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皇帝的正妻,統(tǒng)領著三宮六院。跟著對百科小編一起探尋。
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的皇帝,受很多人的敬仰和尊崇,他憑借著自己的雄韜武略帶領著秦國的軍隊擊敗了六國,建立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為后世以中央集權(quán)制度的中原王朝奠定了發(fā)展的基礎。
不過 秦始皇作為首個皇帝一生卻未曾冊封過皇后,主要是他在等待一個人,也就是曾經(jīng)秦始皇的心上人,可到最后終究是沒能等到,那這位千古一帝曾經(jīng)有著怎樣的愛情故事呢?難道這真的是他未冊封皇后的原因嗎?
01
傳說中的阿房女
秦始皇作為統(tǒng)一六國的霸主,其個人能力和秦國的實力毋庸置疑,在他成功的統(tǒng)一天下,當上皇帝之后,自然也是有著屬于自己的后宮,秦始皇的一生有著多打幾十個子女,從這個子女的數(shù)量來看秦始皇后宮的妃子絕對不在少數(shù)。
按理說,每一位皇帝都會在眾多妃子中選擇一位最合適,或者是其家世背景最與皇是相匹配的那位妃子作為皇后,可是秦始皇偏偏卻沒有這么做,即便是后宮妃子眾多他一生也未曾設立皇后。
對于這其中的原因,流傳著很多的說法,最主要的當然還是秦始皇在統(tǒng)一天下之前有著別樣的愛情故事,簡單來說秦始皇后宮的這些妃子不是他這一生最愛的人,他一直為冊封皇后,就是等那位年少時最深愛的那個女子,那說到這,秦始皇曾經(jīng)年少時是否有著不為人知的愛情經(jīng)歷呢?他所等的這位女子又是誰呢?
這件事還要從秦始皇小時候說起,在秦始皇幼年的時候他和自己的母親趙姬以及父親秦異人被送往趙國當質(zhì)子,所謂質(zhì)子就是到敵國當人質(zhì),所以秦始皇這一家人在趙國的生活并不好,年幼的秦始皇也時常受到趙國那些王公貴族子弟的欺負,甚至有時候被打的遍體鱗傷,而在一次偶然,又受欺負的秦始皇碰到了一位采藥女,后世之人稱之為阿房女。
阿房女看到被欺負的秦始皇不由得心生憐憫,于是便為他熬制療養(yǎng)的湯藥,久而久之,兩人也就漸漸產(chǎn)生了感情,飽受折磨的秦始皇在阿房女這里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情,這讓他對這個女子一直念念不忘,等到秦始皇回到秦國,再后來又繼承皇位統(tǒng)一天下之后,他便派人去尋找曾經(jīng)的這位戀人,后來尋到阿房女后還為他修建兩人居住的宮殿,這個宮殿也就是阿房宮。
兩人在再次重逢后,感情更勝以往,秦始皇對阿房女也是深愛不已,以至于后來想立她為皇后,可是事情哪有這么順利,因為阿房沒有家世背景,更沒有什么才學,甚至說有些來路不明,所以當時朝中的大臣呂不韋以及秦始皇的母親趙姬對于這件事情都持反對的意見。
阿房女看到自己心愛的男人為此事左右為難,干脆選擇一死了之,以避免造成政治的混亂而導致很多無辜之人因她而死,面對這樣的結(jié)局,秦始皇悲痛不已,于是他為了紀念這位自己曾經(jīng)深愛的女子,便將皇后之位一直為她留著。
02
阿房女的另一個版本——黎姜
關于這個傳說還有著另一個版本,那就是這個阿房女名為黎姜,她本是趙國一位公主的侍女,在秦始皇年少時當質(zhì)子期間兩人在邯鄲相識,作為同齡人,彼此都被對方的魅力所吸引,青春的荷爾蒙無線釋放,所以這也就讓兩人在不知不覺中產(chǎn)生了愛意,可這種愛意隨著秦始皇被遣送回秦國而斷了聯(lián)系。
為了能夠在與曾經(jīng)心愛的女子相逢,秦始皇不斷地努力,先是成為秦國的君主,后來慢慢發(fā)展壯大,成為六國之中最為強大的存在,趙國為了避免秦國對其報復,所以想通過和親的方式來緩和兩國之間的矛盾和利益沖突,于是便派自己國家的公主前往和親,而這公主恰恰就是黎姜所侍奉的,而她作為公主的侍女也一同作為陪嫁,嫁到了秦國。
等到秦始皇再次見到自己曾經(jīng)深愛的女人后,便想將其納為自己的妃子,可奈何黎姜身份太過卑賤,是根本不可能成為秦始皇的妃子的,黎姜對于這一點也是非常清楚,為了保全自己,也為了避免給秦始皇帶來麻煩,兩人只能將這種愛意深埋心底,可這種平靜隨著后來皇子扶蘇的誕生被打破了。
所謂“扶蘇”之名,出自《詩經(jīng)》中“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一句,其中的含義是希望這個皇子在未來能夠?qū)⑶爻l(fā)展壯大,也能實現(xiàn)建功立業(yè)的志向,而原文的意思是山上有茂盛的扶蘇,池里有美艷的荷花,所以很多人認為秦始皇給自己兒子取的這個名字,實際上是暗含著對黎姜的思戀之情,
而后來扶蘇的生母因病早早就去世了,身為侍女的黎姜就代為撫養(yǎng),將扶蘇養(yǎng)大成人,可沒想到等到扶蘇長大后,自己卻成為了扶蘇和秦始皇之間的隔閡,讓父子二人有著一定的矛盾,為此,扶蘇對于自己的這個養(yǎng)母竟還有些心懷怨恨,無奈之下黎姜最終選擇自盡來了結(jié)這一切,黎姜的離世成為秦始皇一生的遺憾,覺得自己對她有所虧欠,所以便將皇后之位一直空著。
03
秦始皇為冊封皇后的其他原因
對于前面關于秦始皇年少時的愛情故事,雖然說有著一定的道理,但是這些終究只是民間流傳的傳言罷了,并不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所以說要想探究其中真正的原因,還要從歷史中秦始皇的生平來推測出其他的原因。
根據(jù)很多歷史學家和學者進行推測后,找出了很多種原因,其中最被廣泛認可的是從政治角度來看,首先,秦始皇作為統(tǒng)一六國的君主,依靠著強大的武力征服了其他的國家,而在這一過程中有很多其他國家的王公貴族,甚至是皇室都被秦始皇給滅族,他娶的很多妃子也有不少來自那些沒落的皇室,所以說這些女子對秦始皇是抱有一定的怨恨的,唐若將他們立為皇后拿將來的秦朝豈不是很可能遭到報復?
其次就是秦始皇害怕女子執(zhí)掌秦朝的政權(quán),他的母親趙姬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他統(tǒng)治秦國的過程中,他的母親以及呂不韋沒少給他添麻煩,而且時常阻礙他的一些決定,這給年輕時候的秦始皇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所以他不希望自己死后這樣的事情重演在自己兒子身上,更不希望因此葬送了秦朝的江山基業(yè),這也就是為什么他一直沒有冊立皇后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史書上沒有關于秦始皇冊立皇后的時,只記載了他后宮的嬪妃非常之多,而秦國早在秦孝公之前就已經(jīng)有立后的傳統(tǒng)了,那么秦始皇為何一直沒有冊立皇后呢?
第一、嬴政親政之前可能未婚
首先,據(jù)學者考證,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平均結(jié)婚年齡一般是男二十歲和女十五歲,這也就意味著秦始皇在親政的前一年(即公元前240年)就應該已經(jīng)結(jié)婚了。但是史書卻沒有關于嬴政大婚的任何記載,這也就說明,嬴政在親政之前很可能沒有正式結(jié)婚。而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很可能與后族的政治斗爭有關,即嬴政的祖母夏太后和華陽太后、母親趙太后等有著不同的國籍,他們肯定希望嬴政能夠迎娶自己的親屬以鞏固勢力,這就導致了他們之間并未達成共識,因而將嬴政的婚期一拖再拖。如果秦始皇在親政之前便已經(jīng)大婚,那么他自然就會冊立皇后了。
第二、秦始皇的政治追求
正如上一點所說,不論嬴政迎娶的是六國中哪一國的貴族女子,都是這個國家的政治優(yōu)勢,就像秦國和晉國有通婚的慣例,所以兩國的外交關系也一直都很好(即成語秦晉之好的出處)。但是秦始皇的終極目標是消滅六國啊,他不希望因為皇后的干預,阻擋他統(tǒng)一天下之路。
第三、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
秦始皇在統(tǒng)一六國之后,就開始四處派人尋找長生不老之藥,通過史料的記載來看,秦始皇是確信自己可以實現(xiàn)長生不老的。那么萬一他的愿望實現(xiàn)了,皇后也會長生不老嗎?他與皇后所生的孩子要不要被冊立為太子?帶來的問題太多了,所以秦始皇不如干脆不立皇后、不立太子,將所有的權(quán)力都集中到自己一個人手中。
第四、秦始皇有心理陰影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剛剛在蘄年宮舉行冠禮,嫪毐便開始向他發(fā)起攻擊,而嬴政正是在這場戰(zhàn)斗中除掉了嫪毐并軟禁了母親趙太后,隨后又放逐了呂不韋。趙太后和嫪毐以及呂不韋的胡作非為,對秦始皇留下了很大的陰影,很可能導致了他對女性產(chǎn)生了扭曲的觀念。
所以,秦始皇雖然在位三十多年,卻從來沒有冊立皇后的根本原因,應該還是在于政治斗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6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杜正倫,唐朝時期宰相,他為何會被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