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陳叔寶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此人為南朝陳國后主陳叔寶。陳叔寶這個名字,聽著就“萌萌噠”,一定好玩,而后主這個稱呼,似乎也很有故事。沒錯,確實如此。這位哥們在歷史上其實也有一個著名的模板,蜀漢后主阿斗,也常拿來并論。
但和阿斗不同,陳叔寶的人生初期,并未拿來當做帝國繼承人培養(yǎng),他要做的,只是吃喝玩樂(人家阿斗出生伊始,可是承載著皇叔滿滿的情懷,從他單字“禪”就可見端倪)。若要究其原因,也很簡單,他老爹原本也不是皇帝,后來欺著新主(陳伯宗)年少,擺了一個叔父的面孔,搶了侄兒的江山。而陳叔寶呢,就這般糊里糊涂成了太子。
這陳叔寶呢,根本不是太子這塊料,被老爸勉強扶上墻,但依然爛泥一塊,老玩一些紈绔之事。如是,有人就有想法了。有想法的人,是他的弟弟,始興王陳叔陵。這陳叔陵,原是個恃才傲物的主,精力特別旺盛,常常半夜喊人掏鳥蛋,一掏,就掏到天亮。而且還有個癖好,喜歡盜墓,尤其古代名流的墓,但凡知曉地址名目,定要折騰地讓前人不得安身。
后來,這兩哥們的老爹嗝屁了。陳叔寶忙著哭,陳叔陵卻忙著打起老哥的主意了。終于,尋得一個機會,趁陳叔寶哭靈哭得悲切,走到后邊,嗖地就砍下一刀。也是陳叔寶命不該絕,他這冤家弟弟,平時刀法很好,關鍵時候卻掉鏈子了,沒砍中要害。這下,熱鬧了。旁邊的人也顧不上哭了,一擁上前,“不要、不要”地喊,搶過了刀子。陳叔陵見行刺不成,跑路了,跑到一半,又索性折回,反了。但終究名不正言不順,給剿滅了。
尚未即位就遭此恫嚇,陳叔寶對于皇帝這個高危職業(yè),就更不感冒了,倒是對于詩文辭賦,卻愈發(fā)熱愛起來。于是,但逢政府納新,錄取標準大概就是:“能屬文,尤善七言、五言”。也就是說,愛寫文章、能寫文章、寫好文章的,統(tǒng)統(tǒng)給官做。一時間,文人騷客們搖身一變,成捧起國家的鐵飯碗,也不必謄寫公文打理公務,只需陪著皇帝吟詩即可。你瞧,這可是文人的黃金時代。
當然,光有文人還不夠,文章里難免缺點顏色。這時候,就需要美人點綴了。陳叔寶是個文人,眼光也比較高,比如現(xiàn)代流行的“網(wǎng)紅”肯定是看不上了。此君最心愛的一位美人,喚作張麗華。史料是這樣記載“發(fā)長七尺,其光可鑒,臉若朝霞,膚如白雪,目似秋水,眉比遠山,顧盼之間光彩奪目,照映左右”。瞧瞧,這文字描述的,何嘗不讓男子垂涎三尺?
文人附庸風雅,美人纏繞倚靠,陳叔寶寫作靈感自然迸發(fā),每天都有新思路。譬如有首《玉樹后庭花》還流傳至今,我們大可攫取一兩句:“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tài)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后庭”。瞧瞧,滿滿的靡靡之音。
南朝皇帝只問詩賦不問國事,北朝的人自然高興了。當時北國,已是隋文帝時代了。這隋文帝,在歷史上可是少見的雄主,大軍壓境就順其自然了。而陳叔寶這哥們,文學上一點就通,但治國上狗屁不通。強敵來犯卻也“坐懷不亂”,令史官拿來南北境的交戰(zhàn)記錄,掐指一算,呵呵道:“北齊曾三度來攻,北周也兵犯二度,皆大敗遁去。此次隋兵定來送死,愛卿們莫慮,把酒賞花去”。
可這賞花的季節(jié)還沒過,隋國的鐵蹄已經(jīng)踏進了南國深宮。陳叔寶聞訊,終于慌了,拉著美人就往井里跳。跳進殉國,以謝祖宗?錯了,你太瞧得起這哥們呢,他無非想避避風頭。但這風頭,怎能避得過去。陳叔寶被押到了隋都。
剛才說了,隋文帝是個雄主。雄主至少要有雄主的樣子,至少,要做做樣子。對于這位遠道而來的亡國之君,倒也禮儀有加。而此時,陳叔寶的智慧之光,終于開始點燃?;蛘哒f,開竅了。怎么說?原來隋文帝每當宴會之時,也會邀上陳叔寶,但擔心他思鄉(xiāng),也不奏南音。但陳叔寶有意見,央著想聽,聽著還沒心沒肺地笑(頗有點當年阿斗“此間樂、不思蜀”的范)。后來大概和隋文帝混熟了,竟央著給了北官做做,說,沒官帽子戴著,不過癮。隋文帝先是詫異,后開懷大笑起來,拍拍他的肩膀道:“陳叔寶啦陳叔寶,你可是比阿斗還阿斗啦,沒心沒肺全無心肝?!?/p>
看到隋文帝笑了。一旁的陳叔寶,掩著面笑了,因為他的小命保住了。他怕死,他自己很早就是知道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