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字元素,號自如,明末抗清名將。接下來聽聽對百科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在明末清初這一歷史階段,袁崇煥可謂風(fēng)云人物,是明朝抵抗后金(清朝)的重要將領(lǐng)。比如在寧遠之戰(zhàn)、寧錦之戰(zhàn)中,袁崇煥分別戰(zhàn)勝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名將,卻被崇禎皇帝所殺。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煥被朱由檢認為與后金有密約而遭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當(dāng)然,實際上,袁崇煥根本沒有和后金有什么密約,也即其是非常忠于明朝的。不過,袁崇煥之所以被斬殺,實際上也有他咎由自取的意味。進一步來說,袁崇煥斬殺毛文龍,可以說是他一生最大的錯誤,這個錯誤,也為他埋下了殺身之禍。
一
首先,毛文龍(1576年2月10日—1629年7月24日),字振南,一名毛伯龍,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杭州市上城區(qū))人,祖籍山西平陽府太平縣(今臨汾市襄汾縣)。在明朝末年,袁崇煥鎮(zhèn)守東江鎮(zhèn),對后金(清朝)形成了牽制。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薊遼督師袁崇煥渡海來到皮島,毛文龍前往迎接。毛文龍見了袁崇煥,語多傲慢。這讓本就對毛文龍不滿的袁崇煥,堅定了要除掉他的決心。于是,袁崇煥便以邀毛文龍觀看將士騎馬射箭為名,將他擒獲,數(shù)他十二大罪,取出尚方寶劍,將其斬首。在斬殺毛文龍之后,袁崇煥可謂志得意滿,這樹立了他在遼東將士中的威望。但是,讓袁崇煥沒有想到的是,斬殺毛文龍卻是他一生最大的錯誤,一年后,明思宗朱由檢下令處死袁崇煥。
二
那么,問題來了,斬殺毛文龍和袁崇煥被殺這兩件事情之間,到底有什么聯(lián)系呢?對此,這就需要提到己巳之變了。己巳之變又稱后金攻明京畿之戰(zhàn),是1629年(明崇禎二年、后金天聰三年)十月至1630年(明崇禎三年、后金天聰四年)正月,在明朝與后金的戰(zhàn)爭中,皇太極率領(lǐng)后金大軍突襲明朝京城的歷史事件。雖然在這場戰(zhàn)役中,袁崇煥等人奮力作戰(zhàn),最終打退了皇太極率領(lǐng)的大軍。但是,對于坐鎮(zhèn)京城的崇禎皇帝,無疑嚇出了一身冷汗。從時間點上來看,己巳之變發(fā)生在毛文龍被殺的三個月后。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是因為毛文龍被殺后,明朝牽制后金(清朝)后方的力量削弱甚至消失,這讓皇太極可以出動主力來突襲明朝京城。
三
對于毛文龍來說,天啟六年(1626年)以后,毛文龍被加授平遼總兵官,賜尚方劍,加封左都督,勢力不斷擴大。對于明熹宗朱由校,之所以不斷加封和重用毛文龍,就是看重了他在東江鎮(zhèn),也即在皮島可以牽制后金(清朝),促使后金無法全力和明朝作戰(zhàn)。但是,袁崇煥卻將毛文龍給斬殺了。在毛文龍被殺之后,他的部下中有不少就歸降了后金(清朝),特別是耿精忠、孔有德等人,更是為清朝入主中原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比如耿精忠就和吳三桂等人成為清朝的藩王。從這一點來看,袁崇煥斬殺毛文龍,反而主張了后金(清朝)的實力。當(dāng)然,最關(guān)鍵的還是毛文龍被殺后,其手下已經(jīng)人心四散,無法威脅到后金(清朝)了。
四
最后,在此基礎(chǔ)上,袁崇煥斬毛文龍后,可說是為后金長驅(qū)南下解除了后顧之憂,三個月后就發(fā)生了后金兵臨明朝都城下的“己巳之變”——后金約十萬精兵繞道內(nèi)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朝都城。此戰(zhàn),雖然最終由袁崇煥化險為夷,但是,因為魏忠賢余黨、朝廷大臣的指責(zé),皇太極派人實施的反間計,加上崇禎皇帝自身對袁崇煥的疑慮,從而最終形成了處死袁崇煥的命令。更為關(guān)鍵的是,在崇禎皇帝處死袁崇煥的兩條罪狀中,分別就是和后金有密約以及擅殺毛文龍。如果是第一條罪狀是基本上沒有真憑實據(jù)的話,那么,擅殺毛文龍,顯然是袁崇煥不能爭辯的罪狀。更為關(guān)鍵的是,擅殺毛文龍所帶來的后果,才是崇禎皇帝不給袁崇煥留下活路的重要原因。綜上,袁崇煥斬殺毛文龍后,志得意滿,卻沒有想到這是他一生最大的錯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5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