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子午谷奇謀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3、守城
理性分析,魏延的子午奇謀有成功的可能性嗎
諸葛亮一共進行了5次北伐,他的弟子姜維繼承遺志,進行了總共11次北伐,定時來打定時撤退,頻繁的北伐看上去有些憨憨,打著打著魏國也都習慣了,某天蜀國沒來打才反而會覺得不習慣。
保守打法
因為地盤資源太過貧瘠,蜀國要打魏國是肯定的,要主動出擊也是必然的,不然就是慢性死亡,這也是孔明臨死前教姜維的,不然姜維也不會這么起勁的一共北伐了11次。如果說北伐是肯定要的,但10多次北伐都沒有成功,是不是說明諸葛亮的打法有問題呢?
但是如果想要北伐打到魏國去的話,一共有5條路可走,其中三條路是近路,但是屬于山路,而山路不利于行軍。還有兩條偏向西邊的路是平路,但這要繞開大山屬于遠路,諸葛亮跟姜維的北伐就是走隴右地區(qū),在平原地區(qū)一邊種田一邊打仗。
這個畫面簡直了,大概是這樣子的大家別笑出聲,士兵們周一到周五在地里種田搭棚子,周六持刀帶甲去打一仗,完事了周日休息一天,這就是所謂的諸葛亮北伐,不得不說這簡直是太穩(wěn)了,因為這絕對不會出現(xiàn)補給跟不上的情況,屬于天字第一號的"穩(wěn)扎穩(wěn)打"。
怪不得司馬懿說,諸葛平生不曾弄險。
險行軍
諸葛亮的打法雖然不能說有問題,但是由于10多次北伐都失敗了,從結果上來看,諸葛亮跟姜維就完全做錯了,而魏延其實當時提出了一個想法就是奇兵出子午谷,可惜諸葛亮覺得太過于沖動,所以沒有實施這個計劃。
子午谷是北伐5條路中最近的一條路,也是最崎嶇的山路,這條路可以直通長安,根本就不需要經(jīng)過西北方曹魏的防守重地。(注:因為諸葛亮姜維每年都打隴右地區(qū),所以曹魏的重兵都派到那邊防守,都城長安反倒是久無戰(zhàn)事,于是防守稀碎。)
想要真正把子午谷奇謀做成功,有三個要素缺一不可,第一就是速度,魏延提出5000精兵+5000后勤急行軍,十天之內抵達長安就可以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盡管是近路,10天可能嗎?其實后世有一個叫闖王的家伙真來了一遭子午谷奇謀,他走了15天,然后尷尬的是對方早就算到他要走這條路,在出口這里把他包了餃子。
從時間上來看,10多天的急行軍確實可以走完這條路,但5000的部隊加上5000后勤,這屬于1:1的供給關系,最多可以堅持二十天的物資。所以魏延就算10天到了長安城下,他接下來面臨著一個更加嚴峻的問題,也就是要在10天之內把長安打下來,否則的話糧草不足,士兵就沒飯吃了。
在10天的時間里5000精兵打下長安,這是一個有可能實現(xiàn)的事情嗎?諸葛亮曾經(jīng)打了陳倉城,老匹夫出場自然是準備妥當,所以數(shù)萬軍隊+攻城專業(yè)裝備都有,但盡管如此,諸葛亮依舊是打了好幾個月而且失敗了。
然后,我們想說的是,急行軍不可能攜帶攻城裝備,而且長安城有好幾個陳倉那么大,城墻高聳是歷代古都,魏延5000士兵要10天打下長安,認真的嗎?(注:其實也不是不可能,守將夠笨就行,長安守將是夏侯楙,魏延認為他智商不行。)
剛剛我們設想了魏延真的10天穿過了子午谷,并且在10天之內打敗了夏侯楙,占領了長安城,但盡管如此,長安就被打下來了嗎?當然不可能,守城是子午谷奇謀能不能成的最后一環(huán),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魏延是個大將,守城能力很強,但5000精銳不可能堅守,最多拖時間等援軍,但蜀漢以步兵為主,曹魏以騎兵居多,所以一定是曹魏的圍城大軍比諸葛亮援軍先來。
而長安本是魏城人心不穩(wěn),再加上外部被包圍,魏延就算打下了長安也是鏡花水月一場空,除非諸葛亮的援軍真的比曹魏的騎兵先到,但這怎么可能呢?兩條腿的步兵機動性能比得過4條腿的騎兵?這也太扯淡了吧。
在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北伐,準確來說應該是第一次北伐階段,當時的前軍主將魏延要求諸葛亮給他精兵五千人,運糧補給五千人,從褒中出發(fā),沿著秦嶺南麓向東行,到達子午谷后,向北穿谷潛進,不到十天就可抵達長安。不過這個奇謀隨著諸葛的否定,就胎死腹中了。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那么你們這個子午谷奇謀可行嗎?當時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具體應該是這樣的:率一支奇兵從褒中出發(fā),循秦嶺東行,進入子午谷,循子午谷到長安,這個選種必須在10天內完成。然后諸葛亮大軍從斜谷出發(fā),必須在30天之內到達長安,同魏延會合于長安城下。
那么我們可以看看,這是否能行。首先這個條件是非??量痰摹R雷游绲廊L600多里,兩邊高山對峙,中間水流湍急,全靠架在岫巖上的棧道通行。遇到棧道壞處便要修復,若壞處較多,則勢必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修復,嚴重影響行軍速度。在這種情況下,你確定魏延這一萬人能保證在10天之內穿過子午谷進抵長安城下?恐怕這得打個大大的問號。
子午谷奇謀
同理,諸葛亮的北伐大軍從斜谷進軍,也要走棧道,也面臨魏延同樣的問題,能否在30天內趕到長安?顯然也是個未知數(shù)。
諸葛亮
事實上,兩年后曹真伐蜀時就是走的子午道,“會霖雨三十余日,或棧道斷絕”、“曹真發(fā)逾月而行才半谷,治道工夫,戰(zhàn)士悉作”——曹真十天才走完一半路程,其艱難可想而知。
再加上諸葛亮謹慎是出了名,兵出子午谷,具有極大的風險,雖然失敗了只是損失一萬多人,但是對北伐士氣和軍心有很大的打擊,仗還沒打,就先敗了一陣。而且當時長安是個重城,城墻高筑,沒個十幾萬人攻打,是打不下來的,單憑魏延所率的一萬人,沒有大型攻城器械,只能干巴巴的看著長安城,有何意義。搞不好,會成一支孤軍。
魏延
另外,即使魏延出其不意打下了長安,那然后呢,守得住嗎?諸葛亮的北伐大軍能夠緊急趕到嗎?這都是問題。
同時,諸葛亮應該也考慮到,益州只可為偏安之地,若要打出去,兵員補給不足,糧草也很難運出。那么如此就需要益州北方的涼州作為糧、兵員和馬匹的補充基地。同時涼州和益州也能互為犄角合圍關中。
現(xiàn)在網(wǎng)上對諸葛丞相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眾說紛紜,認為按蜀國的國力,要戰(zhàn)勝魏國、北伐成功,要出奇招,而第一次北伐,子午谷奇謀就是最好的奇招。并 因此指出諸葛亮用兵只知“以正合”,不知“以奇勝”,謹慎,以至錯過了時機。
那什么是子午谷奇謀呢?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曹魏,名將魏延提出的計謀:效仿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延親自率領五千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于潼關。諸葛亮一向用兵謹慎,認為此計過于兇險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后世有人認為諸葛亮過于謹慎,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大大地失策,錯過了絕好的時機;也有人認為,諸葛亮不采用的原因是,諸葛亮根本不打算攻打長安,他的目標應當是先取涼州,然后步步為營、逐步蠶食曹魏。
說到這里,子午谷奇謀的成功概率有多少?我認為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第一,結合地形,子午谷是一條險道,魏延帶著五千精兵能不能走出來就是個問題。就算走出來了,還剩下多少人馬也是個問題。曹魏大將曹真就想走子午谷突襲,結果等蜀漢撤軍了 都沒走出來。第二,魏延的想法是:大軍到了長安城下,守將夏侯楙是無能之輩,會主動棄城逃跑。但長安本來就易守難攻,如果夏侯楙居城而守,那魏延就變成送人頭了。第三,就算魏延打下長安。長安是曹魏重鎮(zhèn),必然會引起曹魏的重兵反攻,諸葛亮要去救援魏延,那就會引發(fā)蜀魏大規(guī)模的正面對決、國力之爭。與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的不符:丞相第一次北伐只想占據(jù)雍涼,在謀關中。
不過也是后來的街亭之敗和鄧艾偷渡陰平的成功,才會給后人無限的遐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李治是怎么當上太子的真相是什么
下一篇: 嘉慶處理和珅之后,紀曉嵐又是什么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