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敦禮,本名元禮,字安上,唐朝時期宰相,隋朝禮部尚書崔仲方之孫。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崔敦禮出身于博陵崔氏第二房,唐初歷任通事舍人、左衛(wèi)郎將、中書舍人、兵部侍郎、兵部尚書等職。他通曉諸番形勢,多次出使突厥、回紇、鐵勒等北方部落,又隨李勣擊滅薛延陀。高宗年間拜相,歷任侍中、中書令,封固安縣公。
顯慶元年(656年),崔敦禮改任太子少師、同三品,是年八月病逝于任上,時年61歲,追贈開府儀同三司、并州大都督,謚號昭,陪葬昭陵,后追贈安國公。
主要成就
軍政成就
出使諸番:崔敦禮在唐朝初年以“深識蕃情”著稱,多次出使突厥、薛延陀、回紇、鐵勒等北方少數(shù)民族部落,每有奏請,都會得到皇帝的批準(zhǔn)。他出使薛延陀,營救回名將契苾何力;出使回紇,冊拜俟利發(fā)(回紇首領(lǐng)稱號),平息回紇亂勢。
滅亡薛延陀:崔敦禮在貞觀二十年(646年)與李勣領(lǐng)兵攻打郁督軍山北麓,消滅薛延陀殘部,此戰(zhàn)俘虜三萬余人,斬首五千余級。薛延陀立國二十年,傳三代君主,至此徹底滅亡。
史學(xué)成就
崔敦禮曾參與主持唐朝國史的修撰工作,于顯慶元年(656)七月撰成國史八十一卷。上起義寧元年(617年)晉陽起兵,下至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去世,涵蓋了高祖、太宗兩朝的歷史。
軼事典故
永徽年間,荊王李元景、吳王李恪都被牽連進(jìn)房遺愛謀反案,判為死罪。唐高宗念及親情,欲赦免二人死罪。崔敦禮進(jìn)諫道:“周公誅除管叔、蔡叔,漢景帝戡平七國之亂,漢昭帝誅殺燕王、蓋主。這些都是宗室謀逆被誅的例子,陛下怎能因顧念私情而罔顧國法呢?”唐高宗遂將李元景、李恪賜死。
人物評價
劉昫:崔、盧數(shù)公,皆以忠清文行,致位樞要。恪恭匪懈,以保名位,誠所謂持盈守成,太平之君子。
宋祁:敦禮通知四夷情偽,其少,慕蘇武為人,故屢使突厥,前后建明,允會事機(jī)。
黃震:節(jié)義功名之士,太宗朝奉使稱職者,慕蘇武為人,見其志之所存以終考之,亦非徒慕。廬江王執(zhí)問朝廷事不言,有使之節(jié);與李勣破薛延陀,綏定回鶻立嗣而還,有使之功;通知四夷情偽,屢使突厥,前后建明,允會事機(jī),有使之才。及為高宗執(zhí)政,傳遂無可錄之事。(《古今紀(jì)要》)
王夫之:若宇文節(jié)、柳奭、崔敦禮、辛茂將、許圉師、竇德玄、樂彥瑋、孫處約、姜恪、閻立本、陸敦信、楊弘武、戴至德、李安期、張文瓘、趙仁本、郝處俊、來恒、薛元超、高智周、張大安、崔知溫、王德真、郭待舉、岑長倩、魏玄同者,皆節(jié)不足以守筦庫,才不足以理下邑,或循次而升,或一言而合,或趨歧徑而詭遇,競相踵以贊天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7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李白、高適、杜甫三人···
下一篇: 劉邦之孫劉章最后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