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劉邦和戚夫人母子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對百科小編帶來詳細(xì)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劉邦既然想保全戚夫人母子,為什么不直接除掉呂后,以絕后患呢?
呂后是劉邦的老婆,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劉邦移情別戀了,他對戚夫人十分寵愛,尤其是在晚年的時候,對戚夫人母子身為寵愛。但同時,他也為戚夫人母子倆非常擔(dān)憂。
本來劉邦不喜歡嫡長子劉盈,尤其是認(rèn)為他與自己性格相左,有點過于軟弱了。他一直希望能夠廢了太子,而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墒鞘冀K他的這個愿望達(dá)不成,每一次提出來,都遭到群臣的反對。
既然達(dá)不成,那么就意味著劉邦死后,接班的是劉盈了。這下也就是呂后徹底得勢了,因為劉盈羸弱,自然是母后當(dāng)家做主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戚夫人母子就要倒霉了,肯定得看呂后的眼色行事了。
畢竟呂后狠起來,恐怕連他都會害怕的。再說此人天生就有些小心眼,肯定會報復(fù)的。
所以劉邦也做了一些自認(rèn)為妥善的安排。
他先是找了一個對呂后有恩,并且正直剛正的人周昌做劉如意的國相,期待他能夠幫助他。第二件就是派人去殺掉和呂后有親戚關(guān)系,還曾經(jīng)揚言要殺掉戚夫人母子的樊噲,只惋惜這件事沒有完成他就死了。
同時對囑托劉盈,希望他能夠好好照顧自己的這個弟弟。
看似劉邦安排的挺合理,但是根本原因并沒有解決,那就是呂后。所以很多人一直有疑問,既然要保全戚夫人母子,那么最好的辦法,也是最徹底的辦法就是除掉呂后。
這樣一勞永逸,徹底的解決了問題,那么劉邦為什么沒有這么做呢?
其實就像當(dāng)初劉邦作為一國之君廢不了太子一樣,殺掉呂后這件事看似簡單,就是劉邦一句話的事,但其實不是這樣。
當(dāng)初群臣之所以反對廢立太子,其實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自然是劉盈的嫡長子身份,再說人家生性仁愛,在他們眼里會是一個不錯的皇帝。另一個方面自然是他背后的呂后了。
呂后是劉邦的老婆,早在劉邦一無所有的時候就跟了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再說人家家給劉邦還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功勞也是大大的。
也正是這份功勞,劉邦不可能除掉她。
雖然呂后后來并沒有做成皇帝,但是這個人不能小覷,手段也是有的,她與朝中很多功臣的關(guān)系非常好,這些人加在一起對劉邦形成了巨大的牽制。
再說人家娘家也是有人的,這么多年早已形成了外戚勢力,這些人都是靠著呂后,自然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她被除掉。
劉邦對劉盈和呂后不管做什么事,都得掂量一下,很有可能傷筋動骨。所以劉邦既廢不了太子,自然也殺不得呂后。
明知道外戚會專權(quán),為什么不殺了他們以絕后患?為什么知道某一個大臣是奸臣,為什么不殺了他,防止他擾亂朝政?但是答案往往不是我們想的那樣了,就像劉邦在臨死之前,明知道呂后以后會專權(quán),甚至?xí)Ω镀菁缸?,為什么不殺了她呢?/p>
其實咱們都想得過于簡單了,如果真的殺了呂雉,就能保證大漢江山永固,那么劉邦早就做了,根本不用我們替人家操心,但是問題可能嗎,先不說能不能殺,就是殺了那結(jié)局也是相當(dāng)糟糕。
呂雉是誰,那是劉邦的原配夫人,為劉邦生下嫡長子劉盈也就是后來的漢惠帝。她是劉邦的正妻,正妻在古代的地位是相當(dāng)高的,關(guān)鍵她還是在劉邦落魄的時候嫁給劉邦的,可以說是患難夫妻了。劉邦此人有點好色,在沒有娶呂雉的時候就勾搭上了一個寡婦,后來當(dāng)了漢王還是物色年輕女子,當(dāng)了皇帝的時候劉邦的年紀(jì)不小了,此時他有了一個新的妃子戚姬,年輕美貌,劉邦十分寵愛這一位戚夫人,而此時呂雉已經(jīng)年老珠黃了,劉邦對他根本沒有興趣。
劉邦對戚夫人也就是戚姬母子,劉邦對這一對母子相當(dāng)寵愛,寵愛到了什么程度,劉邦幾乎想要廢了太子劉盈,要立他和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當(dāng)然他也付出實施了,最終沒有成功而已,但是最終沒有成功。而呂后也十分痛恨這一位戚夫人,當(dāng)時劉邦也意識到如果自己死了,戚夫人下場會很悲慘,但是他為什么沒有事先殺掉呂雉呢?
其實不是劉邦不想,而是呂雉身為皇后,是一個國家重要組成部分,皇帝權(quán)傾天下,皇后則是母儀天下,你要殺一位皇后,總要有一個理由吧?總不能胡亂編一個理由,那樣根本不能說服天下,而且胡亂編一個理由,那還不是給皇帝臉上抹黑,這對大漢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
還有就是呂雉不止是有一個皇后的名頭,她還是有實權(quán)的,朝中有不少大臣支持她,而且呂家的人也有不少手握實權(quán)的,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真的在這個時候殺掉呂雉,那絕對會引起來大漢江山的動蕩,劉邦絕對不會這樣做。
還有就是一夜夫妻百夜恩,再怎么說劉邦和呂雉結(jié)婚這么多年,即使現(xiàn)在感情淡了,但是也有感情吧,而且呂雉是在貧賤時候的嫁給他的,劉邦怎么也得想想吧,所以劉邦不會動呂雉,也不能動。
但是劉邦絕對想不到他這么快就死了,而且順帶著差一點將劉氏皇族屠殺殆盡,整個劉家江山都差一點換人,后來漢武帝劉徹鑒于這種情況,立幼子劉弗陵,而殺了劉弗陵的母親。
首先來看看劉邦身邊的三個重要女人,她們都干了些什么?她們?yōu)槭裁锤髯杂懈髯圆煌臍w宿。
劉邦的發(fā)妻呂雉呂雉富家小姐,正置妙齡少女之時,就嫁給了一個整天只會混酒喝的,四十多歲的泗水亭長劉邦。呂雉打從進(jìn)劉家的那天起,就得為劉邦帶一個八歲的私生子劉肥,侍奉年邁的父母雙親,和劉邦的生活起居,為劉邦生兒育女,還要下地干農(nóng)活。
劉邦匿隱芒碭山逃亡時,呂雉不僅要為劉邦撐起一個家,還得跋山涉水地給劉邦送衣送食,還要替劉邦去坐牢。好不容易從秦朝的大牢里出來,第一次從死里逃生地回到家中,又被項羽抓到楚營里,過著整天提心吊膽的人質(zhì)生活,差點就被項羽煮成肉湯給劉邦喝了。待呂雉第二次死里逃生地回到劉邦身邊時,劉邦身邊又多出個寵妾戚夫人。
就這樣,呂雉仍然是劉邦知冷知熱的發(fā)妻。當(dāng)韓信成了劉邦的心腹大患時,呂雉為劉邦挑起了斬殺韓信的惡名,為劉邦解除后顧之憂。當(dāng)彭越威脅到劉邦的皇權(quán)時,劉邦這邊剛放走彭越,呂雉這邊就又把彭越給劉邦帶回來了,又是呂雉諫言劉邦殺了彭越,呂雉又一次為劉邦擔(dān)起屠殺開國功臣的罪名。
其中的貓膩仔細(xì)想想就知道,劉邦和呂雉這對夫妻該有多默契。劉邦放走彭越后,彭越正好在路上遇到了呂雉,彭越求見呂雉,欲求呂雉為他在劉邦面前說幾句好話,放過自己。呂雉欣然答應(yīng)彭越的請求,將彭越帶回京城,結(jié)果呂雉到了劉邦面前,呂雉馬上變臉勸劉邦殺了彭越。
這事怎么就這么巧?如果說呂雉路上遇到彭越,是呂雉和劉邦事先安排好的,說明呂雉和劉邦是同謀。如果真的呂雉和彭越相遇是巧合,那說明劉邦和呂雉有著心有靈犀的默契。這樣的同謀,這樣的默契合作,是劉邦身邊任何一個女人都無法參與進(jìn)來的。
當(dāng)?商山四皓?出現(xiàn)時,劉邦馬上停止廢太子的想法了,為什么?因為劉邦看到了呂雉的政治手段,和駕馭開國老功臣的能力。劉邦明白,呂雉已經(jīng)從一個農(nóng)家小婦。成長成為一個具有高超手段的政治家了,她全完可以為劉邦撐起劉氏江山。并且劉邦堅信呂雉與他是同心同德的。
所以劉邦臨死前將江山交給了呂雉,而不是戚夫人。呂雉也沒負(fù)劉邦的重托,仍然按照劉邦所托,繼續(xù)任用劉邦所托的一幫老功臣。
如果呂雉真的有異心的話,劉邦說:?安劉氏者,必勃也。?那么呂雉就會早早地把周勃殺掉了,而不是等她死后,被周勃把她的五個孫子全殺了。從這點看,劉邦的失誤,呂雉都忠心地遵從了。
劉邦那個政治白癡的戚夫人戚夫人來到劉邦身邊時,劉邦已經(jīng)是漢王了。當(dāng)然不能說戚夫人不愛劉邦,而是愛劉邦的權(quán)。但起碼戚夫人不是與劉邦共患難的創(chuàng)業(yè)者,戚夫人跟著劉邦享的是榮華富貴。
當(dāng)然,一個有能力的男人,愿意把最好的東西送給他心愛的女人,那劉邦也是把皇后的位置給了呂雉。戚夫人享的不過是劉邦、呂雉用不完剩下的榮華富貴。
雖然劉邦也想過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那是因為劉邦害怕劉盈柔弱,擔(dān)不起大漢江山,當(dāng)劉邦發(fā)現(xiàn)呂雉可以助劉盈擔(dān)起大漢江山時,劉邦不是又改變了立劉如意為太子的主意了嗎?
再看看戚夫人是怎么作死的。戚夫人仗著能歌善舞深得劉邦寵愛,就癡心妄想地想當(dāng)皇后,皇太后,與呂雉爭權(quán)。劉邦死后,一開始呂雉并沒有殺戚夫人,只是把她打入冷宮勞動改造。結(jié)果,這個時候的戚夫人還不懂進(jìn)退地要求兒子為她報仇,寫了首《舂歌》
子為王,母為虜。
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
相離三千里,當(dāng)誰使告汝。
戚夫人的歌,如泣如訴,字里行間充溢著悲悲、切切、凄凄、慘慘的憂郁情。泣聲呼喚:?兒呀!娘愛你,想你,快來救救娘吧。?
不能不說戚夫人的確是位大才女,不愧為皇帝的寵妃,短短的四行,在中國的文學(xué)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具有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同等的文學(xué)價值。
然,戚夫人倒是宣泄了她的滿腔哀怨,可呂雉見了這首詩就怒火攻心了,呂雉咬牙切齒地說:?啊哈!你的賊心還沒死,還巴望著你兒子來救你,你們還想翻天不成?那好吧!我來成全你們母子的團(tuán)圓。?呂雉憤怒之下,毒死了劉如意,把戚夫人制成了人彘。
戚夫人的一首《舂歌》,不僅要了自己的命,同時也把她的兒子趙王劉如意也帶走了??蓱z的劉如意悲號道:?我怎么有這么一個媽?!?
劉邦一夜情的薄姬薄姬是劉邦的戰(zhàn)利品,原魏豹的寵妃,魏豹死后,薄姬被俘充入劉邦后宮做洗衣工。
偶然一個機會,薄姬得到了劉邦一夜情,生得一子劉恒。薄姬懂,論資本,她斗不過呂雉。論姿色,她斗不過戚夫人。所以就在劉邦后宮在為權(quán)力,拼殺得你死我活時,薄姬領(lǐng)著兒子劉恒離開權(quán)力,離開拼殺,離開斗爭。來到代國,過著默默無聞,毫無怨言的苦寒日子。
呂后是劉邦的老婆,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劉邦移情別戀了,他對戚夫人十分寵愛,尤其是在晚年的時候,對戚夫人母子身為寵愛。但同時,他也為戚夫人母子倆非常擔(dān)憂。
本來劉邦不喜歡嫡長子劉盈,尤其是認(rèn)為他與自己性格相左,有點過于軟弱了。他一直希望能夠廢了太子,而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墒鞘冀K他的這個愿望達(dá)不成,每一次提出來,都遭到群臣的反對。
既然達(dá)不成,那么就意味著劉邦死后,接班的是劉盈了。這下也就是呂后徹底得勢了,因為劉盈羸弱,自然是母后當(dāng)家做主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戚夫人母子就要倒霉了,肯定得看呂后的眼色行事了。
畢竟呂后狠起來,恐怕連他都會害怕的。再說此人天生就有些小心眼,肯定會報復(fù)的。
所以劉邦也做了一些自認(rèn)為妥善的安排。
他先是找了一個對呂后有恩,并且正直剛正的人周昌做劉如意的國相,期待他能夠幫助他。第二件就是派人去殺掉和呂后有親戚關(guān)系,還曾經(jīng)揚言要殺掉戚夫人母子的樊噲,只可惜這件事沒有完成他就死了。
同時對囑托劉盈,希望他能夠好好照顧自己的這個弟弟。
看似劉邦安排的挺合理,但是根本原因并沒有解決,那就是呂后。所以很多人一直有疑問,既然要保全戚夫人母子,那么最好的辦法,也是最徹底的辦法就是除掉呂后。
這樣一勞永逸,徹底地解決了問題,那么劉邦為什么沒有這么做呢?
其實就像當(dāng)初劉邦作為一國之君廢不了太子一樣,殺掉呂后這件事看似簡單,就是劉邦一句話的事,但其實不是這樣。
當(dāng)初群臣之所以反對廢立太子,其實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自然是劉盈的嫡長子身份,再說人家生性仁愛,在他們眼里會是一個不錯的皇帝。另一個方面自然是他背后的呂后了。
呂后是劉邦的老婆,早在劉邦一無所有的時候就跟了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再說人家家給劉邦還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功勞也是大大的。
也正是這份功勞,劉邦不可能除掉她。
雖然呂后后來并沒有做成皇帝,但是這個人不能小覷,手段也是有的,她與朝中很多功臣的關(guān)系非常好,這些人加在一起對劉邦形成了巨大的牽制。
再說人家娘家也是有人的,這么多年早已形成了外戚勢力,這些人都是靠著呂后,自然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她被除掉。
劉邦對劉盈和呂后不管做什么事,都得掂量一下,很有可能傷筋動骨。所以劉邦既廢不了太子,自然也殺不得呂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3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