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賢王商湯的后裔被周武王分封在宋國,按照爵位高低。宋國與其它六個公爵諸侯國并列,周武王分封黃帝、炎帝、堯、舜的四個后代封國分別為薊、焦、祝、陳四國,同時封文王之弟虢仲在虢國。
春秋五霸,這個說法歷來有爭議。其中有一種說法把宋襄公和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合稱五霸。但是對于宋襄公的爭議最大,認為其所作之事,不夠資格,其一生追求的仁義之舉乃是虛偽做作。
現(xiàn)今的觀點也認為其空談仁義,迂腐之極。他到底配不配五霸之一呢?先讓我們了解他的生平事跡:
1.助齊平亂
齊桓公死后,齊國內(nèi)亂,宋襄公召集衛(wèi)、曹、邾三國人馬與公子昭(齊孝公)里應(yīng)外合,平定齊亂,擁立孝公即位,從此宋襄公聲名鵲起。
2.圖謀稱霸
桓公死后,諸侯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公一心想學(xué)齊桓公會盟諸侯,確立自己的地位。但此時,較大的諸侯國,如:楚、齊、鄭、陳等并不買宋國的賬,襄公一黨只有曹、衛(wèi)、滑、邾等幾個小國聽令。
3.泓水之戰(zhàn)
周襄王十三年,諸侯會盟于盂地,宋襄公與楚成王爭當霸主失敗,被成王抓回楚國囚禁。同年冬季,在魯僖公的調(diào)停下,被釋放回國。
宋襄公回國后,越想越氣,決定拿支持楚國的小弟鄭國開刀,遂領(lǐng)大軍攻鄭。楚國派大將成得臣率兵支援。雙方在泓水河邊展開決戰(zhàn),楚兵強盛,宋襄公講究仁義,堅持等楚兵渡河列好陣再開戰(zhàn),結(jié)果大敗受傷,次年傷重而亡。
結(jié)語:
宋襄公雖然后來被列為春秋五霸之一,但他并沒有真正得到過霸主的地位。連他的國相目夷也勸諫他說:“以小國爭盟,禍也。''最終泓水慘敗讓后一山貽笑大方。但他的春秋大義,在古代中國歷史上被贊美者認為仁義有信,難得的貴族精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9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