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前209年劉邦在沛縣拉了幾百人馬起兵反秦,到前202年就在定陶登位稱帝,前后也就八年時間。相比之下,雄才大略的曹孟德耗費了一生的精力,又是占中原,又是挾天子,折騰了一輩子仍是天下三分的局面。
兩相比較,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回報,儼然是天差地別,一位輕松定了江山,當上大漢開朝之君。一位只是得到最大那三分之一,最高稱號也只是混到“魏王”。難道是孟德公才學不如劉邦?還是麾下的能臣武將比不上漢初三杰?
世事不是加減法,沒這么簡單。當皇帝不是那么容易的,拉一支隊伍,尋幾位大才輔佐,然后坐等大事可成……劉易曹難,是因為兩人所面對的大勢、對手、甚至是運氣都有很大差別。
秦末和東漢末年天下形勢大有不同
劉邦所在的秦末,像樣的勢力不多,最先起事的陳勝,成功地吸引了秦朝大部分火力。他的部將周文,率領幾十萬義軍氣勢洶洶的逼近了咸陽,被章邯痛打一番。之后崛起的是楚霸王項羽,巨鹿一戰(zhàn)擊潰秦軍主力。
這時候劉邦哪去了?樂呵呵地去咸陽當接收大員,約法三章盡收人心。而項羽的表現(xiàn)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坑了降軍二十萬,然后入咸陽痛痛快快的搶掠一通,回到據(jù)點彭城光宗耀祖。設身處地的想想,這二位誰做天下老百姓愿意?高下立判。之后,就是劉邦和項羽兩個人的事了。
曹操呢?他所面對的局勢要混亂得多,曹操剛露頭的時候各方割據(jù)勢力火候已足。先是董卓,等董卓垮掉又有袁紹、袁術、劉表,以及各地郡守如公孫瓚之流,苦心經(jīng)營多年,哪一個都比曹操有勢力。再加上一個黃巾軍,亂的不能再亂了。
曹操也不簡單,先收編了黃巾編為青州軍作為起家資本,然后一步步地去收拾各地的割據(jù)勢力,等他辛辛苦苦地擊敗了袁紹,控制了中原,扭頭一看,咦!孫權這小子已經(jīng)在東吳坐穩(wěn)了,家門口還有條大江保護著,不好辦啊!再然后,劉備又偷偷把西川給占了……兩家還居然聯(lián)手來對付他。
粗略地估算一下,曹操所面臨的競爭對手要比劉邦多幾倍,還個個都是硬手。
兩人對手的實力分析
劉邦的主要敵人只有項羽,項羽哪都好,就是缺心眼。崇尚暴力,不愛籌劃,不愛思考。劉邦不是有句話嘲笑他嗎?“項羽就范增一個出主意的,他還老是不聽”。范增早就看出劉邦是個大威脅,擺了桌酒想干掉他,結果還被項羽心軟給放跑了。
上天給劉邦安排了項羽這樣的對手,只能說高祖洪福齊天,再無二話。來我們看看曹公孟德,自身各方面條件不比劉邦差,比才干、比用人、比智謀決斷,甚至還有多的。曹公苦啊…拿下中原后躊躇滿志都準備一統(tǒng)了,結果在赤壁被燒了個精光…
“劉備、孫權,怎么上天會安排這么兩個人來懟我呢?”曹操暗道。一位被他自己夸過:“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另一位呢?直接被大宋第一古惑仔辛棄疾贊為:“生子當如孫仲謀”。一位據(jù)守西川,雄關險隘,手下諸葛亮、五虎將,個個不好惹。另一位隔著江,虎踞東吳,魯肅、周瑜、程普,均非泛泛之輩。
雖然這點不是很關鍵,但也要算一筆。劉邦脫了秦朝的福,始皇帝把匈奴趕的遠遠的,當時還處于將起未起之時,直到漢朝建國冒頓單于才開始找麻煩。
曹操這邊呢?雖然匈奴已被編成五部,派人看著,總還是個隱患吧,也得分些兵力去提防。那個烏桓,雖然被掃平,遼東還割據(jù)著公孫家族呢,這多少也算個麻煩吧,不能不防。
其實曹操真的挺不容易,看看南北朝的前秦苻堅,挾統(tǒng)一北方之威,殺氣騰騰想一舉滅掉東晉,結果大敗而歸搞得國家都垮掉。有著相似經(jīng)歷的曹操,卻依然能堅持著雄據(jù)三國之首,無人能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0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