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鍵為了成了眾臣的擁戴對象?感興趣的讀者和對百科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原來,早于魯王朱以海監(jiān)國前的四十天,即六月十七日,唐王朱聿鍵已經(jīng)在浙江衢州宣布監(jiān)國,并于閏六月二十七日在福州即皇帝位。
這,就是南明史上第二個政權,一般稱為“隆武政權”。
朱聿鍵,小字長壽,出生于萬歷三十年四月初五日(1602年5月25日),是個與眾不同的帝王子孫。
說他與眾不同,是因為他的成長過程充滿了磨難。
這種磨難,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jié):朱聿鍵這年四十三歲,其中有三十五年的光陰在逆境中度過,光坐牢就坐了二十四年。
他的牢獄之災說來很狗血、很俗套。
他的先世唐定王朱桱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受封于河南南陽,至他這代,已歷經(jīng)九世。
朱聿鍵的父親朱器墭是唐端王朱碩熿的嫡長子,按宗法禮制,得封為世子。但唐端王朱碩熿喜歡寵妾所生的次子,就想行晉獻公廢申生改立奚齊的故事,將王位改傳給次子。
朱聿鍵十二歲那年,唐端王朱碩熿胡亂找了個由頭將朱器墭、朱聿鍵父子囚禁入了承奉司。
這一囚禁,就是長長的十六年。
按照明太祖朱元璋以祖訓形式所制訂的藩王制度,朝廷設有專門管理皇族本家宗室事宜宗人府,府里又有專門記載皇族宗室繁衍傳遞和生死娶葬的譜牒,叫做玉牒。玉牒每十年一修,由翰林院的官員專司其職,定期公布。宗親子弟出生時須向?qū)iT掌管皇室宗族事務的宗人府請名,年長再請婚,食俸終生,死后復由朝廷祭葬。
可是,朱聿鍵都已經(jīng)二十八歲了,朱碩熿還不為他請名。
唐端王朱碩熿的心思是想把朱聿鍵父子關在獄中,從肉體到精神上將他們活活折磨死。
哪料,一個名叫張書堂的小官暗中給朱聿鍵提供了不少幫助,不但時常送些好吃的酒飯進獄,還送入了大量儒學典籍,這讓朱聿鍵父子,尤其是朱聿鍵,不但沒被折磨倒,反而意志彌堅,志氣更高。
朱聿鍵“有大志,好讀書,雖處患難,而志氣不挫”。(溫睿臨:《南疆逸史》卷2,《紀略》第2,《紹宗》)
關于獄中苦讀書的舊事,朱聿鍵即皇帝位后寫有一篇自敘,也記述說:“十二歲,曾祖母薨,祖即將朕與父同禁,篝佛燈日夜苦讀。禁十六年,朕二十八歲尚未報生焉。”(《思文大紀》卷二;李天根《爝火錄》卷十一)
一心想取代世子位置的唐王次子實在等不了了,在飯菜中下毒,把朱聿鍵的父親朱器墭毒死了。
在獄中,朱聿鍵注視著父親的尸體,沒有流淚,但一股復仇雪恨之心已勃勃不可抑止。
在后來的自敘中,他用了八個字形容當時的心情:“父為叔鴆,朕誓報仇!”(《思文大紀》卷二;李天根《爝火錄》卷十一)
那么,身處囹圄的朱聿鍵有沒有機會報仇呢?
有。這機會來自于父親的喪禮。
大明分守道陳奇瑜來前王府吊世子喪,感覺世子死得不明不白,就警告唐端王朱碩熿說:“世子已經(jīng)是死得這么蹊蹺,你又不立他的兒子為世孫,上面調(diào)查起來,恐怕你吃不了兜著走?!?“世子薨逝不明,若又不立其子,事且露。”溫睿臨:《南疆逸史》卷2,《紀略》第2,《紹宗》)
唐端王朱碩熿想想也有些后怕,擔心迫害世子的陰謀東窗事發(fā),自己會受到朝廷的嚴懲,只好為朱聿鍵請名,并立為世孫。
崇禎二年(1629年)季冬,憂懼交加的唐端王朱碩熿病死。
這樣,朱聿鍵苦盡甘來,嗣位為唐王。
在位期間,朱聿鍵多所建請,在宗室換授等問題上常與崇禎廷臣的意見相牴牾。
十六年的獄中苦讀,他博覽群書,寫書與廷臣辯論駁難洋洋灑灑數(shù)萬言,且“稱說典訓,援據(jù)經(jīng)傳,皆有本”(溫睿臨:《南疆逸史》卷2,《紀略》第2,《紹宗》),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崇禎九年(1636年)七月,朱聿鍵設計殺掉了毒死自己父親的叔叔,終于報了大仇。
這年,正遇上清兵攻打北直隸等地,近畿州縣,多被涂炭。
唐王朱聿鍵恥于國家被虜人蹂躪,置藩王不得擅自離境的律令于不顧,招兵買馬,從南陽北上“勤王”。
當年明成祖朱棣以一介藩王反叛而得天下,為了防止以后其他藩王效尤,不僅剝奪親王的軍事指揮權,還大量削減了親王們的護衛(wèi),并嚴禁藩王離開藩屬。
現(xiàn)在,朱聿鍵連招呼都沒打就引兵往北京來了,朝臣一片嘩然。
御史楊繩武率先彈劾朱聿鍵。
崇禎隨即降旨切責,以“越關、擅斃”之罪將朱聿鍵廢為庶人,幽禁鳳陽高墻。(南沙三余氏:《南明野史》卷中,《紹宗皇帝紀》,錄朱聿鍵自述早年經(jīng)歷)
押送鳳陽路上,解官把朱聿鍵捆綁在檻車內(nèi),這讓傲骨錚然的朱聿鍵引為平生大辱,為此,朱聿鍵曾數(shù)度自殺。
落地鳳凰不如雞。
在鳳陽獄中,守陵太監(jiān)明目張膽地向朱聿鍵索賄,索賄不成,便搬出了所謂的“祖宗法制”,把朱聿鍵往死里整,直將朱聿鍵摧殘得死去活來。
在獄中過了近七年暗無天日的非人生活,直到崇禎十六年,淮揚巡撫路振飛到鳳陽巡視,聽說了朱聿鍵的悲慘遭遇,非常同情,對他多方保護,情況才得以好轉(zhuǎn)。
崇禎帝駕崩,弘光登基,大赦天下,朱聿鍵獲釋,受命徙居廣西平樂府。
然而,朱聿鍵剛南行到杭州,弘光政權已經(jīng)覆亡,緊接著,潞王又獻杭州出降。
在一片亂哄哄中,朱聿鍵遇上兵敗南逃的鎮(zhèn)江總兵鄭鴻逵和戶部郎中蘇觀生。
鄭鴻逵聽說他就是那個歷經(jīng)磨難而不死的傳奇王爺,覺得奇貨可居,便令副將保護他入閩。
六月十一日, 清兵進抵塘西,馬士英被方國安兵裹脅而去,大名鼎鼎的忠直良臣黃道周杭州城外舟船中見到了唐王。
黃道周初見朱聿鍵儀表非凡,便油然而生幾分親好之感,幾番交談下來,又發(fā)現(xiàn)朱聿鍵談吐慷慨,每談及國事,則涕淚橫泗,以恢復自任,驚奇之下,便有了擁立他出任監(jiān)國以收拾殘局之意。
黃道周,字幼玄,一字細遵,又字螭若,號石齋,一號逃雨道人,世稱為石齋先生,福建漳浦人,當時的儒林領袖、一代宗師,被時人贊為“字畫為館閣第一,文章為國朝第一,人品為海內(nèi)第一。”
黃道周學問獨步當世,仕途卻頗不平順。
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黃道周還被指為“黨邪亂政”,廷杖八十,囚入死牢。
在獄中,黃道周受盡拷打刑訊,卻能保持一名學者的氣節(jié),手不釋卷,著述不輟,撰成了《易象正》十二卷。
可以說,朱聿鍵在獄中苦讀一事,頗能讓飽嘗牢獄之災的黃道周產(chǎn)生共鳴和憐惜。
清軍已攻取南京,弘光君臣星散,南京政府宣布垮臺。
在這國家、民族危亡的關頭,黃道周積極投身到推動興滅繼絕的事業(yè)中去,以盡一個老臣之責。
他先上疏逃亡到杭州的鄒太后,敦請聚集兩浙、江西各路義師,以圖王事,繼而又力勸潞王朱常淓出任監(jiān)國,以系人心。
但是,他的這些操勞和愿望全都被無情的現(xiàn)實否定了。
就在一片灰心喪氣中,黃道周遇上了唐王朱聿鍵,為朱聿鍵的人君氣度所折服,很快,他便作出了疏請?zhí)仆醣O(jiān)國,“約成大業(yè)”之舉(見《黃漳浦集》卷二十四《逃雨道人舟中記》)。
黃道周也異常清楚,“雖靖虜意,亦以板蕩之會,非太祖親藩不足復襄大業(yè)也”(見《黃漳浦集》卷二十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1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秦國增加人口推行了哪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