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朱元璋和胡惟庸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朱元璋讓胡惟庸當宰相長達七年,他不滿胡惟庸為何不及時廢他?
胡惟庸在洪武六年任宰相,洪武十三年年被殺,前后長達七年的時間。既然朱元璋對胡惟庸早就忍無可忍了,為什么要經過七年的時間,才殺掉胡惟庸呢?
(胡惟庸)
這件事其實進一步說明,朱元璋并不是天生的殺人魔頭。他最終之所以大開殺戒,完全是因為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的結果。
朱元璋最初是非常喜歡胡惟庸的。在胡惟庸之前,他的宰相是李善長,還有楊憲。這兩個宰相朱元璋都不怎么喜歡。朱元璋不喜歡他們的原因,其實也就是兩點:一是這些宰相們喜歡勾心斗角,在朝廷中互相爭斗;二是這些宰相們喜好擅權,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做主,不報告給朱元璋。
關于這個問題,朱元璋曾經和劉伯溫討論過。朱元璋想把李善長給換了,他征求劉伯溫的意見,劉伯溫不同意,認為不能夠輕易換人。因為劉伯溫明白,其實對于要求嚴格的朱元璋來說,李善長相對還是比較符合他的。
不過朱元璋雖然和劉伯溫討論,但是并沒有聽劉伯溫的建議。最終他讓李善長下課,讓楊憲當宰相。當初劉伯溫是反對過讓楊憲當宰相的,最終事情按照劉伯溫預料的情況向前發(fā)展。朱元璋很快就不喜歡楊憲,把楊憲殺掉。
除了不滿意楊憲外,朱元璋也不滿意有一個宰相汪廣洋。
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才讓胡惟庸當宰相。
朱元璋之所以讓胡惟庸當宰相,是因為胡惟庸做事謹小慎微,凡事都會向朱元璋報告,從不擅自做主。
(朱元璋)
但是,胡惟庸顯然并沒有吸取李善長和楊憲的教訓。剛開始的時候,胡惟庸做事謹小慎微。但過了一段時間以后,他又走上了李善長和楊憲的老路。喜歡拉幫結派,排斥異己,在朝廷中結交朋黨。后來又凡事愛自己做主,覺得不太符合,或者是對自己不利的事情,都不會向朱元璋報告。而朝中大臣看到很多事情,胡惟庸自己就可以做主。因此,這些人開始不斷地走胡惟庸的后門,眼中只認得胡惟庸,連朱元璋也不當回事了。
朱元璋看到這種情況以后,其實,他一開始并沒有想把胡惟庸宰相之位給廢掉的。因為胡惟庸本來是謹小慎微的,所以朱元璋采用提醒拍打的方式,不斷給胡惟庸敲警鐘,希望胡惟庸能夠改過來。畢竟朱元璋已經廢掉李善長和楊憲、汪廣洋,他希望胡惟庸能夠善始善終。
但是胡惟庸并沒有聽從朱元璋的勸告,依然我行我素。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終于悲哀地發(fā)現,他和任何一個宰相,都不能和諧相處。這些宰相都有勾心斗角,以及獨斷專權的毛病。悲哀的朱元璋,開始動了殺心,準備要殺掉胡惟庸,包括楊憲、汪廣洋,甚至包括李善長等人。同時廢掉宰相之位。
但是想把這些人都殺掉,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然是不可能殺掉這么多人的。所以朱元璋留著胡惟庸,其實就是在等著胡惟庸做更多的惡,找到足夠多可以殺胡惟庸的證據。
(李善長)
劉伯溫被毒死的案件,后世不少研究者認為,這其實是朱元璋干了,然后嫁禍胡惟庸的。因為當時劉伯溫生了病以后,朱元璋讓胡惟庸派一個御醫(yī)去給劉伯溫治病。劉伯溫吃了御醫(yī)給她開的藥以后,不久就被毒死了。研究者認為,胡惟庸和劉伯溫并沒有多大的過節(jié),胡惟庸不至于把劉伯溫毒死。再說了,這個御醫(yī)是皇帝的御醫(yī),他應該只會聽皇帝的話。因此最合理的解釋,就是朱元璋想殺掉劉伯溫,并借此嫁禍胡惟庸,然后增加胡惟庸作惡的證據。
包括胡惟庸造反的事情,也顯得非常蹊蹺。當時胡惟庸讓朱元璋去他的家里看從水中長出來的一個石筍。朱元璋在前往的路上,有個太監(jiān)云奇攔住朱元璋的去路,說胡惟庸想弒君。朱元璋爬到城樓上,果然看見胡惟庸在夾墻里面藏有士兵。于是朱元璋把胡惟庸抓了起來。
這件事顯然不太容易讓人相信。因為胡惟庸就算要發(fā)動宮廷政變,也不會這樣來做。而且那個太監(jiān)也顯得非常蹊蹺,他怎么會了解胡惟庸家里的事情呢?還有,朱元璋爬到城墻上面,看見胡惟庸家里有夾墻,里面藏著士兵。胡惟庸家里藏士兵,怎么可能讓別人看出來呢?難道這個夾墻都是露在外面的嗎?
總之,這兩件事其實就說明了,當朱元璋想殺胡惟庸的時候,一方面,他在等著胡惟庸犯更大的錯誤。另一方面,當胡惟庸所犯的錯誤不夠多的時候,朱元璋又會人為制造“罪證”,嫁禍胡惟庸。
顯然,這就是朱元璋遲遲不動胡惟庸的根本原因。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8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