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怎么成了宋朝皇帝的專屬稱呼?對百科小編為大家?guī)硐嚓P內容,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太祖大怒,顧彥卿曰:"汝往趣官家來,不可一日留也"。在很多宋朝的史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官家二字。這個詞有很多重含義,它可以指為公家做事之
人
;也可以是臣下對君王的稱謂。
清朝達到了皇權專制的巔峰
,底下人的地位才會如此之低。
而在宋朝,文官們的地位還是很高的。在仁宗朝時,甚至能和皇帝平起平坐,坐而論道,那么為何只有宋朝把皇帝稱"官家",而不是稱陛下或皇上呢?
(一)、自降身份,拉近與大眾的距離
前者顯得權勢逼人,而后者則威嚴端莊。與他們相比,
官家要顯得親切的多
。家,本來就是一個溫馨的詞匯;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酒家,店家,商家,更加貼近百姓的生活。
1.
歷代對君王的稱呼
很少有影視作品能夠恰如其分的把皇帝,稱為官家。因為這個詞,最早并不是指的君王?!稙跬桴r卑傳》"其國中有所為及官家所筑城郭"??梢姡囊馑贾傅氖枪俑?。
《三國志》:
"且亦官家亦不能久為人養(yǎng)老也"。
它最早的意思,就是朝廷或者官府,并不能直接認定為是下人們對皇帝的稱呼。歷朝歷代,稱呼皇帝都不太一樣。
《史記》"羣臣有言見一老父牽狗,言'吾欲見巨公',已忽不見";在漢朝時,武帝曾被稱之為巨公;而隋唐年間稱呼為大家,也有的
被叫作圣人
,比如玄宗皇帝。
不論哪個都算是一種"昵稱",在書面語或者正式場合,還是會用陛下或者皇帝來稱呼。如此一來,顯得君王并不是那么的高高在上,顯得他和文武百官們距離比較近一些。其實用官家來直接稱呼君王,
宋朝也并非是首創(chuàng)
《南齊書》"官家大老天子"。而唐末這種現(xiàn)象也層出不窮,《舊唐書》"官家救兒命"。 此外,《新五代史》與《舊五代史》中也有過這種記載。
2.
深入人心的官家稱謂
雖然用官家來稱呼皇帝并不是北宋首創(chuàng),但卻是趙家你將其發(fā)揚光大。當時趙匡胤出去打獵,擔心有人重蹈自己發(fā)動兵變的覆轍,因此說了一句
"此處無人,爾輩要做官家者,盡可為之。
"意思是誰如若想要成為官家,那么就趁現(xiàn)在四下無人,殺了自己。
可見,他在內心里邊已經(jīng)認同了這個稱謂。而
到了仁宗時,官家已然普及
。因此在電視劇《清平樂》中,歐陽修,范仲淹還有韓琦等一眾文臣在面見趙禎時,都以官家稱之。這在史料中,是有所記載的,是符合歷史史實的。
《宋史》"官家做天子日久",這是劉太后垂詢仁宗時,所說之言。可見,在后宮中人們亦是以官家之號稱之。
自北宋開始,
官家就成為了皇帝的專屬稱號
。盡管以前它曾經(jīng)代指過官員,官府,朝廷。因此,也要對這兩個字開始避諱。
"程奇者家有六歲小兒,因飲酒戲謔,自稱官家,為乳母所告"。如果皇帝內心沒有認同這個稱謂,那么乳母想告也無處可告。官家,究竟為何能夠成為皇帝的專屬稱呼?
(二)、換湯不換藥,皇帝的"近義詞"
《史記·秦始皇記》"維廿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
秦始皇
認為自己"功蓋三皇,德過五帝",所以
首度發(fā)明了皇帝這個稱謂
??梢哉f是氣勢恢宏,自那以后,所有的君王們都以此為稱,可真正能夠超越始皇帝的又有幾人。
1.
自"拍馬屁"而興起的稱呼
當年宋真宗喝醉了酒,便召身邊的李仲容為他,為何自五代來,都將天子呼喚為官家。仲容對曰"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上甚喜"。這就純屬是臣下對皇帝的夸贊,和秦始皇的功蓋三皇,德過五帝其實是一個意思。
很顯然,
真宗對這個說法十分滿意
,很高興他人以此來稱呼他,所以官家這個稱呼,成了對君王的正式稱號。其實,這也是一種"自我安慰"。自唐末以來,軍閥割據(jù)
,
"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這已經(jīng)成了深入人心的觀念。
在他們眼中,皇帝再也不沒有往日那么神圣。今天還在給肆意宣傳君權神授,要長治久安之人,可能明天就被另一個打著同樣旗號的人給推翻了。
所以,宋朝初立,很難在明面上建立一種威權社會。所以,
官家這個比較貼近百姓生活的稱謂
,就被人普遍接受。而李仲容的那番話,不過是在寬慰真宗的心。
2.
商品經(jīng)濟繁榮,掌權者的職業(yè)化
種地的為農家、行醫(yī)的是醫(yī)家,宦官是內家,僧人是禪家。每個行業(yè)所從事的工作內容不同,對他們的稱呼也就不同。而
北宋商品經(jīng)濟興起
,行業(yè)也逐漸變得多了起來。而君王,那是天下為官之人的指揮者,他的主要責任就是把持大局,掌控為官之人。
因此,做為官之人的當家人,就是他的工作內容,因此以這個稱呼其,也是理所應當?shù)?。北宋是出了名的國富兵弱,雖然它在軍事和外交上接連失利,不過經(jīng)濟空前發(fā)達。所以,
社會職業(yè)就變得更加職業(yè)化和具體化
在那個時候,
皇帝就成為了一種職業(yè)
。他們也并不是急著去建立絕對權威的社會,還是以相對寬容的環(huán)境逐步的恢復皇權的威信力。平民社會,開始發(fā)展起來,甚至要超過了唐朝。因此,以官家來稱呼君王是社會各個階層都能接受的。
這也是皇帝,
所想要打造的平易近人的人設
(三)、誓要成為官僚可依附之人
宋太祖雖然表面上說著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那不過是一種虛假宣傳罷了。他在暗地里,還是會打壓文官集團。比如將權力分化,比如取消了坐而論道。不過名義上,還是要抬舉那些文人士大夫,因為趙宋需要通過他們來打壓武將集團。
1.
讓貧寒
庶族
增添安全感
"學好文武藝,貨賣帝王家",這是無數(shù)學子的夢想。而宋朝重開科舉,使得一大批寒門子弟有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機會。比如范仲淹,"少貧,讀書長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經(jīng)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兩塊,斷
齏
數(shù)十莖啖之,如此者三年"。
他
斷齏畫粥
的故事廣為流傳,自幼在民間,見慣了人情冷暖,就希望有一天能夠為朝廷效力。而像他這樣的人,并不在少數(shù)。
南北兩宋,平均下來每年都有近三百人加入官僚隊伍,這其中
諸如范仲淹者甚多
。他們曾經(jīng)在江湖上漂泊,極度的缺乏安全感。而家,則是溫暖的港灣。以官家稱之,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讓他們更能夠死心塌地的為自己效命。
這其實也可以算作收買人心的一種手段
,大臣們也大都對趙家趙家人忠心耿耿。因此,在靖康之役后,還有那么多的人幫著趙構重整河山;而后來的明朝,就算崇禎皇帝下令勤王,也沒有那么多的人愿意聽從其調遣。
2.
重新建立起偉大形象
"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做皇帝,自然要以天下為己任,要做到完全的大公無私,不論對誰都能夠一視同仁。所以,
這也是他們在彰顯自己圣明的一種手段
。宋朝的科考不像唐朝那樣有著對門第出身的限制,也不像明清那樣有著各種各樣的規(guī)矩。
只要你有本事,而又足夠忠心,就能夠入朝為官。在他們眼里,這已經(jīng)是大恩大德。如若再以官家為稱,就會顯得皇帝有些太過于疏遠。因此,官家這個稱呼還是比較妥帖的。
"自此光陰為己有,從前日月屬官家"。在唐朝時,就已經(jīng)有了用官家來稱呼皇帝的先例。因此,就一直承襲了下去。
結語:
五代時期政權更迭頻繁,讓百姓們對君權神授產(chǎn)生了質疑。而后周就是以此來稱呼皇帝的,所以趙匡胤就照搬了過來。李仲容的解釋,又非常合乎皇帝的心意。再加上市井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庶族的大量涌入,使得官家成為了人人可以接受的稱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1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清朝御前侍衛(wèi)為何可以帶刀上朝
下一篇: 宋朝為什么沒有精修大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