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去世后,他的家族命運是怎樣的?下面對百科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三國時期的杰出政治家和軍事家,司馬懿兄弟有八人,司馬懿是眾兄弟中的老二,他兄弟八人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都非常優(yōu)秀,時人稱之為司馬八達。
其實司馬懿的對手諸葛亮也是如此,諸葛家族當時也是人杰輩出,包括諸葛亮在內,諸葛亮這一輩在當時出現(xiàn)三位英杰,分別是諸葛亮、諸葛瑾和諸葛誕,有趣的是諸葛家族這三位英杰分別輔佐的是魏蜀吳三國,可以說諸葛家族是在三國押寶,任何一國統(tǒng)一天下都能保證諸葛家族長盛不衰。
諸葛亮其實是兄弟三人,老大是諸葛瑾,老二是諸葛亮,老三是諸葛均。諸葛家族是瑯琊郡陽都縣(現(xiàn)今山東沂南)人,是西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后人,諸葛豐是西漢時期有名的清官廉吏,后來因為秉公執(zhí)法觸怒了當時權貴被罷官回鄉(xiāng),此后諸葛豐就回到瑯琊老家休養(yǎng),由于諸葛豐為官清廉正直,因此諸葛家族在當?shù)厣钍馨傩站粗兀乾樼甬數(shù)氐拿T望族。
諸葛三兄弟都是東漢泰山郡丞諸葛珪的兒子,不過諸葛珪在諸葛亮兄弟年幼時就早早去世了,此后諸葛亮兄弟一直由叔叔諸葛玄撫養(yǎng),諸葛玄也是當時名士,與荊州刺史劉表關系非常親密,因此諸葛玄帶著諸葛亮兄弟來到了荊州,諸葛亮也由此而隱居于南陽。
除了兩位兄弟,諸葛亮還有兩位姐姐,他的姐姐嫁的也都是當時名士,大姐嫁給了荊州名門望族蒯氏家族的蒯祺,二姐嫁給了龐統(tǒng)的堂兄龐山民,因此來說諸葛亮與龐統(tǒng)也有著姻親關系。
三兄弟中相對比兩位哥哥,老三諸葛均比較默默無聞,他在二哥諸葛亮出山之后一直留守隆中,直到劉備在巴蜀建國之后徹底穩(wěn)定下來,諸葛亮才把他引薦給劉備,官至蜀漢長水校尉。
諸葛瑾成年之后最先離家四處游學增長見聞,后來諸葛瑾經(jīng)人推薦給東吳孫權,在孫權與諸葛瑾促膝長談之下,孫權認為諸葛瑾非常有才能,稱其為神交摯友。
后來諸葛亮出仕劉備,諸葛瑾由于與諸葛亮的兄弟關系,因此也經(jīng)常作為孫權使者出使劉備,為孫權和劉備兩方結好奠定了基礎。
諸葛瑾與弟弟諸葛亮一樣,不僅政治才能卓越,在軍事上也非常有建樹,諸葛瑾后來輔佐孫權開創(chuàng)吳國,被孫權任命為吳國首任大將軍,也說明了諸葛瑾在軍事上的功績。
歷史上的諸葛瑾并不是像小說中那樣的文官形象,其實諸葛瑾是類似于周瑜似的儒將,他在東吳的官職一直都是武官,之前諸葛瑾一直是作為東吳大都督呂蒙的副手任職,呂蒙去世后,諸葛瑾接替呂蒙鎮(zhèn)守從劉備手中奪來的南郡和公安。
后來孫權建國,孫權直接任命諸葛瑾為開國大將軍,這個職位就相當于是吳國軍隊總司令,可見諸葛瑾在吳國軍界大佬地位。
諸葛瑾在吳國的地位雖然不及弟弟諸葛亮在蜀國那么高,但也是吳國權力核心人物,而且諸葛瑾為人耿直忠厚,經(jīng)常直言進諫能匡正孫權的言行,在吳國頗受孫權敬重。
不過諸葛瑾家族下場很慘,諸葛瑾去世之后,他的兒子諸葛恪也是當時吳國有名的天才少年,諸葛恪深得孫權喜愛和信任,在孫權臨終時成為顧命大臣,并且接替了父親諸葛瑾的職位為大將軍。
不過諸葛恪雖然少年時期天縱英才,但長大之后卻是言過其實,名聲大于能力。他接替父親諸葛瑾的大將軍之位,在孫權去世之后,諸葛恪也效仿其叔諸葛亮積極北伐魏國。
但諸葛恪的能力遠不如叔叔諸葛亮,諸葛亮北伐雖然沒有多大功績,但諸葛亮在內能平衡政治和經(jīng)濟,穩(wěn)定人心,而諸葛恪北伐卻是狂妄自大,被魏國打敗后,反而更加獨斷專權,因此諸葛恪引起了吳國權力階層不滿,后來吳國宗室孫峻聯(lián)合吳國皇帝孫亮將諸葛恪誅殺,并將其族滅。
因此諸葛瑾的后人大多受到諸葛恪牽連被誅殺了,諸葛瑾共有三子,長子諸葛恪,次子諸葛喬,三子諸葛謙。
諸葛恪被孫亮和孫峻誅殺,他的子孫也跟著受連累被殺;諸葛喬自幼被諸葛瑾過繼給諸葛亮為子,不過很可惜英年早逝,不過有一子諸葛攀,后來由于諸葛瑾家族被滅族,諸葛攀又重新恢復為諸葛瑾這一支血脈,后來諸葛攀之子諸葛顯在三國歸晉之后隱居河東郡(山西運城一帶);三子諸葛謙被諸葛瑾自幼過繼給幼弟諸葛均為子,諸葛謙后來一直跟隨諸葛均居住于巴蜀,幸免于難,不過諸葛謙在三國歸晉之后,一心修道,并且為了避免政治清算,他改姓為諸,此后下落不明。
諸葛家族除了諸葛瑾和諸葛亮兩兄弟分別在吳國和蜀國封將拜相之外,在魏國他們還有一位族人身居要職,那就是魏國征東大將軍,統(tǒng)領青、兗、徐、揚四州,地位僅次于三公的諸葛誕。
諸葛誕也是瑯琊諸葛家族的杰出人物,他與諸葛瑾、諸葛亮兄弟是堂兄弟關系,他們的爺爺是親兄弟,血緣關系上相對遠了一些,所以諸葛玄南下投奔劉表時,同樣也是早年喪父的諸葛誕卻沒有被諸葛玄帶走,就因為兩人的叔侄關系相對遠了一些。
因此諸葛誕自幼就在北方長大,雖然自幼沒有父親孤苦無依,但諸葛誕憑借自身的努力步入曹魏政壇一路平步青云。
諸葛誕為官比較有拼搏精神,干起事來有股子拼命三郎的勁頭,所以他在官場很快就獲得魏國核心權力階層人物夏侯玄的賞識,被提拔重用。
而且說諸葛亮與司馬懿有姻親關系還就是從諸葛誕身上而來,諸葛誕在魏國身居高位之后自然會得到司馬懿的拉攏,兩人由此結成兒女親家,諸葛誕的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第五子司馬伷為妻,所以諸葛亮因為這層關系也就和司馬懿有了一點姻親關系。
諸葛誕雖然是司馬懿兒女親家,但他卻不屬于司馬氏集團的人,諸葛誕更加忠于曹魏皇室,后來司馬懿之子司馬昭取得魏國大權,已經(jīng)做到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威脅到魏國皇位時,諸葛誕舉揚州之兵,以討伐司馬家族名義企圖入京誅殺司馬昭,最終被揚州被司馬昭平定,諸葛誕家族幾乎被族滅,只有兒子諸葛靚逃入?yún)菄颐庥陔y。
后來司馬炎篡位立晉之后,冊封叔叔司馬伷為瑯琊王,封地正好就是諸葛家族的故鄉(xiāng)所在地,也算是讓嬸嬸諸葛氏回歸故鄉(xiāng)吧。
后來司馬伷率領軍隊參與了晉滅吳之戰(zhàn),吳國末帝孫皓正是在諸葛靚的建議下向為人比較寬厚的司馬伷投降,諸葛靚也由此被姐夫司馬伷所收留。
諸葛靚因為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昭與他有殺父滅族之恨,因此諸葛靚一生只居于姐夫司馬伷府中不肯出仕晉朝。
司馬炎是個厚道的皇帝,他幼年與諸葛靚關系非常親密,因此他聽聞諸葛靚隱居在司馬伷府中之后,親臨司馬伷府上禮聘諸葛靚出仕晉朝,但遭到諸葛靚嚴詞拒絕,司馬炎也不以為忤,反而更加欽佩諸葛靚的骨氣,也沒有再對諸葛靚家族進行政治清算。
后來西晉被五胡亂華所滅,司馬家族五馬渡江,司馬伷的孫子司馬睿在南方建立了東晉政權,由于司馬睿身上有諸葛氏血統(tǒng),因此司馬睿在東晉稱帝后,對諸葛家族極為禮敬尊崇。
也因此為如此,諸葛亮和諸葛誕兩兄弟在后來的東晉政權中非常受尊崇,尤其是司馬睿更是因與諸葛亮有姻親關系為榮,司馬睿非常欽佩諸葛亮的能力,因此在東晉時期諸葛亮被東晉追謚為“武興王”,諸葛誕的家族后人也在東晉得到平反和重用。
再說回諸葛亮的后世子孫,諸葛亮有四個兒子,長子是哥哥諸葛瑾過繼給他的兒子諸葛喬,后來諸葛喬的兒子諸葛攀因諸葛瑾被族滅又認祖歸宗重回諸葛瑾一脈。
次子也就是諸葛亮的親生長子諸葛瞻,諸葛亮曾經(jīng)對他寄予厚望,并且臨終前給他留下了著名的《誡子書》,但很可惜諸葛瞻并沒有按照父親的預期發(fā)展,也在于諸葛瞻自幼就生長在父親諸葛亮的光環(huán)之下,被捧得太高了,所以雖然諸葛瞻有一定的才能,但也是言過其實,最終沒有挽回蜀漢滅亡的敗局,諸葛瞻在最后與長子諸葛尚在綿竹之戰(zhàn)為了抵御鄧艾軍隊入蜀奮戰(zhàn)而死。
諸葛瞻父子死后,他的次子諸葛京擔心受到政治清算,因此與堂兄諸葛攀一同隱居于河東郡。
諸葛亮第三子諸葛企自幼被過繼給諸葛均,諸葛企后來也擔心遭到政治清算,因此隱居起來一心修道,其后代以葛為姓。
諸葛亮第四子諸葛懷是諸葛亮老來子,諸葛懷4歲時諸葛亮就去世了,諸葛懷在蜀漢滅亡后從此遠離政壇隱居避世,司馬炎后來決定召漢代名臣后裔入京為官,召集了很多名臣后裔,這其中也包括蜀漢名相諸葛亮的幼子諸葛懷,但唯獨諸葛懷沒有應召,諸葛懷有感于諸葛家族分別輔佐三國帝王,結果家族險遭覆滅的悲慘結局,于是告誡后人不可再入仕為官。
諸葛家族諸葛誕的后人一直到東晉時期還在政壇有所作為,直到東晉滅亡,諸葛家族則徹底從歷史舞臺退出。
諸葛氏三杰分別輔佐三國君主,都干出了一番業(yè)績,但諸葛瑾和諸葛誕的家族基本都遭到族滅,相比之下諸葛亮家族還算是得到善終。不過諸葛亮的后人也從此心灰意冷,不再進入官場,并且都將姓氏分改,當時的名門望族諸葛家族就此沒落??梢哉f三國兩晉的亂世見證了諸葛家族的百余年興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7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