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朱棣望而生畏的寧王朱權,為何選擇投靠朱棣?下面對百科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被人遺忘的明朝寧王朱權,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在燕王朱棣造反前,他被燕王綁架共同反叛了建文帝,當時的燕王答應成事之后分他一般天下,是個明白人都知道這句話是用來哄小孩的,但是他卻當真了。十三歲的朱權就被封為寧王,幾年之后他前往藩地大寧,當時他的手上有一支驍勇善戰(zhàn)的騎兵,他曾多次會和諸王出賽作戰(zhàn),以善謀出名。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孫子朱允炆繼位,無情最是帝王家,建文帝登基之后,為了穩(wěn)固自己的地位,開始對自己的叔叔進行削藩行動,身為長輩的豈能讓小輩欺負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燕王朱棣他發(fā)動了長達4年的靖難之役,首先,朱棣他是有勇有謀的人,不會輕易的露出破綻,首先他需要搞定的就是朱權,當時他與各位將領商議的時候就說到他巡查賽上的時候,見到大寧的軍隊十分的彪悍,如果他能夠獲得寧王的支持,斬斷遼東,有騎兵相助大事可成,同時建文帝也十分害怕朱權會投向燕王,于是派人照他回京,但是他遲遲未歸索性直接被削職了。
寧王有一支驍勇善戰(zhàn)的精兵團
燕王忌憚寧王實力,用計拉攏他
雖然說朱棣手上的良將謀臣十分的多,也招了很多的人馬,但是他不打無準備的仗,這時朱棣就想到了寧王,冥王不但有勇有謀,手下還有精兵強將,特別是他的朵顏三位衛(wèi),他唯一想到的辦法就是將寧王拉到自己的陣營,然后幫助自己反叛建文帝。
他沒有想到燕王竟然是這樣的一個軟骨頭,所以自己也就沒有了戒備心,幾天過去之后,他們兩個之間似乎沒有了那種緊張的氛圍,朱權對朱棣也就更放心了,這時候注意就提出請求,讓自己帶一些隨從進去處理一些事務,當時的朱權并沒有看出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朵顏三衛(wèi)都被朱棣用錢收買了,在關鍵時刻他們紛紛投向了著地。之前燕王答應他的全部都化為了泡影,他深感前途無望,將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戲曲娛樂當中郁郁而終。
朱棣當時是說平分天下給寧王,但仔細想想怎么可能會分給他呢,只不過是當時的一個緩兵之計,拉攏人心,讓寧王心甘情愿的援助自己,只是一時的緩兵之計罷了。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無論是性格還是秉性都是最像他的一個,一樣的心狠手辣,但是朱元璋并沒有傳給他太子之位,而是傳給了他的大兒子朱標,即便朱標死后也沒有傳位給他而是傳給了他的兒子朱允炆。自朱允炆繼位之后便開始大力的削藩,朱元璋的這些兒子們都被他封號了藩王,鎮(zhèn)守著四方,都是他的叔叔們,然而這些人都是有可能威脅到他皇位的人,所以朱允炆在即使背負罵名也要把他的這些叔叔處理掉,導致燕王在這種壓力下,被逼無奈,才發(fā)動了這場歷史上出名的靖難之役。(1399年7月燕王朱棣以尊祖訓,誅奸臣,為國 靖難 為名出征。)但是朱棣當時為什么要找寧王幫助他呢?
寧王朱權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個兒子,在朱元璋諸多的兒子當中最出色的就屬朱棣和朱權兩人了,當時在皇宮之中就盛傳“燕王善戰(zhàn),寧王善謀”,而朱元璋也覺得他們倆很出色所以當時派他倆一個駐守北平,一個駐守大寧,共同守衛(wèi)著北方的邊疆,而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的時候朱權手握重兵,且身邊也有被稱為“虎狼之師”的朵顏三衛(wèi),驍勇善戰(zhàn),是當時最有戰(zhàn)斗力的一個軍隊,所以朱權也可以說是當時這場戰(zhàn)役的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當時也是朱棣和朱允炆極力想拉攏的最重要的人物了。但是當時他為什么沒選擇朱允炆而是選擇了朱棣呢?
在當時朱棣起兵要發(fā)動戰(zhàn)役之時,一直想拉攏朱權,他心理明白朱權對他的價值有多么重要,所以在當時乘著打退江陰侯吳高之際,朱棣率領著他的軍隊從劉家口走小道趕去朱權藩地大寧,然后他對朱權撒謊說打不過,跑他這里來找他求救,當時朱棣自己騎馬一個人進入朱權的大寧城,見到朱權以后拉住朱權的手,聲情并茂的含淚哭訴著說自己起兵是被逼無奈的,來這里的目的是讓朱權起草奏章,讓他去南京謝罪。
雖然當時朱棣看上去是十分有誠意的,但是此時的朱棣早已經(jīng)在寧王朱權所在的大寧城埋伏下自己的精兵,并且已收買了城里的一部分守軍,與此同時朱棣趁著朱權去城郊為自己踐行的時候,挾持了朱權,使得朱權不得不配合朱棣的行動,同時二人之間,還有一定的利益關系,因為朱棣在請求寧王朱權幫助的時候,曾經(jīng)對寧王朱權許諾,在奪得天下后,要與寧王朱權平分天下。
朱棣能順利登基寧王朱權是功不可沒的,但是朱棣的承諾平凡天下是不可能的,朱權心理也是清楚的,所以當時朱棣登基,朱權馬上就去找朱棣要求他馬上把自己的封地調到南方,當時朱權自己心理明白如果自己不馬上對他表明態(tài)度,那接下來就是自己橫尸街頭,滿門抄斬了!因為他當時與朱棣一路打過來,他太了解朱棣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手段有多么殘忍!所以當時他主動要求把自己的封地調到南方的蘇州,是變相的削弱自己,但是在外人看來封地到富庶的南方也是一種嘉獎了,但是朱權自己心理清楚,朱棣是通過造反上的位,對于藩王有大批軍馬本就是一種忌諱了,他不想被拉下馬!
但是事情并沒有那么進展順利,即便朱權退讓到了這個地步朱棣也沒有同意他的請求,而是強行的把他的封地調到了當時很貧窮的且人口稀少的南方,當時的南昌在全國范圍內都是相對較差的地方之一,而且朱棣還要求朱權不允許建造宮殿,讓他把自己辦公地地方當做府邸,總感覺給人一種流放的感覺。事情到了這里還沒結束,朱權到了南昌沒多久,就有人舉報朱權說他秘密學習巫術企圖暗害君王。朱棣聽到立即派人徹查此事,后來沒有查到什么事情才就此作罷。經(jīng)歷了這個事情朱權更加的低調做事了,自此也不過問當?shù)氐娜魏握眨_始寄托于書和琴上面,這才讓朱棣徹底放下心,自此在朱權在朱棣在位之時沒受到傷害。
寧王朱權一直活到了明英宗朱祁鎮(zhèn)統(tǒng)治時期,去世時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這個年齡在當時的社會,是個極其長壽的年齡了,寧王朱權之所以能落得善終的結果,跟他自身的智慧是分不開的,寧王朱權的軍隊在當時是被燕王朱棣控制,使得他不得不選擇幫助朱棣,至于平分天下,寧王朱權知道以朱棣的性格是不會真的與他平分天下,只是對外人的說辭罷了,果然朱棣在得到天下之后,沒有兌現(xiàn)諾言,寧王朱權也不會那么傻,真的會與朱棣較真,為了避免朱棣對自己下手,選擇了韜光養(yǎng)晦,使得自己最后得到了善終。
朱棣奪了皇位后,做了一件不尋常的事情,就是為已經(jīng)被朱允砍掉官職的藩王恢復名譽。這個舉動不僅僅是拉攏人心,更重要的是讓所有人明白:削藩,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他首先恢復了周王朱、齊王朱、代王朱桂、岷王朱舊日的封號??蓪τ谠诰鸽y之初曾經(jīng)許諾與他“平分天下”的寧王,朱棣卻不是這么簡單地恢復名譽。我們知道,朱棣性格里有“準流氓”的成分,他準備賴賬,就是老百姓也知道“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朱棣決定和朱權單獨談談他的問題。
朱權出生于1378年,當時26歲。而朱棣已經(jīng)是44歲的人了。對于這個年輕有為、智勇雙全的親王,朱棣不得不防。戰(zhàn)爭結束后,朱權覺得朱棣能夠取得勝利,和自己的三萬鐵甲支持分不開,所以十分驕傲,擺出一副功臣樣子。朱棣把他叫來,問:“你想去什么地方?”朱權說:“還讓我回到大寧吧?!敝扉ρ凵裰杏辛藲狻V鞕嗖⑽窗l(fā)覺。朱棣希望朱權能明白自己的談話??煽磥硭菦]有明白,那就只好拒絕了。朱棣搖頭:“不行,再選?!敝扉Σ豢戏呕w山,不能讓他心存任何幻想。
“那就河北吧?!薄昂颖蹦堑胤教n涼了?!敝鞕嘁娮约赫f一個朱棣否定一個,只好說:“我還說什么,你直接分配吧?!敝扉蛯⑺峙涞浇髂喜?,并且做了件一勞永逸的事:全部奪了朱權的兵權。這件事雖然做得很齷齪,可從冠冕堂皇的角度上講,朱棣還是有話說的。寧王靖難功勞太大,費心太多,早應該退下來享享清福,何必操心那么多雜事。這就是朱棣,不但剝奪你的權利,還要堵住你的嘴。罷了你的兵權,還讓你說不出什么來。讓你享受榮華富貴,有什么錯?可朱權心里能不窩囊嗎?
但朱權心里更明白他的這個四哥。他是個說得到做得到的人。如果有人妨礙了他的政權,他是絕對不會顧及親情的。罷了兵權,反而沒有一點傷害了。朱權雖然感到很無奈,可他也知道,這是四哥保留了他的性命。索性賣個順水人情,老老實實地活著吧。從此朱權開始潛心研究道教。 他的府中,成了學術研討會集聚地。而且,與他來往的,多是文人雅士,他開始在戲曲、游娛、著述、釋道、茶藝等方面發(fā)展。 而且這個寧王頗有個性,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就給自己建了墳墓。
正統(tǒng)七年(1442年),朱權自建生墳,沒事就到那里游覽。墓前原有朱棣批準成立的“南極長生宮”道觀。前有南極殿,左有泰元殿和沖霄樓,右有旋璣殿和凌江樓。宮前有醉仙亭和一對6.9米高的八棱形華表,上刻道家符篆。做不成親王了,朱權就選擇做“神仙”。這也是無奈中的最佳選擇。雖然失落,卻也自在。對于像他這樣的政治隱患,隱居,是他最好的歸宿。
寧王朱權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個兒子,封地在今天的內蒙古寧城,當時朱元璋在分封兒子時,考慮到北方長城一線要面臨蒙古殘余勢力的侵擾,所以這些地區(qū)基本上都是由他最年長的兒子來坐鎮(zhèn),比如二兒子秦王坐鎮(zhèn)西安、三兒子晉王坐鎮(zhèn)太原、四兒子燕王坐鎮(zhèn)北京。?
但唯有寧王朱權,他在年齡上并沒有任何優(yōu)勢,卻能夠和朱元璋最年長的三個兒子一樣,坐鎮(zhèn)在北方長城一線,甚至是與蒙古殘余勢力接壤的最前沿,這也足以說明寧王才能的出類拔萃。而事實上,在朱元璋活著的時候,寧王帶有甲兵八萬,戰(zhàn)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wèi)騎兵為北方最驍勇善戰(zhàn)的部隊,朱權更是多次會合諸王出塞作戰(zhàn),并以善于謀略著稱。?
等到朱允炆繼位后,開始大范圍撤藩,逼得燕王朱棣不得不起兵造反,靖難之役由此爆發(fā)。隨后,朱棣考慮到自己兵力不足,便威逼利誘寧王朱權入伙,并且還許諾事成之后,平分天下。而對于寧王朱權來說,當時的他實在是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
因為,他如果不幫助朱棣,等到朱允炆把朱棣干掉之后,他自己肯定也不會有好下場。但問題是,他如果幫助朱棣奪取天下,到時他會不會有好下場,也是個未知數(shù)。正所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朱允炆會削藩,朱棣上臺后難道不會?至于所謂的平分天下,肯定想都別想,這個道理寧王不用思考就能明白,因為歷史上就沒有過這種先例。?
在這種背景下,寧王只能半推半就跟著朱棣混,而等到朱棣成為皇帝后,寧王就主動找到朱棣,要求將封地改到南方來,他的目的,其實就是主動削奪自己的權力,因為他原來的封地處在與蒙古接壤的軍事重鎮(zhèn),需要駐扎重兵來防守,如果他繼續(xù)留在這里,肯定會讓朱棣不放心,所以還不如主動將這個位置給讓出來,早點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最開始,寧王要求將封地改到蘇州,一方面蘇州是當時非常繁華的城市,在這樣的城市居住,生活自然是非常愜意;另一方面,蘇州距離南京比較近,算是在皇帝的眼皮底下,這也算是為了讓朱棣放心。但是,朱棣拒絕了寧王的要求,理由是蘇州屬于南京的管轄范圍內,沒辦法分封出去。
于是,寧王又要求將杭州改成他的封地,但朱棣還是拒絕,理由是杭州作為封地不吉利。因為當初朱元璋本打算將杭州封給他的第五個兒子,結果最后硬是沒封成;后來朱允炆上臺后,也想把杭州封給他的弟弟朱允熥,結果還沒來得及就藩,朱棣就殺進南京,隨后朱允熥就被廢為庶人。所以,朱棣認為杭州不太適合作為封地。
最后,寧王實在沒辦法,就讓朱棣自己看哪個城市適合,就賜給他哪個城市。于是,朱棣就讓寧王在四川建寧、重慶、荊州和山東東昌這四個城市中選擇一個來來作為他自己的封地,結果寧王還正在考慮時,朱棣又告訴他,你不用再考慮了,我決定將你的封地改到南昌。
客觀來說,當時的南昌,實在談不上什么好地方,甚至還遠遠不如朱棣先前讓他選擇的那四個城市,但沒辦法,皇命不可違,寧王只能動身前往南昌。更過分的是,等到寧王到南昌后,朱棣還不允許他再另外修建王府宮殿,而是讓他直接用當?shù)卣賳T辦公的官邸作為藩王宮殿即可,這實在讓寧王內心很是受傷,他這個藩王,當?shù)脤嵲谑翘C囊。
而偏偏屋漏又逢連夜雨,寧王剛到南昌還沒有多久,就有人跳出來寫信給朱棣,告發(fā)寧王在南昌秘密學習巫術,并常以此害人。朱棣便派人下來偷偷調查這個事情,好在沒有發(fā)現(xiàn)實際證據(jù),便停止追查此事。自此以后,寧王也是心灰意冷,便終日韜光養(yǎng)晦,并建造書齋一間,整日彈琴讀書,不再過問任何軍政事務。也因此,朱棣在位期間,寧王未遭禍患,并得以善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3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歷史上顏真卿對安史之亂有什么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