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古墓中為什么會發(fā)現(xiàn)宋朝公主?感興趣的讀者和對百科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哈爾濱曾發(fā)現(xiàn)一座古墓,考古人員打開木棺,面面金光閃閃,定眼一看,金光竟然是死者身上的衣裳發(fā)出來的。
消息不脛而走,很多人都跑來圍觀,猜測是不是挖到古墓了。一位頗有見識的老人表示,這很有可能是金代的東西。
老人之所以推測是金代的東西,是因為城子村一直保存著金代的古城,而村民家,離古城僅有400米。
村民聽了不敢大意,連忙上報。當?shù)匚奈锊块T得知,即刻派人前來探查,果真在挖到石板處發(fā)現(xiàn)了一座古墓。
為了保護古墓中的文物,文物部門對此進行了搶救性的發(fā)掘,結果驗證了老人的判斷,這的確是一座金代貴族的墓葬。
眾所周知,金代提倡薄葬,專家本以為這座古墓同樣如此,但令人驚喜的是,這座墓竟然是厚葬。發(fā)掘才進行到一半,專家就已經發(fā)掘出幾百件稀有的金代文物,再加上珍貴的文物接二連三的問世,參與發(fā)掘的考古專家越發(fā)干勁十足。
隨著發(fā)掘的深入,墓室終于清理干凈了。
懷著激動的心,專家打開了大石槨,石槨內是一口寬大的木棺。讓考古專家欣喜的是,木棺上有一塊制作精美的銀牌,銘牌用蓮花和蓮葉圖案裝飾,上面刻有“太尉開府儀同三司事齊國王”12個篆字。
這幾個字透露出墓主人的真實身份——完顏晏。
據記載,金朝當過齊國王的共有4位,但兼任過太尉的,僅有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堂弟完顏晏。
考古專家迅速將木棺清理干凈,而后小心翼翼打開了木棺,令人吃驚的是,木棺里面竟然充斥著金光,耀眼無比。
難道里面有什么重寶?
眾人湊近一看,才知金光是從骸骨是死者身上衣裳發(fā)出來的。原來,死者身上的衣裳布料采用的是織金面料,所謂織金面料,就是以金縷或金箔切成的金絲作緯線織制而成的布料。
更讓考古專家訝異的是,木棺里面竟然有兩具骸骨!不難推測,其中一人是完顏晏的夫人。這意味著,這是一座合葬墓,且是傳說中的“同棺合葬”!
兩具骸骨并排而臥,頭上都戴著宋朝經典的璞頭,身穿制作精良的錦袍,衣服圖案精美,色澤艷麗,且完好無損。
專家認為,由于該地地勢較高,墓葬不會接觸到地下水,這樣的保存環(huán)境相對比較干燥。再加上北方冬天特別寒冷,墓葬中的衣服才得以保存得如此完好。
棺內高個子的是男性,經檢測,年齡約為60多歲,1米65左右身高,男子腰佩玉柄短刀,雙手各握一金餅,上刻有“八十”的字樣,這也再次證明了他的身份,因為完顏晏有一個兒子就叫“八十”。
矮個子遺骸為女子,項戴瑪瑙金絲鏈,腰佩飾件,富貴逼人,經檢測,去世時約為40歲。讓專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女性的頭部及面部卻用黃色絲織品包裹著。
女子年紀輕輕為何就去世了?她臉上為什么會蓋著黃娟?
經過仔細檢測,專家果然發(fā)現(xiàn)端倪。
種種跡象表明,女主并非自然死亡!
專家推測,完顏晏在去世前,曾命令此女子殉葬,不料女子不從,仆從只能來硬的,最終女子傷重而亡。由于抵抗時,面部受損,下葬時便用絲織品遮住。
那么,女子到底是誰呢?
對此,專家們也進行了研討,并翻閱了大量資料,最終,一個推測得到了多數(shù)人的認可,女子是宋徽宗趙佶的第三十二女——慶福帝姬趙金姑!
據記載,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占北宋皇朝,不僅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還擄走了上萬名宮廷、宗室和京城婦女,其中不乏妃嬪、帝姬和公主,而年僅7歲的慶福帝姬趙金姑就在其中。
這些女性在金軍的押解下隨同北遷,在途中歷經磨難、大批死亡。到達金國都城上京以后,幸存的女性又被賞賜給金軍將領大臣、甚至平民。
由于趙金姑只有七歲,因此逃過一劫,被安排在了洗衣院撫養(yǎng)。公元1135年,趙金姑從洗衣院召入宮中,封為夫人,后晉升為次妃。
專家認為,金熙宗被刺身亡后,趙金姑又嫁給了齊國王完顏晏。完顏晏去世后,她則被要求去殉葬。其依據就是,按照這位女子的死亡年齡倒推40年,正好就是趙金姑的出生時間。
當然,這一切都是推測,并沒有直接證據能證明墓中女子就是趙金姑。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專家從墓葬中發(fā)掘整理出33件保存完好的絲質服飾和冠帶,其中男穿8層17件衣服,女穿9層16件。尤其是那兩件發(fā)出金光的棉袍,經過考古人員的精心辨認,所采用的織金技法至少有七種。技法極其眾多,工藝十分精湛。
如果說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紡織品代表了西漢時期紡織技術的巔峰,那金代齊國王墓中出土的那兩件棉袍,足代表古代織金工藝的巔峰水平。兩者各有千秋,不相上下,因此金代齊國王墓也被譽為“北方馬王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5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西夏能抗衡北宋140多年,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