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劉備在白帝城托孤于諸葛亮,可謂是千古君臣相托的典范。接下來對百科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白帝城中病入膏肓的劉備,等到從成都奔來的諸葛亮,握著他的手凄然說:“如果我兒子可以輔佐,您就輔佐他,如果我兒子不能輔佐,你就直接替代他吧?!?/p>
說的諸葛亮立馬淚奔,跪下發(fā)誓好好輔佐劉阿斗。
正史《三國志》對于劉備托孤,是這樣記載的:
(劉備)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绷撂槠唬骸俺几医吖呻胖?,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后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p>
如此一段感人肺腑的托孤事件,自然流傳千古,可是就在劉備病篤托孤時,還說了另外一番話,成了一個驚天準確的預(yù)言,大家似乎都忽略了。
諸葛亮在接手了劉備留給他的敗落蜀國后,經(jīng)過一番努力,重新振興了蜀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實力。
在做這些事的同時,諸葛亮也為自己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謀士:馬謖。
馬謖才氣器量超過常人,喜好議論軍事謀略,諸葛亮對他深為器重,時常一起談?wù)撥娛轮\略,從白天直到黑夜。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形勢一片大好,后來由于司馬懿等人馳援,諸葛亮有了壓力,于是打算派人去守衛(wèi)軍事重地街亭。
選來選取,諸葛亮把自己的心腹馬謖派上了前線。
馬謖在街亭與曹魏大將張郃相遇,可是馬謖不遵循諸葛亮的部署,依阻南山,不下?lián)?,而張郃派人截斷其水源,大舉進攻,蜀軍大敗,馬謖逃走,街亭失守。同時,趙云在箕谷也出兵不利,諸葛亮取西縣千余家,后引兵退回漢中。
在撤退中,《三國演義》給諸葛亮附加了一個戲份,那就是空城計。
空城計已經(jīng)被證實非諸葛亮手筆,不過慘遭失利的諸葛亮確是忍痛殺了指揮失誤的馬謖,以安撫軍心。
在馬謖被斬后,諸葛亮失聲痛哭,大家都好奇,剛才諸葛亮死活不接受大家求情,要是馬謖,為何這會兒哭的這么慘烈呢?
諸葛亮哭著說:“我想起了先帝之前說過的話,在他托孤與我的時候,告誡我,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如今想來,果然應(yīng)驗了先帝的話,我追回不已,所以痛哭啊!
原來劉備在臨死前說過這樣奇準的預(yù)言,可惜諸葛亮沒有當回事,而也由于劉備要把皇位讓給諸葛亮這樣的話語,使得劉備這驚人準確的預(yù)言被埋沒了數(shù)千年。
關(guān)于劉備和諸葛亮之間影響最深的片段除了當時的三顧茅廬之外,就是劉備的白帝城托孤了。而很多人對于劉備在臨終之前對諸葛亮說可自立為王的話的真實性是存在懷疑的,而我認為劉備說這句話還是真心的。
至于很多人懷疑劉備的話是有其他的意思也不是沒有來由的,要知道劉備對于自己兒子的本事到底如何他肯定是知道的,也知道一旦自己走了劉禪想要斗過諸葛亮肯定是不可能的。一旦此時諸葛亮對皇位有什么想法的話劉嬋肯定是沒有抵抗能力的,不如現(xiàn)在將諸葛亮?詐?出來,然后直接對付諸葛亮。
可是,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懷疑是因為劉備對諸葛亮不信任,是諸葛亮對劉備不忠誠,但是這種情況可以說是不怎么會發(fā)生的。首先就是說劉備對諸葛亮不信任,如果此時不信任的話,他肯定早就對諸葛亮有疑心了,但是我們知道在此之前劉備是相當信任諸葛亮的,是不存在不信任的。
還有就是諸葛亮對劉備的不忠誠,這也是不存在的?,F(xiàn)在的人很難想象古人心中的忠誠到底事怎么回事,雖然也不是沒有叛變的事發(fā)生,但是真實的情況是很少的,很多時候都是有舍命相護的情況,而諸葛亮在劉備身邊待了這么久,對劉備,對蜀漢的忠誠肯定是沒二話的。
所以,當時劉備在臨終前對諸葛亮說一旦劉禪不行,他就可以自立為王的話應(yīng)該是真誠的。一方面是相信諸葛亮能夠好好的輔佐好劉禪,能夠好好的治理整個蜀漢。另一個方面就是對整個蜀漢的期盼,他是真的希望蜀漢能夠在這三足鼎立的局面之中走到最后,至于蜀漢的領(lǐng)導(dǎo)者是不是自己的子嗣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能夠匡扶漢室。
劉備托孤,意義重大!這是歷來史學(xué)家們爭論不斷的一個話題。劉備托孤,托的到底是什么?托給諸葛亮的是兒子,或是兩川之地,還是兒子、江山都托出去了!這是沒法定論的,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話說先主劉備伐吳失敗,回到白帝城。自知年老成病,命不久矣!臨危之際,召成都的諸葛亮和李嚴二人前往白帝城交代后事。《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绷撂槠唬骸俺几医吖呻胖?,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后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strong>
這三句對話的意思簡單來說,丞相你比曹丕厲害十倍,安邦興國對你來說都是小事,你也是個能成大事的人。我的兒子能成才你就輔佐,不能成才,你可自取。這其中自取就非常耐人尋味!
諸葛亮說自己必定是后主劉禪胳膊腿,盡心盡力輔佐,死而后已!先主劉備還安排自己的孩子對待諸葛亮事事如父。很多人都說劉備這個人非常的虛偽,他說這些話完全就是試探諸葛亮。甚至還有人說,劉備事先已經(jīng)安排好人馬,等到諸葛亮敢說一點微詞,馬上沖出來砍了他!
這真的是用現(xiàn)代的“厚黑”來度劉備,劉備當時已經(jīng)大?。∷灾约簳r日無多,蜀漢又有一堆爛攤子等著處理。這個時候再玩試探,玩內(nèi)訌,是想要自己親手建立起的蜀漢政權(quán)滅亡嗎?劉備自己都說后悔沒有聽諸葛亮的勸阻,導(dǎo)致伐吳敗。這個時候是不可能殺掉一個拯救蜀漢于危難的股肱之臣!
劉備死后蜀漢簡直是內(nèi)憂外患,“漢嘉太守黃元反、牂牁太守朱褒擁郡反、益州郡有大姓雍闿反、流太守張裔於吳不服、越雋夷王高定亦背叛…這個時候蜀漢接近一半的國土都已經(jīng)反叛?!敝T葛亮只好為先主擦屁股,進行平叛!
我個人認為劉備托孤,托的不僅僅是兒女、江山。托的也是一種自信,一種信任!諸葛亮辦事他放心,諸葛亮行不行君王的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實際已經(jīng)是蜀漢一把手。諸葛亮實際就是蜀漢君主,只是他屬于周公類型,事實證明他就是周公,并非曹丕!他自己的出師表也說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是劉備臨死所說的話。
這句話的第一個意思它具體含義指的是:你可以取代我的兒子劉禪自立為帝。第二個方面指的是:你諸葛可以從我們劉家皇室之中挑選一位有賢能的人,承擔(dān)重任。
劉備
說起劉備,我們總會想到桃園三結(jié)義以及三顧茅廬,劉備此人平易近人,心胸寬廣,并且十分注重人才,劉備與下屬之間的關(guān)系,一般來說是十分和睦的。
這一點在可以劉備三顧茅廬可以看出來。劉備多次上門拜訪諸葛亮,始終是以謙和的姿勢去拜訪,雖然它是皇氏子弟,但并沒有擺出高傲的姿態(tài)。而真是這一番舉動感動了諸葛亮,所以諸葛亮才才忠心耿耿的跟隨著劉備,輔佐劉備。
劉禪
而劉備也是十分知道如何用人的一個人,但就是這么一位賢明的人,他在臨死之前說的話,也讓人不禁浮想聯(lián)翩,他的臨死前是這樣說的: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而這句話引起了后世諸多學(xué)者的探討以及爭論。為大多數(shù)廣泛所認同的是若劉禪有能力登上皇位,你諸葛就好好輔佐他。如果我兒劉禪真的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希望你可以自己上位。
大家都知道是有一句諺語:扶不上墻的阿斗。這個阿斗指的就是劉禪,劉禪天生貪玩,性情暴戾,并不適合做一位皇帝。
諸葛亮
他胸?zé)o大志,暗戀美色,按照一般來說,諸葛亮應(yīng)該取而代之,但他并沒有,諸葛亮他做好了一個臣子的本分,一直在認真的帶著劉禪,并且諸葛亮平定了南方叛亂,
此后還多次北伐,可謂是鞠躬盡瘁,劉備之死,看起來是十分平靜的,但是內(nèi)部在醞釀著怎樣的一場風(fēng)暴,這是不得而知的,劉備的遺言是十分恐怖的,蜀國當時岌岌可危,劉備早已難以控制,而他一走了之,而這個爛攤子就交給諸葛亮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3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