,李世民有怎么可能腆著臉向自己的嫂子獻殷勤呢。所以,塵世太多的痛苦,讓鄭觀音最終皈依佛門,也算是她最好的歸宿。而楊氏正好沒有生育的記錄,有可能是李元吉納的小妾,被處死的孩子也與自己沒有直接關系。所以,從心理上講,楊氏也能接受李世民。如果她不從李世民,入寺廟為尼就是她唯一的出路。如此一來,楊氏也不會甘心沉淪,讓大好的青春年華付之東流。所以,李世民與楊氏的結合看似也不可取,但是具備關鍵可行的因素。
國人固有“老嫂為母”的觀念,而李世民的母親竇氏在公元613年已經(jīng)去世,因此從情親上講,李世民更接受鄭觀音一個母親的形象,而不是往返于床榻之間的風月女子。如果李世民強納了嫂子,必會遭到道義上的譴責,世人的嘲諷。反觀李世民納楊氏已經(jīng)是幾年后的事情了,因為當時玄門之變的陰云已經(jīng)散去,沒有人太在意一個女的歸屬。即使有人非議,也不會如一陣風,很快就過去了。因此,無論是在納李建成妻子,還是李元吉妻子這件事上,李世民必須要在道德上做到避重就輕。
總結: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存在與發(fā)生都有它的道理和客觀的依據(jù),有些事情可以拐彎抹角的去做,而有些事情即便改頭換面,但它的內(nèi)在東西不會變。普通人都懂的道理,做為一代雄才大略的帝王更清楚。不過,李世民在美色面前并沒有免俗,也許是楊氏太漂亮了,不然的話,他不可能一直念念不忘。歸根結底,只要有機會,多半的男人都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游走于美色的邊緣。
太子李建成的妻子鄭觀音,李世民對其十分禮遇,高壽而終。
齊王李元吉的妻子楊氏,被李世民納入后宮,為其生子,英年早逝。
同是兄弟之妻,李世民為何舍鄭觀音而取楊氏? 這跟李世民個人 情感 和政治因素都有關系。
鄭觀音出身北朝望族滎陽鄭氏,滎陽鄭氏自漢至隋唐,一直是北方著名士族,特別是北朝(北魏北齊)和隋唐時期,滎陽鄭氏的名望達到巔峰,與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稱為“五姓七家”,僅唐朝就有十一名宰相出身滎陽鄭氏,當之無愧是天下鄭氏最顯赫的一支 。
鄭觀音十六歲時嫁給唐國公李淵的長子李建成,后來李淵稱帝建立唐朝,李建成被立為太子,鄭觀音一下子變成了太子妃,如果不出意外就是將來的皇后,天下之母。
可玄武門之變徹底改變了鄭觀音的命運,不僅丈夫李建成被殺,她和李建成的兒子也盡皆被殺,只有她自己和女兒被李世民網(wǎng)開一面,僥幸逃過一死。
雖然鄭觀音年齡與李世民相當,且相貌“程云薦彩,喻日摛華,淑韻娉婷,韶姿婉娩”,是一名天生麗質的女子,但李世民對其十分敬重,并未據(jù)為己有,而是讓她居住在長樂門,撫養(yǎng)李建成未成年的幼孤女兒,一直活到唐高宗年間才去世,終年七十八歲。
如果說太子妃鄭觀音是出身名門望族的話,齊王妃楊氏就是名門中的名門了。
楊氏出身大名鼎鼎的弘農(nóng)華陰楊氏,她是隋唐觀王楊雄的侄孫女,而楊雄是隋朝宗室,是隋文帝楊堅的親戚兼親信,正因為這個家世背景,才能嫁給李元吉為妃。
楊氏天生麗質,花容月貌,讓李世民十分動心。玄武門之變后,齊王李元吉被誅,其五個兒子也被斬草除根,同樣只剩下李元吉的女眷,包括楊氏、其他妃子和女兒。
面對“玉貌雪膚,眉目如畫”的楊氏,李世民毫不猶豫將其納入后宮,百般寵愛, 楊氏后來還給李世民生下一個兒子——曹王李明。 長孫皇后死后,中宮缺位,李世民甚至動起了把楊氏冊為皇后的念頭,后因魏征強烈反對而作罷,而楊氏則在三十來歲就英年早逝。
對楊氏而言,丈夫和兒子盡皆被殺,已經(jīng)是人生最大悲劇,自己一人孤苦伶仃,無人過問,能被皇帝納入后宮并得到寵愛,這已經(jīng)是不幸中的萬幸,相對最好的結局了。
至于李世民之所以將楊氏收歸己有, 一方面是因為 他對楊氏美色的欣賞和愛慕,將其納入后宮是愛護楊氏最好的方式;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 看中了楊氏背后的隋朝宗室勢力,可以籠絡他們?yōu)樽约核茫兄诜€(wěn)定政局,這種一舉兩得的做法自然是最佳選擇。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為什么放了李建成老婆,霸占了李元吉老婆?
一,李世民和李元吉老婆楊妃其實早就看對上眼了。
楊妃其實對李元吉感情早就有了危機。李元吉和李建成走得很近,楊妃就表示反對。而李元吉認為楊妃是婦人之見。而且李元吉這個人好酗酒,酒后常有家暴。楊妃更加厭惡他。
二,李世民納楊妃進入后宮以后,非常得李世民的寵愛,長孫皇后度量大,而且原來與楊妃關系并不差,但是也難免調(diào)侃楊妃幾句,談到床第之事,楊妃也為之臉紅。這就說明李世民與楊妃早就曖昧著了。
三,李世民為什么不占有李建成老婆鄭妃?太子妃??!李世民顧及名聲,應該沒有撩過這個鄭妃。而且楊妃長得漂亮,而且鄭妃比李世民還大八九歲呢,人又沒有楊妃美,李世民也沒有姐弟戀情結,所以不想納鄭妃入后宮。
再一個,李世民殺了李元吉,李建成兒子,而楊妃只生了女兒,而鄭妃卻為李建成生了世子的??!
所以,李世民納楊妃比較安全,而鄭妃就是一個定時炸彈,不好納入后宮。
李世民霸占李元吉的老婆楊氏,是貪圖她的美色嗎?皇帝都是后宮佳麗三千,應該不會在乎一個婦人。所以說李世民霸占楊氏只有一個目的,政治需求。說起楊氏就得說起李唐的發(fā)家,李唐定都長安,關中集團是主要依靠力量,而楊氏所在的家族就屬于關中力量的絕對領導者。但是李世民對于楊氏有著殺夫之仇,李世民又不放心她回到關中集團去,于是就將她收入后宮。而對于關中集團,楊氏入后宮也符合政治需要,兩者不謀而合。
李世民跟楊氏相處時間久了,兩者也有了感情,楊氏更是給李世民生了個兒子,所以當長孫皇后病逝后,他提出想立楊氏被魏征制止。從這里看出,李世民對楊氏還是挺好的,至少也應該是沒虧待她。
對于李建成的老婆鄭氏,李世民就沒把她收進后宮,反而將她看管在宮里。她的遭遇為何跟楊氏相差這么大?
太子妃鄭觀音可是山東貴族中滎陽鄭氏的嫡女,當時李淵讓太子李建成娶鄭觀音,主要考慮因素還是政治上的聯(lián)姻。也正是因為李淵籠絡山東門閥牽制關隴門閥,才讓關隴集團改而支持李世民。李世民上臺后,當然不敢隨便得罪山東門閥和關隴門閥,保持現(xiàn)狀就是最好的選擇。
再就是李世民的皇位得來已經(jīng)被世人所詬病,如果再將長嫂納入后宮,整個 社會 都會亂的。畢竟唐朝還是非常注重禮制的,這種行為是要被唾棄的,無法再服眾了。所有人都會覺得李世民是個好色之徒,連嫂子,弟媳全部都要了。還有鄭氏已經(jīng)過了二八豆蔻年華,對于眼高于頂?shù)睦钍烂駚碚f,說不定還真的看不上。
李世民霸占楊氏卻放過了鄭氏,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政治利益的需要,而不是大多數(shù)猜測的李世民太過好色。如果趕盡殺絕,或許剛剛建立的唐朝可能每天都有造反的事情發(fā)生。
李世民霸占李元吉老婆楊氏,為何放過李建成老婆鄭氏是多方面原因所致,個人認為主要分為個人因素和政治因素。
首先個人因素: 年齡差距明顯 。楊氏年輕漂亮,楊氏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大概20歲出頭,雖然史書當中對楊氏的容貌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根據(jù)唐人所著《控鶴監(jiān)秘記》的一段記載,可以從側面進行推斷。據(jù)該書記載,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以容貌俊美著稱,有當年齊王妃楊氏的風采(“玉貌雪膚,眉目如畫,其風采絕類巢刺王妃”)。反觀鄭氏雖然也是端莊華麗的大美人,但是在那個時候應該35歲左右,這年紀在宮中就算比較大的了,可能比李世民還大個八九歲,一對比就毫無優(yōu)勢可言了。
其次,心理接受程度不同。 李建成一共有五男四女,九個孩子,這幾個孩子基本上都是太子妃鄭觀音嫡出,看出李建成和鄭觀音感情基礎很好。而就在玄武門之變的第二天,李世民處死了10個小侄子,其中大哥李建成的五個,四弟李元吉的五個。做為母親鄭觀音怎么可能忘記這筆血海深仇,李世民擔心鄭觀音作為自己枕邊人報復自己。對比而言楊氏正好沒有生育的記錄,有可能是李元吉納的小妾,被處死的孩子也與自己沒有直接關系。她嫁給李元吉的時候只是一個王妃,而且也沒有生過兒子,嫁給李世民,身家都抬高了,所以從心理上講楊氏也能接受李世民。
最后說一下政治因素: 齊王妃出身于弘農(nóng)楊氏,弘農(nóng)楊氏的來頭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最早就是西漢丞相楊敞,之后無論是東漢還是西晉時期,弘農(nóng)楊氏都是顯赫一時的世家。隋朝的楊素,楊玄感都是出自弘農(nóng)楊氏,隋朝滅亡之后,唐朝時期“李武韋楊”四家聯(lián)姻組成了一個政治集團,隋朝失去天下就是因為隋朝被關隴集團所拋棄,而關隴集團也就推舉李家做皇帝。李世民奪得皇位就是靠著關隴集團和他郎舅長孫無忌的代北集團的支持,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之后,李世民上位之后政治局面也魚龍混雜,不僅有武德舊臣,更是有山東集團、關隴集團、還有五門七望族, 所以李世民更是不敢輕易的動世家,于是就采取了拉攏的措施來迅速穩(wěn)定自己的政權。
鄭氏背后是滎陽鄭氏,也是當時北朝望族, 相比于李元吉的老婆楊氏在政治上幫不了李世民太多,但是也是不得罪為好。 當時的朝局還處于動蕩之中,一切求穩(wěn)。他殺太子李建成取得的皇位是名不正言不順的,既不納入后宮也不放鄭氏回歸家族里去,利于政局的穩(wěn)定。留鄭氏在宮中獨自生活,每天為李建成誦經(jīng)禮佛,不失為一個好的結果。
唐太宗在殺死親弟弟后,將弟妹楊氏納入宮中變?yōu)樽约旱呐?。雖然入宮后沒有得到正式的名號,但楊氏得到唐太宗的極大寵幸,并為他誕下幼子李明(曹恭王)。唐太宗對楊氏寵愛極深,以至于在愛妻長孫皇后死后沒多久,他便流露出冊立楊氏為皇后的想法。最后宰相魏征上書切諫,才放棄了立楊氏為后。
公元626年,李世民一手策劃了玄武門之變,李建成以及李元吉在這起事件中被殺,事后,李世民為了斬草除根,將他們兩個人的兒子全都殺了,僅留下女兒以及妻子。
李元吉的妻子齊王妃雖免于一死,但也改變了命運,因為她成為了李世民的寵妃。也就是說李世民霸占了自己的弟媳婦。
一個男人為什么想要得到一個女人,我總結了幾點,首先因為她的美貌,其次是因為她的錢財,然后是才華,最后是家世。
錢財可以忽略,家世也可以忽略,因為李世民沒有必要和楊氏的家族聯(lián)姻,李世民已經(jīng)是天子了,而且他擁有著天下的錢財。
那么齊王妃楊氏就只剩下才華以及美貌了。所以說李世民霸占她的原因就是這兩點,沒有其他原因了。
從李世民曾想立她為皇后,可以看出來齊王妃楊氏應該長得極其貌美,而且也有一定的才華能夠吸引李世民。
巢王妃就是齊王妃楊氏,因為在公元642年,李世民追封李元吉為巢王,因此齊王妃也改為了巢剌王妃。
在公元626年李建成被殺后,鄭觀音便開始守寡了,一直到公元676年去世,享年78歲。
鄭觀音出身于名門望族,家里世代為官,16歲便嫁給了李建成,20歲成為了太子妃。
但是命運不是一直這么好的,直到李建成被殺后,鄭觀音的生活一落千丈,每日以淚洗面,并獨自撫養(yǎng)幼女。
為什么鄭觀音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愛呢?
我覺得有極大的可能是因為鄭觀音長得不好看,所以李世民不喜歡,也就沒有納她為妃嬪了。
當然還有一種原因就是鄭觀音守婦道,李世民看鄭觀音每天都在想念自己的丈夫,就沒有下手。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殺死了李建成、李元吉、包括他們的兒子,只有他們的老婆和女兒幸免于難,奪位之爭以李世民的勝利而告終。后來李世民還將李元吉的遺孀楊氏收入了后宮,卻偏偏放過了李建成的老婆,這是為什么呢?
(鄭觀音)
1、李世民喜歡寡婦。李世民一共有15位妃子,其中韋貴妃和韋昭容是堂姐妹關系,兩個又都曾經(jīng)嫁過人。
韋貴妃先前曾嫁給隋朝尚書的兒子李珉,并且育有一女,李珉身亡后,容貌漂亮的她便被李納入后宮,后來為李世民生下紀王李慎。
(世民與楊氏)
韋昭容就韋貴妃的堂妹了,之前曾嫁給了鄭國太子王玄應,也是因為長得標致而被李世民納入了后官。
李世民納楊氏進后宮后,十五位妃子中就有三位是曾嫁過人的,所以相對于政治原因,李世民喜歡寡婦的可信度更高一些。君王嘛,有點個人嗜好不是正常么?
2、第二個原因就是楊氏年輕漂亮了,以韋貴妃和韋昭容就可以看得出來,仨都是年輕漂亮的女性。
3、李世民對楊氏是真愛。請看:
這是說長孫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想立楊氏為皇后,因魏征的勸諫才絕了這念頭。要知道李世民是很在乎后人對他的評價的,因為他曾經(jīng)干擾過唐朝史官編撰史書。
這是清朝學者質疑“新、舊唐書”的有關方面的記載了,而且還說李世民也怕身后名聲不好。據(jù)唐史另一資料《起居注》載,李淵起兵反隋里面有李建成的功勞,但“新、舊唐書”只說是李世民功勞。另外,“新、舊唐書”說李建成曾數(shù)度陷害李世民,《起居注》里卻沒有相關記載。
所以說這么多,是想說 歷史 總是后人所寫,李世民有篡改史料之嫌,證明他是很在乎自己的名聲的。既然如此,李世民冒著被后人詬病的風險,也想封楊氏為皇后,由此可以看出他對楊氏確實是真愛。
這個原因就簡單而粗暴了,首先能成為王妃相貌肯定不差的,先排除丑的問題;鄭觀音孀居五十年而逝,終年76歲,說明她是26歲做的寡婦,26-30歲這年紀不老,完全可以接受,排除了因為太老的緣故
前面說過李世民也殺了兄弟倆的侄子,按照資料所述,李建成名下的孩子,都是鄭觀音生的,只不過男孩都被李世民殺了。喪子之痛何止切膚,只要李世民不是笨蛋,就不會對鄭觀音起什么壞心思,萬一鄭有時心血來朝塞把剪刀在枕頭底下,世民兄會不會覺得褲襠脊背都有點發(fā)涼?
談起一代帝王李世民,我想大多數(shù)人首先不是想到貞觀之治而是想到了玄武門之變。所謂無情莫過于帝王家,李世民本是李淵第二子,無緣皇位,說李世民為了皇位也好,說李世民為了自保也罷,李世民最后發(fā)動玄武門之變除掉了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隨后讓李淵禪讓皇位,做太上皇。
玄武門之變可謂是李世民人生的一大污點,可是在玄武門之變以后,李世民又做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誅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嗣,斬草除根也可以理解,畢竟為了自保和大唐基業(yè)。
可是面對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老婆之時李世民的做法卻讓人費解,兩位夫人應該都是那種美麗動人的女子,可李世民獨獨霸占了李元吉的老婆楊氏,放過了李建成的老婆鄭氏,這是為何?
李元吉的老婆楊氏是隋朝皇室楊雄的侄孫女,雖然隋朝被李唐代替,但楊氏已然出身名門望族,李世民不殺楊氏反而把楊氏霸占,主要是為了穩(wěn)住弘農(nóng)楊氏這個名門大族。畢竟弘農(nóng)楊氏從南北朝到隋唐,都是北方的名門望族,在當時 社會 上很有影響力,傳說隋朝皇室也是出身弘農(nóng)楊氏。家族里有人當了皇帝,整個家族也跟著沾光。可以想見,這個家族在當時有多么顯赫。
李世民這么做是讓他們認為李世民只除掉威脅自己皇位的人,并不是濫殺無辜。這樣做有助于穩(wěn)固自己的皇位,還可以安慰天下臣民的情緒,不至于讓前朝貴族反判李世民。
還有一個原因,李元吉的老婆楊氏生育過一女,畢竟楊氏也是萬里挑一的美貌女子,生育過更加能展現(xiàn)出女子的成熟嫵媚。李世民之前為秦王,時常在外征戰(zhàn)沙場加上本身并非李淵長子,勢必內(nèi)心缺乏安全感,往往這樣的人一般都有少婦情節(jié),楊氏由于生育過而成熟嫵媚能給予李世民一定的安全感。再則李世民并沒有殺害楊氏與李元吉的骨肉,兩人仇恨并不是很大,況且唐朝時期并沒有我們現(xiàn)在的一些道德約束。
后來,李世民的長孫皇后身亡,要不是魏征阻攔,李世民就立楊氏為皇后,楊氏和李世民所生之子為太子,足以證明李世民對楊氏寵愛到了極點。
李建成的老婆鄭氏不用說也是絕代佳人,畢竟其是太子妃,李世民不想霸占是不可能的,除非鄭氏的背景讓李世民不敢做出此舉,況且鄭氏生有一子被李世民誅殺。
鄭氏背后乃是滎陽鄭氏,這也是一個大家族, 歷史 都可以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鄭國開始,可謂是權勢相當?shù)母唛T望族。
并且李世民殺了鄭氏之子,此仇可謂是不共戴天,倘若霸占鄭氏可能危機自己的身家性命,畢竟誰放心讓一個與自己有血汗深仇的女子做自己的枕邊人呢。
我們知道,李世民有鮮卑血統(tǒng),他的祖母獨孤氏是鐵定無疑的鮮卑人,他的母親竇氏也有鮮卑血統(tǒng),所以李世民一半血統(tǒng)是漢族,一半是鮮卑族。
鮮卑族民風開放,有“弟娶嫂”制度,兄長死了,嫂子不能浪費了,需要嫁給小叔子,繼續(xù)承擔繁衍的任務。
這項制度對于儒家文化來說是洪水猛獸,是亂倫,是禽獸不如,不過,在鮮卑族看來卻十分正常,女人就該不停地繁衍子女,這是保證人口繁衍最大化的有效舉措。
這么說來,李世民娶李元吉的老婆難道是尊重鮮卑傳統(tǒng)?可是,既然娶了弟弟的老婆,為何不把哥哥的老婆一塊收了呢?這說不過去???
事情沒這么簡單。
首先,李元吉的老婆年輕漂亮。李元吉的老婆是唐朝有名的大美女,比之楊貴妃毫不遜色,而且她也姓楊,據(jù)說生的肌膚如雪,眉目入畫。
李世民干掉哥哥和弟弟之時,年僅29歲,當時弟弟李元吉24歲,他的妻子楊氏族20歲出頭,正是如花似玉、風華絕代的年紀,李世民早就對弟媳婦垂涎三尺了,所以殺了弟弟之后,就把弟媳婦收了。
而李建成不一樣,李建成比李世民大了9歲,死的時候37歲的,他的老婆鄭氏至少也35歲左右了,就算年輕時是一朵花,到了這個年紀也成了豆腐渣了。
李世民不會娶一個豆腐渣女人的。
其次,李元吉的老婆背景顯赫。楊氏出身弘農(nóng)楊氏,從南北朝到隋唐,弘農(nóng)楊氏一直都是名門望族,隋朝兩代皇帝隋文帝、隋煬帝都是弘農(nóng)楊氏的,雖然隋朝滅亡了,但是楊氏一族仍然非常顯赫。
李世民殺了李元吉之后,楊氏一族提心吊膽,擔心遭受迫害,這時候,李世民及時娶了李元吉的老婆楊氏,等于告訴楊氏一族:你們放心,哥做了皇帝,你們的身份待遇不降反升。
所以說,李世民娶李元吉的老婆,絕不僅僅是好色,更多的是政治上的考量。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即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唐帝國的首都長安城太極宮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fā)動政變,除掉了其兄,即太子李建成和其弟李元吉,逼迫其父李淵冊立自己為皇太子,并繼承皇帝位,史稱“唐太宗”,改年號為‘貞觀’。
這便是玄武門之變的大致過程及結果,其實,關于這一 歷史 事件我們已經(jīng)是耳熟能詳了,即便是沒有真正的了解過這一段 歷史 的人,應該也有看過前幾年的熱播劇《隋唐英雄傳》,對這一故事還是有所了解的。當然了,就真實的 歷史 來說的話,這一政變實際上是很正常的,也許我們看到兄弟相殘似乎不那么好,但是這在皇家從來都不是一件什么稀奇的事情。
我們知道,李建成作為長子,在被冊立為太子之后,基本上都是在宮內(nèi)幫助李淵處理政務,所依靠的其實也就是一些文官集團。而李世民則不然,唐王朝初定,各路叛軍層出不窮,李世民毅然挑起穩(wěn)固唐王朝內(nèi)部穩(wěn)定的大任,多次率領武將集團出征。經(jīng)過長時間的征討,唐王朝多地已然平復,而也是這個時候,李世民的威信也大大超過了太子李建成,這勢必會遭到太子的忌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2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