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西漢開國功臣、政治家,“漢初三杰”之一,西漢建立后擔(dān)任相國,名列功臣第一。接下來對百科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慧眼如炬,堅持推薦劉邦起義
陳勝起義戰(zhàn)爭爆發(fā)后,沛縣也準備起義反抗暴政,當(dāng)時蕭何等文官建議沛縣的縣長將流亡者召回。一方面,這些人可以避免在外禍亂別的城市,另一方面,這些人可以組成軍隊,給起義的時候添一份力量。然后,沛縣縣長派人召集流亡者。當(dāng)時,蕭何立馬派樊噲去山上將劉邦等人召集回來。
劉邦帶著一百多個兄弟回來時,沛縣縣長說劉邦人多,有點害怕,然后他關(guān)上城門,不讓劉邦等人進城,還覺得蕭何等人會和他們篡通,也準備把蕭何等人關(guān)入大牢。蕭何一聽,趕緊帶人很快逃出城外。然后劉邦寫信攛掇城內(nèi)的人去殺死縣長。最后,城內(nèi)的人殺死了縣長,劉邦等人進入到了沛縣。
蕭何主張選舉劉邦為沛縣新縣長領(lǐng)導(dǎo)起義。在他的建議下,大家都同意了這一提議。最后劉邦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打下了江山,成立了漢朝。
蕭何到了關(guān)中后,立即慰問群眾,恢復(fù)生產(chǎn),盡力清理關(guān)中的破敗局面。一方面,他恢復(fù)了分散的秩序,另一方面,不僅頒布實施了新的法律,實行了漢代的秩序和統(tǒng)治機構(gòu),修建了宮殿、縣城等。而且秦代原有的皇家園林也開放給普通百姓耕種,給有用之人授銜。
他還要求百姓們選舉有道德、有榜樣的人,并任命他們?yōu)椤叭稀?,每個縣城一位;然后選擇每個村的三位老人作為縣的“三老”,協(xié)助縣長,教育人民,免除他們的稅收,并在每年年底給他們酒和肉。這樣,由于蕭何聰明高效的管理,以及為人民頒布的法律法規(guī),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迅速恢復(fù),后方穩(wěn)定,前線需求得到保障。
漢朝二年,劉邦借項羽軍東征之機攻占彭城項羽的老窩,當(dāng)時蕭何在關(guān)中征兵,運糧運草,供養(yǎng)漢軍;為太子出謀劃策,制定法律法規(guī),建立祠堂秩序。劉邦每次都同意蕭何向劉邦提出的重要問題,并允許蕭何這樣做。盡管有時候沒有時間報告,蕭何他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先實施,等漢王回來再報告。
劉邦幾次打敗仗,倉皇逃離。那種時候,如果蕭何有一點點異心,都可以殺死漢王,但蕭何每次都招募關(guān)中士兵來彌補漢軍的不足。公元前203年,項羽也因為多年的戰(zhàn)爭而陷入彈盡糧絕的窘境。然而,劉邦的軍隊,因為蕭何在關(guān)中,不斷地把食物和軍隊運送到前線,后來,劉邦在戰(zhàn)爭中變得越來越強大。最后,項羽被打敗,在烏江自殺了。
堅持舉薦韓信,之后又替漢王除掉韓信
西漢元年,劉邦帶領(lǐng)大軍首先進入咸陽稱王。韓信離開楚軍投靠了漢軍,想當(dāng)大將軍,但回到漢軍后,卻也只是像連敖一樣的小官,有地位,沒有權(quán)利。然后韓信因為犯法被判處斬首,共有十三人。也是韓信好運,當(dāng)他要被斬首的時候被高官保釋了。劉邦從滕公那里讓韓信當(dāng)糧草官,因此他有機會聯(lián)系后勤部長蕭何。蕭何聽韓信談?wù)摯蛘痰氖?,覺得他頭腦聰明,打仗思路清晰。
當(dāng)他到達南鄭時,在漢中的首府,韓信看到自己還沒有向上爬的希望,就不辭而別了。蕭何聽到這個消息,立馬半夜去追趕韓信。這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之后蕭何就向劉邦極力推薦韓信當(dāng)大將軍,最后韓信也是在他的擔(dān)保下成了自己的夢想。韓信在軍事指揮能力上做出了最大的貢獻,幫助劉邦打敗項羽,贏得楚漢之戰(zhàn)。因此韓信被封為齊王和楚王。
后來,有人報道韓信想造反,漢高帝十一年,劉邦仍在前線與陳希作戰(zhàn)。有人偷偷告發(fā)韓信和陳希篡通,想要殺死呂皇后和太子。隨后呂后讓蕭何對韓信說陳希被打敗了,并要求韓信立即到后宮來,想對韓信說感謝地話。
韓信相信蕭何就隨他一起進了皇宮。呂皇后命令武士未經(jīng)允許就綁住韓信并將其斬首。蕭何推薦韓信為將軍,在功成名就后,也是因為蕭何的推波助瀾被處死。所以俗話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來概括成功和失敗都是因為一個人。
晚年自毀名聲保住性命
公元前196年,東方的陳豨造反發(fā)生叛亂。劉邦親率大軍去圍剿。當(dāng)他到達邯鄲時,陳水扁的叛亂還沒有平息。就在這時,淮陰侯爵韓信在咸陽想要造反。呂后根據(jù)蕭何的策略殺死了韓信的三族。劉邦聽說淮陰侯爵韓信被殺。他派使者去長安,任命蕭何為宰相,增建了五千戶人家給他,并命令一名中尉帶領(lǐng)500歲的士兵成為蕭何的護衛(wèi)隊。
大臣們?yōu)榇讼蚴捄伪硎咀YR,大家都看到了劉邦對蕭何的好感,只有召平發(fā)現(xiàn)了隱藏的禍患。召平曾經(jīng)是秦國的東陵侯爵。秦國滅亡后,他失去了頭銜,成了一個普通人。一變成普通人,家里也變得很窮了,只能在咸陽城外賣瓜來維持生計。當(dāng)時叫“東陵瓜”,之所以叫“東陵瓜”,是因為趙平以前是東陵公爵。
于是,召平在長安城名聲大噪,這次召平對蕭何說:“你的生活從這里開始。皇帝在外面拼命戰(zhàn)斗,但你卻呆在家里享受財富。打仗你沒有出力,你卻被封為了相國,還配備了保鏢。這時,皇帝懷疑你,因為淮陰侯爵韓信剛剛在關(guān)中叛變。
設(shè)立守衛(wèi)來保護你不是一件好事,而是監(jiān)督你?,F(xiàn)在你應(yīng)該推遲獎勵,不要接受它,然后從你的家那里拿走所有的錢來支持軍隊。聽了這話,蕭何覺得言之有理,按照召平說的去做。劉邦非常高興,不再懷疑蕭何。
公元前195年秋天,英布叛變。劉邦拖著年邁的身軀,最后一次親自征討。在此期間,劉邦多次派人回來詢問蕭何在做什么。蕭何知道劉邦的多疑性格又犯了。就像韓信叛變的時候一樣,因為劉邦在前線作斗爭,在后方安慰鼓勵人們努力工作,并拿著他們的全部財產(chǎn)支持軍隊。
當(dāng)時蕭何的手下已經(jīng)看到了問題所在,于是對蕭何說:“很快你就要遭受滅頂之災(zāi)了,你是相國,拿了第一個功勞,你還能有什么可以賞賜的呢?你一到關(guān)中,就贏得了人民的支持。十多年來,皇帝之所以多次派人來慰問你,是因為他怕你在關(guān)中的威望太高?,F(xiàn)在你應(yīng)該買更多的土地,做一些不利于民的事情,比如借錢毀掉自己的名聲,這樣皇帝會放心你。
其實,蕭何在這一刻,就像韓信當(dāng)初一樣,已經(jīng)到了沒有更好的去賞賜的地步。此外,蕭何在關(guān)中已經(jīng)經(jīng)營了十多年。在這十年中,雖然楚漢之爭中發(fā)生了虐待人民的事件,但在漢帝國建立后,蕭何也對關(guān)中人民作出了一些補償,深受民眾的擁簇。雖然劉邦一直是關(guān)中的領(lǐng)導(dǎo)者,但他在關(guān)中的時間并不多。
相反,他在人民心中對他的支持不如蕭何。蕭何之所以沒有像韓信等人那樣被暗自處死,畢竟是因為他是一名后勤人員,沒有反叛的能力。而且,現(xiàn)在地區(qū)的王侯叛變,漢朝極不穩(wěn)定,劉邦仍然需要蕭何穩(wěn)定后方,保證軍需,但劉邦不會允許蕭何繼續(xù)贏得關(guān)中人民的心。外人怎么能睡在龍宮寢室的床邊?經(jīng)過叛亂一番重新平定,蕭何一定是下一個被處死的人。
當(dāng)然,這種權(quán)力很高的人也不是沒有辦法自救。說到秦國老將王翦的對策,真是很聰明。在王翦帶領(lǐng)60萬的秦國軍隊參戰(zhàn)之前,他向秦始皇嬴政索要了許多好的田地、房子和池塘。他還多次回信詢問嬴政是否履行了諾言。
王翦這樣做是為了安撫秦始皇嬴政的心。畢竟,來自全國各地的士兵都在王翦的手中。嬴政皇帝一定會睡不好覺。打完仗以后,王翦怎么能活下去呢?只有當(dāng)自我詆毀,讓皇帝認為自己貪財和很想保護兒孫,皇帝才不會覺得自己有叛逆的心。這樣,他就可以保證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聽取了手下人的建議后,蕭何開始以低價購買土地,并向百姓克扣賦稅,使關(guān)中人民遭受痛苦,開始痛恨蕭何。劉邦的人向劉邦報告此事后,劉邦也就放心了。從那以后,他沒有派人去問蕭何在做什么,因為他不擔(dān)心蕭何會叛變了。
蕭何是一位忠誠的大臣。當(dāng)他去世時,他沒有因為對劉邦的仇恨而不去管大漢江山,而是推舉了賢能之人曹參。這也顯示了他將國家放在首位的忠心。當(dāng)然,他的后勤補給、善于政治管理、關(guān)愛百姓、制定漢朝法律、為漢朝招收大將的豐功偉績都值得后人尊敬。
蕭何,漢初名臣,官居相國,乃是漢朝開國時期中央的第二把手。蕭何是沛豐人,和劉邦同學(xué)住得比較近。蕭何的能力很強,屬于那種無論什么考試都可以得高分的天才兒童,所以很容易的就混了個小官當(dāng)當(dāng)。在秦末的亂世之中,蕭何這個家伙的眼光很賊,當(dāng)劉邦還是個小屁屁的時候就看出這個流氓不簡單,常常在一些小事情上幫助劉邦,作為感情投資。后來劉邦成了所謂亭長,蕭何就常常跟在劉邦身邊出謀劃策。劉邦出去做事,別人送紅包給3兩銀子,蕭何獨自給5兩?!獨v史書上就是這么寫的,我也很納悶:受賄和行賄也有體現(xiàn)出高瞻遠矚的? 蕭何工作不錯,為人處事非常圓滑,上下各個方面的關(guān)系都打點的妥妥帖帖,很快便有了升官的機會:按照績效排名,位居第一的蕭何可以請調(diào)中央。但是蕭何清楚地看到當(dāng)時秦王朝已經(jīng)處于風(fēng)雨飄搖的狀況之中,就以各種理由推托,在天下大局十分不明朗的情況下,這樣處理無疑是一種很明智的做法。 后來劉邦開始造反。憑借以前的關(guān)系,蕭何很自然的成為了劉邦的最主要副手,在戰(zhàn)場上,蕭何沒有什么特殊的表現(xiàn),但是當(dāng)劉邦的部隊先于項羽攻入秦都咸陽的時候,蕭何體現(xiàn)出了作為一個一流政治家的素質(zhì)——他在別人狂搶金銀財寶的時候直撲丞相府和御史府,將所有的地圖文件都收集起來。雖然是后到,項羽本來也還可以撈點殘羹冷炙,但是這個笨蛋一把大火將什么都燒了,自然就什么也沒有撈到。其實,項羽當(dāng)時的拳頭很大,讓劉邦送過一份拷貝來就可以了么。這個粗線條居然以為只要武力強盛就可以統(tǒng)治天下了,真是可笑!這樣,劉邦就很清楚的知道天下各處關(guān)塞,百姓戶口,何處強弱,人民所疾苦,即使一次次被項羽扁的潰不成軍,以劉邦低劣的軍事素質(zhì),還能找條路逃走。 于是蕭何成為劉邦的丞相。 秦朝滅亡之后,劉邦的實力當(dāng)時還是無法和項羽相抗衡,所以劉邦退到了巴蜀并采納了張良的意見——燒掉棧道——以表示自己安心在四川盆地玩樂。當(dāng)時的巴蜀內(nèi)政很爛,開發(fā)度很低,再加上剛到這個鬼地方水土不服,許多人耐不住寂寞,開始紛紛開溜走人。對于劉邦集團而言,這是一個很大的危機,因為如果留不住人才,就根本沒可能和項羽爭奪天下。這個時候,蕭何演出了一幕千古傳頌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為劉邦集團找到了一個軍事天才,一個可以幫助劉邦戰(zhàn)勝項羽的人。 劉邦出陳倉和項羽爭天下,讓蕭何看管自己的后半盤。在這個階段中,蕭何體現(xiàn)出了超凡的內(nèi)政能力。每當(dāng)劉邦被項羽痛打一頓,喪師失地,人死的死散的散,糧草不是被搶就是被燒的時候,蕭何總能夠在后方為劉邦補充實力。 楚漢相爭,在相持階段,劉邦有多次從前線派人回來慰問蕭何。蕭何正在傻樂的時候,旁邊有人提醒他:“劉邦自己在外頭灰頭土臉,卻還來犒勞你這個在家里閑呆著的人,分明是對你有了疑心。不如你把自己宗族里面可以打仗的人都送到前線去(作人質(zhì)?),劉邦就會高興了。”蕭何恍然大悟,立即就照做了,于是劉邦很高興。這種小心謹慎的處事態(tài)度,才使蕭何在漢初的名臣當(dāng)中得到善終,自古以來,功高震主的大功臣基本上都沒有什么好的結(jié)果。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蕭何得到善終的另一個原因是擅長人際關(guān)系,不論在何種情況下都有人提醒,都有人幫著說話?!貏e是文臣。這一點從后面的事情中也能得到證明。 搞定項羽同學(xué)之后,首先是論功行賞,各位打天下的功臣們當(dāng)然爭功,議論了有一年多(靠!瞧這效率。)。劉邦認為蕭何功勞最大,所以封賞最多?!?dāng)然,這里要去掉那些被封了王,后來又被一一剪除的韓信、英布等人。于是各位武將們不干了,說:“我們在前線和敵人作戰(zhàn),浴血疆場,而蕭何僅僅是在后方舞文弄墨,結(jié)果封賞還比我們多,這太說不過去了吧?” 劉邦說:“你們都打過獵,知道獵狗。打獵靠獵狗來抓到獵物,但是指示獵物蹤跡的卻是人。你們能夠抓到獵物,功勞相當(dāng)于狗,而蕭何發(fā)蹤指示,功勞相當(dāng)于人。另外,你們不過是一個或者幾個人跟隨我,而蕭何全宗族有幾十個人跟隨我,當(dāng)然功勞最大了?!? 這種比喻簡直狗屁不通,后面的論證方式也完全是詭辯,但是老大既然如此說了,各位武將自然也就不敢再說些什么。 封完各位功臣,接著是排定座次。各位大臣都說:“平陽侯曹參功勞最大,他攻城略地,身上傷痕累累(有七十多處),應(yīng)該是第一?!眲钜呀?jīng)給了蕭何最多的封賞,在座次上再想把蕭何列為第一就有點說不過去了——也不能老是詭辯。不過這個時候有些馬屁精看出門道來了,關(guān)內(nèi)侯鄂君開始為老大制造借口,他說:“這些人都在胡說,曹參雖然野戰(zhàn)攻城,但只不過是一時的功勞。老大和項羽相持了五年,經(jīng)常吃了敗仗,全軍覆沒,單身逃匿。但是蕭何能從關(guān)中補充老大的實力,多次在老大還沒有來得及召集的時候就將數(shù)萬的兵力送到;當(dāng)年老大和項羽相持,沒有糧食的時候,蕭何又從關(guān)中源源不斷地將糧食運過來。老大雖然在崤山以東常常吃敗仗,但是蕭何在關(guān)中總能給老大以最強烈的支持,這是萬世之功!如果沒有曹參,對漢朝會有多大損失?我們不能把一時的功勞和萬世的功勞相提并論,所以,蕭何第一,曹參頂多第二?!眲罡吲d了,于是下令讓蕭何位次第一,可以帶劍上朝,上朝不必像別的大臣一樣三跪九叩。當(dāng)天,劉邦封賞了了蕭何父子兄弟十多人,每人都有食邑,而光蕭何的食邑就有兩千戶之多。這樣,當(dāng)年蕭何多送給劉邦的銀子就成萬倍的收了回來,這種投資的回報率真是無與倫比,估計就連股神巴菲特同學(xué)都得甘拜下風(fēng)。 鄂君同學(xué)為劉邦找到了把蕭何列在第一位的理由,很自然的也得到了回報:劉邦認為鄂君有知人之智,擴大了他的食邑,改封鄂君為安平侯。由此可見,做官的唯一訣竅就是揣摩上意。 漢朝建國11年,陳豨造反,劉邦帶兵出擊。這個時候,被劉邦從楚王弄到所謂淮陰侯的韓信想乘機造反——陳豨和韓信早有預(yù)謀,一個擁兵在外,脅權(quán)自重,一個心存怨恨,力圖報復(fù)。蕭何毫不猶豫的給劉邦的老婆呂女士出主意,干掉了韓信。雖然呂女士本來就不是善茬,但如果沒有蕭何幫助,恐怕也不能那么容易得搞定韓信。由于當(dāng)年蕭何有月下追韓信的事跡,韓信怎么也不會想到蕭何會這樣幫著別人暗算自己,所以后來關(guān)于蕭何與韓信還有一句名言:“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劉邦聽說蕭何幫助自己老婆搞定了韓信,立即下令封蕭何為相國,增加五千戶食邑,撥五百人作為蕭何的私人護衛(wèi)。這個時候的蕭何,可以說是位極人臣,所以各位同事都來祝賀,拍他的馬屁,唯有一個叫召平的人來給蕭何吊喪。召平就是那個種出一代名瓜“東陵瓜”的原秦朝東陵侯,他對蕭何說:“你的禍事來了,老大在外頭打仗而你守在關(guān)中,沒有什么需要冒危險的事情卻給你衛(wèi)隊。從最近韓信造反的事情來看,老大是在懷疑你了。給你衛(wèi)隊絕對不是寵信你的表現(xiàn)。如果你推辭不接受,并把自己的銀子拿出來勞軍,老大一定會高興的。”蕭何立即采納了召平的方法,劉邦果然很高興。 又過了一年多九江王英布造反,劉邦又親自出馬,在軍中多次派人來問蕭何在作些什么。蕭何的做法和陳豨造反時一樣,全力安撫百姓,拿出自己的銀子犒勞軍隊。此時,有人就對蕭何說了:“你離滅族已經(jīng)不遠了。你是相國,功勞最大,還可以怎么封賞你?你在觀眾經(jīng)營老大的老巢已經(jīng)十幾年了,深得民心,老百姓只知道有相國而不知道有皇帝。老大之所以多次來問你,是因為怕你動搖他的根本?,F(xiàn)在你何不多賤買田地,損害自己的名譽?這樣老大就放心了?!笔捄瘟⒓床杉{,強買老百姓土地房屋無數(shù),劉邦聞訊大喜。 蕭何很會拍馬,他主持建設(shè)未央宮,把這座劉邦要住的宮殿搞得富麗堂皇。后來劉邦看到了,前面就擺著一個秦朝阿房宮的前車之鑒,劉邦頓時大怒,說:天下剛剛定下來,你為什么花這么多錢造這種東西?蕭何振振有詞地說:天下剛剛定下來,所以就可以造宮殿了,而且天子以四海為家,如果宮殿不造的壯麗一些,怎么能夠顯示天子的威嚴呢?聽到這話,劉邦當(dāng)時“龍顏大悅”。 不過即使是像這樣小心翼翼,蕭何還免不了牢獄之災(zāi)。一次蕭何要求開發(fā)長安附近的空地,結(jié)果被劉邦認為收受了商人的賄賂,于是令人將蕭何收監(jiān)審問。正在危急的時候,王衛(wèi)尉幫忙說話:“有利于百姓而提出方案,這是宰相的職責(zé),老大你怎么能認為蕭何收受賄賂呢?而且老大和項羽打、后來又和陳豨打、和英布打,那個時候蕭何只要在關(guān)中稍稍動作, 則關(guān)西不會為老大所有。蕭何不以這個為利益,而今天卻被商人賄賂,這可能嗎?”劉邦聽后,十分不高興,但還是過了幾天就把蕭何給放了。由此可見,即使像蕭何這樣有做官素質(zhì)的牛人也免不了搞錯狀況,所以做官一定要有一些比較“鐵”,而且能夠說得上話的哥們,這就是所謂“關(guān)系網(wǎng)”。一旦自己有個馬高鐙短、漏手失蹄,才會有人全力以赴的幫忙。這就是為什么韓信、英布、彭越、陳豨等等大功臣一一掛掉而蕭何同學(xué)得以善終的根本原因。 由于有過爭奪兵器譜排名第一的梁子,蕭何和曹參一向不合。不過在蕭何臨終前還是向當(dāng)時的漢惠帝推舉曹參做自己的接班人。當(dāng)時的情況是這樣的:蕭何生病,漢惠帝去探望他,問:“你百年之后,誰可以接替你啊?”蕭何回答:“知臣莫如君?!薄@種“只有老大知我心”的馬屁之詞明顯是廢話,說明蕭何在臨死前還要演戲。漢惠帝說:“曹參怎么樣?”蕭何點頭:“您選對了人,我死而無憾了!” 漢惠帝二年,蕭何去世,追封為文終侯。 蕭何這個人一生小心謹慎,在秦朝是不過是一個小官吏(不過我認為蕭何這種素質(zhì)什么時代都會爬上去的),但在秦漢交替之際的亂世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作了精彩的演出,毫不遜色于同時代的軍事天才們,終歸有他的獨到之處。蕭何深愔為官之道,看人很準,并且處處留下后路伏筆,自然能夠左右逢源。以那么高的地位,還在劉邦這種人身旁混得好好的,在漢初,只有蕭何一人。
蕭相國何(?~前193),漢初三杰之一,著名丞相。沛縣豐邑(今屬江蘇豐縣)人。他不論在戰(zhàn)爭期間,還是在漢初恢復(fù)時期,都表現(xiàn)出了中國古代杰出政治家的風(fēng)度和治國才能,幾千年來都被人們所稱頌。
漢高祖為平民時,蕭何多次以官吏身份保護高祖。蕭何曾任沛縣功曹(縣吏員),平日勤奮好學(xué),思想機敏,對歷代律令很有研究,并好結(jié)交朋友;與劉邦是貧賤之交。劉邦當(dāng)時只是一個小亭長,平時不拘小節(jié),經(jīng)常惹事。蕭何就曾多次利用職權(quán)暗中袒護他,所以他們兩個人的交情很好。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蕭何和曹參、樊噲、周勃等人聚集商議。觀察形勢,并和早已起義的劉邦保持著聯(lián)系。當(dāng)時的沛縣令也想歸附陳勝,保住官位,就和蕭何、曾參商議。蕭何建議赦罪重用劉邦。他們就到芒碭山去找到劉邦。當(dāng)他們回到沛縣后,縣令卻變卦扣押了蕭何。劉邦知道后大怒,帶兵打回沛縣,殺了縣令,救出了蕭何,共謀大計。蕭何向大家宣布,公推劉邦為縣令。因劉邦辭謝,蕭何設(shè)占問之計,使劉邦無法推辭。當(dāng)了起義的首領(lǐng)。從此,蕭何緊隨劉邦南征北戰(zhàn),立下了蓋世的功勛。
秦朝監(jiān)察本郡的御史與蕭何共事,蕭何常常把事辦得很稱職。蕭何去參加泗水郡文書吏的公務(wù)考核,名列第一。秦朝御史想入朝進言征召蕭何,蕭何堅辭,未能辦成。
等到高祖興兵為沛公,蕭何常常履行丞相職務(wù)督辦政事。劉邦率軍勇往直前,直抵關(guān)中。蕭何身為丞督,坐鎮(zhèn)地方,督辦軍隊的后勤供應(yīng)。公元前206年10月,秦王子嬰設(shè)計殺了丞相趙高,獻出玉璽,向劉邦投降。于是,劉邦率軍進入咸陽。將士們都趁亂搶掠金銀財物,連劉邦也忍不住,趁著空閑,跑到秦宮中去東張西望。當(dāng)他看到秦宮中華麗的裝飾,成堆的金銀珠寶,還有一群群的美女,也不覺飄飄然起來,甚至貪戀秦宮的富貴而舍不得離開。唯獨蕭何,進入咸陽后,一不貪戀金銀財物,二不迷戀美女,卻急如星火地趕往秦丞相御史府,將秦朝有關(guān)國家戶籍、地形、法令等圖書檔案都收藏起來,留待日后查用。因為依據(jù)秦朝的典制,丞相輔佐天子,處理國家大事。御史大夫?qū)ν獗O(jiān)督各郡御史,對內(nèi)接受公卿奏事。除了軍權(quán)外,丞相和御史大夫幾乎總攬一切朝政。蕭何做官多年,他當(dāng)然知道這些。所以,一入咸陽,他馬上進入秦丞相御史府,把律令圖書收藏起來,使劉邦對于天下的關(guān)塞險要、戶口多寡、強弱形勢、風(fēng)俗民情等都能了若指掌。后來,在楚漢戰(zhàn)爭中劉邦能克敵制勝,蕭何功不可沒。
蕭何曾向劉邦推薦韓信,于是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軍,這件事記錄在《淮陰侯列傳》中。韓信原是項羽的部下,他有勇有謀,是天下無雙的軍事家。但在項羽手下卻得不到重用,就投到劉邦麾下。開始,劉邦對他也不重視,韓信一氣之下就跑了。蕭何得知后,馬上放下沒處理完的緊急公務(wù),親自去追趕韓信,連個招呼也來不及向劉邦打。劉邦正為軍中開小差的人日益增多而焦急,忽然有軍吏來報告說:“蕭丞相也跑了?!眲钜宦牬篌@失色,說:“這還了得!我正要與丞相商議大事,怎么他也逃走了!”
當(dāng)下派人去找蕭何。一連兩天也不見蕭何的影子,急得劉邦坐立不安。蕭何為追韓信,不辭辛苦,一路問,一路追,直到天黑了,還沒追上韓信。正想休息一下,他忽然遠遠望見有個人牽著馬在河邊來回遛達。蕭何快馬加鞭,大聲喊著:“韓將軍!韓將軍!”他跑到河邊后,下了馬,氣呼呼地說:“韓將軍,咱們總算一見如故,夠得上是朋友。你怎么不說一聲,就這么走了?”
韓信仍不吭氣。蕭何又說了一大篇勸他回去的話。這時候,滕公夏侯嬰也趕到了,兩個人苦苦地相求,非要韓信回去不可。他們說:“要是大王再不聽我們的勸告,那我們?nèi)齻€人一起走,好不好?”韓信只好跟著他們回來。
到了第三天,他們才回到南鄭。蕭何會見劉邦。劉邦見到蕭何,又喜又怒道:“你為什么也想逃跑?”蕭何說:“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了?!眲顔査骸澳阕返氖钦l?”蕭何回答說?!笆琼n信?!眲盥犃撕蠛懿灰詾槿坏卣f:“逃走的將軍有十多個了,也沒聽說你去追過誰,怎么偏要去追韓信?這明明是在騙我!”
蕭何說:“那些將軍都容易得到,可韓信卻是當(dāng)今數(shù)一數(shù)二的杰出人才,跑了就再也沒有第二個了。大王如果只想當(dāng)個漢中王,沒有韓信也就算了;如果要準備打天下,那就非用韓信不可。您到底準備怎么樣?”
劉邦說:“我當(dāng)然想打出去,怎么能老是困悶在這里呢?”
蕭何說:“大王若決定出漢中,能重用韓信,他自然會留下;如果不重用他,他終究會離開的?!眲钫f?!拔揖鸵乐┫啵屗鰝€將軍,怎么樣?”蕭何說:“叫他做將軍,他還得走?!薄澳前菟麨榇髮④娫趺礃??”蕭何說:“很好?!眲町?dāng)時就讓蕭何去召韓信來,馬上就拜他為大將軍。
蕭何很直爽地說:“大王平日太不注重禮儀了。拜大將軍是件大事,不是小孩子鬧著玩兒似的叫他來就來。大王若要拜韓信為大將軍,先得造起一座拜將臺,選個好日子,大王還得親自戒齋,然后隆重地舉行拜將儀式。這樣,才能讓全體將士都能聽從大將軍的指揮,就像聽從大王的指揮一樣?!眲钫f:“好,我都聽你的。請你去辦吧。”
一個本來不出名的小官,如今一下子被拜為大將軍,眾人豈能不驚?偏偏劉邦、蕭何又對他那么畢恭畢敬,大家更覺得莫名其妙。后來,韓信果然未令劉邦失望,沒有辜負蕭何的良苦用心,在楚漢戰(zhàn)爭中,為劉邦消滅了項羽,平定了天下。所以,劉邦能夠奪取天下,從一定程度說,不可忽視蕭何薦賢的作用。韓信拜將后,就向劉邦獻計。先定三秦(關(guān)中),后圍項羽。劉邦聽了非常高興,于是根據(jù)韓信的建議,調(diào)兵遣將,蕭何作為丞相,留守巴、蜀,頒布法令。鎮(zhèn)撫百姓,供給軍糧,準備殺出漢中。公元前206年,劉邦逐步平定了關(guān)中。
漢王率兵向東平定三秦,蕭何作為丞相留守收取巴蜀,撫慰喻告百姓,供給軍糧。漢二年,漢王與諸侯攻打楚地,蕭何留守關(guān)中,侍奉太子,坐鎮(zhèn)標陽。制定法令條規(guī),設(shè)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總要上奏請示,漢王也都同意,準許辦理。即使來不及上奏,就酌情施行,漢王回來后再匯報,蕭何在關(guān)中統(tǒng)計管理戶口,水路運輸軍需,漢王多次棄軍逃亡,蕭何常征發(fā)關(guān)中士兵,用于補充缺額。漢王因此專門任命蕭何負責(zé)關(guān)中事務(wù)。
漢三年,漢王與項羽在京、索兩地之間對峙著,漢正派使者慰勞丞相。鮑生對丞相說:“漢王日曬雨淋,餐風(fēng)露宿,卻多次派人慰勞您,是對您有疑心。我為您著想,不如將您的子孫兄弟中能打仗的都派去軍隊,漢王一定會更加信任您?!庇谑牵捄温爮乃囊庖?,漢王十分高興。
漢五年,已經(jīng)殺了項羽,平定了天下,要論功行封。群臣爭功,一年多功級定不下來。高祖認為蕭何功最大,封為酂候,享有的食邑多。功臣們都說:“我們這些人親身披甲上陣,多的打了一百多仗,少的也有幾十個回合,攻城略地,大小各不等。如今蕭何未曾有汗馬功勞,只是舞文弄墨發(fā)議論,沒打過仗,反而位居我們之上,為什么?”高帝說:“諸位知道狩獵嗎?”功臣們說:“知道?!备叩壅f:“知道獵狗嗎?”回答:“知道?!备叩壅f:“狩獵時,追殺野獸兔子的是狗,而發(fā)現(xiàn)蹤跡指示出野獸所在之處的是人?,F(xiàn)在諸位只能得到逃跑的野獸,是有功之狗。至于蕭何,發(fā)現(xiàn)蹤跡,指示出處,是有功之人。況且諸位只是親身跟隨我,多的也只是兩三個人?,F(xiàn)在蕭何發(fā)動全族數(shù)十人都跟隨我,功不可沒啊。”群臣都不敢說話了。
到侯都已受封,等到奏請位次時,都說:“平陽侯曹參身負七十處傷,攻城略地功最多,應(yīng)該排第一?!被噬弦呀?jīng)委屈了功臣,多封了蕭何,排位次時沒有再次為難功臣,但是皇上心里想讓蕭何排第一,關(guān)內(nèi)侯鄂千秋明白皇上的意思,于是進言說:“群臣議論的位次都不對。曹參雖然有野戰(zhàn)略地之功,這只是一時之事。而蕭何保全關(guān)中,使?jié)h軍始終有一個穩(wěn)定的根據(jù)地則更為重要?;噬吓c造軍對峙五年,常常是軍隊失散,士兵逃走,這種情況發(fā)生過多次,然而蕭何總是從關(guān)中派遣軍隊補充缺額處,這并不是皇上下詔命令他做的,而關(guān)中的數(shù)萬士兵開赴前線,正好趕上皇上兵源困乏的危急時刻,這種情況也多次發(fā)生。漢與楚軍相持在滎陽多年,軍中沒有現(xiàn)成的糧食了,蕭何從關(guān)中運輸糧食,供給軍糧從不缺乏,陛下雖然多次丟失山東地盤,蕭何總是保全關(guān)中以待陛下,這是萬世之功?,F(xiàn)在即使沒有曹參等幾百人,對漢室有什么損失呢?漢室有了他們也不一定能保全。為什么要讓一日之功位于萬世功勞之上呢!蕭何第一,曹參第二?!备咦嬲f:“好?!庇谑窍铝钍捄蔚谝?,賜帶劍穿鞋上殿,入朝可以不小步快走。
皇上說:“我聽說推薦賢者要受上等賞賜。蕭何功勞雖高,經(jīng)鄂君稱述就更明顯了?!庇谑歉鶕?jù)鄂君原受封的關(guān)內(nèi)候的食邑加封為安平侯,這天,蕭何父子兄弟十幾個人都受封了,皆有食邑。加封蕭何二千戶,因為皇帝曾經(jīng)去咸陽服徭役時,蕭何獨自多進了二百錢。
誰是西漢開國第一侯?有人說是排在十八功臣首位的「 ”功人”蕭何,也有人說是劉邦想殺有不好動手的「 ”仇人”雍齒。我們翻閱《史記》《漢書》《資治通鑒》就會發(fā)現(xiàn),要是論封侯時間和劉邦預(yù)先設(shè)定的食邑數(shù)量,蕭何和雍齒都排不到第一名,真正排在第一位的是留侯張良。這就不能不讓我們產(chǎn)生一個疑問:丞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卻沒有當(dāng)上大漢開國第一侯,劉邦這一套神操作,其中到底有何深意?難道他是想讓張良取代蕭何而當(dāng)丞相嗎? ?讀者諸君都知道,大漢開國功臣首推漢三杰蕭何韓信張良,分封諸侯的時候,韓信為王,蕭何張良為侯。蕭何的食邑是八千加兩千等于一萬戶(后來又增加了五千戶,那是給他參與謀殺韓信的獎勵),而在封蕭何之前,劉邦和張良已經(jīng)進行了一番溝通,并許諾給張良三萬戶食邑,而且地方隨便挑。 咱們還是先來看看正史中關(guān)于蕭何張良封侯的記載。 很多人都以為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最先封侯的是雍齒,這當(dāng)然是不對的,因為在雍齒之前,劉邦已經(jīng)封了二十多個侯:「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fàn)幑Σ粵Q,未得行封”,這才引出了張良建議「 ”急先封雍齒,以堅群臣之心”。事見《資治通鑒·卷十一·漢紀三》。 已經(jīng)被封侯的二十多個功臣中,第一個就是丞相蕭何,而且還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漢五年,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余不決。上以何功最盛,先封為酂侯,食邑八千戶。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zhí)兵,多者百余戰(zhàn),少者數(shù)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zhàn),顧居臣等上,何也?’”這才引出了劉邦的「 ”功人功狗論”。事見《漢書·卷三十九·蕭何曹參傳》。 ?劉邦把所有功臣都封王封侯之后(列侯畢已受封),又把蕭何排在十八功臣的首位,又是掀起了軒然 *** ——當(dāng)時公認的第一功臣是蕭何的宿敵政敵曹參(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平陽侯曹參身被七十創(chuàng),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大家眾口一詞,鬧得劉邦左右為難(上已橈功臣,多封蕭何,至位次未有以復(fù)難之,然心欲何第一),已經(jīng)駁了大家一次面子,再堅持給蕭何超常規(guī)待遇,也怕群臣寒心,所以有話也只能憋在肚子里。幸好關(guān)內(nèi)侯鄂千秋站出來打了圓場,劉邦如愿把蕭何排在了功臣第一,鄂千秋也因此得了個安平侯的封號——此前鄂千秋只是個有封號無封國的關(guān)內(nèi)侯。 接下來劉邦的做法就有點不地道了,他又給蕭何增加了兩千戶食邑,湊夠了一萬,但是卻特別強調(diào):給你增加兩千戶食邑,不是因為你有特別的功勞,而是我當(dāng)年要去咸陽出差,你比別人多送了我兩個大錢。這跟后來乾隆對待劉墉和紀曉嵐的態(tài)度差不多——封劉墉為大學(xué)士,詔書里還批評劉墉「 ”頗懶”,送給紀曉嵐那兩個字就不說了。 ?對蕭何只給名譽而在封邑上斤斤計較,但是對張良卻是不吝賞賜:「 ”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zhàn)斗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讀者諸君請注意這個時間點,漢六年正月,蕭何還沒有被封為酂侯,連八千戶食邑也還沒到手,雍齒等人的封號和食邑更是沒有確定,也就是說劉邦第一個琢磨加封的功臣,就是張良張子房。這一點在《史記·留侯世家》中有明確記載,是張良辭謝三萬戶,「 ”臣原(愿)封留足矣”,劉邦才開始分封第一批蕭何等二十余侯:「 ”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彼晕覀兛梢哉f西漢第一侯是留侯張良而不是酂侯蕭何,至于大家認為「 ”先封”的什方侯雍齒,只是在首批與二批功臣封侯之間的一個插曲而已。 在劉邦宣布封侯名單之前,連蕭何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侯,但是張良知道,因為他的封邑是自己選的,由此也可見劉邦對張良的欣賞和尊敬,甚至是要超過蕭何的。所以無論是封侯順序,還是劉邦預(yù)先設(shè)定的食邑,張良都是當(dāng)之無愧的大漢第一侯。 ?劉邦封張良的時候沒跟蕭何商量,而且預(yù)設(shè)的張良封邑是蕭何的三倍,這里我們就不能不考慮一下劉邦的用心了。要論跟劉邦的交情和資歷,蕭何自然是遠勝張良的,蕭何一心一意輔佐劉邦,獻了青春獻子孫,而張良一心復(fù)韓,還曾經(jīng)短暫離開過劉邦。但是交流起來,好像劉邦與張良更能推心置腹,劉邦想要更換丞相,應(yīng)該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皇帝劉邦要想長治久安家天下代代相傳,一定會考慮到蕭何與張良的四個不同之處。 其一、張良這個人對權(quán)力毫無興趣,一心只想「 ”從赤松子游”。劉邦是有些文化的,他那個泗水亭長的職務(wù),就是考上來的。所以劉邦應(yīng)該對李斯趙高亂秦印象深刻,相權(quán)過大,對君權(quán)自然是一個威脅。 ?其二、張良跟文臣武將的關(guān)系不遠不近,沒有仇人也沒有盟友,張良所做的一切,都是站在劉邦角度考慮。張良這樣的人即使當(dāng)了丞相,也不會擅權(quán),更不會結(jié)黨。但是蕭何則不同,最能打的韓信,可以算作蕭何的死黨,而曹參之下的武將,似乎對蕭何又有些積怨,這一點從封侯及十八功臣排座次的兩次矛盾沖突中就能看出來?!?”將相不和”「 ”將相親密”,都是劉邦不愿意看到的。 其三、張良是半路投奔,一直給劉邦當(dāng)下屬謀士,而蕭何則不同,他跟劉邦太熟悉了,連劉邦偷過人家?guī)状稳夤泛?*** 都知道,頗有幾分賈雨村門子的意思。更重要的一點是蕭何還當(dāng)過劉邦領(lǐng)導(dǎo)——前領(lǐng)導(dǎo)成了現(xiàn)下屬,一把手劉邦心中一點芥蒂都沒有,那也就不是「 ”無賴劉三”了。 ?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蕭何比劉邦大一歲,張良卻比劉邦小六歲,而且張良跟太子劉盈的關(guān)系很好,要不然張良也不會請出商山四皓來給劉盈站臺了。劉邦在漢五年到六年之間分封諸侯,年已六旬,已經(jīng)不能不為身后事考慮了。 有這四點考慮,換作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會讓蕭何大權(quán)獨攬,而是要找一個更年輕一點的來對丞相進行牽制和制約,甚至掣肘也未嘗不是劉邦所喜聞樂見的。但是張良不屑于參與到權(quán)力斗爭中來,一萬和三萬食邑,對張良來說沒有啥區(qū)別——一個連肉都不吃的人,又怎么會把錢糧放在心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2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