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漢中爭奪戰(zhàn)的勝利讓蜀漢的軍事實力達到了巔峰,那么夷陵大戰(zhàn)的失敗便是蜀漢衰落的開始。那一戰(zhàn)將蜀漢積攢數年的軍隊、糧草、輜重全部損失殆盡,蜀漢自此開始走下坡路,其再也無法保證北伐的絕對勝利,興復漢室的理想越走越遠,最后只能在鐘會與鄧艾的強勢攻擊之下滅亡,不免讓很多人撫膺長嘆。于是乎有人就提出來,蜀漢當時的軍力正盛,如果不是和東吳開戰(zhàn),而是直接伐魏,會不會成功呢?小編認為,這純屬于無稽之談,根本就不可能實現,蜀漢只能和東吳開戰(zhàn),絕對不可能轉而伐魏,原因有四。
其一,從私人關系來說,劉備與關羽情同手足,關羽戰(zhàn)死,劉備不可能放過殺人兇手東吳。關羽是最先一批跟隨劉備的老將,兩人的關系非同一般,劉備必定會為關羽報仇。而在大方面來說,劉備一直以“仁德”的形象出現在東漢末期,這就是他建功立業(yè)的招牌,如果關羽戰(zhàn)死之后,劉備不去攻擊東吳而轉而攻擊曹操,這不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嗎?一旦失信于人,劉備該怎么在亂世立足?這在長遠來看得不償失。
其二,從戰(zhàn)略的規(guī)劃來看,蜀漢還沒有準備好北伐。蜀漢丟失荊州之后,想要北伐就只能從秦嶺出擊,秦嶺地形險惡,想要出擊,就必須做大量的準備。當時的蜀漢剛剛在益州立足,尚未政通人和,蜀漢當時的工作重點都在穩(wěn)定政權,北伐的時機尚不成熟。其次,蜀漢當時的北伐前沿陣地是選在了荊州,秦嶺出兵不過是輔助而已。如今荊州已失,北伐的前沿陣地丟失,如何北伐曹操?
其三,蜀漢當時的軍力明顯盛與東吳,而北方的曹操兵多糧廣,且為了應對關羽在荊州地區(qū)的北伐攻勢,已然從北方調集了大量的兵源補充進來,在局部的對抗中,曹操的軍隊明顯多于蜀漢。而且這些軍隊都是彪悍的北方兵,不是劉備的蜀漢兵可以相提并論的,劉備如果此時進攻,無異于自殺。
其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荊州的歸屬問題。早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就已經明確的規(guī)劃蜀漢要占據荊州和益州,如今荊州失去,就大戰(zhàn)略來說,蜀漢肯定不能罷休,荊州對于蜀漢非常之重要,所有選擇與東吳開戰(zhàn),明面上是為兄弟報仇,實際上卻是為了爭奪荊州這一戰(zhàn)略要點,作為蜀漢的支撐。
結語: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蜀漢對東吳開戰(zhàn)都合情合理。但誰能想到,劉備的領軍才能如此不堪,竟然在以多打少的情況下失敗了,導致蜀漢不僅損失了精兵和糧草,更是喪失了荊州這一重要的戰(zhàn)略地區(qū),更是損失了大批的人才,實在令人惋惜??偟囊痪湓?,蜀漢對于東吳開戰(zhàn)是沒有問題的,但打不打得過,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9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清朝為何會在乾隆時期開始由盛轉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