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關羽和張飛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蜀亡后,張飛一家安然無恙,但為何關羽滿門被殺?
公元263年,后主劉禪率文武群臣,向魏國大將鄧艾投降,至此,蜀國宣告滅亡。
蜀亡后,關羽后人全家被殺,而張飛一家人卻安然無恙,不僅如此,還頗受禮遇,同為“桃園三結義”的兄弟,后人結局卻相差甚遠。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二人的后裔結局不同呢?他二人又是曾經做了什么,讓后代的待遇區(qū)別如此之大呢?
關羽后人被殺,源于一場公報私仇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率軍攻打樊城,曹操派大將于禁率七軍迎戰(zhàn)。
在于禁軍中,有一員大將,讓關羽頗為忌憚,此人實力強悍,曾在兩軍陣前,一箭射中關羽,因其常騎白馬,故得“白馬將軍”稱號。
此人正是龐德龐令明,
龐德原是馬超部下,在建安二十年,曹操平定漢中時,龐德降曹,曹操敬龐德驍勇,便拜其為“立義將軍”,封其為“關門亭侯”。
知遇之恩,讓龐德頗為感動,常有士為知己者死之念。
建安二十三年,宛城守將侯音、衛(wèi)開反曹,龐德受命與曹仁伐之,雙方激戰(zhàn)數月,在建安二十四年正月,龐德將二人斬于馬下,一時間,龐德威名遠播。
同年,劉備進軍漢中,夏侯淵、張郃不敵劉備軍隊,又因曹操援軍未到,最終導致漢中陷落,之后,因關羽攻打樊城,龐德便隨于禁一同迎戰(zhàn)關羽。
初戰(zhàn)時,龐德極為神勇,曾一箭射中關羽前額,因此,才會令關羽對他十分忌憚。
雙方僵持期間,因龐德之兄龐柔身在漢中,曹營眾將對龐德多有猜疑,唯恐龐德暗中通敵,對此,龐德則表示,自己“深受國恩,義在效死”。
當年八月,曹仁下令于禁、龐德在樊城北邊十里屯扎,恰逢正值雨季,漢水暴漲,正好將龐德扎營之處淹沒,無可奈何之下,龐德只能率眾將上河堤避水。
而蜀軍這邊,關羽抓住機會,乘坐船只圍攻曹軍,蜀軍用弓箭,逼得河堤上的曹軍無路可退,大將于禁眼見大勢已去,便率軍投降。
而龐德則不為所動,佇立在河堤上,被甲持弓,做頑強抵抗,自清晨戰(zhàn)至中午,身邊有部將董衡、董超意欲投降關羽,但都被龐德所殺。
但最終,寡不敵眾下,龐德還是被關羽擒住,押往蜀軍大營。
在蜀軍大營中,關羽愛惜龐德將才,對其招降,但龐德站而不跪,并對關羽的勸降破口大罵,稱關羽為“豎子”,并說魏王曹操威震天下,是真正的大英雄,而劉備只不過是一個庸才而已,自己寧可作曹家鬼,也不作劉家將。
為此,關羽大怒,最終將龐德斬殺。
那么這件事和關羽滿門被殺有什么關系呢?正是因為關羽殺了龐德,才招致龐德后人的報復。
龐德有個后人,叫做龐會,是龐德的兒子,在龐德被殺后,曹操為此十分悲傷,為表彰龐德的忠義,便將龐會封侯,食邑百戶。
曹操死后,曹丕登基,同樣對于龐德的后人龐會十分尊重,也對龐會進行了厚待,而父親被殺,作為兒子的龐會經常想的,就是如何替父報仇雪恨。
龐會的這種想法,其實也能理解,有道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他作為龐德的兒子,想辦法一雪前恥也是正常的事情。
不過,當時關羽早已死在麥城多年,因此,龐會就將目光轉向了關羽的后人。
關羽有兩個兒子,長子關平,次子關興,關平與關羽一同被殺,而關平則在蜀國任職,在他死后,留下兩個兒子,長子關統(tǒng)和庶子關彝。
關統(tǒng)年紀輕輕便因病去世,膝下無子,在他死后,關彝承襲其位,在蜀國擔任虎賁中郎將。
不過,此時的關家,在蜀漢影響力很大,龐會一時半會還真不敢下手,但很快機會就來了。
蜀國滅亡后,大將姜維曾預謀復國,便假意聯合魏國大將鄧艾、鐘會兩人,說動二人自立為王,但不曾想計劃泄露,魏軍將領發(fā)動兵變,將三人全部殺死。
之后,魏國將士就對蜀軍展開了報復,在蜀漢燒殺搶掠,制造了很多慘案。
而龐會也在其中,他趁機找到關彝一家,將其滿門誅殺。
也就是說,關羽留在蜀國的后人,只有關彝這一支,而龐會所殺的,也正是關彝一家。
所以說,關羽的后人被殺,其實源于當年關羽斬殺龐德埋下的禍根,因為蜀國的滅亡,讓龐德之子龐會抓住了機會,將關彝全家殺害,說白了,就是一場公報私仇。
而張飛一家安然無恙,則是因為張飛娶了個好老婆
公元200年,劉備在徐州的根據地被曹操打散,損失慘重,桃園三兄弟不得不開始跑路。
跑來跑去,就跑到了譙縣,這里是曹操的老巢,正待幾人出城的時候,一個嬌滴滴的打柴小娘子出現在眾人面前。
這個小娘子身份可不簡單,她是名將夏侯淵的侄女,也是夏侯霸的堂妹夏侯氏。
至于侯門之后的夏侯氏為何會出城打柴,其實并不復雜,東漢末年的百姓們的日子很苦,即便是名將夏侯淵也不例外,當年他為了救活亡弟孤女,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幼子,足以可見當時生活條件的艱難。
因此,年紀輕輕的夏侯氏,出城打柴也是很正常的。
遇到張飛的時候,夏侯氏也就十三四歲,張飛一看這姑娘長得挺標致,得了,搶回去當夫人吧,就這樣,夏侯氏被張飛強行擄走。
搶走之后,夏侯氏通報姓名,張飛這才了解她的身份,不過,他不僅不怕,反而大喜,了解夏侯氏是良家大族女子,于是,便娶其為妻。
那么,夏侯氏答應嗎?這個無從知曉,答不答應都已經被張飛擄走了,大概是生米煮成熟飯了吧。
在此之后,夏侯氏跟隨張飛東征西討,期間也確實受了不少罪,不過,兩人的感情應該就是在這期間逐漸建立起來的,夏侯氏也為張飛生下了一子兩女。
正是因為有夏侯氏的存在,才讓張飛的后人在蜀國滅亡時安然無恙。
張飛一共有兩子兩女,長子張苞為張飛的嫡妻某氏所生,但因病早亡,張苞有一子名為張遵,在綿竹之戰(zhàn)中,力戰(zhàn)而亡,也就是說,張苞這一脈沒了后人。
因此,在張飛遇刺身亡后,承襲他爵位的,是夏侯氏所生的次子張紹。
所以按親戚關系說起來,張紹還是夏侯淵的外甥。同時,張飛的兩個女兒,也就是張紹的妹妹,先后嫁給了劉禪,也就是說,劉禪應該是夏侯淵的外甥女女婿。
當年,夏侯淵之子夏侯霸走投無路,投奔蜀國時,后主劉禪還拉著夏侯霸的手,指著自己的兒子說,這也是夏侯氏的后代,因此夏侯霸才會在蜀國加官封爵,備受恩寵。
有這層關系在,魏國將領在滅蜀時,無論如何也不會動張飛一家人的。
另外,劉禪向鄧艾投降時,是委派時任侍中的張紹前去遞交降表的,讓他去也是因為張紹背后的關系,遞交降表最合適不過。
同時,張飛的兩個女兒,嫁給劉禪并被冊封為皇后,不管怎樣,都算是蜀國的皇室成員,雖說被滅國了,但至少身份還在那擺著。
連劉禪都被曹魏冊封供養(yǎng)起來了,他的皇后和小舅子,自然也在這個范圍內。
更何況,張飛的后人已經沒有什么威脅,還能拿出來充當門面,顯示一下“仁愛”之心,讓還在苦苦支撐的東吳人看一看,投奔曹魏才是正道。
因此,張飛的后人,才會在蜀國滅亡時安然無恙,并且加官進爵,風風光光。
總之,張飛關羽二人,雖同為桃園兄弟,但其后人的結局卻相距甚遠,這和兩人曾經的所作所為有很大關系,關羽殺龐德埋下了禍患,而張飛娶夏侯氏,則做好了鋪墊。
是非對錯暫且不說,我們只了解,在千百年后,關羽被尊為武圣受世人敬仰,而張飛則早已泯然于眾人矣。
夷陵之戰(zhàn)前后,關羽張飛兩人相繼死于非命,好在他們的后代還是因為父輩所立軍功和擁戴之功在蜀國享受到很好的待遇。然而,蜀國滅亡后,張飛的后代得以留存下來,并未遭到清洗,而關羽的后代卻慘遭殘酷屠殺。這到底是因為什么呢?
龐德原本是西涼馬超麾下將領,作戰(zhàn)十分勇猛。后來在馬超在渭南與曹操激戰(zhàn)兵敗之后,隨馬超一起投靠在漢中張魯的門下。隨后馬超就歸降了劉備,但是龐德依舊留在張魯那里。后來,曹操起兵平定了漢中,龐德便歸降了曹操。
曹操聽聞龐德驍勇善戰(zhàn),拜龐德為立義將軍。至此龐德一直對曹操忠心耿耿,從無二心。曹操逐漸開始越來越器重他。但是在隨后的襄樊之戰(zhàn)中,龐德主動請纓支援曹仁。大多數將領并不認可這個決定。但是龐德在陣前進行了一番慷慨陳詞,說服眾將,下定決心要與關羽決一死戰(zhàn),甚至在出征前帶著自己的棺材出征,隨后曹操命令龐德領兵前去支援曹仁。在戰(zhàn)場上兩軍對峙的時候,龐德一箭射中關羽前額盔甲,但是兩軍交戰(zhàn),實力懸殊,龐德兵敗被擒。
龐德被俘后,大罵關羽,寧死不降。關羽聽后十分憤怒,感覺受到了侮辱,便殺掉了龐德。正因為此事,龐會和關羽之間有殺父之仇。因而在跟隨鐘會伐蜀的時候,龐會趁機一舉殺了關羽全家。 正是由于有這份很大的私仇,才使得關羽后代慘遭屠戮。
公元263年,司馬昭派遣鐘會,鄧艾等大將共同起兵準備大舉伐蜀。蜀兵不敵魏軍,劉禪隨后舉城投降蜀漢至此滅亡。
劉禪移居洛陽,家屬也均得以保全,并沒有死于戰(zhàn)火。當時后主劉禪的兩任皇后都是張飛的女兒,同樣也得到了禮遇和尊重,并未殺戮。 因此張飛一家得以在皇后的保護下逃過一劫。而關羽與皇室并沒有直接的關系,并沒有得到政治上的特殊保護,因而關羽后代的結局就在龐會的仇恨下注定了。
我們都知道,曹操原本就姓夏侯,在創(chuàng)業(yè)期間,身邊也不乏姓夏侯的名將。夏侯淵可是曹魏政權的肱股之臣,自曹操起事之后,夏侯淵就一直跟在曹操身邊,經歷數場戰(zhàn)爭,曹操十分信任他,其地位可想而知。
但就是這樣的一位虎將的侄女竟然嫁給了張飛。夏侯淵自從在定軍山戰(zhàn)死后,一直受到曹操的禮遇,甚至將他的牌位移到了太廟里面去。由此可見,曹魏政權對待夏侯淵可謂是相當尊敬。 正是由于這層關系,張飛一家在蜀漢滅亡后沒有受到為難。
關羽在鎮(zhèn)守荊州的時候,相當驕狂。當年劉備將馬超,黃忠,趙云,張飛,關羽五人封為五虎上將。當身在荊州的關羽得知此事后,表現的很生氣。認為馬超才是剛剛從張魯那里投降過來的,資歷太淺,不配合他相提并論。老將黃忠,年齡太大,已經不是當年那么的英勇了,也不能把他和我相提并論,因而并不愿意受此封號。
還有就是吳主孫權派人來和關羽提親,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娶關羽的女兒。關羽聽聞使者來意,拒絕和親并大罵不止,這令孫權十分氣憤。同樣協助鎮(zhèn)守此地的麋芳和士仁素來厭惡關羽的輕慢態(tài)度。關羽命令兩人負責供應軍隊所需的糧草軍需,但兩人對關羽懷恨在心,因而工作做得并不認真,在關羽兵敗之時也不發(fā)兵援救。
關羽放出話去,說是一定要嚴辦他們二人。他們十分害怕,孫權前去游說,兩人隨即投降。從而造成了后來失去荊州,敗走麥城的悲慘結局。由于關羽對待文人的輕慢態(tài)度,作為武將的大大咧咧的性格,以至于他在無意中得罪了很多人。 關羽后代的悲慘遭遇與關羽本人實際上也有很大的關系。
總的來說,處在漢末三國的繽紛亂世之中,想要獨善其身是很難的,由此可見關羽和張飛確實是個英雄,但是他們后代的遭遇差距卻如此之大,造成這樣的結果過原因也有很多。 但實際上最為重要的原因還是關羽殺掉了龐德,龐德以并不亞于關羽的忠勇得以在曹操帳下做事,其子龐會必然也是嫉惡如仇。此間殺父之仇怎能不報。
更何況,蜀主劉禪,昏庸無能致使蜀國衰亡,鐘會伐蜀具有一定的正義性,況且關羽和關羽的后人并沒有讓曹魏政權可以放他一馬的理由,關于早年間的威名和忠義之舉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化為塵埃,并不能起到任何的震懾作用,相反還會引來殺身之禍,而這也就是關羽的后代為何在蜀漢滅亡后被滅門的最終原因。
原因很多,不一而足。限于篇幅,僅舉例一二。
比如關羽善待卒伍而驕于士大夫,這是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而且他恩怨分明,頗有任俠之風。
而張飛敬士大夫而不恤小卒,這就有點“拜高踩低”的意思,加上殘暴無恩,刑殺太過,相比之下,便落了下乘。
最重要的一點,忠義精神本身有問題,而關羽私德好,卻做過降將,德高又背德,這是一個很好的典型。
同為萬人敵的關羽、張飛,在二人死后其后人的結局有著天壤之別。
關羽和張飛的大名,我想各位讀者朋友們都不陌生,無論是在正史還是在演義當中,關張都是不可多得的絕世猛將,甚至將關羽看成第一猛將也不為過。但就是如此勇猛的兩人最終結局都很凄慘,關羽被無名小將擒獲后為東吳所害,而張飛則死于自己的士卒之手。 盡管兩人都落了個身死道消的下場,但是他們后人對結局卻是截然不同。
先來看看關羽一族,毫不夸張的說關羽后人的結局十分凄慘。想當年關羽水淹七軍擒殺龐德,那是何等的威風,但是他也因此和龐德家族結下死仇,天道輪回,幾十年后龐德的后人為他報了仇。
當時西入川蜀的人員中,有一名叫龐會的將領,他就是龐德的親兒子,為了給自己父親報仇他下令要屠盡關氏一族,據《三國志》記載:
龐德之子龐會,隨鐘會、鄧艾伐蜀,蜀破后盡滅關氏一族。
從這里來看,關羽的族人全部死于對手的仇殺,落了個滅族的下場。但是實際上,關羽的血脈并沒有就此斷絕,尚且還有在荊州的關平之子為關氏延續(xù)了血脈,清朝官方甚至還為他們修訂族譜作為證明,這也是為什么現在還有人自稱是關羽后人的原因。
不過從這里看,就連血脈的延續(xù)都是如此悄無聲息,關羽后人早已不復當年關氏的榮耀。
反觀張飛的后人,他們的生活可比關羽后人幸福的多。張飛有兩個女兒,全部都嫁給了后主劉禪,而且兩人先后成為皇后。同時他還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張苞雖是一員虎將,卻不幸英年早逝,讓人嘆惋不已;小兒子張紹從政,本身能力不錯,而后更是進入蜀漢權力的中心,就連蜀漢后來被鄧艾攻破,后主劉禪投降之時,他也因為是一名忠臣而被魏國封為列侯,對此《三國志》這樣記載:
?艾得書,大喜,即報書,遣紹、良先還。及歸魏,紹封列侯?。
我們可以看到張飛后人的結局無比美好,兩個女兒都貴為皇后,享受了一輩子的榮華富貴;小兒子更是一直被劉禪重用,就連投降都能被封侯,我想如果張飛在九泉之下有知,一定會感到很欣慰。
那么為什么關羽和張飛他們后人會有這種天差地別的結局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運氣上的差距。很顯然關羽后人的運氣很不佳,他們怎么都沒有想到會遇到龐德的后人,最后還差點將他們滅族了;反觀張飛后人不但沒有遇上那種滿腦子都是仇恨的死敵后人,還因為和后主劉禪親近而保全了自己,這運氣上的差距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是相貌上的差距。為什么張飛的女兒能被劉禪看上最后甚至當上了皇后,而關羽的女兒卻沒有這樣的福分呢?答案就是張飛女兒的顏值要高出很多,很多人都說張飛是濃眉大眼的大老粗,但實際上倘若父親長相太差,生出來的孩子顏值也不會高。所以,歷史上真實的張飛相貌一定不會遜色常人,而且可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美男子。
還有一面是布局能力上的差距。眾所周知關羽頗具傲骨,性格上的缺陷使得他樹敵無數,同時也沒有給自己的后人鋪好后路;相反張飛就顯得心思縝密了,他讓自己的兩個女兒跟在皇帝身邊,又讓自己的兒子進入權力的中心,如此一來給了他后人極大的保障,至少和皇帝是一榮俱榮,所以論布局能力,關羽遠不及張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6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