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巡,唐朝中期名將,曾在極端情況下死守睢陽,他與大家印象中的大英雄有些不同。接下來對百科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唐肅宗至德二年,安史之亂的初期,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南侵江淮屏障睢陽,張巡與許遠在內(nèi)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死守睢陽,前后交戰(zhàn)四百馀次,使叛軍損失慘重。
這次防御戰(zhàn)有效的阻遏了叛軍南犯之勢,遮蔽江淮地區(qū),保障了唐朝東南的安全。然而最終因糧草耗盡、士卒死傷殆盡,張巡、許遠雙雙被俘遇害。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睢陽保衛(wèi)戰(zhàn),張巡和許遠因此而名垂青史,大家一提起張巡,沒有不豎起大拇指表示欽佩的,不過史書中記載的張巡,可能與大家印象中的稍有出入。
大英雄也是人,也非十全十美。
碎尸人妻引起的四次圍剿
張巡自幼博覽群書,志向高遠,但性格也很高傲,絕不與平庸之輩交友,但凡能入他法眼的,全部都是君子、賢士。
中進士后,由于不肯走楊國忠的后門,所以張巡沒能留在京城長久任職,被分配到真源做縣令。
任中,安史之亂爆發(fā),張巡與周邊擁護政府的武裝聯(lián)合抵抗叛軍,首先在雍丘縣輟敗了叛將令狐潮,令狐潮出奔,張巡把他的妻子碎尸城頭。
令狐潮恨透了張巡,搬來四萬叛軍圍攻雍丘。
令狐潮在城下向張巡喊話,張巡答道:
子乃銜妻孥怨,假力于賊以相圖,吾見君頭干通衢,為百世笑, 奈何?(你因妻子而懷怨,借叛賊之力妄圖報復,我將拿你的頭顱在大街上示眾,讓你為后世恥笑,如何?)
張巡帶領城中兩千多官兵,與叛軍周旋六十多天,經(jīng)歷大小三百余戰(zhàn)。令狐潮見雍丘久攻不下,氣餒撤退,途中又被張巡追擊,損失頗慘。
此后,不甘心的令狐潮又先后圍攻雍丘城三次,第四次圍剿時,雍丘周邊城池都被叛軍占領,張巡只得率領軍士主動戰(zhàn)略撤退。
如果張巡當時沒有那么殘忍的殺死令狐潮之妻,也許令狐潮也就不會那么死心塌地的為安祿山賣命,雍丘保衛(wèi)戰(zhàn)可能回稍微輕松一些。當然,張巡做法也是震懾叛將,雖酷烈但還是說得過去。
吃人保城引起的朝堂辯論
張巡退出雍丘后不久,與許遠一起據(jù)守戰(zhàn)略要地睢陽,睢陽保衛(wèi)戰(zhàn)比雍丘保衛(wèi)戰(zhàn)還要艱苦。
經(jīng)過與敵人的多日爭斗,沒有任何援助的睢陽城內(nèi)完全斷糧,兵器張巡可以想辦法從敵人處獲得,但糧食實在沒法弄到。
于是城中士兵可是吃樹皮、紙張,然后是老鼠、鳥雀,最后是家畜,皮革。當這些都被吃光后,張巡拉出自己的小老婆殺死給士兵們充饑。
此頭一開,不可收拾。
張巡家里小妾和婢女吃完后,許遠也把侍女、小妾殺掉餉軍,但家中奴仆有限,守城大軍眾多,如何是好呢?城中的老弱病殘也成了被吃的對象。
當睢陽城破后,四萬人口的城池僅剩下四百活口了。
安史之亂稍定,遂有人議張巡功過。
時議者或謂:巡始守睢陽,眾六萬,既糧盡,不持滿按隊出再生之路,與夫食人,寧若全人?
確實,與其吃人,為什么不突圍而保全人呢?
朝堂上由此引發(fā)了一場大的辯論。
最終名士張澹等人“睢陽保衛(wèi)戰(zhàn)有力阻擊敵人,天下不亡,多虧張巡”的議論取得上風,由此,張巡功過定矣。
張澹、李紓、董南史、張建封、樊晁、 硃巨川、李翰咸謂巡蔽遮江、淮,沮賊勢,天下不亡,其功也。翰等皆有名士,由是天下無異言。
唐肅宗下詔書追封張巡為揚州大都督,許遠為荊州大都督,并對他們的子孫加以恩寵。睢陽、雍丘免徭役稅收三年。張巡之子張亞夫被任為金吾大將軍,許遠之子許玫被任為婺州司馬。
在睢陽分別為張巡、許遠立廟,每年按時祭祀。
不知道祭祀張巡的睢陽百姓,是為父母的身亡而痛惜,還是為張巡的忠義而感嘆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9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