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康熙四大輔臣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康熙四大輔臣,是怎樣選出來的,為何后來鰲拜一人獨大?
康熙初年,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接受顧命,成為幼帝玄燁的輔政大臣,史稱“四輔政時期”。一直到康熙八年,玄燁正式親政,歷時八年零五個月的“四輔政時期”才宣告結束。
八年零五個月,雖說在清代267年的歷史長河中,只占了冰山一角??稍诖似陂g,卻發(fā)生了諸多有名的歷史事件。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說,康熙皇帝這四位輔政大臣。
康熙畫像
索尼
索尼被皇太極授為一等侍衛(wèi),屢次帶其征戰(zhàn),其中著名的“寧錦之戰(zhàn)”、“己巳之變”中,索尼都曾立下大功。索尼對皇太極絕對是忠心的,所以在皇太極突然去世,沒有留下遺詔的情況下,他堅定支持,從皇子中選擇新君,而不能讓睿親王多爾袞繼位。
順治帝即位后,索尼跟隨多爾袞,率領清軍正式入關。進京之后,許多人決定依附于勢力龐大的攝政王多爾袞,唯獨索尼不肯,從而遭到多爾袞記恨。不過多爾袞并未因此,就對索尼展開報復,有人多次陷害索尼,想將其置于死地,多爾袞都沒有準許。順治五年,有人誣告索尼欲擁立肅親王豪格,請求將其處死??勺詈蠖酄栃栠€是從輕處置,將他罷職,安置到了昭陵。
順治帝親政后,才將索尼召回來,官復原職。之后,索尼平步青云,累進世襲一等伯,提拔為內大臣,兼議政大臣、總管內務府,成為順治朝位首席滿洲大臣。
索尼畫像
蘇克薩哈
蘇克薩哈出身那拉氏,滿洲正白旗人,最初為牛錄額真。滿族人尚武,早期他們在出兵或是狩獵的時候,常常按照家族村寨組織起來,每十個人就選一個為首領,稱為“牛錄額真”,意為“箭主”。后來,努爾哈赤規(guī)定,三百人為一牛錄,設“牛錄額真”一人進行管理,正式成為官員。
皇太極時期,蘇克薩哈不斷立功,屢次被提拔,歷任議政大臣、領侍衛(wèi)內大臣,加太子太保。順治七年,蘇克薩哈上告多爾袞圖謀不軌,遭到對方報復,被追黜。在與南明對戰(zhàn)時,蘇克薩哈又屢敗于劉文秀大軍??梢?,蘇克薩哈在仕途上,并不如索尼那樣順利。
遏必隆
遏必隆出身鈕鈷祿氏,滿洲鑲黃旗人,背景強大,因為他是努爾哈赤的外孫,父親是“開國五大臣”額亦都。也憑借這些關系,讓遏必隆襲封一等子爵昂邦章京,準世襲罔替,授一等侍衛(wèi)。
后來,遏必隆跟隨皇太極出征,立下戰(zhàn)功,得到重用。順治二年,遏必隆斬殺李自成之侄李錦,晉封二等甲喇章京。順治帝親政之后,遏必隆歷任議政大臣、領侍衛(wèi)內大臣、少傅兼太子太傅等。
鰲拜
鰲拜出身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鰲拜能征善戰(zhàn),曾跟隨皇太極征戰(zhàn)四方,功勛卓著,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特別是“松錦之戰(zhàn)”時,清軍受到明代薊遼總督洪承疇的猛攻,頻頻失利。鰲拜率領鑲黃旗護衛(wèi)軍迎難而上,最終擊敗對方。
由于鰲拜乘勝追擊,五戰(zhàn)皆捷,令清軍士氣大增。之后皇太極親率大軍救援,明軍大敗。這場戰(zhàn)爭,關乎明、清雙方的生死存亡,鰲拜在此戰(zhàn)中立下大功,讓其不僅成為皇太極的心腹大將,還成為八旗將領中極具重量的人物。
清軍入關之后,鰲拜也沒有松懈,率領大軍重創(chuàng)大順軍,接著隨肅親王豪格進攻大西軍。當兩軍相遇時,鰲拜身先士卒,最終擊敗大西軍,張獻忠也戰(zhàn)死??梢哉f攻滅大西軍,鰲拜當居首功。
鰲拜不僅有勇有謀,同樣對皇太極忠心耿耿?;侍珮O去世后,多爾袞與豪格爭奪皇位,鰲拜堅決擁立皇子,甚至命精銳護軍守衛(wèi)崇政殿,時刻做好交鋒的準備。在這種情況下,多爾袞也不得不做出讓步,最終讓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承了皇位。
正因如此,鰲拜與多爾袞結下仇怨,多爾袞攝政后,屢次迫害鰲拜,鰲拜憑借功勛,以及索尼等人的庇護,有幸保住了性命,并順利熬到多爾袞去世。順治親政后,對鰲拜的忠心極為賞識,鰲拜在朝中的地位越來越高。
四大顧命大臣的誕生
順治駕崩后,遺詔上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為輔政大臣。雖說名義上是順治遺命,不過四大顧命大臣班底的組成,與一個人的深謀遠慮是分不開的,她就是順治帝的母親,孝莊太后。
那么康熙四大輔臣,是怎樣被選出來的呢?其實,這是孝莊太后通過多爾袞攝政一事,了解到叔王攝政,對皇帝所帶來的危害,在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為了強化皇權,才挑選出來的。那么孝莊太后,為何偏偏選中索尼等四人呢?
其一,努爾哈赤死后,皇太極對八旗進行了改革,他親率兩黃旗,同時在天聰九年兼并了正藍旗。所以一開始,兩黃和正藍旗才是“上三旗”?;侍珮O死后,多爾袞攝政掌權,就將自己率領的正白旗,抬為“上三旗”,將正藍旗的地位降下去。
順治親政以后,并沒有改變“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格局。因此,“上三旗”地位較高,成為國家軍事力量的柱石,出身“上三旗”的臣子,自然也成為幫助皇帝治理國家的中堅力量。孝莊太后要選擇輔政大臣,必定就會在“上三旗”中挑選,前面已經(jīng)介紹過了,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都是出自“上三旗”。
其二,皇太極去世后,多爾袞與豪格爭奪皇位,在這個問題上,索尼等四人全都是支持皇子繼位的。說明在這件事上,他們能夠團結一心,站在一統(tǒng)戰(zhàn)線。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極力阻攔,多爾袞最終不得不放棄即位,選擇用迂回的方式,去做了攝政王。
孝莊畫像
其三,前有多爾袞攝政,孝莊太后深知叔王攝政的危害,所以最好還是選擇輔臣。那么輔臣有什么好處呢?
首先,叔王地位高、權勢大,隨時可能像多爾袞一樣,做到獨攬政權,弱化皇權??奢o臣不同,他們上面有諸王和皇太后雙重制約,不容易做到攬權。
綜上所述,可見孝莊太后在選擇輔政大臣一事上,的確經(jīng)過深思熟慮,實為殫精畢智之舉。
鰲拜一人獨大
鰲拜并不是康熙唯一的輔政大臣,更不是輔臣之首,可是發(fā)展到最后,他卻一人獨大,成為康熙的心腹之患。為何后來鰲拜能夠實現(xiàn)一人獨大呢?
康熙四大輔臣,無疑都為清代立下過汗馬功勞,《清史稿》中,概括了四大輔臣的關系:“時索尼為四朝舊臣,遏必隆、鰲拜皆以公爵先蘇克薩哈為內大臣,鰲拜尤功多,意氣凌轢,人多憚之。蘇克薩哈以額駙子入侍禁廷,承恩眷,班行亞索尼,與鰲拜有姻連,而論事輒齟齬,寖以成隙?!?/p>
索尼作為資格最老的大臣,同時也是四輔之首,他在的時候,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克制鰲拜。為了不讓鰲拜過分囂張,孝莊太后還專門選擇了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為康熙的結發(fā)皇后。
康熙六年,六十七歲的索尼去世,鰲拜從而變得愈發(fā)狂妄。遏必隆雖出身名門,卻為人庸懦,遇事無主見,所以他選擇依附鰲拜。鰲拜雖居四大輔臣之末,但隨著索尼去世,遏必隆的投靠,加上他本身資格老,軍功高,于是日益驕橫,開始走上專權的道路。
這一年康熙已經(jīng)十四歲,所以索尼在臨終前,特意提出讓皇帝親政。他死后,蘇克薩哈勢單力薄,于是上疏請求解除輔臣之任,去為先帝守陵。如果康熙答應了蘇克薩哈的請求,就說明鰲拜與遏必隆兩位輔臣也應該卸任了,因此鰲拜趁康熙表態(tài)之前,找借口給蘇克薩哈定罪,誓要除掉對方。
影視劇中的鰲拜形象
輔政之路的結束
隨著蘇克薩哈一死,四大輔臣僅剩兩個,雖然康熙已經(jīng)親政,可鰲拜并不想歸政,至于遏必隆,他更是不放在眼里??滴鯇棸莘e怨已深,早就想除掉他,蘇克薩哈一死,更令康熙覺得此事刻不容緩。
于是,康熙私下挑選了一批年紀與自己相仿的親貴子弟,表面上整日與他們以布庫為戲,實則在想法除掉鰲拜。鰲拜一心以為皇帝小小年紀只知玩樂,不僅沒提防,反而暗暗竊喜。誰知最終康熙就憑這群布庫少年,就將鰲拜成功拿下。
念及鰲拜昔日的功勞,康熙并沒有聽取大臣的建議,將其處斬,而是改為囚禁??滴醢四?,鰲拜于囚禁中去世。如此一來,四大輔臣就只剩遏必隆一人了。
鰲拜死后,康熙下令追究其黨羽及遏必隆之罪,群臣經(jīng)過商議,定下遏必隆十二項罪名,請求處以死刑。不過康熙還是免其一死,下詔:“遏必隆因無結黨之事,所以免其重罪,但是革去太師之職及后加公爵,其原有一等公爵,仍準留與伊子。”
第二年,康熙念及遏必隆是顧命大臣,又是“開國五大臣”額亦都之子,便重新下令,準許其仍以一等公品級、宿衛(wèi)內廷任職??滴跏?,遏必隆病逝。至此,康熙四大輔臣全部去世,他們輔佐皇帝的道路,徹底宣告結束。
影視劇中的康熙和鰲拜形象
四大輔臣執(zhí)政初期,尚能齊心協(xié)力,一致對外??呻S著清代進入相對穩(wěn)定發(fā)展的階段,有人卻并未堅持初心,導致彼此背道而馳。不管怎么說,他們在輔政初期,的確使清代得到大力發(fā)展,迅速趨于穩(wěn)定。
只是作為輔臣,遲早有歸還政權的那一天,一旦他們當中有人不舍權力,加上遇到康熙這樣有能力的君王,就注定會有鰲拜一般的結局。相比之下,看似庸懦的遏必隆,好像又比鰲拜聰明得多。
(參考文獻《清史稿》《太宗文皇帝實錄》《欽定八旗通志》《圣祖仁皇帝實錄》《朝鮮王朝實錄》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9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歷史上周瑜有多少后代他們的結局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