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愛新覺羅·允祹,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故事。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康熙帝駕崩于暢春園,終年68歲。在經(jīng)過數(shù)十年激烈的奪嫡之爭后,四阿哥胤禛成為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的最終勝利者,胤禛即位后改年號為雍正,是為雍正皇帝。雍正帝即位之后,開始清算那些曾與自己爭奪嫡位的八爺黨成員(包括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四子胤禵),他們紛紛被奪爵圈禁,有的甚至被折磨致死。而擁護(hù)雍正帝即位的皇子們紛紛加官晉爵,以示恩寵(皇十三子胤祥封怡親王,世襲罔替,皇十六子胤祿封莊親王,皇十七子胤禮封果親王),當(dāng)然也有保持中立,明哲保身的,如皇五子恒親王胤祺,因心性甚善,為人敦厚而被雍正帝放過,還有一位,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皇十二子胤祹,他不僅是康熙帝最長壽的皇子,其母親更是有清一代最長壽的妃嬪。
愛新覺羅·允祹,生母定妃萬琉哈氏(正黃旗包衣辛者庫人),生于康熙二十四年??滴醵?1687年),孝莊文皇后病逝,這給了侍奉其左右的蘇麻喇姑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每天都生活在悲傷與孤獨(dú)之中。康熙帝特命將時年兩歲的皇十二子胤裪交由蘇麻喇姑撫養(yǎng),以撫慰其晚年的孤寂。就這樣,胤裪開始在蘇麻喇姑的精心照顧和教導(dǎo)下,在宮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同時也養(yǎng)成了胤裪獨(dú)善其身、處事淡然的性格特點(diǎn)。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蘭圍場的布爾哈蘇行宮,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xùn),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的理由,宣布廢除太子。之后眾多阿哥開始了對于皇位的覬覦和明爭暗斗,“八爺黨”、“太子黨”、“四爺黨”你方唱罷我登場。隨后大阿哥胤褆因魘鎮(zhèn)加害胤礽之事被永遠(yuǎn)圈禁,八阿哥胤禩聯(lián)合朝中官員奪謫失敗被康熙帝鎖拿并嚴(yán)加訓(xùn)斥,在康熙帝的堅持下胤礽的太子地位又被恢復(fù)。但僅僅三年之后的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康熙帝再次下詔廢掉胤礽的太子之位,從此廢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
在眾皇子爭奪嫡位的斗爭愈演愈烈之時,二十六歲的十二阿哥胤祹卻選擇置身事外,他知道自己生母出身不高(正黃旗包衣辛者庫人),自己更不是皇父康熙帝屬意嫡位的那一個,多年來養(yǎng)成的性格也讓他一直淡然處之,不驕不躁,他選擇保持中立,名哲保身??滴跷迨甓蝗蚊鹄韮?nèi)務(wù)府總管事,期間,因處事公正,不徇私枉法,成為一個既有才干又無野心的皇子,得到康熙的喜愛。后又任諭令正白旗事務(wù),代康熙帝往盛京祭三陵,代康熙帝在五月夏至、八月秋分之時到太廟行禮。
康熙六十一年冬,雍正帝即位,因“曾經(jīng)理三衙門事務(wù)井井有條”和“辦理梓宮事務(wù)甚為效力”,冊封胤裪為多羅履郡王。但僅僅兩年之后,宗人府彈劾胤裪“治事不能敬謹(jǐn),請奪爵”,胤裪從多羅郡王降爵至固山貝子,數(shù)月后更是降爵為奉恩鎮(zhèn)國公。換作別人受到如此對待,肯定會多有怨言,甚至大吵大鬧,但胤裪面對爵位的起起落落卻淡然處之,不氣不惱,正常生活。直到六年后的雍正八年五月,雍正帝才恢復(fù)胤裪多羅履郡王爵位。雍正十三年秋,雍正帝駕崩,乾隆帝即位,以“履郡王允裪在朕諸叔中年齡最長,具實(shí)心辦事,晉和碩履親王“。從乾隆三年正月起,胤裪專門管理宗人府事務(wù)。乾隆四年后,每年祭天、亨太廟、朝日、祀月、祭社稷、祭先農(nóng),具由胤裪恭代帝往行禮,以示榮寵。
乾隆二十八年七月,和碩履親王胤裪薨世,乾隆贈謚號“懿”,年七十八歲,在康熙帝的所有皇子中,他是最高壽的。因胤裪所育五子皆早夭,乾隆帝將自己的兒子、第四子愛新覺羅·永珹過繼為胤祹嗣子,襲履郡王爵。值得一提的是,胤裪生母定妃一直自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活到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終年九十七歲,是清朝后宮中最長壽的嬪妃,堪稱有清一代后妃之冠。母子皆如此高壽,在有清一代的皇族之中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