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對百科小編帶您走進顏杲卿與顏真卿的故事。
顏杲卿[yán gǎo qīng](692年-756年),字昕。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瑯玡臨沂(今山東臨沂)。唐朝中期名臣,秘書監(jiān)顏師古五世從孫、濠州刺史顏元孫之子。
顏杲卿初任范陽戶曹參軍,曾是安祿山的部下。安史之亂時,與其子顏季明守常山,從弟顏真卿(從弟就是同祖父不同父親)守平原,設(shè)計殺安祿山部將李欽湊,擒高邈、何千年。河北有十七郡響應(yīng),受唐玄宗嘉許。天寶十五載(756年),叛軍圍攻常山,擒殺顏季明。不久城破,顏杲卿被押到洛陽。他瞋目怒罵安祿山,最終遇害,年六十五。乾元元年(758年),獲贈太子太保,謚號“忠節(jié)”。建中三年(782年),加贈司徒?!短莆氖斑z》錄其文一篇。
顏杲卿忠節(jié)不屈的精神廣為后世所稱頌,文天祥《正氣歌》便有言:“為張睢陽(張巡)齒,為顏常山舌?!?/p>
城陷殉難
天寶十五載(756年)正月,史思明攻打常山郡。顏杲卿向王承業(yè)求救未果,只得晝夜防守,拼死作戰(zhàn)。但城內(nèi)兵員短少,寡不敵眾,御敵物資全部用完。正月八日,城池陷落,顏杲卿、袁履謙被叛軍俘獲,送到洛陽。史思明攻下常山郡后,接著攻打其他諸郡,鄴縣、廣平郡、巨鹿郡、趙郡、上谷郡、博陵縣、文安縣、魏郡、信都地區(qū),又都被叛軍所占領(lǐng)。
安祿山見了顏杲卿,當(dāng)面斥責(zé)他說:“你從前是我把你從范陽戶曹任上奏請為判官,于是得以任光祿、太常二丞,便用你代理常山太守,我什么事有負(fù)你而背叛我?”顏杲卿怒目而視,對答道:“我家世代為唐朝大臣,永遠(yuǎn)信守忠義,即使得你奏請署官,難道還應(yīng)跟著你反叛嗎?況且你本是營州一個牧羊的羯族奴隸,因竊取皇帝的恩寵,才有今天,天子又有什么事有負(fù)于你而你竟反叛朝廷呢?”安祿山非常憤怒,命人綁顏杲卿于天津橋柱上,肢解并吃他的肉,顏杲卿罵不絕口,叛賊鉤斷了他的舌頭,說:“看你還能罵嗎?”顏杲卿在含糊不清的罵聲中遇害,時年六十五歲。這天,顏杲卿的幼子顏誕、侄子顏詡以及袁履謙,都被先截去了手腳。袁履謙見何千年的弟弟在旁邊,便含血噴他的臉,于是又被更為殘忍地施行碎割,過路的人見了都為之流淚。
主要影響
成就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顏杲卿應(yīng)從弟平原太守顏真卿之約,聯(lián)合起兵反擊,以計擒殺安祿山部將數(shù)人。并傳檄河北,得到十七郡響應(yīng)。后叛將史思明急攻常山(今河北正定),顏杲卿激戰(zhàn)六日,終因兵少無援,城陷被俘。
地位
大歷十四年(779年),唐代宗評定“至德已來將相,功效明著”之人,顏杲卿等八人被定為第一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3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