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六百一十九年(619年),太極宮承乾殿中,一個孩子在這里呱呱墜地,這是秦王李世民和秦王妃長孫氏的嫡長子,唐高祖李淵為這個孩子取名為承乾,“承乾”二字,一為這個孩子出生地方的名字,二為承繼皇位,總領(lǐng)乾坤之意,李世民對這個嫡長子也是極其寵愛。
不久,尚在襁褓之中的李承乾被李淵封為恒山王,以示對這個孩子的恩寵,也是變相的對李世民的補償。
因為李淵的優(yōu)柔寡斷(從李世民的封號、權(quán)力還有李承乾的賜名就可以看出),導(dǎo)致秦王一派與太子、齊王一派沖突日益激烈,矛盾愈發(fā)尖銳,加速了兩大派系的兵戎相見。太子李建成認(rèn)為自己這位二弟不是那種愿意屈居人下的人,而李世民則認(rèn)為自己立下赫赫戰(zhàn)功,憑什么讓李建成做了太子。就這樣,這個剛剛統(tǒng)一的大唐帝國風(fēng)云激蕩,一場政變正在醞釀之中。
公元六百二十六年(626年),秦王一派在政治斗爭中落入下風(fēng),秦王李世民決定鋌而走險,調(diào)集秦王府精兵,埋伏于玄武門之中,趁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入宮之時,將其殺害。隨后,李世民又率軍入宮,逼迫李淵將軍政大權(quán)悉數(shù)交付自己,并且改立自己為太子,一個多月后,李淵宣布退位,李世民登基即位,是為唐太宗。
李世民在即位之后,為了避免自己的兒子們效仿當(dāng)年自己兄弟,出現(xiàn)兄弟睨于墻,最后演變?yōu)榱餮窢?,于是,馬上將自己不到八歲的嫡長子李承乾立為太子,并且,多次表示自己絕不會改立太子。就這樣,這個出生在太極宮承乾殿的孩子,成為了大唐帝國的皇太子,帝國未來的掌門人。
不久,太子李承乾突然患病,一向不信道也不信佛的李世民卻請來了道士為兒子祈福,又大赦天下,希望為自己的兒子多積些功德,能夠長命百歲。
年幼的時候,在李世民的悉心調(diào)教之下,太子李承乾還是一個明君坯子,長大之后,因為患上了腿疾,性情大變,經(jīng)常引起李世民的不滿。一來二去之下,太子李承乾與唐太宗李世民之間的矛盾愈發(fā)加深。
此時,李世民又開始寵信魏王李泰,引起朝堂上開始形成派系,魏征病重之時,勸諫李世民不要輕易廢立太子,李世民親口答應(yīng),絕不會因太子性情大變而改立魏王為太子,可就是這樣,太子李承乾仍舊對父親寵信魏王不滿。
公元六百四十三年(643年),太子李承乾在刺殺魏王李泰失敗后,決定效仿父親,鋌而走險,發(fā)動政變,結(jié)果因為事情敗露而失敗,唐太宗心痛如絞,沒想到自己千算萬算,還是沒能避免自己的兒子們走上了自己的老路。心痛之余,唐太宗將李承乾囚禁在宮中,與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諫議大夫褚遂良等人商議該如何處置李承乾謀逆之事。
縱觀歷史上的那些政變失敗的皇子,下場只有身首異處這一種結(jié)局,但是,諸大臣提出要誅殺李承乾的時候,唐太宗卻不愿下手。此時,大臣來濟提出“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盡天年,即為善矣”,于是,唐太宗趁機下旨,僅僅只是將李承乾罷黜太子之位,貶為庶人,流放千里,保住了愛子的性命。
在李承乾被罷黜之后,此時唐太宗已經(jīng)年邁,儲君一事卻懸而不決,唐太宗更喜歡魏王李泰,可是以李泰的性格來說,他即位之后,大唐宗室必會被血洗,而自己好不容易才保住性命的廢太子李承乾,則必定會是第一個被殺的。
于是,李世民為了李承乾、李泰、李治兄弟能夠和睦,以“泰立,承乾與治皆不全;治立,則承乾與泰皆無恙矣?!睘橛?,將晉王李治迎入東宮,立為太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8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明朝年間“天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