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古代史,要是哪個王朝的皇帝實行分封制,將自己的兒子或者臣子封王,那么一定會鬧出亂子。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不說了。西漢的七國之亂,明朝的靖難之役都是分封的后果。分封鬧出最大亂子的還是晉朝時期的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導(dǎo)致了西晉成為一個短命的王朝,也直接引發(fā)了五胡亂華,中原文明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八王之亂之所以會發(fā)生,源頭還要網(wǎng)上搗,晉武帝司馬炎在做了皇帝之后便開始分封同性諸侯王,接著這些姓司馬的王爺們就開始造反了。
西漢時期的七國之亂,已經(jīng)是前車之鑒,為何司馬炎還要效仿分封同姓諸侯王呢?其實這也是司馬炎的無奈之舉。首先司馬炎的皇位來的太容易了。爺爺司馬懿一生勞苦,為司馬家打下了不錯的基業(yè),接著大伯司馬師、老爹司馬昭勤勤懇懇都想廢掉曹魏皇帝自己做開國之君。
可惜呀,司馬昭在忙活半天之后終于等來了改朝換代的時刻,他已經(jīng)在積極準備篡位的各種事宜,馬上就要做皇帝了他居然就死了。這時候上位的司馬炎算是撿了一個現(xiàn)成的開國之君的寶座。他接班之后只能將老爹沒做完的事情做完。改朝換代建立了西晉。
司馬炎的完全沒法跟司馬懿、司馬師等相提并論,這樣突然成為了開國之君,他也有些手忙腳亂。更重要的是老爹留下了一大批的老臣,還有一幫司馬家的宗室子弟。這兩伙人可是各自形成了龐大的勢力。為了坐穩(wěn)皇位,司馬炎只能拉攏司馬家的宗室子弟,給他們封王,鞏固自己的江山。在司馬炎活著的時候這些王爺還算是消停,但是等到司馬炎死后,他那個傻兒子司馬衷繼位之后,這些王爺們就徹底反了,八王之亂爆發(fā)。
司馬炎在建立西晉后共分封了二十七個同姓王,此舉為后世的?八王之亂?埋下了隱患。266年,掌控曹魏政權(quán)多年的司馬氏終于在司馬炎的領(lǐng)導(dǎo)下篡位自立,西晉王朝隨之建立。在司馬炎建立西晉的過程中,士族官僚對他的幫助非常大。也正是因為這樣,司馬炎在建立西晉之后給予了士族諸多優(yōu)待,譬如說九品中正制。
這些優(yōu)待措施的實施保證了士族階級對司馬氏政權(quán)的支持,但是與此同時它們也會讓這一階級不斷壯大。意識到這一點的司馬炎決定采取措施來遏制士族階級的進一步膨脹,而他所采取的措施便就是大規(guī)模分封同姓王。司馬炎之所以選擇這樣做是因為他覺得皇族宗室能夠?qū)故孔?,可以成為司馬氏政權(quán)長久存在的一個保障?;谶@些因素,司馬炎在西晉建立之后分封了二十七位同姓王。
在分封同姓王這一事情上,司馬炎最先采取的制度是?封王不就國?。也就是說,這些同姓王在受封之后并不會離開京城,以確保他們能夠就近輔佐皇室。不過發(fā)展到后面的時候這些同姓王便又紛紛受命前往封地,目的在于更好地管轄各地的軍事。這些同姓王的封國規(guī)模有大有小,可分為大、次、小三個等級。不同規(guī)模的封國,可置軍人數(shù)自然也有所差異。其中大等級的封國可置軍五千人,而小等級的封國則可置軍一千五百人。
這些同姓王不單單擁有軍隊,同時他們還有職務(wù)在身,如此一來這些同姓王便相當于同時擁有了封國的軍政大權(quán)。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勢力比較大的同姓王難免生出異心。也正是因為這樣,司馬衷在位期間才會爆發(fā)?八王之亂?。這場動亂被視為最為嚴重、混亂的皇族內(nèi)亂之一,它的發(fā)生使西晉迅速衰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3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古代后宮的妃子都有哪些娛樂活動呢
下一篇: 劉恒的陵寢為何要選擇靠近灞河的山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