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輔臣,本姓李,明末清初軍閥。以上問題對百科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
三藩之亂是清朝初期三個藩鎮(zhèn)王發(fā)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在三藩之亂中,不僅有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等藩王勢力參與其中,也有不少原先的明朝將領跟隨吳三桂或者康熙。其中,就王輔臣來說,就讓康熙、吳三桂都搶著拉攏??滴醯奂次缓?,號稱“活呂布”的王輔臣,被清朝調為陜西提督,鎮(zhèn)守平涼。在三藩之亂爆發(fā)后,王輔臣先是跟隨吳三桂,并且攻占了平涼各州府。對此,清朝康熙皇帝調集兵力征討王輔臣,率先解決了王輔臣勢力。那么,問題來了,三藩之亂中,號稱活呂布的王輔臣,為何最先被康熙平定呢?
一
首先,根據(jù)《廣陽雜記》的記載:“(王)輔臣長七尺余,面白皙,無多須,髯眉如臥蠶,如世所圖呂溫侯像。勇冠三軍,所向不可當”。也即王輔臣不僅在長相上神似三國第一猛將呂布,而且,和呂布一樣,王輔臣也是勇冠三軍,所向披靡。就王輔臣的勇猛,清朝順治皇帝曾表示:勇士,今不知何在,安得其人而用之。在此基礎上,在明末清初之際,王輔臣獲得了“活呂布”的稱呼。王輔臣(?—1681年),本姓李,山西大同人。在明朝末年,王輔臣先是參加起義軍,不久之后,王輔臣投靠大同鎮(zhèn)總兵官姜瓖,成為大同部將王進朝的誼子,改為王姓。由此,非常明顯的是,除了在長相、勇猛上媲美呂布,王輔臣也和呂布一樣反復無常,也即在明末清初的各個勢力之間搖擺不定。
二
在明末清初之際,王輔臣跟隨姜瓖起兵反清,兵敗投降英親王阿濟格,免于刑誅。多爾袞死后,王輔臣因為勇武,所以被清朝順治皇帝欣賞和重用,授一等侍衛(wèi),經大學士洪承疇保舉,官至總兵官。對于如此勇猛的王輔臣,吳三桂自然也是極力拉攏,帶著他一起擒獲南明永歷帝朱由榔。在吳三桂鎮(zhèn)守云南等地后,王輔臣自然也受到了清朝康熙皇帝的重用,被調為陜西提督,鎮(zhèn)守平涼??滴跏?1673年),三藩之亂兵起,吳三桂派人拉攏王輔臣。比較有意思的是,面對舉兵造反的吳三桂,王輔臣的第一反應是向康熙皇帝告發(fā)吳三桂。不過,到了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二月,因為利益問題,王輔臣選擇背叛清朝,跟隨吳三桂一起造反。
三
在三藩之亂中,吳三桂等藩王幾乎在初期就攻占了長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區(qū)。在此背景下,王輔臣決定以位處陜甘要沖的平涼為根據(jù)地,北控寧夏,南接巴蜀,東拒清軍?;诖?,如果坐視王輔臣勢力的壯大,清朝真的會有滿盤皆輸?shù)娘L險。對此,清朝康熙皇帝果斷調整策略,選擇首先解決號稱活呂布的王輔臣。當然,康熙一開始的策略是派人去拉攏王輔臣,也即只要王輔臣你棄暗投明的話,那么清朝就一定會既往不咎的。不過,王輔臣為了謀取更大的利益,自然沒有放棄抵抗。于是,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正式任命圖海為撫遠大將軍,率兵急赴陜西。圖海,隸滿洲正黃旗,為清朝初期名將。
四
最后,能夠派出圖海這一名將來征討王輔臣,顯示出康熙皇帝勢在必得的態(tài)度。在清朝精銳力量的進攻下,王輔臣逐漸式微。更為關鍵的是,圖海曾經對王輔臣有提攜之恩,這在后期的攻心行動上,可謂事半功倍。于是,對于有勇無謀、唯利是圖的王輔臣,眼見無法繼續(xù)抵抗下去了,所以選擇再次歸降清朝。進一步來說,號稱“活呂布”的王輔臣,并沒有反清復明的決心,只是利益使然,才跟隨吳三桂一起造反。所以,在三藩之亂中,王輔臣也成為康熙率先平定的一方諸侯。面對再次歸降的王輔臣,康熙皇帝雖然依然任命他為平涼提督,但是,到了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圖海的嚴加看管之下,王輔臣最終選擇了自盡,以此保全了自己的家人。在平定三藩之亂中,清朝康熙皇帝果然沒有對他的家人趕盡殺絕。對此,你怎么看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7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假如典韋單挑趙云,獲勝的勝算有多大
下一篇: 跟康熙捉鰲拜的那些少年,后來什么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