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太平天國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為什么太平天國留著江南大營不去打,而去選擇北伐、西征呢?
太平天國的北伐,無論是從出發(fā)點還是從結果來看,都說不上是正確的決定,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失敗的結局。
對于北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可能洪秀全和楊秀清自己都不清楚,是在占領天京之后,盲目樂觀情況下做出的錯誤決定。
首先是做出北伐的決定過于倉促。
北伐之前,太平天國剛剛占領天京,此時最大和最直接的威脅是近在咫尺的清軍江南和江北大營,這兩大營地對太平天國形成了夾擊之勢。
不打破江南江北大營,太平天國就根基不穩(wěn),隨時都可能被清軍攻破天京;但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太平天國不僅不穩(wěn)固來之不易的天京,反而選擇了主動出擊,主動分散兵力北伐。
洪秀全和楊秀清是北伐的推動者,但是太平天國內部也并不是沒有反對意見,比如羅大綱是堅決反對的。
羅大綱認為,太平天國應該先鞏固在天京的根基,隨后在長江以南與清政府劃江而治,穩(wěn)定后方之后再去北伐;如今才入天京就北伐,是“必敗之道”。
洪秀全和楊秀清錯誤的估計了形勢,對形勢過于樂觀,急于求成,犯了兵家之大忌,四處出擊反而是分散了自己的實力,把自己的薄弱點主動暴露給敵人,應該對北伐的失敗負主要責任。
其次是高估了太平軍的實力、低估了清軍的實力。
北伐的太平軍戰(zhàn)斗力強不假,但稱不上是太平軍的主力,只能說是精銳部隊,并不比西征以及留在天京的太平軍強多少。
而且?guī)П膶㈩I,分別是林鳳祥、李開芳以及吉文元,說這三位不強、指揮能力不夠,肯定是冤枉他們了。
但是被寄予厚望“直搗黃龍”的北伐軍,竟然沒有太平天國中任何一個“王”級別的大佬坐鎮(zhèn),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指揮官的級別不夠高、能力說不上是最強,洪秀全以及楊秀清對北伐到底有沒有必勝的決心值得商榷,也就是說北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太平天國內部是沒有清晰的目標的。
到底是作為太平天國的主要軍事策略直接攻破清代的京城、取而代之,還只是作為牽制清軍的“偏師”,也許洪秀全和楊秀清都在搖擺不定。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整個北伐軍竟然只有區(qū)區(qū)兩萬人,而且是沒有后援支持的。
在清軍尚有數十萬甚至更多大軍,沿途都有重兵把守的情況下,兩萬人的太平軍無異于是“以卵擊石”,是送上門給別人包餃子的。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北伐前夕,太平軍出其不意、奇兵制勝,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可謂是“戰(zhàn)果累累”,但越是備上,就越顯出“孤軍深入”的態(tài)勢來,陷入清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以太平天國北伐軍的戰(zhàn)斗力,與清軍一對一肯定是勝率更大,但是面對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清軍,失敗的必然的。
再次是北伐軍的軍事策略有誤。
楊秀清給北伐軍的指示是“直奔北京”,說白了就是“孤軍深入”,這頗有點“置死地而后生”的意思在里面。
什么意思呢?
就是說北伐軍不建立根據,任何糧草、武器、醫(yī)療以及兵源都不會有任何穩(wěn)定的補充,靠的就是一鼓作氣。
但是,一鼓作氣、再而竭三而衰。
在經歷了前期的勝利之后,太平天國北伐軍在遠離天京,被隔離了與天京的聯(lián)系之后,清軍也吸取了失敗的教訓,主動改變了戰(zhàn)術。
僧格林沁走馬上任,對太平軍以“圍堵包圍”為主,太平軍沒有根據地,缺乏補給,僧格林沁就是看準了這一點,耗也要耗死太平軍。
太平軍前期取得的勝利瞬間化為烏有,隨后就是接踵而來的失利。
并且隨著比方天氣越來越冷,對于大多數兵源來自南方的太平軍也是個嚴酷的考驗。
在阜城之役,太平軍主要將領之一吉文元戰(zhàn)死;僅剩的一萬北伐軍被僧格林沁的三萬清軍包圍。
李開芳率小部分北伐軍突圍后,隨即又被困在高唐;而此時林鳳祥還被清軍包圍在連鎮(zhèn)。
就這樣,北伐軍被清軍分別圍困,動彈不得,援軍也被清軍擊潰,形勢及其惡劣。
最終的結果大家都了解了,清軍攻克連鎮(zhèn),林鳳祥被押解至北京,旋即被凌遲處死;李開芳向清軍投降后也被凌遲處死。
林鳳祥在被處死前,就哀嘆:
“吾孤軍深入,犯兵家之所急,取敗宜也?!?/p>
而多年后太平天國后期的重要將領李秀成,在《天國十誤》總結了十大錯誤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掃北敗亡之大誤”,而且頭三條都和北伐失敗有關。
不該北伐!當時的太平軍東征西戰(zhàn),已經是出于一個需要修整的時期。
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為都城。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為了鞏固和發(fā)展勝利成果,進行了北伐和西征。1853年5月,林鳳祥、李開芳率軍進兵北京。北伐軍出江蘇,過安徽,進河南,渡黃河,入山西,直搗直隸,逼近天津,但由于孤軍遠征,最終失敗。洪秀全為了控制長江中游,確保天京安全,又派兵西征。1853年5月,賴漢英、胡以晃、曾天養(yǎng)率軍溯長江西上,攻占了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的廣大地區(qū)。在湖南境內,多次打敗曾國藩組織的以地主團練為骨干的湘軍。但戰(zhàn)術上的勝利并不能扭轉戰(zhàn)略上的失誤。1856年9月1日,天京城內爆發(fā)變亂,整個事件又使得整個太平天國國力大減。
太平天國的勝利進軍使清王朝陷入極度的驚慌恐懼之中,清將向榮、琦善分別組成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在天京附近駐扎和窺伺。但腐敗的八旗、綠營、募勇都不足以構成太平天國的重大威脅,太平軍在天京站穩(wěn)腳跟后,繼續(xù)發(fā)動攻勢,分兵北伐和西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5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揭秘,朱元璋的書法有多犀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