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褚遂良,唐朝時期宰相,初唐四大家之一

      眾妙之門 2023-07-06 23:02:10

      褚遂良

      ,字登善,唐朝時期宰相
      、政治家
      、著名書法家
      ,弘文館學(xué)士褚亮之子
      。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介紹
      ,一起來看看吧

      褚遂良出身河南褚氏,博學(xué)多才

      ,精通文史。隋末時期
      ,追隨西秦霸王薛舉,擔(dān)任通事舍人
      。歸順唐朝后
      ,得到唐太宗重用
      ,歷任諫議大夫
      、黃門侍郎,累遷中書令
      ,執(zhí)掌朝政大權(quán)。貞觀二十三年(649年)
      ,與司空長孫無忌同受遺詔輔政。唐高宗繼位后
      ,升任右仆射
      ,冊封河南郡公
      ,歷任同州刺史
      、吏部尚書,累遷右仆射
      ,參知政事。反對冊立武則天為后,貶為潭州(今長沙)都督
      。武后掌權(quán)后,遷桂州(今桂林)都督
      ,再貶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
      ,卒于任上
      。神龍革命后追贈右仆射
      ,謚號“文忠”
      。天寶六載(747年),配享唐高宗廟庭
      ,累贈太尉。

      褚遂良工于書法

      ,初學(xué)虞世南
      ,后取法王羲之
      ,與歐陽詢
      、虞世南、薛稷并稱“初唐四大家”
      ,傳世墨跡有《孟法師碑》《雁塔圣教序》等。

      人物生平

      出身名門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

      ,褚遂良出身于名門貴族
      。父親褚亮在隋朝官至散騎常侍一職
      ,與虞世南
      、歐陽詢等人為好友。褚亮因與楊玄感有交情
      ,故在楊玄感起事被鎮(zhèn)壓后左遷為西海郡司戶
      。大業(yè)十三年(617年)七月,薛舉稱帝
      ,褚亮被任命為黃門侍郎
      ,褚遂良則做了薛舉的通事舍人,掌管詔命及呈奏案章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

      ,李淵建立唐王朝
      ,其后派遣李世民平定西涼割據(jù)勢力
      ,卻被薛舉擊敗。薛舉在東征長安途中病死
      ,其子薛仁杲繼位。同年十一月
      ,李世民包圍了薛仁杲駐扎在涇州的營寨。薛仁杲投降
      ,被押往長安處決
      ,而他手下的人被收編在李世民的麾下
      ,褚遂良就這樣入仕李唐王朝
      ,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起初
      ,褚遂良在秦王李世民那里做鎧曹參軍,李世民對褚遂良懷有好感

      鎧曹參軍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命李世民掌握東部平原文

      、武兩方面的大權(quán)
      ,并且允許他在洛陽開府——天策府
      。同年
      ,李世民成立了自己的文學(xué)館,其中有十八名學(xué)士在做他的國事顧問
      。褚遂良的父親褚亮便是其中的一員
      ,主管文學(xué)。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
      ,褚遂良的學(xué)識與日俱進(jìn)。尤其是書藝
      ,在歐陽詢與虞世南的指導(dǎo)下
      ,更是出類拔萃,且具備了歐
      、虞二人所不具備的政治地位與社會名望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短茣肪砹摹妒佛^下》記載
      ,弘文館的日常事務(wù)
      ,就是由褚遂良來管理的
      ,人們稱他作“館主”。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

      ,李世民發(fā)動了“玄武門之變”,隨后被立為皇太子
      。八月
      ,唐高祖禪讓皇位
      ,李世民登上了皇位,次年改年號為“貞觀”
      ,是為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
      ,唐太宗下詔在隋末戰(zhàn)亂時期的戰(zhàn)場修建廟宇
      ,以紀(jì)念功業(yè)
      ,為死難戰(zhàn)士祈福
      。其中在戰(zhàn)勝宋金剛的晉州建立慈云寺
      ,由褚遂良書碑

      貞觀十年(636年),褚遂良出任起居郎

      ,專門記載皇帝的一言一行。貞觀十二年(638年)
      ,虞世南逝世,魏徵將褚遂良推薦給李世民
      ,太宗命他為“侍書”

      黃門侍郎

      李世民曾廣泛收集王羲之的法帖,褚遂良可以鑒別出王羲之書法的真?zhèn)?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使得沒有人再敢將贗品送來邀功

      。唐貞觀十五年(641年),褚遂良勸諫太宗暫停封禪
      。同年由起居郎遷諫議大夫。李世民每有大事
      ,幾乎都要向褚遂良咨詢。

      貞觀十七年(643年)

      ,太子李承乾以謀害魏王李泰之罪被廢
      ,太宗欲立李泰
      ,而褚遂良與國舅長孫無忌則極力說服太宗立第九子晉王李治為皇太子(即唐高宗)

      貞觀十八年(644年),褚遂良以黃門侍郎的身份開始參預(yù)朝政決策

      。隨后,他被皇帝派往全國各地
      ,巡察四方
      ,直接可以黜陟官吏

      當(dāng)時

      ,高句麗大臣淵蓋蘇文殺死了唐朝所冊封的國王高建武,唐太宗想以此為借口親自去征討高句麗
      ,此事遭到了褚遂良的反對,但是太宗沒有采納
      。后來淵蓋蘇文派人進(jìn)貢白金,褚遂良引用臧哀伯諫納郜鼎的故事來進(jìn)諫
      ,太宗遂拒絕領(lǐng)受白金
      ,將高句麗使者下獄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遠(yuǎn)征高句麗
      ,無功而返,驗(yàn)證了褚遂良的話是正確的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

      ,褚遂良的父親褚亮去世,他不得不暫時回鄉(xiāng)守孝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褚遂良又被起用為黃門侍郎
      。同年九月
      ,被提升為中書令
      ,成為繼魏徵之后
      ,與劉洎、岑文本
      、馬周
      、長孫無忌一樣在唐代政壇上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大臣。

      托孤輔臣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

      ,唐太宗李世民在彌留之際
      ,將長孫無忌與褚遂良召入臥室,對二人說:“卿等忠烈
      ,簡在朕心
      。昔漢武寄霍光,劉備托諸葛
      ,朕之后事
      ,一以委卿
      。太子仁孝
      ,卿之所悉
      ,必須盡誠輔佐
      ,永保宗社?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睂μ永钪握f:“有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在,國家之事
      ,我就放心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庇谑敲铖宜炝计鸩菰t書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六月,李治繼皇帝位

      ,封褚遂良為河南縣公
      ,次年,又升為河南郡公
      ,后借故把他貶為同州刺史。三年后
      ,高宗又把他召回身邊
      ,征拜為吏部尚書
      ,同時監(jiān)修國史
      ,加光祿大夫
      ,又兼為太子賓客
      。 永徽四年(653年),又升為尚書右仆射
      ,執(zhí)掌朝政大權(quán),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頂峰

      廢后之爭

      永徽六年(655年)

      ,在是否立武昭儀為皇后的斗爭中
      ,褚遂良與長孫無忌強(qiáng)烈反對任何廢黜王皇后的企圖
      。高宗召太尉長孫無忌
      、司空李勣
      、尚書左仆射于志寧以及褚遂良進(jìn)官商議廢后立后之事。褚遂良發(fā)了一通議論
      ,給皇帝潑了一瓢冷水。而他的那種不要命的態(tài)度——將官笏放在臺階上
      ,同時也把官帽摘下
      ,叩頭以致于流血——更使皇帝大為惱火
      ,讓士兵把他強(qiáng)行拉了出去
      。而坐在皇帝后邊的武氏則恨不得立刻將他處死
      。在關(guān)鍵的時候
      ,善于迎合旨意的李勣卻說了一句話:“此乃陛下家事,不合問外人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边@一來既改變了唐王朝的命運(yùn),也將褚遂良等人推入了悲劇的深淵

      凄涼晚年

      武氏在唐永徽六年(655年)十月被冊封為皇后,褚遂良也被武皇后趕出朝廷

      ,到潭州任都督
      。 唐顯慶元年(656年)元旦
      ,武后的兒子李弘(652年-675年)被立為太子

      唐顯慶二年(657年)春天,褚遂良調(diào)到離京師極遠(yuǎn)的桂州(今廣西桂林)去任都督

      。同年晚些時候,武則天則與許敬宗
      、李義府一起
      ,誣告中書令來濟(jì)
      、門下侍中韓瑗與在廣西的褚遂良共謀反叛

      晚年的褚遂良又一次被貶——這一次是被貶到更遠(yuǎn)的愛州(今越南清化)

      ,褚遂良在絕望之中
      ,上了一封陳情書給高宗,訴說自己曾長期為高祖與太宗效勞
      ,最堅決地支持高宗繼位等等,結(jié)果仍是無濟(jì)于事

      顯慶三年(658年)

      ,禇遂良在愛州帶著遺憾離世,享年六十三歲。另據(jù)唐人張懷瓘《書斷》記載
      ,褚遂良卒于顯慶四年(659年)
      ,享年六十四歲
      。在他死后
      ,武則天等人還沒有放過他,一方面把他的官爵削掉
      ,另一方面把他的子孫后代也流放到愛州
      。神龍政變后恢復(fù)官爵,后追贈謚號“文忠”
      ,于天寶六載(747年)配享高宗廟庭。 唐德宗時追贈太尉
      ,唐懿宗時經(jīng)安南觀察使高駢奏請
      ,訪求褚遂良后裔護(hù)喪歸葬于陽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4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
      ,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shù)被改進(jìn)之后,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年羹堯?yàn)槭裁幢挥赫铝钭詺⒛旮蚍噶擞赫男┙?/div>
      年羹堯?yàn)槭裁幢挥赫铝钭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文章介紹
      。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之人
      ,進(jìn)士出身
      ,官升至四川總督、川陜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