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統(tǒng)一天下后,為了穩(wěn)固江山,實現(xiàn)長治久安,建立了藩王制度。說起這個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當(dāng)時根據(jù)朝廷所發(fā)布的《明太祖遺詔》中的規(guī)定,“諸王各于本國哭喪,不必赴京”,這條規(guī)定阻止了藩王到京城赴喪的傳統(tǒng),并在以后成為了永制。
朱元璋之所以要刻意在遺囑里做出這樣的安排,無非就是防止藩王趁著赴喪的名義,來對皇位做出什么非分之想。
從此以后,除了永樂皇帝去世時,明仁宗特例準(zhǔn)許至親的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入京奔喪之外,其余的時候藩王都被禁止赴京奔喪。
然而,禁止藩王赴喪只是明代限制藩王活動空間的一小步而已,此外還有諸多針對藩王人身自由的限制。
比如:禁止藩王給皇后和皇太后奔喪;禁止藩王以往每年的常規(guī)朝覲,即便非要來朝覲,也必須按照從長到幼,從嫡到庶的順序依次前來,不可多王同時朝覲。
自永樂皇帝以后,每當(dāng)有藩王前來朝覲時,皇帝本人都會持反對態(tài)度,即便皇帝同意也會有大量的朝臣站出來反對,所以時間越后,藩王朝覲的頻次就越低,到了宣宗皇帝以后,就基本降為零了。
但由于朝廷從未將禁止藩王朝覲來作為一項明文規(guī)定,所以在宣宗皇帝之后,還是有大量的藩王請求朝覲,只不過每一次都會被朝廷拒絕罷了!
除了限制藩王朝覲,明代還會限制他們的出行自由,漸漸地將其禁錮在一座城市內(nèi)!
起初,朱元璋為了實現(xiàn)藩屏帝室的目的,會鼓動藩王在每年的十月到下一年的三月份,外出去圍獵,以此鍛煉自己的軍事才能。
到了永樂年間,隨著諸王的軍事權(quán)力被剝奪,包括出城圍獵在內(nèi)的一切涉及軍事活動的行為都遭到禁止,甚至連藩王的日常出行也因此而遭到嚴(yán)重的管制。
藩王的出城,無論出于什么原因,都需要向朝廷奏請,即便勉強同意后,也會有諸多附加的限制?;旧现挥谐龀撬驮峄蛘呷ゼ罀叩臅r候才會短暫允許他們出城去,而如果僅僅只是為了出城去游玩的話,那基本上是不被朝廷批準(zhǔn)的。
整個明朝,不乏有藩王因為私自出行 而遭到彈劾,最終廢黜的。
做藩王,做到連出去玩耍這丁點的自由都沒有,整天窩在城里,也難怪到了明代中后期,這些藩王及其后世子孫,基本上個個都是酒囊飯袋,無用之極,除了當(dāng)一條寄生蟲去吸朝廷的血,就沒有別的用處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7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