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靖難之役之后,明朝宗室待遇發(fā)生了怎么樣的變化?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感興趣的朋友就接著往下看吧~
朱棣稱帝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八日,恢復了周王朱橚、齊王朱榑的爵位。隨后恢復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的爵位。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明成祖令周、齊、代、岷四王歸藩。六月二十六日,成祖取消建文帝之父朱標的興宗廟號,重新稱懿文太子;七月十二日,成祖將朱允炆的三個弟弟由親王降為郡王;十一月將朱標之子朱允熥、朱允熞廢為庶人,囚禁在老家鳳陽。
朱棣因為反對建文帝削藩而起兵,為了爭取諸王擁戴,還改變祖制給予宗室更高的品級。如按照洪武年間規(guī)定,鎮(zhèn)國將軍(郡王之子)為三品,輔國將軍四品,奉國將軍五品,鎮(zhèn)國中尉六品,輔國中尉七品,奉國中尉八品。而成祖“遂加鎮(zhèn)國將軍從一品,輔國將軍從二品,奉國將軍從三品,鎮(zhèn)國中尉從四品,輔國中尉從五品,奉國中尉從六品”。
然而由于朱棣自己是武裝奪權的,為了保證中央政權穩(wěn)固,他即位后先將諸邊塞王改封于內地,然后逐漸解除諸王的兵權:永樂元年(1403年)削代王護衛(wèi)及官屬;永樂四年(1406年)削齊王護衛(wèi)及官屬,不久廢為庶人;永樂六年(1408年)削岷王護衛(wèi)及官屬;永樂十年(1412年)削遼王護衛(wèi);永樂十五年(1417年)廢谷王為庶人;永樂十九年(1419年)周王見勢不妙,主動獻還護衛(wèi)。洪武朝帶兵的十三位親王,永樂朝削去了六個護衛(wèi)。與此同時,大封靖難功臣,將大批有經驗的武臣保留下來,加強中央政權,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央和諸藩的軍事力量對比。
雖然朱棣實現(xiàn)了朱允炆當年的目的,但只解決了眼前的問題,并沒有改變祖制;其子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仍然設立了三護衛(wèi)。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叛亂,再次證明親王典兵不是辦法。親征平定叛亂后,明宣宗利用其威望,迫使絕大部份藩王交出了護衛(wèi),并從各個方面對宗室加以控制。此后,宗室與中央的矛盾逐漸由軍事上對政權的威脅轉變?yōu)榇罅吭黾拥馁旱搶χ醒胴斦膲毫Α?/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1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歷史上方孝孺真的被誅十族嗎原因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