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霸,字次公,西漢時期名臣,官至丞相,事漢武帝、漢昭帝和漢宣帝三朝。黃霸善于治理郡縣,為官清廉、外寬內(nèi)明,文治有方,政績突出,后世常和龔遂作為“循吏”的代表,并稱“龔黃”。接下來對百科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少有大志,攻讀法律之學(xué),一生經(jīng)歷漢武帝、漢昭帝和漢宣帝三朝。漢武帝末年,捐官出仕,授侍郎謁者,候補左馮翊。遷河?xùn)|均輸長,清正廉潔。授河南丞,吏民愛敬。轉(zhuǎn)廷尉正,執(zhí)法嚴明。遷揚州刺史,治績卓著。遷京兆尹,轉(zhuǎn)潁川太守,文治有方。拜丞相長史、太子太傅,擢為御史大夫。漢宣帝五鳳三年(前55年),代替丙吉為相,封為建成侯,總攬朝綱。甘露三年(前51年),去世,謚號為定。
軼事典故
爭兒案
西漢時期,穎川郡有一家富戶,兄弟倆在一起生活,他們的媳婦都懷孕了。兄長的媳婦生了個死胎,但是一直隱瞞著不告訴別人。弟弟的媳婦生了個男孩,兄長媳婦便生了惡念,將孩子強奪過來并聲稱是自己所生。雙方各執(zhí)一詞,一直論爭了三年都未能斷決。
穎川太守黃霸聽聞此事后,派人把孩子抱到法庭中間,命令她們妯娌倆上去爭奪,表示誰能把孩子搶過去,便將孩子判給誰。兄長媳婦爭奪時用力很猛,一副不管不顧的樣子;反觀弟弟媳婦,既想把孩子爭回來,又恐怕會傷著孩子而不敢使勁兒用力,表情極為悲傷??吹竭@里,黃霸頓時明白了其中緣由,斥責兄長媳婦說:“你只想得到兒子,怎么會顧慮到用力爭奪會使孩子受到傷害呢?孩子是誰所生,這件事已經(jīng)非常明白了?!彪S即把孩子歸還給了弟弟媳婦,兄長媳婦只得認罪。
黃霸娶妻
黃霸年輕時擔任陽夏游徼,與相士一同乘車出游,看見一女子,看相的人說:“這女子將來肯定是富貴之人,如果不是這樣,相書將不能使用了?!秉S霸就前去詢問,得知女子是鄉(xiāng)里巫姓人家的女兒。于是黃霸就娶她為妻,并與她白頭到老。后來,黃霸果然高居丞相之位。
歷史評價
班固:①王成、黃霸、朱邑、龔遂、鄭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見思,生有榮號,死見奉祀,此廩廩庶幾德讓君子之遺風(fēng)矣。 ②自漢興,言治民吏,以霸為首。
韋曜:歷觀古今立功名之士,皆有累積殊異之跡,勞身苦體,契闊勤思,平居不墮其業(yè),窮困不易其素,是以卜式立志於耕牧,而黃霸受道於囹圄,終有榮顯之福,以成不朽之名。
葛洪:至于寧越、倪寬、黃霸之徒,所以強自篤勵于典籍者非天性也,皆由患苦困瘁欲以經(jīng)術(shù)自拔耳。
賈思勰:黃霸為潁川,使郵亭、鄉(xiāng)官,皆畜雞、豚,以贍鰥、寡、貧窮者。及務(wù)耕桑,節(jié)用,殖財,種樹。鰥、寡、孤、獨,有死無以葬者,鄉(xiāng)部書言,霸具為區(qū)處:某所大木,可以為棺。某亭豚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
房玄齡:是以東里相鄭、西門宰鄴、潁川黃霸、蜀郡文翁,或吏不敢欺,或人懷其惠,或教移齊魯,或政務(wù)寬和,斯并惇史播其徽音,良能以為準的。
陳普:鳳凰不一至尼山,獨為皇不少慳。圖畫紛紛上麟閣,五年宰相獨何顏。
朱元璋:古稱任官惟賢才。凡郡縣得一賢守令,如潁川有黃霸,中牟有魯恭,何憂不治。
葉盛:黃霸只是州郡之才,為宰相而事鉤距,固無如許精神,天下亦將無所容,而弊將不勝其多矣。
丘浚:后世有志于教化之君其尚以宣帝為法,有志于教化之吏其尚以黃霸為法。
王夫之:宣帝重二千石之任,而循吏有余美,龔遂、黃霸、尹翁歸、趙廣漢、張敞、韓延壽,皆藉藉焉。跡其治之得失,廣漢、敞、霸皆任術(shù)而托跡于道。廣漢、敞以虔矯任刑殺,而霸多偽飾,寬嚴異,而求名太急之情一也。
黃宗羲:君子無斯須不學(xué)也,黃霸之受《尚書》,趙岐之注《孟子》,皆在患難顛沛中,況優(yōu)游暇豫之時乎!《易》曰:“困而不失其所,亨?!?/p>
獨到計策——趙廣漢
寬大教化——黃 霸
斷案如神——狄仁杰
專職法官——徐有功
剛毅清正——寇 準
法醫(yī)鼻祖——宋 慈
為民伸冤——況 鐘
剛直不阿——海 瑞
正直敢言——袁可立
廉吏第一——于成龍
Top1 獨到計策——趙廣漢
【人物簡介】
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涿郡蠡吾縣(今河北博野縣)人,一代名臣.執(zhí)法不避權(quán)貴,生活的年代大致在漢昭帝后期及漢宣帝前期(公元前73年前后)。
《漢書》說:“廣漢為人強力,天性慧于孝職?!彼麨楣倭疂嵡迕鳎坪缽姍?quán)貴,嫉惡如仇,以強有力的手腕治理地方治安,處置豪門權(quán)貴,深受百姓愛戴,同時,善于思考,非常講究策略和方法,他的一些辦案和懲惡計策獨到而有效,深得百姓贊頌。
趙廣漢身為京兆尹,清正廉明,威制豪強,由此得罪了皇親貴戚。
后來,趙廣漢又因辦案得罪了當朝丞相和司直,他們羅織罪名,誣陷趙廣漢,最終使得趙廣漢慘遭腰斬。
臨刑時,長安的無數(shù)百姓和官員,自發(fā)聚集在皇家宮殿前,齊齊跪下,他們有的神情肅穆,有的低泣,有的則大哭,前來送別廣漢,出現(xiàn)了萬人集結(jié)為之送行的動人場面。
其最終遭朝廷腰斬處死的結(jié)局,更為其不平凡的經(jīng)歷增添了一層迷離的色彩。
趙廣漢年輕時做過郡吏、州從事,以廉潔和禮賢下士出名,先被推舉為秀才,擔任管理物價的平準令,后又被察廉為陽翟縣令,因政績突出,遷為京輔都尉,不久擢升為守京兆尹(代理京兆尹),之后調(diào)任為潁川都的郡守,約兩年后調(diào)回長安任守京兆尹、京兆尹,直至被朝廷腰斬。
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quán),精明強干,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二是加強地方管理,轉(zhuǎn)變當?shù)氐牟涣硷L(fēng)氣。
其威名由此流傳,《漢書》本傳中就把擅長處理政務(wù)說成是他的天性。
趙廣漢在擔任京兆尹時,表現(xiàn)出高度的責任心,處理各項公務(wù),往往通宵達旦。
并且善于思考,講究辦事效率。
在其治理期間,京兆地區(qū)政治清明,官屬和百姓無不交口稱贊。
趙廣漢為官廉潔清明,威制豪強,深得百姓贊頌。
《資治通鑒》所記“京兆政清,吏民稱不容口”,是對趙廣漢最好的評價。
【斷案經(jīng)歷】
宣帝登基的第一年(公元前73年),趙廣漢被調(diào)往潁川郡擔任太守。
潁水郡治所大致在今河南省范圍,因境內(nèi)有潁水而得名,陽翟為郡治所,趙廣漢曾做過陽翟的縣令,對那里的情況較熟悉。
潁川存在著嚴重的問題,需要一位政績優(yōu)良、作風(fēng)凌厲的官員前去治理整頓,趙廣漢無疑是一位合適的人選。
誅殺首惡,峻邢立威。
初到潁川任上,便著手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不少豪強貴族勢力交結(jié)龐大,官員與地方富豪結(jié)為朋黨,社會烏煙瘴氣。
惡名昭著的原氏、褚氏兩大家族,更是結(jié)為姻親,胡作非為。
趙廣漢經(jīng)過明察暗訪,搞清了本郡豪門大族的基本情況,果斷采取“擒賊先擒王”的方法,把原氏、褚氏兩大家族中作惡的頭領(lǐng)抓了起來,在公布了他們行盜全賊、為害一方的罪狀后,立即斬首。
趙廣漢誅殺首惡,一時威震全郡。
趙廣漢手下的官員杜建,資格老,根基深,為人一向霸道。
他參加昭帝陵墓的預(yù)建工作,指使門客從中非法牟取暴利。
趙廣漢根據(jù)舉報掌握了這些事實,他先是警告杜建懸崖勒馬,但杜建當面唯唯諾諾,背后不思悔。
趙廣漢見規(guī)勸無效,便將杜建逮捕歸案。
這下為杜建說情的人便紛至沓來,其中有宮廷太監(jiān),有豪紳官員。
趙廣漢知道處置杜建會有很大的阻力,但為了維護國家法紀,他毫不留情。
趙廣漢通過內(nèi)線掌握了杜家人劫獄的密謀,先派出手下官吏去警告主謀者:“如果你們真的想這樣干,將依法把你們滅門!”然后,趙廣漢在證據(jù)確鑿的情況下,果斷將杜建斬首棄市。
此招震懾力不言而喻,百姓交口稱贊。
發(fā)明了中國最早的舉報箱。
據(jù)《后漢書》記載:“又教吏為缿筒,及得投書……吏民相告訐,漢得以為耳目?!?。
為了有效地抑強懲惡,為民除害,趙廣漢受“存錢罐”的啟發(fā),他令手下人制成瓦質(zhì)的“缿筒”,獎賞告密。
“缿”筒,類似古代儲錢或接受告密信件的器具,形狀如瓶,有小孔,口很小,投放簡牘,可入而不可出,謂之“受吏民投書”,這種“缿筒”,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舉報箱。
有了這種舉報箱,官吏、民眾相互揭發(fā),趙廣漢擴大了視聽,社會上各種消息都能很快地傳到他的耳朵里,根據(jù)得到的線索,組織力量及時查處,極大地穩(wěn)定了社會治安。
巧用“離間”法,瓦解強豪。
潁川的豪強既與官府勾結(jié),又互相連姻,結(jié)成幫派。
趙廣漢巧用離間之法,分化瓦解豪強權(quán)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后漢書》中所說:“厲使其中可用者受記,出有案問,既得罪名,行法罰之,廣漢故漏泄其語,令相怨咎?!壁w廣漢獎勵一些可利用之人,讓他們接受自己的指令舉告不法,在收到告發(fā)信以后,一經(jīng)核實,便依法治罪。
趙廣漢還故意泄漏一些揭發(fā)材料,同時故意隱去揭發(fā)者的姓名,一旦有人投書揭發(fā),就削去揭發(fā)者的名字,而假裝成某一豪強大族子弟所寫,讓大族間互相猜疑埋怨,相互告發(fā),以引發(fā)他們的內(nèi)訌。
自此后,豪強內(nèi)部果然出現(xiàn)了分裂,這樣,一個個地擊破,從而使奸黨散落,風(fēng)俗大改。
由于趙廣漢實施了各種強有力的監(jiān)管措施,一些不法分子也因此再不敢頂風(fēng)作案,因為一旦作案,趙廣漢也很快就能把他們抓獲。
公元前72年,宣帝重新任命趙廣漢為守京兆尹,一年后,轉(zhuǎn)為正式京兆尹。
趙廣漢聲名在外,這次復(fù)任京兆尹,京城百姓很是高興。
趙廣漢精力充沛,辦事認真,接見百姓廢寢忘食。
趙廣漢治理京兆六年,執(zhí)法如山,連皇親國戚對他也有所畏懼,不敢造次,因而轄區(qū)內(nèi)豪強斂跡,治安狀況良好,政清民和,百姓安居樂業(yè),各得其所。
官員及百姓皆稱他“發(fā)奸摘伏如神”“以為自漢興,治京兆者莫能及”。
運用“鉤距”法推問破案。
他善于運用“鉤距法”尋找線索、靈通信息。
據(jù)《漢書·趙廣漢傳》記載》:“﹝廣漢﹞尤善為鉤距,以得事情。
鉤距者,設(shè)欲知馬賈,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后及馬,參伍其賈,以類相準,則知馬之貴賤不失實矣?!?,所謂“鉤距”就是旁敲側(cè)擊,輾轉(zhuǎn)推問,被問的人都稀里糊涂的了,趙廣漢卻腦子轉(zhuǎn)得飛快,馬上就判斷出打聽出來的結(jié)果是不是合理準確。
運用這種方法,使趙廣漢對不軌之人的來歷、根基、巢穴都清楚了解,對官吏收取、貪污的不義之財?shù)膩須v和數(shù)量,都細致掌握。
別人都想學(xué)他這一招,但沒有一個人能學(xué)得像他那樣精通。
趙廣漢最讓人吃驚的是他的信息非比尋常地靈敏。
經(jīng)常能把藏匿的壞人壞事揭露出來,就連一些隱藏得很深的情況也能了解得非常清楚,上上下下對此都非常佩服。
【斷案故事】
運用“鉤距”法推問,蛛絲馬跡破綁架案
有一次京城發(fā)生了一起綁架案:有兩個劫賊了解到宮中侍衛(wèi)蘇回很有錢,便在半路將他劫持,接著向他的家人敲詐勒索。
接到報案,趙廣漢從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最后找到了劫賊的住處,馬上帶著官兵趕去。
他想到硬沖進去抓人可能使人質(zhì)受傷,為了穩(wěn)住罪犯,趙廣漢自己在庭院站下,叫長安丞龔奢敲門通告。
龔奢敲門后對里面的劫賊說:“里面的人聽著,京兆尹趙君要我傳話,勸你們千萬不要殺害人質(zhì)。
他是皇帝的侍衛(wèi),殺了他,你們也完了。
如果你們現(xiàn)在自首,將得到良好的待遇,萬一有幸碰到大赦的機會,說不定還可以獲得寬大!”兩個劫賊素聞趙廣漢威名,想想也沒其他出路,知道無法逃脫,被迫放了人質(zhì),開門叩頭請罪。
趙廣漢也有禮貌地說:“幸好你們讓人質(zhì)活了下來?!彼麄儽魂P(guān)進監(jiān)獄后,趙廣漢實現(xiàn)諾言,叫看守好好對待他們,并送酒肉給他們吃。
按當時法律,犯這種大罪的人要被處死,行刑時間在冬天。
趙廣漢就為他們預(yù)先安排好了棺材以及安葬用品,并派人告訴他們安心服刑。
兩個劫賊被趙廣漢的舉動所感動,嘆服:“死無所恨!”表示死后決不怨恨。
Top2 寬大教化——黃霸
【人物簡介】
黃霸(公元前51年~公元前130年)西漢宣帝時大臣。
字次公,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
生活于漢武帝、漢昭帝和漢宣帝時代。
因為通曉文法、明察秋毫、為官清廉、文治有方,性情又溫良懂得謙讓,為政外寬內(nèi)明,力勸耕桑,推行教化,治為當時第一。
少學(xué)律令,醉心仕宦,武帝末補侍郎謁者,任河南太守丞。
宣帝時,任揚州刺史、穎川太守。
后為御史大夫、丞相,封建成侯。
黃霸為人精明聰敏,熟悉文法,性溫良有智謀,善于領(lǐng)導(dǎo),議處合法,受到吏民的尊敬。
武帝末年地方官吏多以嚴酷為能,而黃霸獨以寬和知名。
宣帝時任揚州刺史、穎川太守,在任期間,“使郵亭鄉(xiāng)宦皆畜雞豚,以贍鰥寡貧窮者。
然后為條教,置父老師帥伍長,班行之於民間,勸以為善防奸之意,及務(wù)耕桑,節(jié)用殖財,種樹畜養(yǎng),去食谷馬。
米鹽靡密,初若煩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薄鞍砸酝鈱拑?nèi)明得吏民心,戶口歲增,治為天下第一”(見《漢書·本傳》)。
后為太子太傅,遷御史大夫。
宣帝五鳳三年(前55)代丙吉為丞相,封建成侯。
黃霸長於治民而不善為朝政,任丞相時多不稱意。
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卒,謚曰定侯。
后世將他與龔遂作為“循吏”的代表,稱為“龔黃”。
“循,順也,上順公法,下順人情也?!?/p>
【斷案經(jīng)歷】
漢武帝后期,為加強中央集權(quán)而制定了極其嚴酷的法令,同時建立了察舉制度,并任酷吏,以嚴刑法。
昭帝繼位后,朝中嚴格遵循武帝時期的法律制度,以嚴刑峻法來控制各級官員。
于是一些世俗官吏為迎合皇上旨意,就以在執(zhí)法上能盡量采用嚴刑酷法作為一種有才能的表現(xiàn),以能吹毛求疵作為衡量能力的標準。
反觀黃霸斷案卻崇尚仁政,反對酷刑;對疑案堅持從輕處理;主張對犯罪實行外寬內(nèi)明,教化為先,把重點放在防患于未然上,所以,黃霸為官,百姓擁護,朝廷滿意,屬下悅服,受人稱頌,并處理了不少疑案,因此官位屢屢上升,從一年俸二百石的小史,一直升到了朝廷的丞相。
黃霸為治理天下,多次頒發(fā)刑律均告之于民,達到家喻戶曉,使犯罪率大大降低。
同時他還制定安民條款,規(guī)勸黎民遵章守法,棄惡從善,勤事農(nóng)桑,節(jié)約資財,就連平民的家?,嵤?,他也考慮得周到得體。
他常派官員微服私訪,并親自以平民身份,深入民間,了解官吏情況,關(guān)心百姓疾苦。
在潁川仼職八年期間,政治較為清明,故一時間,潁川出現(xiàn)了“太平盛世”。
朝廷下詔贊揚:“黃霸能上達圣意,下順民心,加強教化,孝子,悌弟,貞婦,順孫增多,耕者讓壟,家庭和睦,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贍養(yǎng)孤寡,贊助貧困,八年內(nèi)無重大案犯?!背⑾略t稱黃霸可作“國家棟梁之材”,然后給他加俸祿,御史大夫。
【斷案故事】
智斷爭兒案
前漢時期,穎川郡有一家富戶,兄弟倆在一起生活,他們的媳婦都懷孕了。
兄長的媳婦生了個死胎,但是一直隱瞞著不告訴別人。
弟弟的媳婦生了個男孩,兄長媳婦便生了惡念,將孩子強奪過來并聲稱是自己所生。
雙方各執(zhí)一詞,一直論爭了3年都未能斷決。
穎川太守黃霸聽聞此事后,派人把孩子抱到法庭中間,命令她們妯娌倆上去爭奪,表示誰能把孩子搶過去,便將孩子判給誰。
兄長媳婦爭奪時用力很猛,一副不管不顧的樣子;反觀弟弟媳婦,既想把孩子爭回來,又恐怕會傷著孩子而不敢使勁兒用力,表情極為悲傷。
看到這里,黃霸頓時明白了其中緣由,斥責兄長媳婦說:“你只想得到兒子,怎么會顧慮到用力爭奪會使孩子受到傷害呢?孩子是誰所生,這件事已經(jīng)非常明白了?!彪S即把孩子歸還給了弟弟媳婦,兄長媳婦只得認罪。
Top3 斷案如神——狄仁杰
【人物簡介】
狄仁杰(630-700年),字懷英,號德英,唐代并州太原府陽曲縣(今山西太原陽曲縣)人。
為唐朝武周時的著名宰相,剛正廉明,執(zhí)法不阿,以身護法。
死后葬于神都---國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中,立有一碑,上書“狄公仁杰之墓”。
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轉(zhuǎn)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官至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內(nèi)史。
狄仁杰為官,正如老子所言“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quán)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后人稱之為“唐室砥柱”;他在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曾擔任國家最高司法職務(wù),判決積案、疑案,糾正冤案、錯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1.7萬人,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是我國歷史上以廉潔勤政著稱的清官。
先后舉薦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及姚崇等數(shù)十位干練的官員,皆為唐朝中興之臣,朝中政風(fēng)為之一變。
狄仁杰曾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續(xù)立唐嗣,李唐得以維系。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狄仁杰每任一職,都心系民生,政績卓著。
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輔國安邦,可謂推動唐朝走向繁榮的重要功臣之一。
一生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為國貢獻卓著。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慟,武則天聞訊泣言之:“朝堂空也!”贈文昌右相,謚曰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即位之后又封之為梁國公(所以后世稱其為:狄梁公)。
狄仁杰墓地在今孟津老城西二公里的邙山腳下,梁周村。
【斷案經(jīng)歷】
因為狄仁杰在地方工作出色而勤懇,特別判案方面才能十分突出,在地方上積累了將近20年的斷案經(jīng)驗后,上元二年(675年),也被調(diào)到中央,當上了大理丞。
這個官職品級不高,只是從六品,但地位重要,負責京師案件拘審判斷罪,同時也復(fù)核全國各地的判案。
狄仁杰剛到大理寺上任的時候,積壓的案件已經(jīng)非常多。
他一心撲在工作上,夜以繼日,筆不停批,整整奮戰(zhàn)了一年,就把積壓案件全都清理了,涉案人員達17000人之多,事后竟然一個喊冤的都沒有。
數(shù)量之多,質(zhì)量之好,在當時傳為佳話,在今天看來也堪稱神奇。
他明察善斷,循律準確,拆訴冤獄,頗得時人稱贊,一時名聲鵲起。
狄仁杰的這段傳奇經(jīng)歷,后人據(jù)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荷蘭漢學(xué)家高羅佩更是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斷案傳奇》。
經(jīng)后世文人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成就了狄公的“神探”之名。
唐高宗儀鳳元年(676年),狄仁杰當上了“侍御史”。
侍御史是御史臺官員,屬于監(jiān)察系統(tǒng)。
狄仁杰非常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
侍御史,也是負責審訊案件的,只不過對象不是普通人,而是百官。
可以說,御史就是官員中的“憲兵”,御史的別稱就叫“憲銜”。
在任職期間,狄仁杰很不客氣地彈劾了高宗的兩個寵臣、權(quán)臣。
一是司農(nóng)卿韋弘機,此人為高宗修了很多宮殿,都特別寬敞壯麗。
狄仁杰上奏章彈劾韋弘機引導(dǎo)皇帝追求奢泰,韋因此被免職。
另外左司郎中王本立因為受寵,恃恩用事,也被狄仁杰毫不留情地揭露彈劾,而且狄仁杰對皇帝的說情也一點不買賬,最終將他拉下了馬,“一時朝廷肅然”。
從六品的狄仁杰,硬是為朝廷整了一回風(fēng)。
當然,這也仰賴高宗對他的支持和寬容。
這時期的狄仁杰,給世人的印象是能力超強,判案如神又鐵面無私,很像后來人們心目中的包公形象。
這大概就是狄仁杰會被認為是“神探”的重要原因。
今天很多人把狄仁杰當做“神探”,這有一定的民意基礎(chǔ)。
據(jù)史料載,他長期在政府司法部門工作,主持過很多案件的審理。
此外,狄仁杰確實愛民如子,也得到老百姓極大的愛戴,是人們心中的青天大老爺。
最后就是他性格剛強,不畏權(quán)貴,在“危機”面前既有智慧,又善于靈活應(yīng)變。
以上種種,都是“神探”的潛質(zhì)。
狄仁杰具備的破案的天賦。
敏銳細致的觀察力、嚴謹科學(xué)的思考力、精巧縝密的推斷力、超乎尋常的想象力、負責認真的態(tài)度。
【斷案故事】
斷指案
據(jù)載,狄仁杰任官期間,屢破奇案,懲兇雪冤,在民間廣為傳頌。
傳說,狄仁杰早年在洛陽任洛州刺史,一次他帶著馬、喬二人外出微服私訪。
途中經(jīng)過一個松滕交織、群猴嬉鬧的山坡,他發(fā)現(xiàn)一只猴子在擺弄一只戒指。
出于職業(yè)敏感,狄仁杰留心察看,在不遠處的一個山洞里發(fā)現(xiàn)一具男尸。
驗尸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男尸左手四指均被切斷,其中一指上留有戴過戒指的痕跡。
狄仁杰斷定:那只猴子弄的戒指,必與這具男尸有關(guān)。
為查明案情,狄仁杰一行三人沿山路繼續(xù)前行。
不久他們到了洛陽城外,狄仁杰猛然看到路邊一家藥材店正在加工藥材。
他看到一名藥工正在用鋒利的切刀切藥,心里一動就走過去,想試用一下切刀,老板董掌柜立刻說:“別動它!一不小心,就會把手指切斷的!”狄仁杰一驚,直覺告訴他,這切刀可能剛剛切斷過指頭,很可能與男尸的斷指有關(guān)。
于是狄仁杰就在藥店附近展開調(diào)查,逐漸使案情大白:原來,一位在東都賣藝的女藝人,被從長安來的后生賈公子愛上了。
她要求賈公子斷去小指一截,以表真情。
正在兩人談情之時,恰恰藥店老板董掌柜的公子經(jīng)過這里。
董公子也看上了這位女藝人,便上去調(diào)戲糾纏,賈公子見狀,怒打董公子一頓,兩人從此成了死對頭。
幾天以后,賈某來到藥店,請董掌柜為他斷去一截小指,以表達對女藝人的忠心。
這時恰巧被董公子撞見,出于報復(fù)。
他抓起藥杵從背后猛擊賈公子頭部。
不想,一下子竟把賈公子打死了。
黃掌柜在驚慌之中,一刀下去切斷了賈公子的四個手指。
他們父子為了掩蓋罪行,連夜拋尸山洞中,拋尸中,賈公子所戴的戒指掉到地上,被玩耍的猴子拾到。
最后,黃公子在人證物證面前認罪伏法,被斬首示眾。
漆屏案
傳說,狄仁杰在御史任上,曾審理過一個發(fā)生在江夏的奇案。
故事是這樣的。
巡按御史狄仁杰到江夏時,正好碰到衙門血案交接審理。
案情是:江夏縣令滕侃,酒后人室內(nèi)休息時,忽覺頭暈?zāi)垦?,昏倒在地,醒來后發(fā)現(xiàn),夫人的胸口插著自己的雕花匕首,慘死在床;而外間的丫環(huán)對此情此景卻全然不知。
滕縣令見狄御史后,就請他代理自己審理夫人被殺一案。
狄仁杰接案以后,就到滕夫人墓地祭奠。
在墓地,狄仁杰覺得案情復(fù)雜,就決定先和縣令談?wù)勱P(guān)于夫人的情況。
在縣令的書房內(nèi),滕侃向狄仁杰講述了自己書房內(nèi)四扇漆屏的故事。
第一扇是一位書生夢見四位仙女,他想娶其中最美麗的一位為妻;第二扇是書生赴京趕考;第三扇是書生考中進士,衣錦榮歸,路過一座閣樓,樓上小姐與他夢中的美麗仙女一模一樣,后來后倆成了親;第四扇是洞房花燭。
這四漆屏就是縣令生活的寫照。
后來,第四扇漆屏被修改了。
書生手中的筆換成了一把匕首,直插夫人的前胸。
縣令解釋說,他患有一種癲狂癥,第四扇是他病發(fā)時親手修改的,他極害怕這一切成為現(xiàn)實,但最終還是在他病發(fā)時出現(xiàn)了“衙內(nèi)血案”。
狄仁杰發(fā)現(xiàn)案情中有很多疑點,就開始圍繞疑點開展調(diào)查。
他首先查清,縣令所說全是謊言,是在為自己開脫,因為他知道,根據(jù)唐代法律,精神病者殺人不償命。
接著,他慢慢查清了真兇,真兇孔三貓見案情即將敗露,就前來行刺,被喬泰擒獲。
大堂上,孔三貓招供了犯罪經(jīng)過,原來孔三貓一天夜里去縣衙行竊,先吹 *** 迷倒夫人和丫環(huán),在偷竊時又想 *** 夫人,夫人反抗,孔三貓就抓起床頭匕首刺死夫人后逃后。
此時,縣令酒后回房,聞到 *** 而暈倒。
醒后見夫人被殺,就誤以為是自己酒后所為,便向狄仁杰編造了“四漆屏”的故事。
1、孫叔敖。
孫叔敖,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清官。春秋時期楚國令尹(相當于宰相)。以賢能、清廉聞名于世。孫叔敖是古代為官清正廉潔的典范。
孫叔敖在任宰相期間,三上三下,升遷和恢復(fù)職位時不沾沾自喜,失去權(quán)勢時不悔恨不嘆息。孫叔敖作為宰相,權(quán)力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輕車簡從,吃穿簡樸,妻兒不衣帛,連馬都不食粟。
據(jù)史書《韓非子·外儲說左》記載:他為相時乘的是木棧車,駕車的是老母馬,吃的是粗米餅、青菜湯,冬天穿山羊皮襖,夏天穿粗布葛衣,一年四季,面帶饑色。
公元594年,楚莊王二十年前后,孫叔敖患疽病去世,年僅38歲。作為宰相,家里竟窮得徒有四壁,連棺木也未準備。據(jù)說他死后,其遺孀和兒子孫安搬出官府,寄居郊外,兒子窮得穿粗布破衣,以農(nóng)耕為主,靠打柴為生,自食其力。
2、張湯。
張湯,西漢漢武帝時的著名酷吏。因為治陳皇后、淮南、衡山謀反之事,得到漢武帝的賞識。
當然,如此張湯,下場自然很慘。元鼎二年,也就是張湯擔任御史大夫的第六年,張湯自己被人舉報,罪名是官商勾結(jié),以權(quán)謀私,泄露國家機密,破壞經(jīng)濟改革。
結(jié)果,張湯被迫自殺。張湯死后,家里的財產(chǎn)不超過五百金,都是俸祿所得和皇帝所賜,沒有其他產(chǎn)業(yè)。
他的兄弟和兒子想厚葬,他的母親卻反對。張湯母親說:我兒身為天子之臣,竟被小人誣陷而死,何必厚葬,又豈能厚葬?
最后,一輛牛車一口薄棺,埋葬了張湯。張湯是清官。
3、黃霸。
黃霸,事漢武帝、漢昭帝和漢宣帝三朝。史學(xué)家班固評論說:“自從漢朝建立以來,要講治理百姓的官吏還是數(shù)黃霸第一?!?/p>
黃霸斷案卻崇尚仁政,反對酷刑,對疑案堅持從輕處理,主張對犯罪實行外寬內(nèi)明,教化為先,把重點放在防患于未然上。為了解民間情況,黃霸還常派官員微服私訪,并親自以平民身份,深入民間,關(guān)心百姓疾苦。
所以,黃霸為官,百姓擁護,朝廷滿意,屬下悅服。
4、狄仁杰。
公元676年,狄仁杰任大理丞,剛正廉明,執(zhí)法不阿,由于聰明過人,又熟悉典章法度,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而且沒有冤訴者,成為朝野和民間推崇備至的斷案如神、鏟奸除惡的青天。
隨后,狄仁杰被唐高宗任命為侍御史,負責審訊案件,紀劾百官。狄仁杰的才干與名望,逐漸得到武則天的贊賞和信任。
以“中華神探”的頭銜聞名中外的狄仁杰,其實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可以說,太宗之后,玄宗之前,稱得上政治家的只有狄仁杰。他作為一名精忠謀國的宰相,一生忠君愛民,謹慎自持、從嚴律己,是武則天最為寵信的大臣。
5、徐有功。
徐有功,唐代最著名專司審案的官吏,是歷史上罕見的一位以死守法、執(zhí)正的清官。
徐有功雖長期擔任專職審案官,卻因敢于嚴格守法,犯顏直諫,執(zhí)正、平反成百上千冤案,救活人命多達萬人以上而名留青史。
《新唐史》對他有“雖千載未見其比”之贊譽。有關(guān)徐有功剛正不阿、守法護法的事例很多。他任法官前后執(zhí)正大案六七百件,救人數(shù)以萬計。他既不為己謀利,也不為君主之私欲所動搖。正因為他是一位守正不阿清官,才能在種種誣陷冤告中傲然挺立。
公正、忠誠、無私、才干和勇氣,是徐有功成為古代最優(yōu)秀法官的主要原因,因此被當時人譽為“自古無有”的好官。
6、包拯。
包拯,在華人世界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就連從來不讀書的也知道。龍圖閣直學(xué)士包拯,在民眾心中是明鏡高懸執(zhí)法如山的象征。
據(jù)正史記載,包拯權(quán)知開封府時,曾大開正門。民眾但有冤情,可以直接上堂控訴。辦事人員做不了手腳,一貫橫行霸道的貪官污吏和地痞流氓紛紛收手。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quán)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guān)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包公比閻王爺還鐵面無私。后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zhuǎn)世,由于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7、海瑞。
海瑞生于公元1514年,死于公元1587年,享年73歲。海瑞的一生,經(jīng)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朝。海瑞是中國古代最為耀眼和有個性的清官。
海瑞的清廉恐怕中國人都知道。海瑞的清廉舉世聞名,絕對真實,而且清澈見底,清的不能再清。
海瑞晚年,官位很高,右都御史,相當于現(xiàn)在的監(jiān)察部部長。但海瑞去世時,連喪葬費都沒有。據(jù)說他的同事去主持海瑞的喪事,看見海瑞住處用葛布制成的幃帳和破爛的竹器,因而禁不住為之悲泣不已,湊錢為海瑞辦理喪事。做官做到如此,可以說是一清見底了。
而且海瑞是一生堅持他的清廉。他當知縣時,飯桌上的蔬菜都是自己種的,酒肉之類的,則極少食用。
據(jù)說有一次,海瑞給母親賀壽,買了兩斤豬肉,這件小事瞬間紅爆朋友圈,海瑞一夜之間成了網(wǎng)紅。當時的總督胡宗憲都忍不住大驚小怪,發(fā)朋友圈說:你們知道不知道,海瑞買肉了,買了兩斤豬肉,兩斤耶。嚴嵩點了32個贊??梢姾H鸬那辶搅耸裁闯潭取?/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5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常遇春到底有多勇猛他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