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后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那么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黻P于趙瞻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趙瞻(1019~1090),字大觀,北宋政治家。其先亳州永城(今河南省永城市)人,后徙鳳翔之盩屋(今陜西省周至縣)。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卒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年七十二歲。舉進士第,授孟州司戶參軍。歷知萬泉、夏縣,皆有善政。
歷史傳記
宋英宗時,以侍御史出判汾州。宋神宗時,判開封。上疏言青苗法不便,出知同州。累遷同知樞密院事。卒,謚懿簡。瞻著有文集二十卷,春秋論二十卷,史記抵牾論五卷,唐春秋五十卷,奏議十卷,及西山別錄一卷,均《宋史本傳》并傳于世。事見《范太史集》卷四一《趙公神道碑》 ?!端问贰肪砣囊挥袀?。
宋史·趙瞻傳
趙瞻,字大觀,其先亳州永城人。父剛,太子賓客,徙鳳翔之盩厔。瞻舉進士第,調孟州司戶參軍,移萬泉令。捐圭田修學宮,士自遠而至。又以秘書丞知永昌縣,筑六堰灌田,歲省科斂數(shù)十萬,水訟咸息,民以比召、杜。
英宗治平初,自都官員外郎除侍御史。詔遣內侍王昭明等四人為陜西諸路鈐轄,招撫諸部。瞻以唐用宦者為觀軍容、宣慰等使后世以為至戒宜追還內侍責成守臣,章三上言甚激切。會文彥博、孫沔經(jīng)略西夏,別遣馮京安撫諸路,瞻又請罷京使,專委宿將。夏人入侵王官,慶帥孫長卿不能御,加長卿集賢院學士,瞻言長卿當黜不宜賞,賞罰倒置。京東盜賊數(shù)起,瞻請易置曹、濮守臣之不才者,未報。乃求退,力言追還昭明等,英宗改容,納其言。
神宗即位,為開封府判官。神宗問:“卿知青苗法便乎?”對曰:“青苗法,唐行之于季世擾攘中,掊民財誠便。今欲為長久計,愛養(yǎng)百姓,誠不便?!背?,王安石欲瞻助己,使其黨餌以知雜御史。瞻不應,由是不得留京師,出為陜西轉運副使,改永興軍轉運使。
初,元豐中,河決小吳,北注界河,東入于海。神宗詔,東流故道淤高,理不
可回,其勿復塞。乃開大吳以護北都。至是,都水王令圖請還河故道,下執(zhí)政議。瞻曰:“自河決已八年,未有定論。今遽興大役,役夫三十萬,用木二千萬,臣竊憂焉。朝廷方遣使相視,若以東流未便,宜亟從之;若以為可回,宜為數(shù)歲之計,以緩民力”。議者又謂河入界河而北,則失中國之險,昔澶淵之役,非河為限,則北兵不止。瞻曰:“王者恃德不恃險。澶淵之役,蓋廟社之靈,章圣之德,將相之智勇,故敵帥授首,豈獨河之力哉?”后使者以東流非便,水官復請塞北流,瞻固爭之,卒詔罷役,如瞻所議。
洮、河諸族以青唐首領浸弱可制,欲倚中國兵威以廢之,邊臣亟請興師。瞻曰:
“不可。御外國以大信為本,且既爵命之,彼雖失眾心,無犯王略之罪,何辭而伐之?若其不克,則兵端自此復起矣?!蹦酥?。
五年,卒,年七十二。太皇太后語輔臣曰:“惜哉,忠厚君子也?!辟涖y青光祿大夫,謚曰懿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8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