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成名之戰(zhàn)是溫酒斬華雄,然而之后他一回合刺死顏良則更是令眾人大驚了,因為根據顏良之前的表現(xiàn)來看,顏良可并非碌碌之輩!而在白馬之戰(zhàn)中,面對顏良,曹營的一流猛將中都只有徐晃敢出戰(zhàn),其他人都集體沉默了!為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
白馬之戰(zhàn)
袁紹出兵攻打曹操,派顏良領精兵十萬先行出發(fā),而曹操見顏良軍陣齊整,人數(shù)眾多,心中駭然,不敢貿然出擊。于是命手下先行出陣挑戰(zhàn)。結果宋憲、魏續(xù)先后折于顏良手中,徐晃出馬后,也最終敗退而回。
原文:宋憲領諾,綽槍上馬,直出陣前。顏良橫刀立馬于門旗下;見宋憲馬至,良大喝一聲,縱馬來迎。戰(zhàn)不三合,手起刀落,斬宋憲于陣前。曹操大驚曰:“真勇將也!”魏續(xù)曰:“殺我同伴,愿去報仇!”操許之。續(xù)上馬持矛,徑出陣前,大罵顏良。良更不打話,交馬一合,照頭一刀,劈魏續(xù)于馬下。操曰:“今誰敢當之?”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zhàn)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栗然。
徐晃敗歸本陣后,曹營的其他猛將,就此沉默,再也沒有請戰(zhàn)了,這是為何?而曹操也似乎是明了了一切,撤軍而退,這又是為何?曹營中不是還有其他猛將嗎?許褚張遼夏侯惇不是還沒上場嗎?為啥他們不敢上前出戰(zhàn)呢?
徐晃
其實這主要要從徐晃的實力來分析!徐晃剛一出場時,戰(zhàn)力是十分強悍的,當時他還是楊奉手下大將,在攔截漢獻帝到許都途中,和曹軍爆發(fā)過一場大戰(zhàn)。
原文:徐晃當先,大叫:“曹操欲劫駕何住!”操出馬視之,見徐晃威風凜凜,暗暗稱奇;便令許褚出馬與徐晃交鋒。刀斧相交,戰(zhàn)五十余合,不分勝敗。操即鳴金收軍。
當時許褚新加入曹操,急于立功表現(xiàn),所以他肯定是全力以赴,而作為敵對陣營的徐晃,更加不可能留手,然而他們打了五十回合卻未分勝負,由此可見,徐晃的實力至少也是強一流的水平。之后曹操見徐晃的武力如此強悍,想要將其收入自己麾下,派人勸降,才最終收得徐晃。而徐晃在曹操手下,也是屢立戰(zhàn)功,多次幫助曹操擊敗強敵。
那么徐晃在曹營中的實力究竟能排在哪個層次呢?
在民間版的三國24名將中,徐晃排名第十五,低于許褚、夏侯惇、夏侯淵、張遼。
一呂二趙(馬)三典韋,四關五馬(趙)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然而,根據他們各自的戰(zhàn)績來看,其實徐晃的表現(xiàn)要好于這個排名,他的武力甚至要超過夏侯惇、夏侯淵和張遼。準確的說。在整個曹營中,就只有典韋、許褚、龐德的武力是要高于徐晃的,其他人要么是武功和他差不多,要么是弱于他。此時的戰(zhàn)場中,典韋早已去世,龐德也還未加入,所以說徐晃應該是能排在曹營猛將第二位的。
這樣一分析,我們就知道了,為啥其他武將集體沉默,不敢出戰(zhàn)了。
一、實力問題
在當時的曹營中,除了許褚,其他人沒有自信能夠打贏徐晃。那么連徐晃都打不贏顏良,他們其他人又何必出戰(zhàn)呢?有人會說了,許褚的戰(zhàn)斗力比徐晃強啊,他上場說不定能和顏良一爭高下呢?我們再來仔細分析一下,顏良二十回合擊敗了徐晃,而許褚是五十回合戰(zhàn)平了徐晃,即便徐晃在對陣顏良時放水了,那許褚也不一定有把握擊敗顏良啊。差距實在太大,許褚上陣最多也是多堅持幾十回合。
二、面子問題
對于武將來說,面子是十分重要的。不僅其他武將會掂量,就算許褚也會默默的思考,此時的他已然算是曹營第一武將,雖然他能打贏徐晃,但是并不一定能在二十回合勝出,那么他上場的話,到底能不能擊敗顏良呢?或者說,能不能打平呢?要是到時候萬一被顏良打的大敗而回,這不僅是丟自己的面子了,還把曹操甚至是整個曹軍的面子都丟了,第一猛將都被打敗了,讓其他士兵怎么辦?
曹操也是考慮于此,才最終選擇撤兵,而沒有點名讓許褚出戰(zhàn)。最終,他還是決定請關羽出馬,讓他出陣,就算輸了,對自己的影響也沒有許褚輸了影響大。
總結
白馬之戰(zhàn)中,面對顏良,之所以整個曹營一流猛將中只有徐晃出戰(zhàn),其他人集體沉默,就是因為徐晃的武力很高,在曹軍猛將中能排名第二,其他人擔心打不贏顏良,輸人又輸陣,影響軍心。
可以這么說,在三國中除了特定時期的關羽,沒人能夠斬殺顏良、文丑,甚至呂布復生,都不可能斬殺顏良、文丑……
包括關羽在內,關羽斬顏良,誅文丑,也并非真實武力值的體現(xiàn),顏良、文丑的競技水平,足可以媲美蜀漢五虎大將。
先看顏良:
顏良能夠三合斬宋憲,一個斬魏續(xù),二十合擊敗猛將徐晃,是曹營諸將盡皆栗然,望而生畏。此項戰(zhàn)績,堪比呂布的威震十八路諸侯。除了顏良之外,還沒有哪個大將能讓完全體的曹魏集團如此頭疼的。
別的不說,只二十合擊敗徐晃一戰(zhàn),就足以證明顏良的頂級戰(zhàn)將身份。要知道!徐晃的競技水平,可是能四五十合打平許褚的??梢婎伭嫉娜偈侄?,相對于許褚來說,明顯的更有優(yōu)勢。許褚都打平過呂布、趙云、典韋、馬超,那么?顏良能敗給這些人嗎?
再說文丑:
文丑的磐河之戰(zhàn),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吧!白馬將軍公孫瓚出陣單挑文丑,被十余合殺得倉惶敗逃。還止如此,文丑單槍匹馬追入敵陣,一個人殺退賬前四將,殺散千軍萬馬,如入無人之境。
文丑左沖右突,一度將公孫瓚逼入了決定,狼狽不堪,只能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當文丑舉槍要殺公孫瓚的時候,趙子龍突然出現(xiàn),與文丑打了個五六十合平手,后面大隊軍馬開至,文丑才拔馬而走。
之后的延津一戰(zhàn),文丑面對張遼、徐晃二將夾擊,更是連射兩箭,將張遼射落戰(zhàn)馬,險些死于非命。徐晃截住廝殺之后,兩人單挑了三十回合,徐晃拔馬而走。
可見!以顏良、文丑兩人的實力,百分之一百的可以稱之為頂級高手,武力值不下于五虎大將。
關羽斬顏良和文丑,兩名將領實力到底如何。
在三國時代早期,袁紹絕對屬于舉足輕重的人物,官渡之戰(zhàn)中,袁紹擁兵幾十萬,良將千員,謀士無數(shù),但最終卻慘敗于曹軍??v觀袁紹生平,可知其失敗并不偶然,原因也多種多樣,但主要一點則是其不諳用人之道。
官渡之戰(zhàn)初期,袁紹派大將顏良進攻白馬,曹操采納荀攸之計,引兵延津,佯裝渡河襲擊袁紹后方,乘袁紹分兵之機,再以輕裝部隊回襲白馬。袁紹果然中計,曹操派關羽突襲白馬,斬殺顏良于萬馬軍中;得勝后,袁紹渡河追擊,由此引發(fā)了延津之戰(zhàn),這支軍隊被誘入曹操設下的埋伏,袁紹的又一名將文丑被殺。曹操大挫敵軍銳氣,順利撤回官渡。
袁紹與曹操就天下霸主進行了空前的一場大戰(zhàn)。一直披著神秘外紗的顏良終于出現(xiàn)在眾人眼前。白馬一戰(zhàn),先是連斬曹營中宋憲、魏續(xù)二人,后又輕松的以不到20回合打敗了徐晃。要知道,徐晃可是和許褚大戰(zhàn)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的,武力值絕對也是一流。如此戰(zhàn)力曹操知道即使許褚上去了也同樣打不過顏良,正在發(fā)愁的時候,謀士荀彧出主意讓關羽出戰(zhàn)。
理由是:劉備肯定在袁紹那里,如果關羽殺了顏良,那么袁紹肯定會遷怒于劉備,如果關羽被顏良殺了,說明名大于實,死不足惜!里外里不虧的事,曹操于是派人把關羽請來。按理說不占主動權的時候避戰(zhàn)是正確的選擇,可是偏偏遇到了有赤兔馬的關羽,追上后一刀斬文丑于馬下。
顏良的死,戰(zhàn)前曹操的重要謀士荀彧曾做過預測:“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zhàn)而禽也。”如果說荀彧是曹操的人說話有鼓舞士氣之嫌,那不妨再看看沮授對顏良的評價:“良性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
曹操知道硬拼不過文丑,因此采用了驕兵之計,將隨身財物輜重沿途拋棄。果然,沒有嚴明紀律的文丑部下只顧哄搶,全然沒有防備的文丑和劉備被600騎兵沖殺。文丑稀里糊涂的死于亂軍之中,劉備趁亂再次逃走。人都認為是司馬懿與張郃不合,故意安排張郃去送死。至于真實的原因,恐怕只有司馬懿才知道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3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劉裕北伐前做了哪些準備為何能夠成功
下一篇: 同樣是篡位,為何趙匡胤的評價卻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