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年號建文,史稱建文帝,在位共四年。接下來對百科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朱允炆1398年繼位,在位期間增強文官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改革弊政,史稱“建文新政”;同時施行削藩政策以致燕王朱棣起兵對抗,“靖難之役”后朱允炆下落不明。經(jīng)多次改謚,清乾隆年間為其上謚號為恭閔惠皇帝,簡稱惠帝。
人物評價
史書評價
贊曰:惠帝天資仁厚。踐阼之初,親賢好學,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銳意復古。嘗因病晏朝,尹昌隆進諫,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除軍衛(wèi)單丁,減蘇、松重賦,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后,紀年復稱洪武,嗣是子孫臣庶以紀載為嫌,草野傳疑,不無訛謬。更越圣朝,得經(jīng)論定,尊名壹惠,君德用彰,懿哉。
其它評價
朱允炆即位后,崇尚儒家仁政之說,一改朱元璋嚴政苛刑,“專欲以仁政化民”。改定律例,力糾洪武年間冤案、錯案,使其統(tǒng)治期間的囚犯較之洪武年間減少2/3。免除各地拖欠租稅,賑災濟民。令官府為民間賣子為奴者贖身。限制僧道占田數(shù)量,余田均與平民。建文帝采取的這些措施,緩和了社會矛盾,對社會的安定產(chǎn)生了積極作用,一時政通人和。
永樂時期的官方歷史掩蓋了建文的年號而人為地把明太祖的統(tǒng)治時期延長了4年,即從洪武32年延長到洪武35年(1399年—1402年):這個時期曾經(jīng)被歷史學家稱之為”革除”時期。建文皇帝和他的顧問們致力于提倡文官統(tǒng)治,他們放棄了明太祖的政策,并且與燕王發(fā)生了沖突。燕王的權(quán)力是建立在北方邊境上,而且依靠的是軍官們的支持;朱允炆及其左右與此不同,他們是以南京為基地,他們依靠的是長江下游的階層。他們認為搞像洪武帝時期的統(tǒng)治,會大大地危及王朝,因此他們相信只有提高儒家價值觀和文官的權(quán)威,去掉半自治的諸藩封王子,才能使之得到糾正。他們沒有成功,因為他們沒有多少實際經(jīng)驗,在戰(zhàn)場上缺乏果斷的領(lǐng)導、周密的計劃和首尾一貫的戰(zhàn)略方針。
在通俗性的歷史著作中,建文之治通過關(guān)于這位命途多舛的皇帝的大量傳奇故事而受到人們的懷念——這些傳奇之所以產(chǎn)生是由于人們同情他的苦難遭遇,以及被他的有神秘色彩的命運所吸引。這一傳統(tǒng)最初之所以形成,是因為人們天真地相信,在南京陷落時皇帝并沒有死于宮中之火,而是喬裝成和尚設法逃離了京師;后來情節(jié)變得越來越復雜了。1440年末的一個稀奇古怪的事件表明了這個傳說有多少人信以為真。有一個90歲的老和尚利用這個傳說來到了正統(tǒng)皇帝的朝廷,自稱他是從前的皇帝。這個騙子后來被揭露并處死了,但這個事件卻助長了人們的幻想,也激發(fā)了其他相關(guān)傳說的產(chǎn)生。
在16世紀以后關(guān)于這個題材的小說演義中,朱允炆和他的殉難的隨從人士都逐漸變成了悲劇式的英雄人物。這些作品都把這位皇帝描寫成為一位勤于政事的和仁慈的君主,對他的叔父慷慨大度,并自動地提出把皇位讓給了后者。它們還渲染一個故事,說在京師失守之日他逃脫了叛變者的耳目,當了一位高壽的和尚,死后仍然留有后代。它們也同情地描述建文的殉節(jié)者,如齊泰、黃子澄和方孝孺,說他們是忠臣義士,聲稱他們的身后也仍有許多后嗣,盡管他們受到迫害。這些無奇不有的傳奇故事不僅反映了人們對朱允炆及其所信奉的理想的同情。
晁中辰:建文帝繼位后,在短短四年間進行了內(nèi)容廣泛的革新,有得有失,一改朱元璋重武輕文的傾向,優(yōu)容文士,提高其品級;他寬刑省獄,平反冤案,改變了動輒誅殺的嚴酷的政治空氣;他減輕賦稅,解決“江浙賦獨重”的積弊,頗得民心。但他“銳意復古”,甚至要實行井田制,對官名、宮名、殿名等仿周禮頻繁更改,徒增紛擾。尤其是對威脅最大的所謂“藩王之害”,他未能果斷處置,在“削藩”問題上連連失誤,因而丟掉了皇位,致使那些很有意義的革新措施也未能有效推行。
軼事典故
隱遁世間
據(jù)說,朱允炆逃離京城后,顛沛流離,千方百計逃避追殺,后隱居于湄江的觀音崖(也有稱是陜西城固觀音崖)一帶。誠心向佛,終了一生,著名的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
朱允炆在當皇太孫時,太祖朱元璋曾出聯(lián)“風吹馬尾千條線“,要他和燕王朱棣以對。朱允炆對曰:“雨打羊毛一片膻?!爸扉t對曰:“日照龍鱗萬點金。“朱棣之對太祖較為滿意。從中也看出了朱允炆的懦弱、平庸和朱棣的雄心。太祖駕崩后,皇室想了一些方法來鞏固朱允炆的皇位。但后來江山終究被朱棣所得。而上面的對聯(lián)卻成為二人命運的讖語。
話說朱允炆在湄江隱姓埋名,自稱應文和尚,留下了許多對聯(lián)詩話。其中對觀音崖風光的描寫聯(lián)“峰如巢風彩,崖似臥龍文。“
在長期的流亡過程中,朱允炆一直以晉公子重耳的故事鞭策自己。希望有東山再起的一天。但后來他慢慢地發(fā)現(xiàn),朱 棣管理國家的能力比自己實在要強得多,也就慢慢地打消了這個念頭。有聯(lián)為證:“有夢難圓,塵世著魔迷木性;無風易醒,洞泉悟道靜凡心。“輕風吹拂著平靜的心,沉醉于大自然之中,哪還管什么皇權(quán)富貴,都是過眼云煙。
多年以后,朱允炆觸景傷情,詠聯(lián)一副:“家從京畿而來,回首五岳峨眉,此等山川甲天下;帝似堯舜以后,伉懷秦皇漢武,如我王孫曠古今?!斑@既是對湄江美麗風光的衷心贊美,也是對自己一生坎坷命運的高度概括,更是對無奈現(xiàn)實的宣泄、壯志難酬的遺憾的真實寫照。
轉(zhuǎn)世活佛
“蕃人相傳察木多之大呼圖克圖,為明建文帝轉(zhuǎn)世。雖無稽,足見當是天下憐建文帝,異域亦久而不忘也?!辈炷径嗉慈缃竦牟?,而“察木多之大呼圖克圖”可能為帕巴拉活佛,康區(qū)歷史最早、地位最高的格魯派活佛世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8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晚清最不幸的皇后,最后什么結(jié)局
下一篇: 朱棣登基稱帝后,做了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