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1644年)
,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清朝據有東北
過程
明熹宗去世以后由他的弟弟朱由檢即位
最典型的莫過于他對于魏忠賢大案的處理
再說他對農民起義軍的態(tài)度
李自成身經百戰(zhàn)
,是一位優(yōu)秀的軍事指揮家李自成在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
李自成進京
,究竟帶了多少人馬,史學家說法不一,顧誠(明清史專家)估計是10萬人,這是有史料可查的。這充分反映出李自成的輕敵思想,尤其是對關外的清廷認識太少。清廷曾派人遞國書給大順軍領導人,建議聯合推翻明朝,“共享富貴”,李自成不予理睬。山海關之戰(zhàn),他至多帶了6萬人馬,而吳三桂的兵力是5萬人,加上鄉(xiāng)勇3萬人,以及10萬以上的清兵,在總兵力上超過李自成軍三四倍,而且大順軍與強大的清軍是頭一次遭遇,猝不及防,終于一戰(zhàn)而潰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
,曾派投降的太監(jiān)杜勛進宮與崇禎皇帝談判。李自成提出的條件據清初史學家戴笠、吳芟記載:“李(自成)欲割西北一帶,敕命封王,并犒軍銀百萬,退守河南。受封后,愿為朝廷內遏群賊,外制遼沈,但不奉召入覲。”聯系到李自成曾說:“陜,吾之故鄉(xiāng)也。富貴必歸故鄉(xiāng),即十燕未足易一西安!” [6] 以及把在京中拷餉追贓得來的大量金銀不停地運往西安,可以看出李自成的目光短淺!他進京的目的,就是為了撈一把,在明宮里過把皇帝癮。盤龍山原名馬鞍山,位于米脂城北門外
,是一座獨立的土石山包,因其形似馬鞍狀而得名。山南麓原有明嘉靖年間建造的真武祖師廟,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后,次年派他的侄子李過返回家鄉(xiāng),將原馬鞍山擴建為行宮,是年11月
1
崇禎十七年(大順永昌元年
同時
2
1644年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
此時崇楨帶著太監(jiān)王承恩上煤山瞭望
3
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七日,滿洲貴族調滿
此次清軍的行軍路線
,仍采用過去入關侵明的者路,即繞過山海關,由長城突入。四月十五日,清軍進至翁后(今遼寧阜新附近),接到鎮(zhèn)守山海關的明遼東總兵吳三桂的“乞師”書,立刻改道向山海關進軍。山海關
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
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
4
、張獻忠建立大西政權明崇禎八年(1635年)張獻忠于鳳陽首稱“古元真龍皇帝”
。崇禎十五年(1642年),張獻忠相繼于舒城、六安兩度草創(chuàng)政權,建號“天命”。天命二年(1643年),張獻忠據黃州稱“西王”
。同年,張獻忠于武昌創(chuàng)建“大西國”,稱“大西王”。大西天命三年(1644年),張獻忠于四川成都稱帝
,國號仍為“大西”,并改元“大順”。5
、清朝定都北京1944年五月二日,清軍進占京師
。多爾袞奏請六歲的福臨遷都京師。六月,福臨令洪承疇仍然擔任兵部尚書同內院官一起處理政務。九月
,自盛京遷都北京,十月初一,在多爾袞率領的諸王以及滿、漢大臣的勸進下宣布“茲定鼎燕京,以綏中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1644年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明文古國之一
,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之前,在中國古代,一共經歷了二十四個大的朝代,其中一些朝代又分為不同的時期。關于中國古代的一些史事,至今都沒有人研究透徹。很多人都知道在秦朝之前,中國是沒有皇帝一說的,直到秦始皇稱帝,中國才有了延續(xù)幾千年的歷史皇帝制度。不過作為這一制度的創(chuàng)始朝代,卻在統(tǒng)一后只經歷了兩世就滅亡了。這是很多人沒想到的。不過縱觀中國古代史,這也是正常情況。
就算是在強大的封建王朝
,也逃不過被替代的命運。就拿明朝來說,明朝早期是相當強盛的,但是后來皇帝暴政,導致各地起義軍突起,而李自成就是其中一股勢力。后來李自成起義成功,不過他只在北京城待了42天,那這在這42天里,他都做了些什么?
當時李自成自封為“闖王”
,嚴格來說他應該算是第二任闖王,因為第一任高迎祥戰(zhàn)死了才有了李自成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