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賀進京即位的第二十七日,他來到未央宮承明殿,和群臣一起向上官太后朝拜時,卻發(fā)現(xiàn)宮門緊閉,他的眾多昌邑親隨已經(jīng)被隔絕在宮門之外?;艄膺B同其黨羽丞相楊敞、車騎將軍光祿勛張安世等一起發(fā)難,將昌邑群臣二百余人盡數(shù)捕拿,送往詔獄。
接著,霍光向上官太后奏言,劉賀種種昏庸淫暴,犯下無數(shù)悖逆行徑。霍光攝政十余年,又黨同伐異,清洗政敵,朝堂百官大都是他黨羽,對此豈有不認同的道理?上官太后順水推舟,正式宣布廢去劉賀帝位。
從堂堂天子瞬間淪為罪大惡極之徒,人世間的大起大落莫過于此。眼見大勢已去,性命危在旦夕,熟讀經(jīng)史的劉賀靈光一現(xiàn),用一句話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聞天子有爭臣七人,雖亡道不失天下!】
這句話出自儒家典籍《孝經(jīng)》,是孔子的原話,意思是:「天子如果能有七個敢于向他進言諫諍的臣子,即使無道也不會失去天下!」
【子曰:“是何言矣!是何言矣!昔者天子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諍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諍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諍友,則身不離于令名;父有諍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弗諍于父,臣不可以弗諍于君。故當不義則諍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孝經(jīng)》
霍光在歷史上原以“不學無術”著稱(這個成語的由來),對此難以對答,只得橫蠻道「皇太后詔廢,安得天子!」親自上前,剝下劉賀身上的冠冕綬帶,搶走天子璽印,押解他出了宮門。事已至此,劉賀倒是放下了,向西邊上官太后的寶座遙遙一拜:「愚戇不任漢事」(我愚昧不明事理,不堪擔當大漢天子之任),灑然而去。
霍光一邊假惺惺哭泣“寧負大王,不負社稷”,一邊將昌邑諸臣二百余人盡數(shù)斬殺,只留下曾多次進言諫諍的郎中令龔遂不死,以回應劉賀的留言。這些人從天子親隨一朝淪為冤鬼,在刑場上大呼“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之后霍光又選中了漢武帝前太子劉據(jù)之孫劉病已,即位為帝。正因劉據(jù)滿門遇害,劉病已此時連爵位都沒有,完全沒有自家班底,在霍光看來是可讓自己任意操縱的最佳選擇。劉病已即位后改名劉詢,即大漢中宗孝宣皇帝。
昌邑國被廢除,劉賀被廢為庶人,賜食邑二千戶,但允許他保留了從前昌邑王府的家財,和家人一起囚禁于王府中,包括了他的妻妾十一人,奴婢一百八十三人。她們并在之后幾年,陸續(xù)為劉賀生下了十一個兒子,十一個女兒。
霍光派親信張敞為山陽郡太守,負責監(jiān)視劉賀的一舉一動。昌邑王府大門緊閉,每日僅開一小門,進奉所需食物,只有張敞可以多次登門拜訪,對劉賀察言觀色,試探他是否有怨望不臣之心。
漢宣帝即位后,汲取劉賀操切奪權失敗的教訓,對霍光言聽計從,包括糟糠之妻皇后許平君被霍光之妻霍顯暗害之事,也強忍下來,并立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繼任皇后。
一直到霍光死后三年,(公元前65年)大權在握的漢宣帝才正式發(fā)難,將霍光一門滅族,并廢霍皇后。而對囚禁于昌邑王府的廢帝劉賀,宣帝既有相當程度的防范,恐怕亦不乏同病相憐的同情。因此,當張敞奏知劉賀被囚禁多年后,“身患風濕、行走不便、舉止癡傻,毫無仁愛之心”后,漢宣帝對劉賀這個“前任”不免動了惻隱之心,封劉賀為海昏侯,封給揚州豫章郡?;杩h四千戶封地,結(jié)束了他十多年的囚徒生涯。
劉賀拖家?guī)Э趤淼桔蛾柡希q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在一片南疆僻野,用心經(jīng)營自己的小小侯國。他耗費原昌邑王府巨資,大興土木建起一座紫金城,作為自己的居所,并將中原地區(qū)的詩書典籍、先進技術和文明傳播到當時尚屬蠻荒的贛越之地。
漢廢帝劉賀作為大漢王朝眾多的皇帝之中,可以說是命運最為坎坷的皇帝的之一,他的一生經(jīng)歷了由昌邑王到皇帝、再由皇帝變成了?;韬顐髌孓D(zhuǎn)變,最終以食祿一千戶的?;韬畹纳矸菔攀烙谠フ驴?。而在漢廢帝劉賀坎坷的一生中,被受后人廣泛談論的就是其作為皇帝僅僅只當了27天。
作為漢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漢廢帝劉賀為什么僅僅作了27天就被權臣霍光給廢了呢?班固所編撰的《漢書》中有明確的記載,稱是因為劉賀被霍光擁立為帝后,短短的27天內(nèi)就干了1100多件“荒唐”、“淫亂”、“無道”的事情,實在是天理不容,不適合做大漢帝國的皇帝。于是權臣霍光就聯(lián)合上官太后把劉賀的帝位給廢了,還廢除了他原來昌邑王的封國,并且還把他趕回了老家監(jiān)視起來。
對于漢書關于漢廢帝劉賀被廢原因的這一記載,后來的編撰《資治通鑒》的司馬光就對此表示出質(zhì)疑:一個人縱使再怎么樣,怎么可能在短短的27天內(nèi)就干了1100多件荒淫無道的事情。很明顯,這其中肯定是有所隱情的,當時的權臣霍光一手遮天,為了廢除劉賀的皇位,隨便找人編造劉賀的負面消息是非常輕而易舉的。
由此,可以很清楚的明白:關于漢廢帝劉賀在短短的27天內(nèi)就干了1100多件荒淫無道的事情肯定是權臣霍光找人杜撰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看出來劉賀此人絕不甘心當一個傀儡皇帝,于是就找借口把劉賀給廢了。
畢竟劉賀還太年輕,年僅19歲就由昌邑王的身份登上帝位,年紀輕輕,不懂城府,一上臺就想快速親政從而掌握帝國的最高權力;而這一切恰恰戳中了權臣霍光的痛處,結(jié)果只能是劉賀被掃地出門。也許劉賀不能成為一代名垂千古的英明之主,但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帝王應該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至于被霍光給弄成了一個荒淫無道的混蛋,只能說這是由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造成的。
漢書,霍光金日_傳載:劉賀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jié)詔諸官署征發(fā),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這個劉賀,是歷史上最荒唐的短命皇帝,在其皇帝的任期27天內(nèi),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平均一天40件。真是聳人聽聞,匪夷所思。
劉賀,西漢第9任皇帝,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史稱昌邑王,劉賀是西漢時期最有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之孫,五歲時襲父劉_封為昌邑王。劉賀是個典型的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行事十分荒唐怪異。平日在他的封國中一向狂妄放縱,所作所為毫無節(jié)制,無論是漢武帝駕崩,還是漢昭帝去世,劉賀依舊如故,照樣出外巡游狩獵,放縱如常。
劉賀能夠登基成為皇帝,其實是很有戲劇性的。漢元平元年四月,漢昭帝僅僅二十一歲就害病去世了。那一年,上官皇后才十五歲,還沒有生孩子。漢昭帝的其他后宮,也沒有生過兒女。那么,又該立誰做皇帝呢?當時,漢武帝的兒子只有廣陵王劉胥還活著。大臣們都主張立劉胥做皇帝。大將軍、大司馬霍光不同意,說劉胥這個人太荒唐,不是做皇帝的材料。史載劉胥力能扛鼎,空手搏熊彘猛獸,好倡樂逸游。昭帝時,劉胥覬覦帝位,曾使女巫祝詛。
霍光是西漢著名將領霍去病的同父異母之弟,上官皇后又是霍光的外孫女。漢武帝病死前,任命霍光為漢昭帝劉弗陵的輔命大臣。所以,當時霍光的意見是舉足輕重的,滿朝文武都在看霍光的臉色行事。
其時朝廷內(nèi)有人給霍光寫信說:立皇帝主要看他合不合適,不一定考慮輩分的大小,只要合適,那怕立晚一輩的也可以。
霍光把這封信轉(zhuǎn)交給丞相楊敞,請大臣們討論。最后商議的結(jié)果,大家都主張立昌邑王劉賀。于是,霍光就以上官皇后的名義下了詔書,派少府樂成、總正劉德、光祿大夫丙吉等去迎接昌邑王,請他到長安來即位。
昌邑王劉賀是個不折不扣的浪蕩子弟。在為漢武帝治喪的時候,他竟敢?guī)еS從去打獵。按著當時有關規(guī)定,這是極其嚴重的罪過。他手下有個中尉叫王吉的,抓住這件事,把他狠狠地數(shù)落一頓。他賞給王吉五石酒和五百斤牛肉,表示一定要改過自新。可是他事過之后又是老樣子。
劉賀手下有個叫龔遂的郎中令,也曾經(jīng)多次規(guī)勸他。劉賀聽得不耐煩了,就雙手捂著耳朵朝外跑。他一邊跑,一邊還嬉皮笑臉地說:郎中令真會羞人??!后來,龔遂征得昌邑王的同意,專門挑選了十幾個讀書人去伺候他,向他講解各種禮儀。還沒過幾天的工夫,他就把這些人轟走了。
當樂成、劉德、丙吉三人風塵仆仆奉命趕到昌邑見到劉賀時,正值夜漏未盡一刻,也就是在半夜。按說碰到這種能當皇帝的天大喜事,應該是迫不及待地馬上啟程進京??蓜①R一直拖到第二天中午才開始啟程,而且一走就像是急行軍,三個多時辰竟然狂奔了135里地,不少侍從的馬都被累死在路上。劉賀沒有行程安排,沒有時間觀念,自己想怎么樣就怎么樣,行事就是如此荒唐。
然而,劉賀在去長安的一路上所做的事情,更讓人感到荒唐:車駕行至濟陽時,劉賀還惦記著當?shù)氐奶禺a(chǎn),派人求得長鳴雞,作為沿途解悶的玩意;經(jīng)過弘農(nóng)時,他還吩咐家奴搶了一些鄉(xiāng)下美女,藏在裝衣服的車廂里,供自己在路上尋歡作樂。行事如此下作,當?shù)氐睦习傩諞]有不咒罵他的。
劉賀一行到達霸上后,當皇宮的禮儀官員獻上只有皇帝才有資格享用的乘輿時,劉賀興奮得手舞足蹈,甚至得意忘形。但為了順利過關,他不得不把自己一貫的荒唐行為予以收斂,牢牢記下了郎中令龔遂對他的囑托,在車駕到達長安未央宮時,下車,向闋西面伏哭,盡哀止。劉賀盡哭如儀的即興表演,通過了宮廷眾人的面試,也打動了霍光的心?;艄鈳麉⒁娏松瞎倩屎?接著上官皇后下詔書立他為太子。六月,劉賀以皇太子的身份接受了皇帝璽綬,即皇帝位;尊昭帝的遺孀、年僅十五歲上官皇后為皇太后。
俗話說得好,死狗扶不上墻。昌邑王劉賀做了皇帝,卻沒有一點做皇帝的樣子。每天從早到晚,他不僅不同霍光和大臣們商議國家大事,反而將原來昌邑的全套人馬都帶到了長安,甚至把昌邑的那些打鼓的、的、斗狗的、耍把戲的都弄到皇宮里來,叫他們陪著自己玩兒,隨意賞給他們錢財。在居喪期間,宮里不允許吃肉,他卻偷偷地派人到宮外去買雞、買豬,拿回來宰了大吃大喝。他閑著沒事兒,甚至還跑到漢昭帝的后宮里去奸污宮女。
一天,劉賀夢見在皇宮西門的臺階東側(cè),有一大堆綠頭蒼蠅的糞便,約有五六石之多,上面蓋著大片的屋瓦。劉賀向龔遂詢問,龔遂說:陛下平日所讀的詩經(jīng)中,不是有這樣的話嗎:綠蠅往來落籬笆,謙謙君子不信讒。
陛下左側(cè)奸佞之人很多,就像陛下在夢中見到的蒼蠅糞便一樣。因此,應該挑選先帝大臣的子孫,作為陛下身邊的親信侍從。如若總是不忍拋開昌邑國的故舊,信任并重用那些讒佞阿諛之人,必將招致不祥之禍。希望陛下能反禍為福,將那些昌邑舊人中的奸佞之徒全部逐出朝廷。我龔遂愿以身作則,第一個走。
劉賀依然不加理會,根本就聽不進龔遂的話。
一時間,整個皇宮被劉賀攪的天昏地暗、烏煙瘴氣。根據(jù)漢書?霍光金日_傳載:劉賀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jié)詔諸官署征發(fā),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27天內(nèi)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平均一天40件。這個數(shù)字確實驚人!霍光沒有想到自己擁立了這么一個浪蕩皇帝,真是又氣憤又后悔。他不敢聲張,悄悄地把他的心腹大司農(nóng)田延年找來,問他應該怎么辦。田延年說:大將軍認為這個人不能做皇帝,為什么不稟告皇太后把他廢掉,再挑選一個賢明的人呢?霍光說:我也想這么著,但不知到古時候有沒有這種先例?田延年說:怎么沒有呢?殷朝時有個國相叫伊尹的,曾經(jīng)廢黜了昏君太甲,使國家得到了安定,后世人都說他是忠臣。大將軍要是這么做,那就成了漢朝的伊尹了。
霍光又去跟已經(jīng)升任車騎將軍的張安世商議,張安世也同意把劉賀廢黜了。
霍光又派田延年去報知丞相楊敞。楊敞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他一聽說要廢掉新立的皇帝,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一時張嘴結(jié)舌說不出話來。他的夫人趁田延年出去更衣的功夫,急忙對丈夫說:這是國家大事,如今大將軍已作出決定,還派大司農(nóng)來通知您,您若不痛痛快快地答應,跟大將軍同心合力,還能有好結(jié)果嗎?楊敞的夫人沒辦法,只好自己出面說明。漢書?楊敞傳上說,延年從更衣還,敞夫人與延年參語,許諾,請奉大將軍令。
言及楊敞的夫人與田延年兩個人一起研討此事路,代替楊敞表明態(tài)度說:一切遵從大將軍的命令!就在昌邑王即位的第二十七天,霍光把文武百官召集到未央宮,跟他們一塊商議廢除昌邑王的事?;艄忾_門見山地問道:昌邑王昏庸無道,恐怕要危害社稷,大家說應該怎么辦呢?群臣見霍光不稱劉賀為皇帝而稱昌邑王,一個個都嚇得半晌說不出話來。田延年看這種情況,不由得站起身來,手按著劍柄說:先帝把天下托付給大將軍,是因為大將軍忠厚賢明,能夠安定劉家的天下。要是漢朝的宗廟從昌邑王的手里絕祀,大將軍死后還有臉到地下去見先帝嗎?今天大將軍作出的決定,容不得半點遲疑,誰要是不響應,我馬上砍了他的腦袋!霍光道:所有責任應當由我來負。
群臣聽了,全趴在地上磕頭,齊聲說:我們一定遵從大將軍的命令!于是,霍光就讓尚書令把事先寫好的奏章拿出來,請大臣們在上面一一簽名。
隨之,霍光率群臣晉見太后,陳述劉賀種種無道行徑,于是皇太后乘車前往未央宮承明殿,下詔命皇宮各門不許放原昌邑國臣屬入內(nèi)。守門的太監(jiān)們接到太后的詔令,每人手握一扇宮門,劉賀一進入溫室殿,太監(jiān)們立即將門關閉,把跟在后面的原昌邑國的臣屬擋在外面。劉賀面有懼色地馬上問道:這是干什么?霍光在旁跪道:皇太后有詔,不許原昌邑國的群臣入宮。
劉賀說:慢慢吩咐就是了,何必如此嚇人!霍光命人將昌邑國的群臣全部驅(qū)趕到金馬門之外,被張世安率領的羽林軍全部逮捕,關進監(jiān)獄。同時,霍光又命曾在漢昭帝時擔任過侍中的太監(jiān)專門守護劉賀,命令道:一定要嚴加守護,謹防劉賀被害或自殺,讓我在天下人面前擔上殺主的惡名。
此時,劉賀還不知內(nèi)因,便問身邊的人說:我以前的群臣和從屬們犯了什么罪?大將軍為什么要將他們?nèi)筷P押起來呢?等到皇太后下詔召見劉賀時,劉賀才真正感到害怕地說:我犯有什么錯?太后為什么要召見我?就這樣,劉賀在霍光與文武群臣的聯(lián)名參劾下,皇太后下詔將劉賀廢黜。劉賀仍不死心,說:我聽說天子只要有七位耿直敢言的大臣在身邊,即使荒淫無道,也不會失去天下。
霍光說:你已被廢黜,豈能再稱天子。
隨即抓住劉賀的手,將他身上佩帶玉璽的綬帶解下送與皇太后,然后扶劉賀下殿,直送到長安所設置的昌邑王官邸。劉賀過了二十七天的皇帝癮,連一個年號也沒有定下來,就被糊里糊涂地廢掉了。劉賀從昌邑國帶來的臣屬共200余人,除王吉、龔遂等少數(shù)正直人士外,皆被處死。
事后,霍光親自把劉賀送到昌邑邸,并對他說:大王自絕于天下,臣下也沒有辦法。臣下寧可對不起大王,也不能對不起國家。從今天起,臣下就不能再服侍大王了,請大王多多保重!就這樣,劉賀僅僅做了27天的皇帝,又被趕回封地昌邑。可嘆劉賀,曾經(jīng)是堂堂大漢皇帝,離開皇宮時只配享用牛車的待遇。到宣帝時,曾封為海昏侯,后又被貶為庶人。公元前59年,劉賀病故,年僅30多歲。
當年七月,霍光另立漢武帝的曾孫劉病已為皇帝,這就漢宣帝。劉詢是漢武帝的曾孫,上官太后論輩份是漢宣帝的祖母,這樣,上官氏年僅十五歲,就尊為太皇太后,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太皇太后。
漢宣帝即位前曾長期在民間生活,頗知民生疾苦。所以他即位后勤儉治國,政治更加清明,社會經(jīng)濟更加繁榮,使?jié)h朝的強盛局面又保持了幾十年。宣帝統(tǒng)治期間,吏稱其職,民安其業(yè),號稱中興,應該說,宣帝統(tǒng)治時期是漢朝武力最強盛、經(jīng)濟最繁榮的時候,因此史書對宣帝大為贊賞,曰:孝宣之治,信賞必罰,文治武功,可謂中興。
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往往是綜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劉繼興認為,劉賀之所以很快就被廢黜,除了他荒唐透頂這一眾所周知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政治權力的角逐。劉賀被擁立為帝,本應依賴和重用以霍光為首的擁立他為皇帝的朝廷大臣,維護他們在朝中的既得利益,然而,劉賀不僅沒有這樣做,反而將原來昌邑國的全套人馬都帶到了長安,權力與利益的斗爭,在對于一個在朝中還沒有扎下根來的劉賀來說,只有被廢黜的一條路了。下詔廢黜劉賀皇位的皇太后,年僅十五歲,朝廷的實際權力其實掌握在大將軍霍光的手里。通過廢立,權臣霍光的地位和權力更穩(wěn)固了,資治通鑒?漢紀十六中這樣記載:及昌邑王廢,光權益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4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