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用自己杰出的能力使蜀國逐漸富強。五次北伐,六出祁山,最后在公元234年,逝世于五丈原。諸葛亮神機妙算,運籌帷幄,在臨死前他便知道魏延與楊儀這兩人將會使蜀國陷于危難,所以早早定下計策,以絕后患。
果然在諸葛亮逝世不久,楊儀與魏延因為意見的不和,引起了事端,差點使蜀國內部瓦解。孫權曾經對諸葛亮派去出使吳國的費祎說過,楊儀和魏延均是小人,如果諸葛亮有朝一日逝世,這兩個人必定使國內大亂,要盡快處理掉。
其實楊儀和魏延是有能力的,當初劉備在世時十分器重他們,魏延作戰(zhàn)勇猛機智,善于攻城,楊儀擅長管理軍務,是丞相諸葛亮的優(yōu)秀助手,二人在蜀國也是不可缺少的。
可是唯一的不足是兩人互相不對付,看對方都十分討厭,雖然才能優(yōu)秀,但是德行方面遠不足以稱贊,心胸都很狹窄,魏延總是動不動想要殺了他,使諸葛亮極為頭疼。所以他在臨終前定下一個計策,保證了蜀國的內政太平。
諸葛亮臨終前宣布,自己死后由楊儀代理丞相之位,領兵回國,因為楊儀一直貼身跟著諸葛亮,對軍中事務極為熟悉,但魏延并不這么想。魏延一直覺得自己能力出眾,如果讓他領兵,也許直接帶隊攻打曹魏,大敗司馬懿,可他的確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又或許會直接領兵造反,自己稱帝。
果然不出所料,魏延領兵想篡奪楊儀的軍權,取代他的地位,在內亂中被王平和馬岱等人所殺,還把魏延族人也都殺盡。楊儀當然十分高興。
可是諸葛亮在朝內的接班人并不是楊儀,而是蔣琬,這引起了楊儀的不滿。他自認為自己在蜀國效力時間比蔣琬長,能力也比蔣琬出眾,職位卻比蔣琬低,所以經常在軍中,在國內向其他官員將士表達自己的憤怒。
有一次他說后悔自己當初領兵回國,就應該投奔到魏國,這類大逆不道的話傳到了朝堂,皇帝將他貶為了庶民,把他流放到了邊遠地區(qū)。誰知他還不安分,上書辱罵朝廷,辱罵蔣琬,隨后朝廷立刻派人捉拿楊儀,楊儀也只能畏罪自殺。
正因為諸葛亮的一系列計策,使禍亂蜀國的兩個小人得到了應有的結局,同時也使北伐軍隊安然回到蜀國,保留了勢力,使蜀國又存活于亂世三十多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1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揭秘,周王國的畿服制度是什么
下一篇: 長坂坡在哪趙云真的在這救過劉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