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為什么會斗不過一個女人武則天?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了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長孫無忌是唐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最終的結(jié)局,卻是被逼自殺而亡。
那么,為何他的人生,會有這么大的戲劇性?
01.長孫無忌會被武則天記恨的原因:不同意武則天封后
在王皇后和蕭淑妃相繼倒臺的情況下,唐高宗覺得后宮不可一日無主,于是,就有了封武則天為皇后的念頭。
有一天,唐高宗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底下的大臣們說了說。沒想到,長孫無忌就是不同意,封武則天為皇后。
據(jù)《新唐書》的記載:“帝欲立武昭儀為后,無忌固言不可?!?/p>
唐高宗也沒有想到,這件事會遭到長孫無忌的極力反對,為了爭取他的同意,不斷地討好他。
又是封賞,又是提升他子孫的官職,更是派其他大臣勸諫長孫無忌。
據(jù)《新唐書》的記載:“帝密以寶器錦帛十余車賜之,又幸其第,擢三子皆朝散大夫,
昭儀母復詣其家申請。許敬宗數(shù)勸之,無忌厲色折拒?!?/p>
后來,興許是把唐高宗惹急了,也不管大臣們同不同意了。
直接跟大臣說道“后無息,昭儀有子,必欲立之者?!?/p>
最后,武則天還是被封為皇后,她認為長孫無忌,既然接受了賞賜,卻沒有同意自己封后。
因此,記恨上了長孫無忌。據(jù)《新唐書》的記載:“后既立,以無忌受賜而不助己,銜之?!?/p>
也就是說,長孫無忌會被武則天記恨的原因,在于他接受了封賞,還是不同意武則天封后。
02.長孫無忌的下場:被人誣告謀反,遭削職貶官,最終被逼自盡
前面說了,長孫無忌因為不同意武則天封后,遭到武則天的記恨。
而武則天一派的許敬宗,就非常敏銳地觀察到了這點。
于是,聯(lián)合其它大臣誣告長孫無忌密謀造反。
據(jù)《新唐書》的記載:“敬宗揣后指,陰使洛陽人李奉節(jié)上無忌變事,與侍中辛茂將臨按,傅致反狀?!?/p>
剛開始的時候,唐高宗也不相信,長孫無忌會謀反。
但是,禁不住許敬宗等人的多次“勸說”,最終相信了長孫無忌謀反的“事實”,將長孫無忌貶官削職。
據(jù)《新唐書》的記載:“帝終不質(zhì)問。遂下詔削官爵封戶,以揚州都督一品俸置于黔州,所在發(fā)兵護送;
流其子秘書監(jiān)沖等于嶺外;從弟渝州刺史知仁貶翼州司馬。
后數(shù)月,又詔司空勣、中書令敬宗、侍中茂將等覆按反獄。敬宗令大理正袁公瑜、御史宋之順等即黔州暴訊。
無忌投繯卒,沖免死,殺族子祥,流族弟思于檀口,大抵期親皆謫徙?!?/p>
就這樣,長孫無忌被逼自盡。
03.從身份來看,兩者的不同:
長孫無忌是唐太宗、唐高宗時期的宰相,可以說是位極人臣。
武則天是唐太宗時期的才人,在唐太宗死后,先是在感業(yè)寺出家,而后又被唐高宗召入宮中。
在王皇后和蕭淑妃的后宮權(quán)力斗爭中,慢慢地站住腳跟,最終在這場后宮斗爭中勝出。
從兩者的身份去分析。長孫無忌即便功勞再多,說到底,也是為人臣子,是給帝王家服務(wù)的;
而武則天卻是不一樣,她是皇帝的枕邊人,在關(guān)系層面上,就比長孫無忌更親近。
說得簡單點,長孫無忌對皇帝來說,是重臣,屬于工作方面的關(guān)系;
武則天對皇帝來說,是家人,屬于生活方面的關(guān)系。干預皇帝家的私事,是為人臣子的大忌。
再者,立后這種事,往大了說,是國家大事,往小了說,卻是皇帝家的私事。
而且古代封建系統(tǒng)的特性,就決定了,皇帝才是擁有最終決定權(quán)的那個人。
即便你長孫無忌說得再有道理,只要皇帝不同意,它就沒辦法施行。
也就是說,長孫無忌斗不過武則天,從一開始就是注定的。
相信大家都看過各種關(guān)于武則天的電視劇,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的第1位女皇帝,所以很多人對于這段歷史也是非常關(guān)注的,畢竟她是有史以來第1人,今天我們主要來談的就是長孫無忌和武則天之間的斗爭,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親舅舅,而且也是長孫無忌把李治扶上了皇帝的位置,為什么他沒有斗過武則天反而被逼死了呢?一起來看一看吧。
上面好多問題哦。我分點來回答吧。
1.長孫無忌一開始是因為女主武氏的預言忌諱著媚娘,后來見媚娘有干政的行為,就更加認為媚娘是個禍害,畢竟那個時候后宮妃子是不得干涉政務(wù)的,然后長孫無忌就十分想除掉媚娘,為了避免那個預言成真,國家出大難。
2.武媚娘和李義府聯(lián)合也要除掉長孫無忌,同參考上面的話,因為媚娘要保命啊,長孫無忌的權(quán)利太大,所以媚娘要和別人聯(lián)合。
3.高陽一開始不壞的,不過因為長孫無忌為了害媚娘,就把高陽和辯機那次的私奔破壞了,害辯機被斬首,所以高陽恨長孫無忌,然后她想到長孫無忌要對付媚娘,所以她就辦法利用媚娘去打擊長孫無忌,不過媚娘是一心想離開,高陽為了她自己的復仇,她就用一些手段逼得媚娘走投無路,讓媚娘以為是長孫無忌他們那群人害的。
不知道你覺得這些回答怎么樣?
長孫無忌前世軒赫,勢力龐大,為何卻斗不過武則天呢?太懦弱。太宗去世后,高宗將其召入宮中封為昭儀。武則天以其非凡的本領(lǐng)和高超的政治手腕,一步步在大唐皇宮中站穩(wěn)腳跟。為了尋求更大的權(quán)力空間,武則天必須取得皇后的地位。但皇后并非想要就能要的。即使高宗想要封她為皇后,也必須征得一干大臣的同意。武則天不是武則天失敗的根本原因,她當時也沒有這個能力。長孫無忌被迫自殺的根本原因是對朝堂節(jié)奏的錯誤把握。我們來看看長孫無忌是如何一步步從一個大官變成一個廢人的。
永徽初年,唐高宗李治的宰相長孫無忌有四個閃亮的身份:皇叔、開國元勛、尚書令、首輔。擺出任何身份都能給朝廷留下深刻印象。唐高宗李治今年二十二歲,按老家的說法是個娃娃。實際情況確實如此,本來沒有希望成為太子的李治,在李承乾、李泰相繼倒臺后,在長孫無忌的大力支持下,成為太子,這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長孫無忌成了永徽王朝的長袖善舞者。永徽三年,李治25歲。對于一個皇帝來說,這個年齡還是要習慣的。太子問題可以說是一個遙遠的事情。
鐘書命劉燾向李治請示,立秦王李忠為太子。李忠者徐仁也,李治的王皇后的養(yǎng)子。王皇后無子,收養(yǎng)了李忠。這無疑是為了加強國王和皇后的地位。在這一點上,唐高宗李治的心里就像一面鏡子。問題是,不管是什么意圖,李治都不想這么做,因為他還年輕,他不喜歡國王和皇后。然而,長孫無忌也交出了祖師爺。看到這一幕,其他宰相朝臣也紛紛效仿。
李治在感到巨大壓力的同時,也意識到了長孫無忌的意圖。至此,長孫無忌有望成為三位皇子的王者之師。這也意味著,唐朝的聚光燈不僅是現(xiàn)在,而且在未來仍將照耀在長孫無忌身上。李治能抵擋嗎?不能,因為他沒有這個實力。雖然他很氣憤,但也只能答應(yīng)。因為長孫無忌失去了李治這張王牌,誰控制了皇帝誰就控制了天下,爭來奪去,爭的就是皇帝的支持,皇帝倒向誰,誰就是勝利者。
在唐朝功臣之中,長孫無忌是排在第一位的,也就是凌煙閣24功臣之首,是唐太宗李世民最為信任的心腹,也是李世民的大舅子,君臣二人關(guān)系好的恨不得穿一條褲子。
?
從李世民騎兵之初,長孫無忌就一直跟隨在身邊,屬于創(chuàng)業(yè)元老級的人物,外加大舅子這層關(guān)系,登基后的李世民對長孫無忌委以重任,絲毫不擔心什么功高震主。
公元627年,李世民任命長孫無忌為右仆射,相當于是丞相,當時有人秘密上奏李世民,打長孫無忌的小報告,李世民不僅沒有查他,反而把小報告遞給他看,以顯示對他的信任。
做君臣到了這份上,也是自古罕見了,長孫無忌也確實沒有辜負李世民,對李世民很忠心,不過在立太子這個問題上卻把李世民給坑了,至少是讓武則天的出現(xiàn)埋下了隱患。
李世民立的第一個太子李承乾,由于造反被李世民給廢了,導致太子之位懸空,經(jīng)歷過玄武門之變的李世民害怕自己的兒子也這么干,于是對立太子的事感到十分苦悶和為難。
其實在李世民心中是有兩個人選的,一個是李治,一個是李恪,據(jù)《資治通鑒》記載,李世民原本是打算是立李恪為太子,曾說過“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
李世民之所以問長孫無忌,是因為當時他在朝中地位很高,如果太子沒有大臣的支持,日后也難免不會發(fā)生更大的變化,面對李世民的詢問,長孫無忌選擇支持李治。
?
為什么呢?因為李治是長孫無忌的侄子,就這樣由于他的大力支持,李治成為太子,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逝,李治登基,4年后,長孫無忌審理一件謀反案時,借機誣陷李恪。
以防止李恪的勢力威脅到李治的統(tǒng)治,試想如果李世民知道他陷害死了自己的兒子,會作何感想?在這一點上長孫無忌做的不地道,李恪死前對著長孫無忌大罵和詛咒。
此時看來,長孫無忌已經(jīng)是立于不敗之地了, 自己的侄子當皇帝,他以舅舅和老臣的身份輔佐,可謂達到了人生顛覆,不過另一個厲害角色出現(xiàn)了,那就是武則天。
由于唐高宗李治寵愛武則天,就想立武則天當皇后,為此武則天也巴結(jié)長孫無忌,送去了許多錢財,可他堅決反對立武則天為后,可架不住武則天吹枕邊風,李治還是立武則天為后了。
為什么這一次李治不聽長孫無忌的呢?不妨來看看當時的情況,李治在此前找4個大臣進宮商議,其中一個稱病,一個來了之后一言不發(fā),另外一個和長孫無忌一起持反對意見。
從李治的角度考慮,難免會猜忌長孫無忌,畢竟此時他的權(quán)力太大了點,從這點考慮,李治立武則天為皇后,不僅僅是因為寵愛,也可能是為了對抗長孫無忌的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