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降將韋俊為什么沒有被殺?感興趣的讀者和對百科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讓清軍印象深刻的后起之秀
韋俊是韋昌輝的弟弟,一早就參加了太平天國。不過,在1851-1853年太平天國的轉(zhuǎn)戰(zhàn)中,韋俊并沒有擔任軍事指揮。
直到太平天國西征,韋俊才開始以職同丞相的國宗之職,開始了領(lǐng)軍作戰(zhàn)。
可是,初領(lǐng)軍的韋俊就表現(xiàn)出了強悍的軍事才能。他在黃州擊敗清軍,迫使湖廣總督黃文容自殺;三克漢陽,兩戰(zhàn)武昌,戰(zhàn)功卓著。尤其是在三克武昌,石達開由湖北回攻江西后,韋俊獨當一面地在武昌作戰(zhàn)。面對羅澤南、胡林翼、李續(xù)賓的圍攻,他獨守武昌18個月之久,并擊斃了湘軍早期臺柱級人物羅澤南。
湘軍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羅澤南,就死于韋俊之手。在當時清軍的情報整理中,清軍把韋俊視為西征軍中第四號危險人物,僅次于石達開、胡以晃、羅大綱,高于燕王秦日綱,也高于林啟榮、曾天養(yǎng)等宿將。
言拒湘軍招降,卻險遭問罪在韋俊堅守武昌期間,發(fā)生了“天京事變”。
湘軍歷來重視對對方失意人物的招降。石達開、李秀成等人,都收到過過湘軍的offer。此時,韋家不但處于政治上失勢階段,更可怕的是,由于韋昌輝在事變中殺人實在太多(東王府、翼王府都是被該仁兄血洗的),許多戰(zhàn)友都對韋俊這個“北孽”心存芥蒂。
因此,胡林翼射書進武昌和漢陽,招降韋俊。
但是,韋俊都堅決拒絕了招降。清軍形容他“死心堅守”、“頑固不降”。
可是,由于武昌外援斷絕,補給困難,韋俊被迫放棄武昌。盡管如此,韋俊退出武昌時,依然展現(xiàn)了卓越的軍事才能,面對敵人水陸封鎖,妥當撤退,保全主力。
可是,洪秀全卻要治韋俊丟失武昌之罪,幸虧李秀成周旋,才免去治罪。
小鬼當?shù)?,湘軍大挫即使今天的歷史書,也普遍認為韋俊撤離武昌與天京事變后韋俊的“投降主義”有關(guān)。可是,我認為并非如此,湘軍水師控制江面,武昌確實外援斷絕了,即使在天京事變前,石達開等人都無法解困,何況天京事變后,確實武昌補給非常困難了。
在韋俊撤離武昌后,依然堅決轉(zhuǎn)戰(zhàn)江西等地。在整個1857年的江西戰(zhàn)場上,韋俊和堅守九江的林啟容,算是表現(xiàn)最好的太平軍將領(lǐng)了。
1858年,是太平天國小鬼當家的一年,李秀成、陳玉成、韋俊等人強勢崛起,給湘軍很大的打擊,尤其是三河鎮(zhèn)一戰(zhàn),重挫湘軍,使得曾國藩一時難以組織起新的攻勢。
三河鎮(zhèn),湘軍受到重創(chuàng),太平軍有復(fù)蘇跡象。1858年9月,太平天國重新恢復(fù)了五軍主將制,韋俊被任命為右軍主將,與李秀成、陳玉成、李侍賢并列,俱受中軍主將蒙得恩節(jié)制。
小鬼當?shù)赖奶教靽?,欣欣然有?fù)蘇之象。
洪秀全的“上帝之手”導(dǎo)致風云突變每當太平天國有好跡象時,洪天王就要使出“上帝之手”了。
湘軍想挖人,洪秀全也想挖人。湘軍想挖太平軍,洪秀全想挖跟隨石達開出走的部隊。
洪秀全為了拉攏楊輔清,居然開出了“中軍主將”的offer!中軍主將!以前楊秀清的位置!以前蒙得恩雖然無才,但好歹是天王近臣,大家可以在他主持下商量著來!現(xiàn)在,剛從石達開那邊回來,威望還未樹立的楊輔清,一下子成了李秀成、陳玉成、韋俊們的上司!
洪秀全和許多糟糕領(lǐng)導(dǎo)一樣,總能在關(guān)鍵時刻有神來之筆,把自己的隊伍越搞越不團結(jié)。這一招可謂對太平天國的“一箭雙雕”,此后,石達開失去了在福建、浙江轉(zhuǎn)戰(zhàn)的援助,決意入川,徹底遠離太平天國的主戰(zhàn)場;對太平軍來說,則推倒了一個由韋俊降清開始的,一連串多米諾骨牌。
和州火拼,走投無路楊輔清和韋俊,天京事變兩位主角的弟弟。對于滅門之恨,楊輔清可不是石達開,說原諒就原諒。兩軍駐地“恰好”相鄰,互相攻殺起來。
韋俊無奈,畢竟,是他哥殺了人家哥(雖不是親哥)全家,惹不起躲得起,準備移防,去找李秀成去。
韋俊最后的無奈降清,可以看做是楊韋事變的續(xù)集??墒?,卻遭到了老戰(zhàn)友、原下屬陳玉成的阻攔。兩軍在和州打了起來。
此時的韋俊,真是走投無路了。顯然,他在太平軍中是混不下去了;歸隱山林?開什么玩笑,不管是被太平軍還是清軍逮著,都是一死。走投無路之下,韋俊只得聯(lián)系湘軍水師楊載福,準備投降。
池州討韋,湘軍安心可是,楊載福也好,曾國藩、胡林翼也好,都將信將疑。韋俊說要取蕪湖作為見面禮,要與湘軍配合。湘軍只是答應(yīng)出水師配合,呵呵,要是上當了,調(diào)頭走人,不至于損失太大。
可是,韋俊的手下,就不愿意投降了,黃文金等人立刻配合楊輔清,開始“池州討韋”,反攻韋俊。
韋俊不愿降,又能怎么辦呢?韋俊無奈,只得直接投降(投奔)湘軍。
安慶之戰(zhàn),給老東家的致命一擊安慶之戰(zhàn)對太平天國的影響就不必多說了,直接把太平天國由復(fù)蘇之勢達成了將亡之勢。
樅陽,是安慶外圍的屏障,自然也是必爭之地。熟悉地形的韋俊引導(dǎo)清軍挖開樅陽附近的堤壩,引水入后湖,使得清軍得意充分發(fā)揮水師優(yōu)勢,水陸并進,拿下樅陽。
隨后,陳玉成從桐城南下來解圍,十幾萬大軍在桂車河與李續(xù)宜激戰(zhàn),眼看就要取勝,韋俊又引兵直攻練潭,切斷了太平軍的糧道。陳玉成直接解安慶之圍的計劃失敗!
可以說,沒有韋俊,湘軍打安慶恐怕要困難得多!
更陰差陽錯的是,陳玉成幾乎是間接死在了韋俊手上!
陳玉成死去,太平天國江山去了一半。韋俊投降后的第一功,就是擊敗捻軍苗沛霖,逼迫苗投降。而陳玉成最后,就是被苗出賣而被俘!
現(xiàn)在,我們就很清晰不殺韋俊的原因了:
1、湘軍一直想通過招降太平軍高級將領(lǐng)來瓦解太平軍。與崛起時已經(jīng)接近收尾階段的淮軍不同,湘軍長期遭受著強盛時期太平軍的壓力,因此,一直在嘗試招降太平軍高級將領(lǐng)來瓦解太平軍。而韋俊,是第一位投降的高級將領(lǐng),湘軍自然要把這個招牌立起來!
果然,不久,“池州討韋”的急先鋒古隆賢就獻城投降!
2、韋俊不錯的軍事能力:在湘軍招降的軍事將領(lǐng)中,韋俊、程學啟等人在后來都有非常大的貢獻,作戰(zhàn)比老湘軍還賣力。
3、雪中送炭:時機很重要!當時,湘軍尚在恢復(fù)元氣中,而太平軍則攻略江浙氣勢正盛,此時,韋俊這種級別將領(lǐng)的投降,可謂雪中送炭。
4、韋俊了解太平軍內(nèi)情:過去,湘軍對于太平軍的了解主要來自間諜的情報搜集和作戰(zhàn)的實際體會。但此時太平軍更新了一批新的將領(lǐng),他們風格與過去石達開、韋昌輝時代自然有不同,韋俊作為太平軍高級將領(lǐng),對太平軍的戰(zhàn)法,太平天國的形勢,甚至長期協(xié)同作戰(zhàn)的盟友捻軍的情況都一清二楚。得到韋俊之后,攻安慶也好,剿苗沛霖也好,均事半功倍!
5、沒有復(fù)叛之憂。與石達開、李秀成等在太平軍中具有較高威望的人不同,此時的韋俊,在太平軍中已經(jīng)身敗名裂,他不可能再復(fù)叛,只能死心塌地地跟著湘軍走到底!
在我看來,韋俊的投降是無奈的,清軍不殺降是明智的,唯一可悲的是洪秀全。
在天京事變后,太平天國形勢復(fù)蘇,靠的是李秀成、陳玉成、韋俊等人的團結(jié)作戰(zhàn),無論是三河鎮(zhèn)、浦口、江北江南大營作戰(zhàn),各軍都積極配合,團結(jié)一致。
可是,韋俊事件后,太平軍卻紛紛如軍閥一般各自為戰(zhàn)。連湘軍都感覺奇怪,在李秀成被俘后,他們曾問李秀成:安慶之戰(zhàn)時,你們那么多部隊,怎么就只有楊輔清去救呢?
正因為最高領(lǐng)導(dǎo)的想當然,處事不公,才使得最后的太平軍,不想叛的叛了,該救的不救,各自經(jīng)營著自己的事情,一盤散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1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為什么守上庸的是孟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