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劉弗陵孩子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漢昭帝劉弗陵12歲娶妻,為何直到21歲病逝也沒有孩子?
歷史上,漢昭帝劉弗陵的皇后只說是上官氏,并沒有留下名字,所以我們暫且稱她為上官皇后吧。由于父親上官安和祖父上官桀的運作,上官皇后6歲就進宮了,她被封為了僅次于皇后的婕妤,沒過多久就被升為皇后。
漢昭帝繼位的時候年齡很小,只有8歲,漢武帝臨終前封霍光為輔政大臣,同時封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為副手,這樣一來,幾位大臣互相牽制,漢昭帝的地位才能穩(wěn)固。上官桀不滿足副手的位置,他想獨占輔政大權,想把霍光拉下臺,所以才會想到把上官皇后送進宮這個辦法。上官氏的人認為上官皇后進宮以后,漢昭帝就會更加親近上官氏而不是霍光。
鄂邑長公主是漢昭帝唯一在世的皇姐,而且漢昭帝一繼位,這位長公主就進宮陪伴皇帝去了,所以他們姐弟的感情很好。為了討好鄂邑長公主,上官桀將主意打到了公主的情人丁外人身上。
漢朝有規(guī)定,公主只能嫁給侯爵,于是上官桀就請求封丁外人一個侯爵之位,賣公主一個人情。當時霍光把持朝政,幾乎所有命令都取決于霍光,而霍光當即就否定了這個提議,言語之中的意思就是丁外人沒有功勞,不能封侯,讓鄂邑長公主很沒有面子,于是鄂邑長公主開始處處針對霍光。
上官桀為了牢牢靠在鄂邑長公主這條船上,當然還有后招,那就是直接拿錢賄賂丁外人。丁外人沒有得到侯爵之位,所以常常說霍光的壞話,加上他又收了上官桀這么多好處,自然更加賣力的慫恿鄂邑長公主對付霍光了。
上官桀等人聯(lián)合起來誣陷霍光謀反,漢昭帝沒有相信;上官桀等人又預謀殺害霍光,事發(fā)后被滅族。當時的上官皇后才9歲,又常年待在宮里,所以并未在受罰之列,當然了,上官皇后身上也流著霍家的血,霍光不會見死不救,所以保下了她。
漢昭帝經過這件事情以后,開始不喜歡上官皇后了,但是霍光又不能眼睜睜看著小孫女受苦,所以只能暗中插手漢昭帝的后宮之事。為了保證上官皇后的地位,霍光下令,讓所有宮女都穿“窮绔”(有前后襠、系帶很多的一種內褲,不方便解開),就是怕漢昭帝寵幸宮女。
漢昭帝身體不好,有記載的后妃也不過兩位而已,一個是上官皇后,另一個是周陽氏。這兩位后妃都沒有生下一兒半女,所以直到漢昭帝21歲死的那一年,他都沒有孩子。
沒有,劉弗陵死時年僅21歲,沒有留下子嗣。
劉弗陵(前94年-前74年),即漢昭帝,西漢第八位皇帝,漢武帝劉徹少子,趙婕妤(鉤弋夫人)所生。
漢昭帝即位時年僅八歲,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輔政下,沿襲武帝后期政策,與民休息,加強北方戍防。
始元六年(前81年),召開“鹽鐵會議”,就武帝時期鹽鐵官營、治國理念等問題召集賢良文學討論,會后罷除榷酒(酒類專賣)。
元鳳元年(前80年),以謀反罪誅殺桑弘羊、上官桀等,專任霍光,進一步改革武帝時制度,罷不急之官,減輕賦稅。因內外措施得當,武帝后期遺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漢王朝衰退趨勢得以扭轉,“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元平元年(前74年),劉弗陵因病駕崩,年僅二十一歲,在位十三年。謚號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擴展資料:
劉弗陵在位期間的成就:
1、鹽鐵之議
鹽鐵之議,又稱鹽鐵會議,是漢昭帝時,霍光組織召開的一次討論國家現(xiàn)行政策的辯論大會,其本質是對漢武帝時期推行的各項政策進行總的評價和估計。漢宣帝時,桓寬根據(jù)當時會議的記錄,整理為《鹽鐵論》。
元狩三年(前120年),漢武帝擢用桑弘羊為財政大臣,實行鹽鐵官營等經濟政策,雖然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但弊端百出,激起民怨。
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經諫大夫杜延年提議,霍光以昭帝名義,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賢良文學六十余人,就武帝時期的各項政策,特別是鹽鐵專賣政策,進行全面的總結和辯論。同年七月,會議閉幕,取消酒類專賣和部分地區(qū)的鐵器專賣。
鹽鐵會議的召開,對昭宣時期漢王朝的統(tǒng)治政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大權在握的霍光基本上堅持了漢武帝輪臺罪己詔中所制定的政策,進一步推行“與民休息”的措施;而桑弘羊在政治上則受到一定的挫折,其所實施的官營政策也有所收縮。
2、昭宣中興
昭宣中興指的是西漢漢昭帝和漢宣帝時代 (約為公元前87年至前48年),此時的西漢處于恢復性穩(wěn)定及發(fā)展階段。
昭宣二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繼續(xù)實行漢武帝以來的政策,著力整頓吏治,任用賢能,賢相循吏輩出。并重視吏治,認為治國之道應以“霸道”、“王道”雜治,反對專任儒術。
為維護法律正常行使,漢宣帝設置治御史以審核廷尉量刑輕重;設廷尉平至地方鞠獄,規(guī)定郡國呈報獄囚被笞瘐死名數(shù),重視民命之余又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此外漢宣帝又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宮講論五經異同。
昭宣二帝還多次下詔賑貸農民,廢除一些苛法,屢次減免田租、口賦等稅收,減輕農民的力役負擔?;謴秃桶l(fā)展農業(yè)生產。
推行一系列經濟的措施如招撫流亡、安定民生等,使社會生產重新得到恢復和發(fā)展,在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方面繼續(xù)霍光的政策。
昭宣時這些政治、經濟措施的實行,使一度國力衰退的西漢王朝又興盛起來。史稱“昭宣中興”或“孝宣中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劉弗陵
衛(wèi)青,以一個私生子的身份,構建了漢武帝時代最大的一個外戚集團。雖然他一生謹小慎微,從不居功自傲,成功的安享晚年,平安謝世。但是,他的家族依然難逃漢武帝的清洗。
只不過,這個家族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漢武帝并沒能誅殺他整個家族,此后又歷經3個皇帝,直到漢宣帝時代,才將這個最大的外戚集團徹底鏟除。
這個外戚集團到底有多牛,我們來看看里面的核心人物。
所謂“外戚”,就是皇后的娘家人,那么,首先衛(wèi)家必須要有一個人當上皇后,然后才能有外戚的誕生,這個皇后,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衛(wèi)子夫”。
衛(wèi)子夫,出身非常的低微,僅僅是平陽侯府的一名歌女,她的母親衛(wèi)媼是平陽侯府的一個女仆,與一名衛(wèi)姓男子生下了三個女兒,分別是
衛(wèi)君儒,衛(wèi)少兒,衛(wèi)子夫,又與鄭季私通生下
衛(wèi)青。
這三女一男,就構成了日后整個衛(wèi)家外戚集團的基石。
有一天,漢武帝去霸上祭拜先祖,在回來的路上順便去了一趟姐姐平陽公主家中。皇帝要來了,那自然是盛情接待。
在酒席中,漢武帝表現(xiàn)的悶悶不樂,這中間的心思,平陽公主是非常清楚的,漢武帝和自己的表妹陳阿嬌結婚后多年都沒有子嗣,平陽公主就決定給漢武帝送個美女,說不定能給皇帝生下兒女。
于是,平陽公主就讓手下的歌女們盛裝出席,一個個妖嬈嫵媚,可惜,漢武帝一個也看不上,等到衛(wèi)子夫出來跳舞的時候,漢武帝一下子就被迷住了。
平陽公主也是個有眼力勁兒的人,她一下子就明白了,趕緊讓衛(wèi)子夫去伺候漢武帝更衣,就在更衣室里,倆人發(fā)生了關系。漢武帝回宮后,平陽公主就把衛(wèi)子夫給送進了皇宮。
也該著衛(wèi)子夫發(fā)達,跟了漢武帝以后,連著生了三女一男,那個生不出孩子的陳阿嬌也被漢武帝給廢除了,在主父偃的建議下,漢武帝立衛(wèi)子夫為皇后,立衛(wèi)子夫所生的兒子劉據(jù)為太子,并大赦天下。
衛(wèi)子夫的一步登天,是整個衛(wèi)家外戚發(fā)達的開始。
衛(wèi)青,是衛(wèi)子夫同母異父的弟弟,因為他是一個私生子。
衛(wèi)青的生父叫鄭季,有一次到平陽侯府去辦事,認識了衛(wèi)媼,倆人就發(fā)生了關系,生下了衛(wèi)青。
衛(wèi)媼就是平陽侯府的一個女仆,養(yǎng)不起那么多孩子,就把衛(wèi)青給鄭季送了回去,對于這樣一個“野種”,鄭家人自然是冷眼相待,稍微大一點后,衛(wèi)青就開始出去放羊,日子過得非??啵瑳]辦法,他又逃回了平陽侯府。
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衛(wèi)媼不舍得衛(wèi)青再回去受苦,就在平陽侯府里給他謀了個差事,讓他在府內給平陽公主牽馬,有時候也要當平陽公主的“人肉上馬石”。
此時,他的姐姐衛(wèi)子夫,已經在皇宮內上演宮斗大戲。因為自己接二連三的給漢武帝生下孩子,她成了皇后陳阿嬌的眼中釘肉中刺。
因為有漢武帝罩著,她們不能把衛(wèi)子夫怎么樣,于是,她們撿軟柿子捏,找人把衛(wèi)青給綁架了起來,以此來要挾衛(wèi)子夫。
幸虧,衛(wèi)青有一個好朋友叫公孫敖,帶領1000士兵去過把衛(wèi)青給救了下來。
漢武帝聽說后怒了:“你不喜歡衛(wèi)家,我偏要重用衛(wèi)家”,他任命衛(wèi)青為建章監(jiān),侍中,并連續(xù)數(shù)日賞賜,多達千金。
公元前129年,匈奴兵犯上谷,漢武帝任命衛(wèi)青為車騎將軍,從上谷出兵,同時,騎將軍公孫敖從代郡出兵,輕車將軍公孫賀從云中出兵,驍騎將軍李廣從雁門出兵。4路將領,唯獨衛(wèi)青大獲全勝,俘虜匈奴700人。
這一戰(zhàn)后,衛(wèi)青被封為關內侯,從此平步青云,7次帶兵出兵匈奴,官至大司馬大將軍,食邑17600戶,成為漢武帝最為倚重的軍事將領。
衛(wèi)少兒,是衛(wèi)子夫的姐姐,她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女人,卻有一個名震千古的好兒子霍去病。
和衛(wèi)子夫一樣,衛(wèi)少兒從小也是在平陽侯府長大,在府內當個小丫鬟。有一次,縣里的一個小辦事員霍仲孺奉命到平陽侯府里辦事,倆人勾搭了上,有了一夜的魚水之歡,沒想到,就這一次爽快,就懷上了一個孩子,霍去病。
事兒辦完了,霍仲孺也拍拍屁股走人了,從此以后再也沒有和衛(wèi)少兒聯(lián)系過。
他回到老家又娶妻生子,過上幸福的生活,他的兒子,叫霍光。
請記住這個人,他雖然不是衛(wèi)家的直系親屬,但是,卻是衛(wèi)家外戚集團的一個重要成員,甚至是從衛(wèi)家集團又發(fā)展出了一個霍家外戚集團。
因為是私生子,衛(wèi)少兒沒辦法在府內養(yǎng)活這個孩子,于是就讓弟弟衛(wèi)青代為撫養(yǎng)??赡苡邢嗤某錾戆桑l(wèi)青對這個小外甥格外的有感情,雖然是舅舅,但是和霍去病之間如同父子。
18歲,霍去病第一次帶兵出征匈奴,就大獲全勝,俘虜了2280人,其中包括匈奴的相國,高官,還有匈奴單于的爺爺,漢武帝親自封他為“冠軍侯”。
19歲,霍去病被封為驃騎將軍,再次帶兵出征匈奴,殺死匈奴折蘭王、盧侯王,殲滅其精銳,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等全部被俘,共計俘虜8960人。
在回來的路上,霍去病第一次和自己的親爸爸霍仲孺見了面,霍去病給他買了大量的田產和房產,但是卻沒有任何話說,生下自己19年都沒有管過,讓霍去病和他說什么?
不過,霍去病還是很仗義,把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給帶了回去,幫他謀了個官職。
此后,霍去病多次出擊匈奴,每次都是大獲全勝,從無敗績,也讓漢武帝對他愈發(fā)的喜歡,漢武帝封他為大司馬驃騎大將軍,和衛(wèi)青的地位相當,就這樣,大漢天下的兵馬,都在衛(wèi)青,霍去病這一對甥舅手里掌握了。
不過,天妒英才,霍去病在最后一次出征匈奴的過程中,誤飲了有毒的水,不幸身亡,年僅23歲,他是衛(wèi)家外戚集團第一個去世的人。
衛(wèi)君儒,衛(wèi)子夫的姐姐,同樣是平平無奇的一個女人,平陽侯府的丫鬟。
當年因為皇后陳阿嬌綁架衛(wèi)青未遂,漢武帝震怒,不但提拔了衛(wèi)青,還把衛(wèi)青的姐姐衛(wèi)君儒嫁給了太仆公孫賀,倆人生下一個兒子叫公孫敬聲。
就是這公孫父子倆,得罪了漢武帝,引火燒身,最終把整個衛(wèi)家代入了萬劫不復之地。
外戚專權,大漢朝不能承受之痛
漢武帝是個強人,千古一帝,但是,他依然擔心外戚專權,而且,衛(wèi)家,也確實發(fā)展成了一個龐大的勢力。
不過,衛(wèi)青太會做人,方方面面處理的滴水不漏,對上,他恭恭敬敬,從不居功自傲,漢武帝對他的賞賜,他第一反應就是謝絕。對下,他體恤士兵,口碑極好,連誣陷的他的人都沒有。
因此,漢武帝是抓不到衛(wèi)青的任何把柄。
另外,衛(wèi)青也很聰明,平陽公主先后兩次死了丈夫,衛(wèi)青及時的抓住機會,把平陽公主給娶了回去,給自己加了一層強有力的保護罩。
這樣,漢武帝娶衛(wèi)青的姐姐,衛(wèi)青娶漢武帝的姐姐,雙方互為姐夫和小舅子,親上加親,漢武帝怎么也得給姐姐幾分面子。
不過,漢武帝也并非完全放任不管,動不了衛(wèi)青,他就拿衛(wèi)青的兒子開刀。
衛(wèi)青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衛(wèi)伉、次子衛(wèi)不疑、三子衛(wèi)登。
有一年,衛(wèi)青打了勝仗,漢武帝非常高興,一下子把衛(wèi)青的三個兒子全部封了侯,這可是違反當年劉邦定下的“白馬之盟”的,白馬之盟,除了規(guī)定非劉姓不封王外,還有一條規(guī)定,那就是非有軍功不得封侯。
當時衛(wèi)青風頭正盛,漢武帝是極力拉攏,衛(wèi)青推辭了數(shù)次,漢武帝都不準,最后只能接受,當時三個人都是小屁孩,最小的衛(wèi)登還不到1歲。
公元前116年,衛(wèi)伉因“矯制不害”的罪名,被免去了侯爵,所謂“矯制不害”,就是假傳圣旨,但是沒有造成什么危害,屬于未遂罪,所以,僅僅是免去了爵位。
衛(wèi)青去世后,衛(wèi)伉繼承了“長平侯”的爵位,沒過幾天,就因“無符籍妄入宮”最被奪去了爵位,很明顯,漢武帝就是在針對衛(wèi)家。
衛(wèi)不疑和衛(wèi)登,兩兄弟,是因為“坐酎金”罪,被免去了爵位,當時,倆人也僅僅12歲,尚未成年,可以說是啥事也不懂,這個爵位從天上來,又莫名其妙的飛走。
所謂“酎金”,就是供奉給皇帝的金子,純度不夠,不是99.99的,因此,被皇帝給治罪了。
衛(wèi)青的三個兒子,在衛(wèi)氏家族里都是小人物,漢武帝為什么要針對他們?其實,這就是漢武帝的一種態(tài)度,要時刻打壓外戚,不能讓他們翹尾巴。
在外戚專權這方面,大漢朝是有血淋淋的教訓的。
當年劉邦建立大漢的時候,呂后家族是出了大力的,劉邦死后,呂后專權長達15年。她背棄劉邦定下的“白馬之盟”,大肆分封呂氏家族為王,先后立了兩個小皇帝當傀儡。
呂后去世后,開國老臣陳平和周勃展開“誅呂行動”,才徹底清除了呂家的勢力,到了漢文帝時代,又出來一個竇皇后,雖然沒有達到專權的地步,但是,她經歷三朝,先后成為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對大漢朝的影響力還是很深的,漢武帝繼位初年,推行的新政,很多都被這位祖奶奶給否決了。
因此,漢武帝雖然重用衛(wèi)家,但是,也是時刻提防衛(wèi)家,因為有衛(wèi)青的存在,他敢有大的動作,直到衛(wèi)青去世后,才被漢武帝抓住一個機會,對衛(wèi)家進行了一次大清洗。
這次清洗,對于衛(wèi)家,是毀滅式的打擊。
巫蠱之禍,漢武帝對衛(wèi)家集團的清洗
衛(wèi)青死后,整個衛(wèi)家集團就剩下兩個核心勢力了。
在朝廷上,有公孫賀,此時已經升職為丞相,位列三公之一,他的兒子公孫敬聲接替了他的太撲之職位。從血緣關系上論,他算是漢武帝的姐夫。
在皇宮內。有衛(wèi)子夫和太子劉據(jù),此時衛(wèi)子夫已經過了年輕貌美的年紀,容顏開始衰老,漢武帝已經移情到王夫人,鉤弋夫人等年輕女子身上,不過,衛(wèi)子夫依然是中宮之主。
公孫敬聲這個人,是個典型的紈绔子弟,仗著自己的親姨媽是皇后,任性妄為,擅自挪用軍餉1900萬兩,事發(fā)后被捕入獄。
為了營救自己的兒子,公孫賀是想盡了辦法,恰好這個時候出現(xiàn)一個“陽陵大俠”朱世安,不知道干了什么事情,搞的漢武帝焦頭爛額,居然親自下令捉拿。
這個朱世安的身份,也是一個謎,他不僅能夠讓皇帝親自下令捉拿,而且還引發(fā)了漢武帝時代影響力最大的“巫蠱之禍”,直接導致了衛(wèi)家集團的覆滅,此人的背后,絕對有著一股不小的勢力。
聽說漢武帝捉拿朱世安,公孫賀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對漢武帝說:“皇上,如果臣能夠捉到朱世安,可否一命換一命,饒了我的兒子”,漢武帝居然還真就同意了。
隨后,公孫賀就發(fā)動了自己所有的關系網(wǎng),終于把朱世安給捉拿歸案。
朱世安進大牢了,公孫敬聲出大牢了,在出去的時候,公孫敬聲看了一眼朱世安,驕傲的揚起了頭:“切,你個倒霉蛋,本少爺是誰啊,當今皇后的外甥,丞相的兒子,我能有那么容易死嗎?你就乖乖的在這里替我受死吧”。
朱世安也不生氣,臉上甚至露出了笑容:“別得意,你馬上就要倒霉了,不只是你,是你們整個衛(wèi)家要倒霉了”。
公孫敬聲怎么可能相信他,一個草寇大盜而已,不過是放放狠話而已,他能掀起什么大浪。
可惜,公孫敬聲想錯了,這個朱世安不但掀起了大浪,而且,這個大浪一下子把整個衛(wèi)家的大船給打翻在歷史的大海之中。
就在大牢之中,朱世安給漢武帝寫了一封信,上面揭發(fā)了公孫敬聲和漢武帝的女兒陽石公主私通,還用巫蠱之術,在漢武帝的必經之路放上小木人,詛咒漢武帝。
一個草寇,居然能直達天聽,給漢武帝寫信,你說背后沒有高人布局,我是萬萬不信的。
漢武帝看到后震怒:“好啊,你們這是盼著我早死呢,我死了,是不是太子就可以繼位了,你們衛(wèi)家就可以無法無天了”。
于是,漢武帝下令,將公孫賀父子,陽石公主,諸邑公主,衛(wèi)青長子衛(wèi)伉全部誅殺,可以說,是把衛(wèi)家集團在朝廷上的勢力一網(wǎng)打盡。
不過,還有兩個人逃過了一節(jié),他們就是衛(wèi)青的二兒子和三兒子,他們兩個人年齡小,也沒有任何功勞,不在朝廷擔任任何官職,因此才撿回一命,
為了徹查這件案子,漢武帝任命江充為“調查組長”。江充這個人,原本是個江湖郎中,靠著向漢武帝告密起家,贏得了漢武帝的信任。
他手段毒辣,心態(tài)不正,利用這個案件,冤枉了上萬人,許多無辜百姓都被牽連。
江充憑借這漢武帝的寵信,曾經沖撞過太子,他擔心漢武帝去世后,太子繼位,就會向他報復,因此,他決定利用巫蠱一案,對太子進行栽贓陷害。
在搜查皇宮的的時候,他故意在太子宮中放入一個木偶小人。
太子擔心江充這張嘴在漢武帝面前胡咧咧的,居然直接起兵造反了。
漢武帝派出左丞相劉屈_率軍進行平叛,雙方在長安城內打了五天五夜,血流成河,最后太子劉據(jù)跑到湖縣,本來隱匿在一戶農戶家中,但是聽說有大軍過來捉拿他,直接上吊自殺了。
衛(wèi)子夫聽說劉據(jù)死了,也在宮中上吊自殺了,畢竟,是她以皇后的名義調動兵馬,支持劉據(jù)起兵的,她難逃其咎。
至此,衛(wèi)家外戚集團被全部消滅,不過,仍然留下了一個小小的尾巴,就是霍光,也許,在漢武帝眼中,沒有把他列入衛(wèi)家,總之,他成功的在政治風浪中活了下來,而且,還搞出了大動作。
巫蠱之案過去沒多久,漢武帝就后悔了,也知道自己冤枉了自己的兒子,于是在宮中建立了一個“思子宮”,算是自己對兒子的一點點懺悔。
太子死了,江山還要傳承,誰當太子,又成了一個新問題。
但是漢武帝還有四個兒子,分別是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_和劉弗陵。
劉旦是個急性子,當即表示愿意“承擔大任”,想當太子,漢武帝反手就是一個大嘴巴子,削去了他的三個封邑,他就老實多了。
劉胥四個花花公子,吃喝玩樂沒個正行,根本就不是太子的料。
那么,最有可能當太子的就是昌邑王劉_和劉弗陵。
劉_是貳師將軍李廣利的外甥,為了能讓自己的外甥當上太子,李廣利和親家劉屈_一起積極運作,劉屈_的夫人也沒閑著,在家弄小人,詛咒漢武帝早死,結果被人告密。
李廣利當時正在前線打仗,聽說事情敗露后,直接投降了匈奴,后來還是被人給暗殺了。
劉屈_被漢武帝抓住,實行了腰斬。
這個劉屈_,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兒子,剛剛接替公孫賀的丞相職位,屁股還沒坐熱呢,就被咔嚓了。
最終,漢武帝立劉弗陵為太子,臨終前,漢武帝封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輔政劉弗陵。漢武帝去世,劉弗陵繼位,是為漢昭帝。
霍光,即將開啟衛(wèi)氏家族的二次中興,或許,也可是說是霍氏家族的崛起。
霍光輔政,衛(wèi)家集團變身霍家集團
和霍光一同輔政的,還有金日_、上官桀、桑弘羊這三位大臣。
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兒,生下一個女兒上官氏,上官桀想讓這個孫女當劉弗陵的皇后,但是霍光不同意。
不過,最終上官桀走了蓋長公主的路子,最終還是讓上官氏當上了皇后,由此,霍光和上官桀產生了積怨。
為了能夠除掉霍光,上官桀聯(lián)合了桑弘羊,燕王劉旦,蓋長公主,想劉弗陵舉報霍光謀反,被劉弗陵批評了一頓。不死心的他們又想搞政變,直接殺掉霍光。事情敗露后被霍光反殺。
上官桀和桑弘羊被整體滅族,燕王劉旦和蓋長公主自殺。從
此以后,霍光就成了大漢朝最有權勢的人。
為了能夠讓上官氏盡快生下孩子,霍光禁止其他妃嬪接近劉弗陵,只和上官氏一個人睡,但是,直到劉弗陵去世,也沒能生下一個孩子。
可能因為倆人都太小了吧,劉弗陵去世的時候只有21歲,上官皇后只有15歲,倆人還沒掌握方法吧。
公元前74年,劉弗陵去世,因為他沒有一個孩子,霍光決定擁立昌邑王劉賀當皇帝。這個劉賀是
劉_
的兒子,當年和劉弗陵競爭過皇位,他死后把爵位給了兒子劉賀。
老子沒當上皇帝,終于輪到兒子當了,劉賀那個高興啊,帶著自己的手下人馬就從封地奔長安去了。
到了長安,劉賀繼承了皇位,但是卻不去劉邦的高祖廟中祭拜,帶去的手下也是一頓胡吃海塞,一副暴發(fā)戶的樣子,這引起了霍光的不滿,僅僅27天,就把他給廢掉了,史稱漢廢帝。
這個劉賀,就是大名鼎鼎的“海昏侯”,2016年,他的墓在江西南昌被發(fā)現(xiàn),因為他隨后被封到了南昌,在那里去世的。
廢了劉賀以后,霍光決定找一個沒有根基的人來當皇帝,方便他控制,于是他從民間找到了太子劉據(jù)的孫子劉病已。
此時,劉病已完全是一個平民,沒想到,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來,他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謹小慎微,對霍光言聽計從,甘心做個傀儡皇帝,就是漢宣帝。
霍光想讓自己的女兒霍成君當劉病已的皇后,劉病已不同意,想立自己的結發(fā)妻子許廣平為皇后,霍光表面同意了,暗地里卻派人把許廣平給害了。
劉病已明白,自己還不足以和霍光對抗,于是乖乖的接受了安排,娶霍成君為妻,并封她為皇后。
此時,霍光,已經成了標準的外戚,他的威望和勢力甚至超過了衛(wèi)青時代的衛(wèi)家。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葬禮非常隆重,上官太后和漢宣帝親自為他主持葬禮,按照皇帝的級別葬于茂陵墓。
隨后,漢宣帝對霍氏家族展開了大清洗,霍家被滿門抄斬,只有霍光的一個女婿金賞,因為主動揭發(fā)免于一死,皇后霍成君也被漢宣帝給廢了。
不得不說,漢宣帝,是個男人,為自己的老婆報仇了。
至此,延續(xù)了半個世紀的衛(wèi)氏家族集團,終于被完全鏟除。
其實,無論是漢武帝誅殺衛(wèi)氏家族,還是漢宣帝清洗霍氏家族,本質上都是為了防止外戚專權,因為大漢朝的基因里,就帶著“外戚專權”四個字。
這四個字,就是大漢朝的魔咒,始終也沒能擺脫,最終,劉邦建立的大漢,還是毀在了外戚王莽的手中。
冥冥中,自有天數(shù)!
? 昭帝劉弗陵英年早逝,沒有子嗣。死后由昌邑王劉賀繼位,無德,不久被霍光等廢除,改由劉詢繼位,即漢宣帝。漢昭帝劉弗陵(前94年-前74年),漢武帝劉徹少子,母親是趙婕妤(鉤弋夫人),西漢第八位皇帝。昌邑王劉賀(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漢武帝劉徹之孫,昌邑哀王劉髆之子,西漢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漢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劉詢(前91年―前49年),原名劉病已,漢武帝劉徹曾孫, 戾太子劉據(jù)之孫,史皇孫劉進之子,西漢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0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