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見深,即明憲宗,明朝第八位皇帝,在位共23年,年號成化。他是明英宗朱祁鎮(zhèn)長子,生母是孝肅周皇后。接下來對百科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后,朱見深被立為太子,景泰三年(1452年)被廢為沂王。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奪門之變而復(fù)辟,朱見深再次被立為太子。天順八年(1464年)登基即位。成化二十三年( 1487年)9月9日病逝,終年41歲。廟號憲宗,謚號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圣孝純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茂陵。
主要成就
緩和矛盾
朱見深即位后,平反了于謙冤獄,恢復(fù)了于謙之子的官職。又不顧明景帝曾廢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以德報怨,恢復(fù)景帝帝號,追謚“恭仁康定景皇帝”,重修景帝之陵寢,博得了朝野的一片稱頌之聲。
政治清明
朱見深任用李賢為少保、華蓋殿大學士,閣臣之中還有彭時、商輅等人,可謂是人才濟濟,朝政也比較清明。由于名相的輔佐,加之上述的一系列措施,朱見深在即位之初還是以明君的形象出現(xiàn)的。
荊襄流民
荊襄流民是元代以來困擾中央政府的一個大難題。荊襄流民主要集中在今天的鄖縣地區(qū)。該地萬山環(huán)繞,又處于湖廣、陜西、河南三省交界處,在元、明時是一個三不管地區(qū)。每當災(zāi)荒、戰(zhàn)亂,這一帶常常聚集近百萬的流民。
成化年間對流民的重視和安置,是因劉通、石龍起義而起。政府在鎮(zhèn)壓了農(nóng)民起義之后,任命原杰安撫流民,并設(shè)置了鄖陽府,將流民用戶籍的形式固定在當?shù)兀衷O(shè)置了鄖陽撫治,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一難題。
西南起亂
明代張志淳《南園漫錄·孟密》一文。最后指出,“夫孟密之失,萌于毛勝,盛于錢能、王舉,而成于萬(安)、程(宗),終使再無以善其后。如此不識史書,其事可能不誤否?”
威寧之獄
早在天順中,石彪鎮(zhèn)大同,請置城于威寧海,不果。在王越取得紅鹽池之戰(zhàn)、威寧海之戰(zhàn)、黑石涯之戰(zhàn)、收橐駝城的勝利后。成化二十年,李晟上奏威寧海、河套可耕可牧,請置城移民,因以薦用舊臣,非所宜言,降調(diào)為通判,下錦衣衛(wèi)獄。致使后世明朝北虜之眾凡有三窟,一屯河套,近延綏;一屯威寧海子之北,近大同;一屯北口青山(開平興和附近),近宣府。連歲窺伺。其中以威寧海部最強。
絕道海路
明朝成化、弘治年間撒馬兒罕使臣由陸路貢獅、海道回國,又從海路入貢過程以及明廷的反應(yīng)。表面上這是皇帝、宦官、政府官員對貢獅和貢路的爭執(zhí),實際上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明朝對朝貢政策如何調(diào)整的問題。由于明朝大臣竭力反對,帖木兒王朝來華貢路復(fù)歸于陸路。明朝也由此喪失了加強海路貿(mào)易的機會,為以后葡萄牙人東占滿剌加留下了空隙。成化太監(jiān)韋眷占極大因素。
三大弊政
西廠
西廠始立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設(shè)立的地點就在西城靈濟宮前面的一家灰廠內(nèi)。西廠正式成立后,汪直借用錦衣衛(wèi)中的力量,在全國范圍內(nèi)展開了他的特務(wù)網(wǎng)絡(luò)。西廠的特務(wù)人數(shù),在當時比東廠要多出一倍。東廠的太監(jiān)尚銘,也不得不俯首聽命于汪直。
因此,西廠氣焰非常囂張,成立的當年就連興大獄,逮捕了郎中武清、樂章、太醫(yī)院院判蔣宗武、行人張廷綱、浙江布政使劉福、左通政方賢。明代各省的左、右布政使是從二品,品秩相當高。然而西廠卻可以不經(jīng)皇帝同意就擅自抄捕。這種情形讓當時的大學士商輅、兵部尚書項忠忍無可忍。商輅向憲宗建議,撤銷西廠,主要的理由就是擅抄沒三品以上京官。但是,同年六月,商輅和項忠就先后被罷免,西廠又恢復(fù)了。這一恢復(fù),就一直到成化十八年(1482年)汪直失寵以后撤銷為止??偣灿媮?,西廠在成化朝的歷史上存在了五年零幾個月。
成化朝的西廠,一方面是擴大了明代特務(wù)的職能與偵察范圍,偵察的地點不限于都城、地方,而遍及南北邊腹各地,這是此前的東廠所沒有的;另一方面,憲宗之設(shè)西廠,無疑加強了皇帝對于特務(wù)組織的偏愛心理。后來的武宗,也就是憲宗的孫子,就效仿他祖父的做法,非但重建西廠,又增設(shè)了內(nèi)行廠。特務(wù)組織的存在,使原本屬于廝役之流的旗尉,得以肆意凌辱大臣,也算是明代的創(chuàng)舉了。
皇莊
從明代洪熙年間 [73] 設(shè)立皇莊,到明代后期派太監(jiān)充礦監(jiān)、稅監(jiān),目的都是為皇室搜集更多的錢財來滿足宮中奢侈的生活。
“皇莊”之名始于憲宗朱見深。天順八年(1464年),朱見深沒收宦官曹吉祥在順義的田地,設(shè)為“皇莊”。不過,皇莊并不單是皇帝一個人的莊田,而是包括皇帝本身、后妃、皇太子及在京諸王的莊田,也就是說,是皇帝及其妻、子的莊田。因此,皇子若分封后離京去了封地,在封地取得的田地,就不算是皇莊了。
皇莊的設(shè)立,其實是開了明代土地兼并的先河。朱見深的皇莊,很快就遍布順義、寶坻、豐潤、新城、雄縣等處。上行下效,皇帝既然帶頭兼并土地,藩王、勛戚、宦官也請求皇帝賜土地,于是有王田、官莊。嘉靖初年曾在表面廢止皇莊,改稱官地,但不過是換湯不換藥。因此,憲宗設(shè)置皇莊的做法,無疑在與民爭富,是在毀壞王朝統(tǒng)治的經(jīng)濟基礎(chǔ)。
傳奉官
天順八年(1464年)二月,即位不到一月的朱見深下了一道詔令,授予一位名叫姚旺的工人為文思院副使。這便是“傳奉官”之始?!皞鞣罟佟笔钱敃r人們稱呼那些不經(jīng)吏部,不經(jīng)選拔、廷推和部議等選官過程,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員。很明顯,這違反了正常的手續(xù),卻只是為了滿足皇帝或者后宮中某個妃嬪或宦官的愿望。這一舉措對制度的破壞,帶來了三個后果:
第一,從此,皇帝視官爵為私物。只要皇帝喜歡,他可以隨意地任用官員,從而破壞皇帝與官僚士大夫之間的平衡。憲宗自己,也往往一傳旨就授官百數(shù)十人。對于士大夫們來說,官爵原是“天下公器”,皇帝這樣的行為,無疑將官爵變成了“人主私器”。
? ? ?第二,傳奉官既然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也就說明其中大部分人是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獲得官職的。對于一個文官政府來說,混雜著一大批出身于軍人、僧道、工匠、畫士、醫(yī)官的官員,政府的文化認同性必然產(chǎn)生問題,政府運作中的沖突必然加劇。而傳奉官中多數(shù)是一些佞幸之人,靠著結(jié)交宦官或者行賄的手段取得一官半職,他們的在職也就大大地敗壞了吏治。
第三,既然傳奉官由宮中旨意直接傳授,而又不需要經(jīng)過吏部覆核,因此,掌握宮中大權(quán)的嬪妃及太監(jiān)就可以借皇帝之名,大行私利,賣官鬻爵。據(jù)說,梁芳取中旨授官,累計達1000人。傳奉官的泛濫,引起了許多官員的不滿。成化十九年(1483年),御史張稷上疏,談及傳奉官給朝政帶來的混亂。張稷說,自有傳奉官后,文官中竟有一字不識的,武官中竟有從來沒拿過弓箭的,自古以來,有這樣的政治嗎?因此,官員們紛紛請求淘汰傳奉官員。憲宗雖然有時也偶爾淘汰一些傳奉官,但是總體上是傳授的要比淘汰的多。
恢復(fù)馬政
明初的馬政也在經(jīng)歷了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后開始敗壞,為此,朱見深設(shè)立了納馬贖罪,將納馬贖罪正式歸于司法條例,正因為如此,明代馬政在成化時期恢復(fù)了元氣,而馬匹的增多,也對明代北方軍隊機動性提升奠定了基礎(chǔ)。
朱見深在位初年,國家經(jīng)濟與政局處于動亂中,在土木堡后由于謙建立的十團營制度,被復(fù)位后的朱祁鎮(zhèn)廢除,天順八年,朱見深一上任就為此整頓軍隊,從在京部分入手,從天順八年到成化二十一年,多次整頓軍隊,并且確立十二團營制度,將在京四十萬部隊劃分為一等精銳團營與次等候補軍隊,如有老弱,均相互填補,清查軍中勞役等狀況。 [64-65] 對于有勞役重負以及隱匿等情況的軍人,明憲宗進行相關(guān)減負以及清查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0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