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十四個兒子,他怎么選中劉徹的?感興趣的讀者和對百科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每次說起這個問題,就肯定有人要說金屋藏嬌的故事,說漢景帝選中了劉徹為儲君,就是因為劉徹迎娶了長公主家的女兒阿嬌。
漢景帝選中十皇子劉徹為儲君,的確跟長公主有一定的關(guān)系,但并非絕對影響因素,如果僅僅因為這種事情就輕易冊立儲君,那也太小看漢景帝這位皇帝了。
漢景帝膝下共有十四位皇子,但全都不是皇后所生,漢景帝的正宮薄皇后,乃是其祖母薄太后的族人,漢景帝跟她之間感情并不怎么樣,薄皇后沒有孩子。
十四位皇子,都是妃嬪所生,按照古代“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guī)矩,剛開始漢景帝冊立的皇太子還是栗姬所生的皇長子劉榮,也就是后世所說的栗太子。
劉榮的生母栗姬可不是一般的人,她極其受寵,除了劉榮,她還生了兩個兒子。
漢景帝的長子、次子與三子都是栗姬所生,可見其盛寵,因為劉榮的生母非常得寵,加上他本身就是皇長子,在皇后沒孩子的情況下,理所應(yīng)當(dāng)成為了儲君。
在劉榮被冊封為太子的時候,十皇子劉徹被冊封為膠東王,劉徹的生母王氏當(dāng)時是夫人,漢朝的規(guī)制,皇后之下有三夫人,漢景帝宮里,薄皇后之下,有三位夫人。
三夫人當(dāng)中,一位賈夫人,另外兩個都姓王,而且是一對姐妹,其中的大王夫人,就是漢武帝劉徹的生母,姐妹倆占據(jù)著妃嬪當(dāng)中三大尊位的兩個,可見其恩寵也不弱。
劉榮成為太子以后不久,薄皇后就被廢黜了,宮里都以為劉榮的生母栗姬能后來居上。
可誰也沒想到,劉榮的太子之位,隨著栗姬的失寵也搖搖欲墜,在被立儲的第三年,劉榮被漢景帝廢黜儲君之位,改封臨江王,而新的太子就是王夫人所生的十皇子劉徹。
漢景帝那么多的兒子,為何偏偏選中了年幼的劉徹呢?
第一,立子以貴不以長在薄皇后被廢位之后,中宮之位空缺,而在所有的嬪御當(dāng)中,以三夫人的地位最高。
這里有個很奇怪的地方,劉榮的生母栗姬并沒有確切的位分記載,因為在漢代“姬”只不過是后宮對于所有女眷的一個泛稱而已,并不是什么位分。
但漢景帝三夫人的名額已滿,栗姬的真實位分,也不可能超過賈夫人與兩位王夫人。
劉徹的生母王氏生有三女一子,而且她的妹妹也生下了四個兒子,姐妹倆都是夫人,在宮里的地位可想而知,子以母貴,劉徹有這樣的生母與姨母,自然被另眼相看。
第二,其他的兒子實在不怎么樣雖然景帝的兒子多,但能夠成事兒的還真挺少,因為栗姬的連累,不僅是廢太子劉榮,連帶著她另外兩個兒子,也都受到了牽扯,不可能被立儲。
皇四子、皇五子與皇八子都是同母兄弟,但他們的生母程姬出身寒微也不算得寵。
而且皇四子從小就是個結(jié)巴,為人怯懦,皇五子為人勇猛,但好大喜功狷狂驕縱,皇八子陰狠歹毒,而且身子有問題,性格乖張,三個皇子也都不被景帝喜歡。
其他的皇子,皇六子是景帝醉酒所生,不被景帝喜愛,皇七子為人巧佞,自私刻薄,皇九子也就是劉備的先祖中山靖王劉勝,才能一般毫無出彩的地方。
或許是當(dāng)時的劉徹年紀很小,看不出還有什么問題,而且年少的劉徹聰敏乖巧又孝順,還非常有膽氣,比起他的哥哥們,顯得尤其出色,非常受漢景帝的寵愛。
第三,長公主與王夫人的干預(yù)劉榮做太子的時候,漢景帝的姐姐長公主曾向栗姬提親,希望將女兒阿嬌嫁給劉榮,結(jié)果被栗姬所拒絕,長公主懷恨在心,而劉徹的生母王夫人卻抓住了機會。
王夫人隨即找到長公主,表示愿意與之結(jié)親,讓劉徹迎娶阿嬌,將女兒隆慮公主嫁給長公主的兒子陳蟜,雙方一拍即合,形成了聯(lián)盟。
此后,長公主就不斷在景帝面前說栗姬母子的壞話,天長日久,景帝對栗姬母子愈發(fā)不滿。
也是因為栗姬自己胡亂說話,結(jié)果惹怒了景帝,最終所有的問題集中爆發(fā),漢景帝將劉榮與栗姬一起廢黜,這才有了之后儲君換人的事情。
不僅是長公主,劉徹的生母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她故意唆使前朝臣子,當(dāng)眾提起讓漢景帝冊立栗姬為繼后的事情,結(jié)果挑起了景帝對栗姬的不滿。
劉徹的生母王夫人,從她的各種作為來看,絕對不是個簡單的人物,有她這樣的生母,劉徹想要登上儲君之位,也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
原本漢景帝就非常喜歡劉徹這個兒子,也很寵愛王夫人,所有事情自然水到渠成。
為了名正言順,漢景帝先冊立了王夫人為繼任皇后,隨后讓擁有嫡出名分的劉徹,成為了新的皇太子,皇子那么多偏偏選中劉徹,也是多重因素結(jié)合所導(dǎo)致的結(jié)果。
漢景帝劉啟是漢文帝與竇皇后所生的長子,他還有個親兄弟梁王劉武,因為竇太后對于幼子的偏愛,執(zhí)意要讓景帝冊立梁王為繼承人。
或許是為了堵住母后的嘴,當(dāng)年漢景帝冊立劉榮的時候,本就只是按照規(guī)矩,沒考慮很多。
劉榮原本就不怎么出色,根本不足以擔(dān)任儲君之位,而等到梁王去世之后,竇太后也就沒有了念想,景帝能夠好好考慮繼承人的問題。
由于薄皇后無子,其他的孩子當(dāng)然就是選擇生母高貴的,并不需要完全按照長幼考慮。
劉徹本身在眾多皇子當(dāng)中就比較出色,而且其生母受寵位分又高,加上王夫人與長公主的助力手段,漢景帝冊立十皇子劉徹為繼承人,是最好的選擇。
西漢皇帝的謚號都有一“孝”作前綴,比如漢惠帝劉盈又稱“孝惠帝”,以此類推便有了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所謂“孝”,自然是對長輩的孝順,對母親尤甚,也為天下百姓做了表率。西漢皇帝確實是孝道的楷模,如惠帝劉盈對母親呂后百依百順,文帝劉恒親自給母親薄太后喂藥,而漢景帝對母親竇太后也是畢恭畢敬。
漢景帝有一個兄弟叫劉武,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梁孝王,前幾年他的墓葬被考古發(fā)掘,出土了蜚聲世界的金縷玉衣。劉武生前也想做皇帝,不過他的夢想一多半是母親“慣”出來的,因為竇太后非常溺愛這個小兒子,甚至不惜動用自己的權(quán)威讓兒子過把“皇帝癮?!边@樣一來,漢景帝就只能先容母親折騰,自己的兒子靠邊站,因為不能同母親對著干。
但是,漢景帝雖表面上答應(yīng)母親的要求,暗地里卻鼓動大臣的上疏抗議,動靜越大越好。結(jié)果,那幫博古通今的大臣很會講一些危言聳聽卻又真實發(fā)生過的故事,明事理老太后只好作罷。但劉武仍不甘心,一來夢才做了一半,二來曾經(jīng)在“七國之亂”中為大哥拼了命。如今的感覺像是被漢景帝給忽悠了,所以他開始派人暗殺那些曾經(jīng)反對他當(dāng)皇帝的大臣。漢景帝被搞得很頭疼。
表面上看,皇帝錦衣玉食、稱孤道寡、睥睨四方,活的最瀟灑,也最威風(fēng),實際上他的煩心的事兒也得多。因為,在外需要保境,在內(nèi)需要安民,身后妃子爭寵,身邊兒子爭嗣,而漢景帝又還需要“安撫”弟弟那顆受傷的小心臟??芍^是焦頭爛額。好在劉武最終消停了。怪不得后世梁武帝不停的往寺廟跑,看都看不住,皇帝“看破紅塵”成為歷史一大怪談。
梁王退出,這才輪到漢景帝的兒子們。漢景帝劉啟在漢朝眾皇帝當(dāng)中算是“高產(chǎn)戶”,共十四個兒子,說起后世劉姓皇族多出劉啟一脈。也正因為如此,漢武帝劉徹即位后才將“推恩令”搞得不亦樂乎,因為“市場廣闊”。就連三國時期常以皇叔自詡的劉備的祖上可追溯到中山靖王劉勝。劉勝何許人也!漢景帝的第九子,可見劉啟對歷史的“貢獻”之大。
漢武帝是漢景帝的第十子,按“宗法制”,他無緣皇位,只能站一邊涼快。但有兩個關(guān)鍵點讓不可能變?yōu)榭赡埽阂?、漢景帝的薄皇后沒有生育,還不受寵幸,在她去世后,漢景帝沒有即刻立皇后;二、皇帝沒嫡子,眾皇子等于處于一起開跑,只有當(dāng)其母親被立為皇后,他才可能被加速。所以,劉彘還是大有希望的,因為誰都無法預(yù)知終點。
然而,漢景帝詭譎多變,他先立長子劉榮為太子,但沒將其母親栗姬立為皇后。漢景帝在觀望猶豫的時候,等于在給別人機會。因為很少有妃嬪灑脫到視“皇后”為無物,于是圍繞太子及皇后的位置的角逐馬上展開。最終,王夫人及她的兒子劉彘艱難勝出。
劉徹這個人是非常聰明的,漢景帝問過劉徹想不想當(dāng)皇帝,劉徹的回答讓漢景帝很是開心,劉徹說能不能當(dāng)上皇帝不是自己能控制的,這個得看天允許不允許。
但是劉徹自己最想要的還是跟漢景帝在一起玩耍,這句話讓漢景帝覺得劉徹一來能夠遵從安排,不會因為當(dāng)不上皇帝就起歹心,二來劉徹希望自己可以長壽,非常孝順。所歲劉徹很是喜歡。
其次還有王美人的幫助,在劉徹出生之前,王美人說自己夢到過太陽進去自己的肚子中了,這個意思就是說劉徹是太陽,太陽是如何重要的東西大家不言而喻,雖然不知道王美人是否真的做過這樣的夢,但是但就這句話來說,王美人已經(jīng)是相當(dāng)聰明了。
漢景帝的皇后沒有誕下子嗣,所以最終被廢了,漢景帝把庶長子劉榮立為了太子,這個時候館陶公主就想把自己女兒嫁給劉榮,但是劉榮的母親一直對館陶公主進獻美女給漢景帝這件事耿耿于懷。
所以自然不會同意這門親事,館陶公主更是不會甘心,這個時候就把注意打到劉徹身上了,館陶公主決定幫助劉徹當(dāng)上太子,這時候劉徹也正好在母親的指示下接受了館陶公主的女兒陳阿嬌。
館陶公主極力幫助劉徹,一是報被拒絕的仇,而是挽回自己的顏面,所以她就經(jīng)常在環(huán)境地面前說劉榮母親的壞話,最紅搞垮了她們,劉榮被廢,劉徹當(dāng)上太子,最后當(dāng)上皇帝。
擴展資料;
漢武帝是中國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漢王朝強盛的局面,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fā)展高峰,還開辟了遼闊的疆域,奠定了漢地的基本范圍。 《漢書》評敘劉徹“雄才大略”,《謚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
在中國歷史書內(nèi),“秦皇漢武”經(jīng)?;ハ嚆暯?。他的功業(yè),對中國歷史進程和之后西漢王朝的發(fā)展影響深遠。封建專制體制下,人才使用有兩大陋習(xí):一是任人唯親,只用自己熟悉親信的人;二是論資排輩,必須按“三十九級臺階”,一級一級往上爬,不能“亂”了規(guī)矩。
而漢武帝一不會因言廢人:只要有才華,主父偃持不同政見,漢武帝照樣求賢若渴;二是敢于破格提拔:因為有能力,衛(wèi)青家奴出身,漢武帝竟然破格提拔。 不僅如此,漢武帝甚至擯棄正統(tǒng),容納異類,慧眼發(fā)現(xiàn)東方朔,將莊嚴的朝堂變成一個充滿溫情和快樂的休息室,君臣之間宛如玩伴;
同時,他不以狎褻而喪失原則,對東方朔的諍言擊節(jié)贊嘆,適者聽從。他初讀《子虛賦》,即大為傾慕;得見作者司馬相如,如獲至寶,讓他享受與自己同等的寫作待遇。能識人、能容人、能用人。?
漢武帝開創(chuàng)了空前的豐功偉績,但晚年的窮兵黷武和巫蠱之禍為其留下負面的污點,不過之后敢于直面自已的過失,重拾漢初的息兵養(yǎng)民、輕徭薄賦的國策,為之后西漢極盛之世的孝宣中興奠定了基礎(chǔ),可謂善始善終。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劉徹
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子,他是如何被立為太子的?漢武帝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被認為是西漢時期最杰出的皇帝。在古代,人們遵循長子繼承制,尤其是在皇室中。然而,漢武帝只是景帝的第十個兒子。他怎么能成為太子并繼承皇位呢?由于薄太后沒有子女,漢景帝就立長子劉榮為太子。然而,可以說,劉徹能夠成為太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劉徹的母親的幫助。劉徹的母親王兔,是王臧兒的女兒,王臧圖的孫女,本來嫁給了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金萬順,但因為王兔說王兔將來會成為一個貴族,臧兒就強行把他帶回家,送進宮里,還被太子劉啟寵幸。
王兔為劉啟生了一子三女,在懷兒子劉徹的時候,王兔夢見太陽進了肚子。劉啟聽說后,非常高興,認為這是一個好兆頭。劉啟當(dāng)上皇帝后,兔子按照長子繼承制,把他的長子劉榮立為太子,但兔子還是很寵愛王啟。王兔不僅從景帝那里得到了兔子,而且還從景帝的母親竇太后那里得到了兔子。
自古以來,母以子貴說,子以母貴說,劉徹當(dāng)初就是靠母貴。除了母親的原因外,還有劉徹的好命。太子劉榮的母親李姬是個身價不高的人。她在宮中與景帝的其他嬪妃不能和睦相處,說話做事時經(jīng)常得罪人。景帝的妹妹亭陶長公主有一個女兒阿嬌,亭陶長公主向李治求婚,希望劉榮做了皇帝后女兒能做皇后,但李治因為厭惡劉嬌經(jīng)常向景帝獻美,所以不肯離開不情愿。
漢景帝生病了,他隨口對妻子說,希望她在他死后能好好照顧他的其他兒子。栗姬聽了很不高興,當(dāng)著大王的面就不客氣了,大王心里很不滿意,但還是忍住沒有發(fā)作,但這件事已經(jīng)讓大王浪費了長久以來的年輕心血。劉徹很小的時候就很聰明,深得景帝的喜愛。景帝甚至為他打破了太子不能在同一年受封其他兒子的舊例,封劉徹為膠東王。而出于對王兔的寵愛,景帝打破了皇帝在與紀妃不能稱王母的舊例,封王兔為王母。
劉表被李治拒絕后,想到膠東王劉徹是個很受景帝寵愛的孩子,他的母親王兔也很寵愛,就去找王兔。劉表問劉徹喜不喜歡gjiao,而年僅四歲的劉徹回答喜歡,劉徹這個回答深得劉表喜歡,所以長公主劉表決定幫助膠東王劉徹爭奪太子之位。最后,劉徹之所以能成為太子,是因為他的母親王兔兒、公主劉嫖、漢景帝劉啟,以及他自己的努力。
西漢皇帝的謚號都有一“孝”作前綴,比如漢惠帝劉盈又稱“孝惠帝”,以此類推便有了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所謂“孝”,自然是對長輩的孝順,對母親尤甚,也為天下百姓做了表率。西漢皇帝確實是孝道的楷模,如惠帝劉盈對母親呂后百依百順,文帝劉恒親自給母親薄太后喂藥,而漢景帝對母親竇太后也是畢恭畢敬。
漢景帝有一個兄弟叫劉武,也就是 歷史 上著名的梁孝王,前幾年他的墓葬被考古發(fā)掘,出土了蜚聲世界的金縷玉衣。劉武生前也想做皇帝,不過他的夢想一多半是母親“慣”出來的,因為竇太后非常溺愛這個小兒子,甚至不惜動用自己的權(quán)威讓兒子過把“皇帝癮?!边@樣一來,漢景帝就只能先容母親折騰,自己的兒子靠邊站,因為不能同母親對著干。
但是,漢景帝雖表面上答應(yīng)母親的要求,暗地里卻鼓動大臣的上疏抗議,動靜越大越好。結(jié)果,那幫博古通今的大臣很會講一些危言聳聽卻又真實發(fā)生過的故事,明事理老太后只好作罷。但劉武仍不甘心,一來夢才做了一半,二來曾經(jīng)在“七國之亂”中為大哥拼了命。如今的感覺像是被漢景帝給忽悠了,所以他開始派人暗殺那些曾經(jīng)反對他當(dāng)皇帝的大臣。漢景帝被搞的很頭疼。
表面上看,皇帝錦衣玉食、稱孤道寡、睥睨四方,活的最瀟灑,也最威風(fēng),實際上他的煩心的事兒也得多。因為,在外需要保境,在內(nèi)需要安民,身后妃子爭寵,身邊兒子爭嗣,而漢景帝又還需要“安撫”弟弟那顆受傷的小心臟。可謂是焦頭爛額。好在劉武最終消停了。怪不得后世梁武帝不停的往寺廟跑,看都看不住,皇帝“看破紅塵”成為 歷史 一大怪談。
梁王退出,這才輪到漢景帝的兒子們。漢景帝劉啟在漢朝眾皇帝當(dāng)中算是“高產(chǎn)戶”,共十四個兒子,說起后世劉姓皇族多出劉啟一脈。也正因為如此,漢武帝劉徹即位后才將“推恩令”搞的不亦樂乎,因為“市場廣闊”。就連三國時期常以皇叔自詡的劉備的祖上可追溯到中山靖王劉勝。劉勝何許人也!漢景帝的第九子,可見劉啟對 歷史 的“貢獻”之大。
漢武帝是漢景帝的第十子,按“宗法制”,他無緣皇位,只能站一邊涼快。但有兩個關(guān)鍵點讓不可能變?yōu)榭赡埽阂?、漢景帝的薄皇后沒有生育,還不受寵幸,在她去世后,漢景帝沒有即刻立皇后;二、皇帝沒嫡子,眾皇子等于處于一起開跑,只有當(dāng)其母親被立為皇后,他才可能被加速。所以,劉彘還是大有希望的,因為誰都無法預(yù)知終點。
然而,漢景帝詭譎多變,他先立長子劉榮為太子,但沒將其母親栗姬立為皇后。漢景帝在觀望猶豫的時候,等于在給別人機會。因為很少有妃嬪灑脫到視“皇后”為無物,于是圍繞太子及皇后的位置的角逐馬上展開。最終,王夫人(王娡)及她的兒子劉彘(劉徹原名)艱難勝出。
那么,劉徹為何成了幸運兒呢?
其實,劉徹能夠登上皇位,是漢景帝導(dǎo)演的一場戲,讓四個女人做主演,最終他再出來謝幕。四大主角分別是劉徹母親王娡、姑姑劉嫖、祖母竇漪房老太后及栗姬。
一、王娡
王娡入宮之前曾嫁予平民金王孫,但她的母親臧兒(漢初燕王臧荼孫女)從相士之口得知女兒是金枝玉葉之體。所以臧兒堅信女兒不能就此埋沒,硬是將其從金王孫家搶回,然后托人送入漢宮。
漢朝是一個美貌暢通無阻的朝代,因此姿色出眾王娡馬上進入太子劉啟的射程。隨后,王娡接連生下兩女。劉啟當(dāng)上皇帝后,王娡被冊封為美人,當(dāng)生下兒子劉彘后,遂被冊立為夫人,地位僅次于皇后。
王夫人很有心計,她在懷孕劉彘的時候就曾悄悄地對漢景帝說夢到太陽入懷。在古人心目中,“太陽”喻意天子,景帝暗自竊喜。
公元前153年,漢景帝立長子劉榮為太子,封十子劉徹為膠東王。按理說,劉榮繼位沒有懸念,但是她的母親一錯再錯,轉(zhuǎn)而遭劉嫖算計,最終給了王夫人機會。
二、劉嫖
劉嫖是漢文帝長女,所以又稱“長公主。”劉嫖最大的特點是勢利,為實現(xiàn)利益四處奔波、不擇手段。為了討好漢景帝,劉嫖用美女開道,漢景帝心花怒放,劉嫖炙手可熱。然而,劉嫖還想給女兒陳阿嬌謀個皇后的位置,于主動向栗姬提親,將來劉榮登上皇位,女兒的皇后水到渠成。
然而,劉嫖胸有成竹的愿望卻被栗姬無情拒絕。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栗姬看不慣劉嫖的作風(fēng),因為漢景帝身邊的女人越多,意味著對自己失寵的幾率越大;二、得意忘形,認為母以子貴即成現(xiàn)實,所以無需逢迎劉嫖。
劉嫖碰了一鼻子灰,惱羞成怒,于是經(jīng)常在漢景帝面前讒言栗姬。不久,劉嫖又主動示好王夫人,推劉彘上位。王夫人順?biāo)浦?,心領(lǐng)神會。劉嫖能力爆棚,成就女兒的同時,劉彘命運必然改變。
三、栗姬
顯然,栗姬低估了劉嫖,不僅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反而依舊我行我素,整天擺一副目中無人、高高在上的表情出來。甚至連漢景帝都不放在眼里,從而忘記了“吃不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一日,栗姬惡語中傷漢景帝,從此失寵,而劉榮的太子之位即將化為泡影。
四、竇老太后
竇太后曾經(jīng)的夢想是小兒子劉武接班漢景帝,但是她最終意識到那是一種后果嚴重的“取亂之道”,于是放下夢想,接受現(xiàn)實。其實于竇太后來說那個孫子繼承皇位都一樣,但最終她還是支持子劉彘。因為,一來疼愛長女劉嫖,又喜歡外孫女陳阿嬌;二來王夫人侍奉的很周到;三來小劉彘聰明伶俐、人見人愛。
天時地利人和,機不可失。王夫人愈加謙卑、恭順、識大體、顧大局,讓漢景帝沒有回絕的理由。再加上劉嫖在耳邊吹風(fēng),又回想起“太陽入懷”的暗示,漢景帝決定冊立王夫人為皇后,廢劉榮而改立劉彘為太子。
公元前150年6月6日,王夫人被立為皇后,十二天后,劉彘被立為太子,后改名劉徹。只見新人笑,那見舊人哭。兩年后,被廢為臨江王的劉榮就因“越制”被彈劾。漢景帝命酷吏郅都審訊,劉榮被逼自盡。事后漢景帝并沒有降罪郅都,可見劉榮的結(jié)局是經(jīng)過他的默許。
如果從表面上看,漢景帝立劉徹為太子是受了“四個女人”的擺布,而實際主導(dǎo)權(quán)一直握在他的手中。因為,心思縝密的漢景帝把劉榮當(dāng)做一枚棋子,一來徹底撲滅梁王的念想,二來好從容地找出最佳人選。因此,漢景帝始終冷眼旁觀、不動聲色地讓妃嬪們最爭,獲勝者自然就佼佼者。而漢景帝最后只需出來頒獎謝幕即可。事實證明漢景帝很正確,很精明。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去世,時年16歲的劉徹繼位,是為漢武帝??v觀中國 歷史 ,漢武帝是一位頗具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擊敗了六十年來如劍一般懸在漢朝頭上的匈奴,奠定了中國的版圖基礎(chǔ),構(gòu)建出了漢民族的雛形,締造了一個當(dāng)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因此,漢景帝最大的成功不僅是開創(chuàng)了“文景之治”,而且還選擇培養(yǎng)出了一位偉大的帝王。從而, 歷史 也見證了漢景帝的英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2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