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國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高峰,涌現(xiàn)了大量優(yōu)秀的詩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兩人,一個是有“詩仙”之稱的李白,另一個是有“詩圣”之稱的杜甫,雖然兩人在詩詞領(lǐng)域的造詣和地位不分上下,但創(chuàng)作風格卻是完全不同的。接下來對百科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白是一個典型的浪漫主義詩人,性格灑脫奔放,杜甫則相對比較內(nèi)斂,作品充滿了現(xiàn)實主義色彩,但不管怎么說,兩人的佳作經(jīng)歷了千百年的歲月滄桑,至今都散發(fā)著無與倫比的光輝。
杜甫的詩篇普遍認為比李白的更具“研究價值”,這主要是由于其作品充滿了現(xiàn)實悲觀主義色彩,當然了,這和杜甫的一生經(jīng)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那么大家有沒有想過,一代“詩圣”杜甫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一、杜甫的家族
很多不熟悉杜甫的朋友在了解到他一生郁郁不得志,而且作品充滿悲觀主義色彩的時候,總是會主觀的判斷他的出身應(yīng)該不是太好,或者說社會地位不是太高。事實上,通過現(xiàn)有的史料來看,杜甫出生在鞏縣,距離當時唐王朝的大都市洛陽很近,屬于中原腹地的核心文化圈內(nèi)。
杜甫所在的家族不僅不是小門小戶,甚至可以說是當時屈指可數(shù)的大族,他的爺爺叫作杜審言,是唐朝文壇上舉足輕重的一位人物,得益于家學(xué)、家風的影響,小時候的杜甫就接受了系統(tǒng)的教育,整體的文化素養(yǎng)很高,這絕對是當時絕大多數(shù)人都無法比擬的。
除了爺爺杜審言之外,杜氏家族中還誕生了不少文化名人,比如三國時代的鎮(zhèn)南將軍杜預(yù),他不僅是一位將領(lǐng),是司馬懿的女婿,還是三國兩晉時代很有名的文化學(xué)者,曾經(jīng)注釋過《左傳》一書,在我國史學(xué)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可以說相當厲害。
出生在這樣一個家族,有血脈的加持,有良好的天賦,杜甫的成就自然也非偶然了。
二、杜甫之死的研究
1、究竟是一種什么啥樣的病?
杜甫有這樣一首詩:“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蓖ㄗx下來,這首詩整體是氣勢恢宏的,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被后世文人墨客推崇為“古今第一律詩”。
當然了,咱們今天不討論這首詩是否是實至名歸,最起碼從其中看到了杜甫對于詩歌這一文學(xué)體裁的把握,到了何種爐火純青的地步,哪怕是此后數(shù)千年中,也少有人能夠在此方面去趕超他。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首詩中,杜甫寫到自己已經(jīng)是百病纏身的狀態(tài)了,而且持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那么這是一種什么病呢?按照杜甫自己在詩中的說法,是“我多長卿病”,那這個“長卿”是誰呢?
翻閱史料可以輕松的知道,“長卿”就是漢代名臣司馬相如,在史料中,司馬相如一直被一種“消渴病”困擾著,用現(xiàn)代的話說,古代的“消渴病”就是現(xiàn)代醫(yī)學(xué)中的糖尿病,即司馬相如是一位如假包換的糖尿病患者。
而杜甫說自己“多長卿病”,自然也就可以理解為同樣患有糖尿病,看到這里,大家或許會說:“糖尿病這多少也算是富貴病了,得的人也是不少,杜甫患上了有啥不可思議的呢?”
眾所周知,糖尿病雖然在中青年人群身上也會出現(xiàn),但是從大數(shù)據(jù)來看,主要的發(fā)病群體還是以老年人為主,這主要是因為老年人的胰島等臟器功能衰弱,對糖分的分解能力降低導(dǎo)致的。
從杜甫的生卒年來推算,他患上糖尿病的時候其實很年輕,最多不會超過40歲,那么問題緊接著就來了,他為啥會年紀輕輕得上這種疾病呢?
2、杜甫的個人遭遇
想要了解這個問題的真相,咱們還得從杜甫的一生遭遇來說,大唐天寶十四年,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爆發(fā)了,這個時候杜甫自然而然地被卷入其中,而且還很不幸的被叛軍給抓住了,過上顛沛流離的生活。
最要命的是,不僅自己在戰(zhàn)亂中飽受摧殘,自己的孩子還因為吃不上飯被餓死了,這讓杜甫的身心陪受打擊,意志一下就消沉了不少,后來他輾轉(zhuǎn)到了四川境內(nèi),在朋友的幫助下,過上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結(jié)合杜甫那一階段的作品來看,別說擁有什么資產(chǎn)了,基本生活都是很難保障的,只有一間簡易的茅草房,而且一到刮風下雨這種惡劣天氣的時候,草房子還會四面透風,頂棚漏雨,這也是他的經(jīng)典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靈感來源。
從這里我們就不難看出,杜甫的生活是異常艱辛的,說他是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一點也不為過,后來他雖然被推薦做了幕僚,但是在事業(yè)上始終不是很如意,屬于長期壓抑的一種生活,長此以往,杜甫的身體健康狀況就不太樂觀了。
他長期被風濕病困擾,厲害的時候手都不能握筆寫字,緊接著就是嚴重的肺病,有時候呼吸都很困難??梢姸鸥Φ纳瞽h(huán)境和個人遭遇,對他自身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很大負面的影響,像風濕病、肺病、糖尿病都是明確被記載的。
杜甫的后半生幾乎一直被病魔糾纏,雖然他一直靠著堅強的意志力做抗爭,終究還是一人難以力挽狂瀾,更不能改變命運。
通過杜甫的一生經(jīng)歷,大家也可以獲得不少啟示,我們活在當下,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當遇到困難和困擾的時候,也不要一味地憂慮,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自身的健康陷入死循環(huán)!
唐代著名詩人杜甫一生憂國憂民,但晚年生活非常不幸,關(guān)于他的死因有很多種,有認為是病死的,還有的認為是溺死的,也就人認為是自己投水自殺的,著名學(xué)者郭沫若還提出食物中毒而死的觀點,還有人認為是暴飲暴食過度而死。
杜甫晚年生活很貧困,處于窮困潦倒之中。學(xué)者莫礪鋒、童強的《杜甫傳》鐘提到杜甫是病倒在冬天里,然后不幸死亡。唐代李觀的《杜拾遺補遺》中記載的是杜甫的船被江水打翻,不幸淹死在水中。
最受到大家認可的觀點是暴飲暴食而亡,相傳李白在好友嚴武去世之后,離開四川,在外漂泊,到了耒陽這個地方的時候,下起了大雨,江水上漲,杜甫的船被困在江上不能走,而此時的他年老體弱,很久沒能進食了,簡直到了絕境。耒陽縣令知道了杜甫的情況,立即派人送來酒肉,吃完之后,當天晚上,杜甫就不幸去世了。后來學(xué)者郭沫若認為也有可能是杜甫食用了腐壞的肉導(dǎo)致食物中毒而死的。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死于公元770年。一說因長久饑餓后吃牛肉腫脹而死。
杜甫是怎么死的?眾人都知杜甫生活貧窮,而死卻是脹死的,真的是如此嗎,究竟如何脹死的,到底怎么回事呢,一起探究一番吧!
關(guān)于杜甫的死,《新唐書》中記載:“大歷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陽。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夕)卒,年五十九。”
后人描述的具體情形是,杜甫出四川沿水路前往郴州投奔親戚,途經(jīng)耒陽的方田驛時,遭遇大水,杜甫的孤船被困江上不得行走,一困就是10天。要說耽誤點時間也不算什么,反正沒急務(wù)公干,要命的是吃的沒了,一頓兩頓可以忍受,但幾天不進食怎么受得了呢?老邁體弱的杜甫處境可想而知。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詩圣的不幸遭遇被耒陽縣的聶縣令知道了,這個地方父母官立即實施愛心救援行動,先從洪水中救出杜甫,再遣人給饑腸轆轆的他送來香噴噴的烤牛肉外加一壇白酒。估計聶縣令對詩圣的飲食喜好有所了解,故而才能投其所好——喝酒吃肉的確是詩圣平生的一大嗜好。
常言道饑不擇食,更何況面對美酒佳肴??煲I瘋了的杜甫當即一頓暴食狂飲,長時間隱忍的食欲是滿足了,但可怕的危險也悄然而至。果然,他的消化系統(tǒng)承受不了如此突如其來的重負,當天夜里倒下后,再也沒能起來。他被酒肉奪去了生命,史稱“飫死耒陽”?,F(xiàn)代醫(yī)學(xué)認為,暴飲暴食酒肉極易導(dǎo)致急性胰腺炎發(fā)作,重癥者可致死亡。由此推斷杜甫死于重癥胰腺炎也未可知。
不過,飫死之說對這位詩壇領(lǐng)袖來說畢竟不好聽,所謂飫死,說白了就是撐死。于是,人們便換個角度進行研究。史學(xué)大師郭沫若就提出了食物中毒說:“聶縣令所送的牛肉一定相當多,杜甫一次沒有吃完。時在暑天,冷藏得不好,容易腐化。腐肉是有毒的,以腐化后24小時至28小時初生之毒最為劇烈,使人神經(jīng)麻痹、心臟惡化而致死?!辈⑶以诜治隽硕鸥Ξ敃r的身體狀況后得出結(jié)論:“腐肉中毒致死不是不可能,而是完全有可能的。”
盡管郭大師的中毒致死說和傳統(tǒng)的飫死說在致死原因上有很大不同,但并沒否認杜甫死于喝酒吃肉。所以,長期以來,杜甫死于美酒佳肴一直是杜甫之死的主流說法。
不過,學(xué)界也有另一種意見,指出新舊唐書對杜甫的死因記載皆沿襲唐人鄭處晦的《明皇雜錄·別錄》,而《明皇雜錄》系筆記小說,它講的故事,并不靠譜。認為杜甫是病死的,因為有人對杜甫的詩深入研究后發(fā)現(xiàn),杜甫生前患有嚴重的消渴癥——糖尿病,正是這個“甜蜜殺手”奪走了杜甫的生命。然而病死說也是一種純粹的推測,并無確鑿的文獻依據(jù)??磥恚跊]有科學(xué)定論之前,飫死之說還是不應(yīng)該否定的,盡管它也有漏洞,但畢竟是上了正史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1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李世民生病時武則天和李治經(jīng)常眉來眼去···
下一篇: 諸葛亮用兵謹慎,他有沒有過用過險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