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開國功臣中,劉伯溫是名氣最大的一個。 對百科小編整理了一下,現(xiàn)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
我國民間有一句俗語是這么說的,“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tǒng)江山劉伯溫”。這前者大家都很熟悉,說的就是那個軍、政、財、文等近乎全才的諸葛亮,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如果沒有諸葛亮輔佐劉備,那么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格局就形成不了。
而后者名氣雖然稍微低了一點,但實力卻一點都不低,他屢屢為朱元璋出謀劃策,如果沒有他的幫助,朱元璋一統(tǒng)天下的道路不會那么順暢。
劉伯溫的經(jīng)歷同諸葛亮十分的相似,在參軍之前,他只不過是一介布衣,過著普通農(nóng)民的生活。后來朱元璋聽說,他劉伯溫在當?shù)氐拿暫芎?,便想著請他過去幫忙做事。
然而這劉伯溫不知為何,朱元璋連請不動,不免想要放棄,但又聽手底下的人說他博聞強識,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于是乎,朱元璋便派人第三次前去邀請他下山,已經(jīng)對元朝深感失望和痛恨的劉伯溫終于同意來到朱元璋的麾下,為其出謀劃策,謀定江山。
劉伯溫替朱元璋分析了一下當時的形勢,他一把認定當時起義軍的名義領袖韓林兒已經(jīng)沒有了利用價值,所以極力勸說朱元璋一定要從“小明王”韓林兒而自立勢力,并鼓勵他以“大明”為旗號來收攬?zhí)煜铝x士的民心。
當時陳友諒剛剛打下太平,是諸多起義軍部隊中實力最強的一支,而且已經(jīng)將下一個目標盯準在朱元璋身上。帳下的大將們有的在勸降,有的在勸守,只有劉伯溫一人在勸功。
他認為陳友諒太過驕傲自滿,這會讓他目空一切,古人云驕兵必敗,所以鼓動朱元璋主動出擊,去擊敗陳友諒。
后來朱元璋果真在鄱陽湖一戰(zhàn)中擊敗了陳友諒,這一戰(zhàn)的勝利,基本上就宣告了這天下就是屬于他朱元璋的。
除此以外,劉伯溫還替朱元璋詳細地制定了滅元計劃,并且最終得以實現(xiàn),他前前后后一共參與了八年的軍機,一直都在替朱元璋謀劃好全局。
就如同諸葛亮鞠躬盡瘁地替劉備謀定全局一樣,兩人都是我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2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