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曾擁有當世最強大的武裝力量,比如在康熙年間的雅克薩戰(zhàn)役中,僅3000名清軍就將雅克薩城圍困近一年,以俄國主動求和并重劃兩國邊界而告終。那么,為何后來清軍的戰(zhàn)力急劇下滑呢?
軍隊腐敗是首要問題。進入和平年代后,曾能騎善射、敢打敢拼的八旗軍開始沉迷享樂,喝花酒、打茶圍、斗蟋蟀、玩票、賭博等娛樂活動在軍中十分盛行,畢竟他們的軍職可以世襲,不怕丟飯碗。時間一長,有些八旗軍連馬都不會騎了—要知道,按清廷最初的規(guī)定,只有文官可以坐轎,武官坐轎會被御史彈劾,重則發(fā)配;而到晚清,武官坐轎已見怪不怪。
清代名臣張集馨的《道咸宦海見聞錄》中記載了很多軍隊腐敗的現象。嘉慶年間,為防武將專權,駐守全國各地的綠營(清代國家常備軍之一)由兵部管理,綠營將領不能直接統(tǒng)兵,只到戰(zhàn)時才撥部隊,而統(tǒng)兵之將多由文官擔任,軍隊管理一塌糊涂,戰(zhàn)敗是常事。以陜西境內為例,有營而無兵,連看守城門都要臨時雇人,每人每天支付100文錢。綠營中的正經士兵窮得可憐,吃穿甚至不如乞丐,很多人為換酒喝竟將武器偷走賣了。死的死,逃的逃,此地綠營的兵力僅剩十分之一。
福建那邊的情況也沒好多少,于是官府想盡辦法補充兵力。百姓常被地方勢力欺凌、剝削,官府一概不管,除非誰家有人在綠營中當兵,而要想當兵必須先賄賂將領,銀兩數額由他們根據此人的經濟狀況來定。百姓寧愿“拿錢買命”,這樣就可在家門口掛上一盞營燈,警告前來騷擾的惡霸。有些人有錢買兵銜,卻因體弱多病而不能勝任,就雇人入營代他們辦差,所以當地涌現出一批以此為業(yè)的人,多是游手好閑、投機倒把者,“業(yè)余軍隊”的素質和戰(zhàn)力可想而知。他們非但不能保一方平安,反而聚賭宿娼、敲詐勒索,成了社會毒瘤。
兵源差勁也就罷了,軍事訓練同樣馬虎如兒戲。比如號稱“八旗精銳之師”的健銳營,駐守于北京香山腳下,擁有幾座高大的石質碉堡,有搭架并攀爬云梯、射擊火槍等絕技,曾屢立戰(zhàn)功??傻胶髞?,官兵訓練只圖省力,攀爬云梯竟是一副登高觀景的從容姿態(tài);射擊項目更是得過且過,每人10發(fā)子彈的訓練,全部中靶者竟無一人。道光年間曾辦過一場馬術演習,結果健銳營的士兵多半從馬上跌落,齜牙咧嘴,一片哀號。
晚清時,大量官兵吸食鴉片,氣得林則徐說:“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贝送?,賭博、宴飲等惡習也在軍營中泛濫開來。護軍統(tǒng)領耆英公然支持賭博,浙江某位千總為賭博而押上自己的小妾,輸急眼了就帶兵與對方決斗。在放縱無度的酒色氛圍中,陜西糧道成為總督的交際兼娛樂場所,每月都有“大宴”、每天都有“小宴”,而且飯菜極度奢侈,殺豬只吃里脊、殺鵝只吃鵝掌、殺駱駝只吃駝峰……宴后還有堂會,大戲連唱三天三夜。道光聽聞后覺察不到危機,只是驚奇地說:“軍中竟有這么多票友?”
軍民如此渙散,皇帝又如此遲鈍,清軍不垮才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