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95年61歲的漢武帝在官員的介紹下說有一個奇女子生來一手緊握,從來沒有張開過,使得他覺得非常的神異,因此就命人找來帶到他面前。沒有想到女子從未張開的拳頭竟然張開了,而且手中還有一枚小巧精致的玉鉤,當時各位大臣就稱“天降祥瑞”。漢武帝就非常的高興,讓趙氏隨駕回宮,并且還將他的宮殿稱之為“鉤弋宮”,而她也被稱之為鉤弋夫人。
入宮沒有多久鉤戈夫人就懷有一子,這個孩子還在她的肚子里待了14個月,時常以上古時期的堯帝非常的相同,因此被認知為是賢弟之征兆。這也使得漢武帝非常的激動,“鉤弋宮”的大門被稱之為“堯母門”,對他們母子更是疼愛有加。
在前91年爆發(fā)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太子劉據(jù)被陷害后懸梁自盡。劉據(jù)去世之后漢武帝當時還有四個兒子,而因為各種原因大哥被否定,漢武帝決定立項自己的劉弗陵為太子。本來鉤弋夫人是漢武帝的心愛之人,劉弗陵更是他最疼愛的兒子,這種安排本是皆大歡喜,但是沒有想到在漢武帝臨死之前要賜死鉤弋夫。
漢武帝雖然寵愛鉤弋夫人,但是歷代帝王都是希望著江山永固。劉邦去世之后,呂后差點兒江山改姓。年輕的漢武帝有不同的治國理念,也導(dǎo)致了漢武帝險些被廢。漢武帝的親生母親王太后為了培植母家勢力安排親舅為相。這也使得他覺得非常的憋屈,怕同樣的事情在自己的兒子身上重演,因此才下令將鉤弋夫人賜死。
自古最難測的是帝王心,漢武帝立七歲的劉弗陵為太子,鉤弋夫人本來以為是天大的好事,她可以母憑子貴,本身漢武帝晚年也是對他寵愛有加,卻不想落到了被賜死的結(jié)局。這個結(jié)局對鉤弋夫人來說是晴天霹靂。但漢武帝卻早就做好這樣的打算,他的理論是“母壯子弱”。本身漢武帝已經(jīng)是風燭殘年,劉弗陵尚在幼年,弱冠繼位,大權(quán)就會母親把持。
漢武帝是深謀遠慮的??v觀西漢建國以來,很多權(quán)利中心的女人都想把持朝政,從開國皇帝劉邦的太后呂氏到后來的薄太后,竇太后,都有干政的能力和野心。其實漢武帝當初能夠繼位也是如此的情況,以往的經(jīng)驗和他自己對目前形勢的分析,他認為處死鉤弋夫人是最佳的選擇。
?我們知道漢武帝一生雄韜大略,是一位非常偉大的君主。其實他在執(zhí)掌爭取初,也是很難施展自己的才華,被太后干政的。西漢初年一直采取“無為而治”的老子學說,漢武帝想破舊立新,宣傳儒家思想,準備推行改革,開始采取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立即遭到了以太皇太后竇漪房為首的保守派反對,他們認為漢武帝的改革乃是違背祖制,應(yīng)該繼續(xù)推行老子思想的治國策略。為了這個事情竇太后差點廢黜了漢武帝。
有了這么多經(jīng)驗教訓(xùn),漢武帝為了自己的兒子能脫外戚干政的局面,才狠心處死鉤弋夫人。當時鉤弋夫人二十多歲,這個事情看起來的確有點殘忍,但是漢武帝自有他的道理。
原因在于漢武帝想要立鉤弋夫人的兒子劉弗陵為皇位繼承人,但是他又擔心發(fā)生?主少國疑?的事情,是以他才會將鉤弋夫人殺死。公元前91年的時候,漢朝太子劉據(jù)因為?巫蠱之禍?而殞命。自這之后,漢武帝便不曾再立太子。實際上,除了劉據(jù)之外漢武帝另外還有五個兒子。而在這五個皇子之中,漢武帝最為屬意的皇位繼承人卻是年紀最小的劉弗陵。
劉弗陵出生于公元前94年,也就是說?巫蠱之禍?發(fā)生之時他不過才三歲。而待劉弗陵成長至五六歲的時候,一直未曾再立太子的漢武帝因見劉弗陵不僅聰慧伶俐且體格也十分健壯,于是便起了傳位給劉弗陵的心思。但是相較于其余皇子,劉弗陵的年紀實在太小。為了防止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在劉弗陵登基之后仗著皇帝年幼趁機把持朝政,漢武帝做出了將鉤弋夫人賜死的決定。 ?
有關(guān)鉤弋夫人被賜死的時間,史書中并未明確記載。后世之人根據(jù)相關(guān)實際的記載推測,鉤弋夫人應(yīng)該死于公元前88年至公元前87年這段時間。而據(jù)《史記》的相關(guān)可知,漢武帝在鉤弋夫人去世之后曾對左右侍從說起:?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女不聞呂后邪??從這一記載中可以看出,漢武帝賜死鉤弋夫人的原因確實是因為擔心鉤弋夫人會仿效呂雉臨朝稱制,從而禍亂漢朝朝政。
而待公元前87年春天的時候,漢武帝因病情惡化而自覺即將不久于世。在這種情況下,漢武帝正式下令將劉弗陵冊立為太子。與此同時,漢武帝還留下遺詔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這四人一起輔佐劉弗陵。
鉤弋夫人是漢武帝劉徹的妃子,漢昭帝劉弗陵的生母。
劉弗陵是漢武帝最為年幼的兒子,公元前90年―公元前89年之間,漢武帝認為年僅五六歲的劉弗陵身體好而且智商高,很像他少年之時,所以就特別的寵愛劉弗陵。漢武帝有心立他為太子,但因其年幼母少,恐怕女主垂簾禍害國家,猶豫不決。
后來鉤弋夫人去世了,劉徹才確定立劉弗陵為太子。
對于鉤弋夫人的死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班固在《漢書》里稱漢武帝在甘泉宮修養(yǎng),隨侍的鉤弋夫人犯了過錯,武帝斥責鉤弋,后來鉤弋夫人憂死于云陽宮,就地下葬。另一種是褚少孫在《史記》里的補記:武帝為防患女主亂政,立子殺母。對于這兩種說法哪個是真的呢?鉤弋夫人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據(jù)說鉤弋夫人死于巫蠱之禍的遺音。公元前91年,發(fā)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皇后衛(wèi)子夫、太子劉據(jù)因受蘇文、江充、韓說等人誣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敗后自殺。之后武帝一直沒有立太子。他討厭另兩個兒子燕王丹和廣陵王胥,于公元前88年立鉤弋夫人所生的兒子劉弗陵為太子,但是,那時鉤弋夫人十分年輕,劉弗陵只有五六歲;于是漢武帝決定鉤弋夫人必須死。
關(guān)于鉤弋夫人的死亡時間,史料沒有確切的記載,大約是在公元前88年―公元前87年之間。
褚少孫在《史記》里補記道:漢武帝住在甘泉宮時,命內(nèi)廷畫工描繪一張周公抱著周成王接受諸侯朝拜的圖畫,并賜給奉車都尉霍光 ,于是左右群臣都知道漢武帝想立小兒子劉弗陵為太子。數(shù)日之后,漢武帝斥責鉤弋夫人,鉤弋夫人摘下發(fā)簪、耳環(huán),叩頭請罪。漢武帝命人將鉤弋夫人拉走,送到宮廷的監(jiān)獄中,鉤弋夫人回頭看著漢武帝,漢武帝說:“快走,你活不成了!”不久鉤弋夫人死于云陽宮。當時暴風刮起滿天灰塵,老百姓都感嘆哀傷。宮中使者連夜抬著棺材出去埋葬她,并在墳?zāi)股献饔袠擞洝?/p>
鉤弋夫人死后,漢武帝在清閑無事時詢問身邊的人,人們對鉤弋夫人之死有什么看法。左右回答說:“人們說將要立她的兒子,為什么除去他的母親?”漢武帝說:“對。這不是一般兒輩愚人所能懂得的。從古到今國家起內(nèi)亂的原因,是因為人主年小而母親年壯。女主人獨斷驕橫,淫蕩放肆,沒有人能阻止她。你們沒聽說過呂后的故事嗎?”
好可憐的鉤弋夫人啊,就因為兒子要當太子,自己就必須被處死。
在班固的《漢書》中記載,武帝巡幸河間時遇到鉤弋夫人,?望氣者言此有奇女, 天子亟使使召之由是得幸。?
司馬遷在《史記》載?鉤弋夫人姓趙氏,河間人也,得幸武帝。?
之所以叫鉤弋夫人,就是因為傳說漢武帝見鉤弋夫人小時候兩手只能握拳,張不開,結(jié)果見到漢武帝的時候,手可以伸展開來,手中握有玉鉤,在納為夫人后,被稱為鉤弋夫人。
由此可見,鉤弋夫人的來歷還挺神秘,但是漢武帝很寵幸她,不久就生下劉弗陵。
漢武帝一生窮兵黷武,殘酷暴力,漢朝當時沒有被推翻,所以稱他為武帝,漢朝要是被推翻了,他基本和商紂王、隋煬帝之流沒有什么區(qū)別。
但是往往這樣的人,情緒往往變化很快,稀罕你的時候把你捧上天,不稀罕你的時候弄死你。
最好的例子就是漢武帝對待自己的長子劉據(jù),漢武帝29歲的時候才和衛(wèi)子夫有了第一個兒子劉據(jù),于是就立衛(wèi)子夫為皇后,將衛(wèi)氏家族的勢力迅速提升,七歲的時候就立其為皇太子,孫子劉進也被稱為皇太孫,可以說劉據(jù)當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是最后卻被漢武帝廢除。
很多人說,漢武帝廢除劉據(jù)是因為性格上不像他,實際上,劉據(jù)性格上跟他不像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什么直到劉弗陵生出來的時候才決定換太子呢?就是因為偏愛劉弗陵。
這一點,漢武帝的情景跟趙武靈王趙雍一樣,自己的嫡長子趙章威望和能力都夠,但是他因為寵愛趙何的母親,因此就立趙何為趙國,最終引發(fā)了沙丘宮變,趙雍被活活餓死在沙丘宮里面。
漢武帝明顯是比趙雍要心狠一點的,漢武帝逼死劉據(jù)的時候,把劉據(jù)一家都殺得差不多(只有劉病已未死),衛(wèi)子夫也被逼自殺。
當時劉弗陵只有五歲,漢武帝說他像自己純粹是扯淡,漢武帝是七十歲的時候才有的劉弗陵,典型的?老來得子?,因此更加偏愛。
于是漢武帝:?昭帝立時年五歲而,于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后數(shù)日,帝譴責鉤弋夫人,夫人脫簪珥叩頭,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獄。夫人還顧,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云陽宮,時暴風揚塵百姓感傷,使者夜持棺往葬之,封識其處。?
也就是說,漢武帝在立劉弗陵為太子的時候,也賜死了鉤弋夫人,再次說明漢武帝的心狠手辣。
在處死鉤弋夫人這個問題上,漢武帝自己的解釋是:?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女不聞呂后邪??
一個關(guān)鍵詞?主少母壯?,另一個舉例?呂后亂政?。
這說明漢武帝當時還不算昏庸,逼死劉據(jù)也是其一手策劃的,主少母壯按照字面的理解就是,孩子小而母親說算,最終導(dǎo)致外戚亂政,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劉邦死后,呂后專權(quán),對西漢初期的政治生態(tài)帶來極大的破壞,漢武帝此舉也是為了防止當時年齡只有二三十歲的鉤弋夫人亂政。
當然縱橫認為,漢武帝也怕自己成了秦昭襄王,自己死后,宣太后竟然和義渠王生下孩子,那真是睡你的女人,住你的房子,花你的錢,打你的娃。
漢武帝?立子殺母?開創(chuàng)了一個先例,卻并不是最后一次,尤其是到了北魏初期,竟然形成了國家制度,一旦孩子繼承君主,其母親必然被處死,以導(dǎo)致當時妃子不愿被皇帝寵幸,生怕剩下孩子繼承君主之位,自己被殺,被寵幸的時候各種避孕,懷孕之后各種墮胎(無形當中還促進了古代醫(yī)學的進步?)
漢武帝的這種做法最終也遭來很多爭議,支持他這種做法的認為漢武帝:?昭然遠見,為后世計慮,固非淺聞愚儒之所能及也?。反對他的人認為:?武帝此舉,殘忍不經(jīng),殊非正家裕后之義?,?違天理而拂人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8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這個朝代為何主動向敵人投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