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朱元璋和李善長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1390年,金陵鬧市中,李善長被朱元璋公開處斬。臨刑前他仰天長嘆:“我生平自比蕭何卻不得善終!縱有免死鐵券也救不了我的性命啊!”說完閉目垂淚不言,午時三刻劊子手手起刀落,大明文臣之首就此隕落,時年七十七歲。
李善長是明初第一任丞相,元末群雄逐鹿,朱元璋帶領(lǐng)軍隊在外征戰(zhàn),李善長坐鎮(zhèn)大營周轉(zhuǎn)軍需、協(xié)理軍務,把朱元璋的后勤打理的井井有條,為他平定天下立下很大的功勞。
朱元璋登基為帝后大封功臣,就把李善長單獨列為第一等封為韓國公,名次還在徐達和常遇春的前面。朱元璋稱贊說:“昔日漢高祖封功臣的時候,就把蕭何列為第一,李善長也是我的‘蕭何’?!蓖浦刂庖缬谘员?,同時朱元璋還賜給他免死鐵券兩枚,允許他免二死,子孫也可以免死一次。但就是這么一位功臣,最后為何被殺呢?這其實和他晚年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
李善長和蕭何一樣都是書生出身,兩人的早年經(jīng)歷也都一樣,被君王信任而且委以重任。但是深知劉邦本性的蕭何在漢朝建立后誠惶誠恐,不僅不攬權(quán)而且還自污名節(jié),如此才能夠保全自己和家人。
李善長卻不一樣,他在成為丞相后沒有以蕭何為借鑒,而是大肆攬權(quán)并打擊不附和自己的大臣。中丞劉伯溫也是朱元璋的重要智囊,因為政見不合被李善長辱罵,導致劉伯溫被迫告老還鄉(xiāng)退出朝堂。還有大臣李飲冰等人也是因為不愿意附和他,被李善長抓住把柄上奏朱元璋將其罷免。
李善長如此囂張跋扈,精明老練的朱元璋都看在眼里心中十分不喜歡。但是他了解李善長有大功于己,不能貿(mào)然對付他,于是朱元璋忍隱不發(fā)靜觀其變。
不久后李善長患病,他上書朱元璋要辭相歸隱。朱元璋聽聞心中非常喜歡,對他慰問有加賜給他許多土地。不久后作為李善長主動辭相的回應,朱元璋提拔他的弟弟李存義為太仆寺丞,而且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李善長之子李祺。在朱元璋看來,自己對李善長已經(jīng)夠厚道了,李善長不糊涂也能成就一番君臣佳話。
但是李善長卻沒有這么做,做為開國功臣和曾經(jīng)的丞相,李善長已經(jīng)習慣了車水馬龍的生活,怎么可能回到故鄉(xiāng)濠州從此退出不問世事?
公元1376年,李善長重回金陵。朱元璋對他還是信任如故,任命他參議軍國大事。幾年后,他曾經(jīng)推薦入朝的繼任丞相胡惟庸因為謀反而被朱元璋誅殺。有人告發(fā)說,李存義父子也是胡惟庸的同伙,朱元璋看在李善長的面子上沒有殺掉李存義,只是把父子兩人流放到崇明。
此時,聰明之人都了解上書謝恩,而且種種跡象已經(jīng)表明朱元璋開始對功臣下手,需要提早防備。但是李善長卻沒有這么做,他沒有因為朱元璋高抬貴手饒過弟弟而謝恩。朱元璋一番好心被他無視,這讓心胸也同樣狹隘的朱元璋懷恨在心。
此后,隨后兩件事情的發(fā)生讓朱元璋開始痛下殺手。
1390年,已經(jīng)77歲的李善長想著擴建自己的府邸,因為人手不足他跑去找到信國公湯和借衛(wèi)士三百人。
湯和嚇了一跳,皇城根下這兵能隨便借的嗎?但是李善長執(zhí)意要借,湯和只好給他同時也把自己最近聽到的風聲告訴李善長,言下之意勸他收斂自己,千萬不要惹禍上身。
但年邁的李善長已經(jīng)沒有了年輕時期的機警,也沒有能夠?qū)W習蕭何那樣的自保。幾個月后,李善長的親戚丁斌犯罪被流放千里,他又幾次上書向朱元璋求情。這件事激怒了朱元璋,他看到李善長還如此不知收斂倚老賣老,決定重重地敲打他,派人把丁斌下獄審問。
這一審問卻審出了一個大“戰(zhàn)果”,丁斌招供說李存義參與胡惟庸謀反。同謀和同伙,一字之差意思卻大不一樣,朱元璋馬上派人把李存義抓回來嚴加審訊,李存義熬不過供認自己參與起事,并且還抖落自己秘密的勸李善長參與其中,成功之后封以王爵。李善長雖然沒有同意,但是也默許了李存義的這種舉動。
供詞到了朱元璋的案頭,他大動肝火。朱元璋最恨大臣背叛自己,尤其是李善長這種親信大臣。于是朱元璋把李善長下獄,并且讓人檢舉揭發(fā)他。
自古都是墻倒眾人推,李善長還在等著朱元璋一念之仁放過自己,卻沒想到大臣們都看不慣他平日的跋扈囂張,紛紛檢舉揭發(fā)他。就連李善長的仆人也出面證明他和胡惟庸交往過密,兩人經(jīng)常竊竊私語。
于是朱元璋下令以謀反罪把李善長全家處死(駙馬和公主流放),李善長這才如夢初醒了解朱元璋是鐵了心要殺自己,而且還用的是謀反罪就是有免死鐵券也不能赦免。此后朱元璋還借此機會把李善長的同黨和一些交往過密的大臣也一并拿下,還編纂《昭示奸黨三錄》,布告天下。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一句俗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來源于楚漢時期大將軍韓信因為被蕭何賞識才建功立業(yè),也是因為蕭何獻策才身死暗室。蕭何是漢高祖劉邦早年的玩伴,從劉邦起義開始就跟隨劉邦,一路輔佐劉邦坐上至尊之位。蕭何也被劉邦封為功臣第一,在漢朝建立之后出任相國。
而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也將一位臣子稱為當世蕭何,他就是明朝的左丞相、韓國公李善長。然而1390年李善長被朱元璋以胡惟庸疑黨為名被逼自盡,全家上下七十多人被株連處死。因為李善長被殺一事,再加上其他開國功臣一一身死,朱元璋也被很多史學家詬病為暴君、過河拆橋,因為疑心病重殺了和他共事大半輩子的臣子。
與其說朱元璋對功臣疑心,不如說朱元璋本身對官員有懷有一種強烈的憎惡感。在朱元璋15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母親和大哥一家就因為饑荒以及元朝官員貪污被逼上了絕路,之后朱元璋在外以乞丐、游方和尚等身份混跡了三年,看遍了人間疾苦,也是在此時他對官員這一群體產(chǎn)生了濃烈的憎惡感。朱元璋登基之后,便殺了15萬貪贓枉法的官員。
而且從在明朝建立之后,李善長做了很多朱元璋無法忍受的行為,這才引來了殺身之禍。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對李善長可以說是信任有加,但是李善長有很多行為并沒有恪守臣子的本分,很多事情的發(fā)生讓朱元璋對他起了殺心。
首先就是李善長并沒有與之前的好朋友保持距離,朱元璋從淮西起家,所以之后封的功臣也大多是淮西人:開國六國公全是淮西出身,104位公候有70余位出生淮西。在打仗的時候這樣的團隊無疑有很大的凝聚力,但是在守天下的時候,這么龐大的派系并不利于明朝的發(fā)展,像是為明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名臣劉伯溫因為不是淮西人而被李善長構(gòu)陷而死。
朱元璋登基二十三年之后,77歲的李善長退位在家,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放棄了權(quán)力。首先李善長向武將湯和(也是淮西派系)借兵300幫助自己修補宅院,這可犯了朱元璋的大忌諱:文臣武將混在一起;之后李善長又為了自己以前被發(fā)配充軍的黨羽求情,也是這件事件徹底讓朱元璋對李善長起了殺心。
根據(jù)正史來看,朱元璋其實并沒有殺太多的功臣(按照比例來算),25位公爵只有4人被朱元璋賜死,分別是李善長、馮勝、傅友德、藍玉;79位侯爵處死了20余人,至于朱元璋將所有開國功臣殺得只剩下四人這一傳聞只是出自清朝時期的《英烈傳》,真實性實在有待商議。例如很多人都認為右丞相徐達是被朱元璋毒死,而真實死因則是重病逝世。
徐達和李善長一樣都是開國重臣,但是徐達此后一直恪守本分,朱元璋對徐達的評價和對李善長相似,只是多了一句“不矜不伐、中正無疵”。像漢朝的蕭何也是一直恪守本分,從不拉幫結(jié)派,不惜自污名節(jié)來保全自己,而李善長的行為卻是一步一步在挑戰(zhàn)帝王的耐心。與其說朱元璋殺功臣,不如說朱元璋殺那些沒有習慣臣子身份的功臣,像徐達、郭英、這樣的功臣朱元璋一直委以重任。
李善長,濠州定遠人,謀略長,善于用人。李善長對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還是經(jīng)濟民生。他是明朝的第一個創(chuàng)建者。朱元璋曾說:“我起于草中,背著三尺劍,率領(lǐng)千軍萬馬,在狼群的夾縫中掙扎。這時,好領(lǐng)導來到軍門口,一心助人,一起渡過大江,定居南京。這一兩年訓練了幾十萬士兵,東征西伐,好領(lǐng)導留在了國內(nèi)。從來不缺少糧食儲存和供應設備。
還統(tǒng)轄后方,調(diào)和軍民,使上下和平相處。這是上帝給我的禮物。我只知道他的貢獻,別人不一定知道全部。當年的蕭何,立下了汗馬功勞,千百年后,人人稱頌。相對于好人好事,小何可能還沒過去。”可見,李善長對朱元璋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臣子。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被朱元璋高度重視的大臣,最后卻落得個英年早逝,被自己輔佐的君主處死。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讓這兩個默契一致,互相配合,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個始于末世,終于建立起不朽王朝的君臣,最后留下這樣的結(jié)局?
這個人,朱元璋,其實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君主。他生在野外,從天而降,沒有一個強大的權(quán)力集團在背后支撐自己。他憑借著白人的身份,一步一步努力出人頭地,最終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他統(tǒng)一全國后,改變了元朝的弊端,使國家經(jīng)濟逐漸恢復,人民安享太平。他擅長政治,眼光深遠。他自己建立的制度體系,即使在幾百年后,仍然影響著現(xiàn)在。之后他的兩個厲害的主子都對朱元璋佩服得五體投地,可見朱元璋確實有過人之處。清朝的康熙皇帝說自己“統(tǒng)治唐宋”,而一向?qū)⒆右暥灰姷拿珴蓶|卻對朱元璋情有獨鐘。
然而,朱元璋雖然受到這兩人的推崇,但后世對朱元璋的評價卻始終偏低。就因為朱元璋有一個被詬病的地方,就是殺工人的英雄。洪武初年所有的有功官員,最后的結(jié)局從來都不太好。而第三種很少見,只有少數(shù)人僥幸逃脫。殺英雄最大的時期是胡蘭的監(jiān)獄時期。
由胡、和藍玉的案子來看,并沒有多少忠臣牽涉其中。首先是被定罪,被殺;二是無罪釋放;三是蒙混過關(guān)。李善長的死應該傾向于第一種和第二種。據(jù)史書記載,李善長參與了胡謀反,但不管胡是否謀反,李善長肯定沒有參與。
這一時期,朱元璋在李善長的地位極高。除非李善長沒有腦子,否則他絕不會冒著殺頭的罪名,幫助胡造反,而得到同樣的地位。所以李善長之死極有可能是朱元璋所殺。但是朱元璋為什么要殺李善長呢?
朱元璋殺李善長的原因應該很簡單。作為一個皇帝,他的所作所為沒有錯。上,朱元璋多次提醒自己元朝的結(jié)局。他說,“元朝的一大缺點是君主不能仰慕普通政府,所以大臣可以獨斷專行?!敝煸澳軓囊唤槎“椎巧匣饰?,靠的是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的幫助。
但是,當朱元璋登基,國家一切安定的時候,這樣一個強大的政治集團,自然成了朱元璋最大的眼中釘。他殺了李善長,其實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破壞朝臣的政治聯(lián)盟,讓大臣們無法專權(quán),從而鞏固皇權(quán)。因此,我們說作為一個皇帝,朱元璋的這一舉動并沒有錯,但是這種做法是不能接受的
而李善長,劉伯溫,都是幫助朱元璋登上皇位的能人,他們幫助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但是,兩者誰的成就更大,存在爭論。根據(jù)史實,李善長的功績當然更大,否則李善長也不能自稱大明第一功臣。在朱元璋權(quán)力還不是很大的時候,一直跟著他,幫助朱元璋一步步擴大權(quán)力。
劉伯溫也有很大的功績,但是應該說他的功績被后人神話了。畢竟李善長最后死的也沒那么漂亮,而劉伯溫死因不明。對于明朝后期的統(tǒng)治者來說,贊美開國功臣自然是后者的不二之選。所以劉伯溫經(jīng)常被表揚,李善長經(jīng)常沉默。所以我們說,從歷史上看,李善長的成就更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1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