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楊璟是明初著名的開國功臣
緊接著就是事關(guān)重大的龍灣之戰(zhàn)爆發(fā),朱元璋用康茂才寫信將假降
消滅了西邊的陳友諒之后,朱元璋便自然而然地把扭動轉(zhuǎn)移到東邊的張士誠身上
,朱元璋以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偏將軍,兩人率領二十萬精兵,直擊太湖南邊的湖州,同時讓攻打杭州,華云龍攻打嘉興,意圖使得張士誠其疲于奔命,并尋找機會直擊蘇州這個核心。而此時楊璟在哪里呢?他其實被朱元璋派去湖南一帶
,負責掃清那邊的蠻寇。待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派遣徐達
、常遇春北伐北元,讓湯和、廖永忠從陸、海兩路出發(fā)前去平定方國珍在廣西之戰(zhàn),楊璟發(fā)揮出色
已經(jīng)在廣西之戰(zhàn)證明自己能力的楊璟
第二年
此后的幾年里
然而楊璟的去世
,并不代表著故事的終結(jié),八年后,查出楊璟因為瞿塘峽之敗,有謀反的圖謀,并成為了胡惟庸的朋黨,但考慮到人家已經(jīng)去世了這么長時間,所以朱元璋也只是象征性地處罰一下,剝奪了他的爵位!然而在接下來的靖難之役中
,燕王朱棣揮師南下,其軍中竟然也多出一位楊璟,官位僅為百戶,他是明朝中期名將楊洪的父親。由此很多人懷疑,當初營陽侯楊璟并沒有真正的死去
,而是通過假死隱遁而走,并且來到了燕王朱棣的帳下,靜靜地等待一個能夠再讓他展現(xiàn)自己軍事能力的機會。然而機會等來了
,卻在建文四年為了拯救燕王朱棣的性命,而殞命于靈璧。對此
,也有很多人予以了否決,他們認為這一切只不過是巧合罷了,剛好碰到有兩個同名同姓的人,相繼出現(xiàn)在歷史的舞臺上。支持營陽侯楊璟就是百戶楊璟的人
,其主要邏輯為:一
、靖難之役中的楊璟只不過一個小小的百戶,然而過后卻被朱棣授予了公爵二
而否定營陽侯楊璟就是百戶楊璟的人
,其主要邏輯為:一
、根據(jù)《明史楊洪傳》的記載:“祖政,明初以功為漢中百戶。父璟,戰(zhàn)死靈璧。洪嗣職,調(diào)開平。”也就是說,這個百戶楊璟只知道他是漢中百戶楊政的兒子,而漢中當時屬于秦王朱樉管轄,根本不關(guān)燕王朱棣什么事!二、史書只提到百戶楊璟戰(zhàn)死于靈璧
,并沒有直接點明,他究竟是屬于朝廷軍,還是燕王朱棣的軍隊!三
、如果營陽侯楊璟通過假死成功騙過朱元璋的話,那他又是怎么樣繼續(xù)以本名楊璟去繼承父親楊政的百戶。而且當時楊璟貴為侯爵,去繼承一個低微的白戶,這怎么都感覺有點怪!綜上,筆者個人的觀點更加傾向于營陽侯楊璟和百戶楊璟只不過是歷史的巧合
,兩人并不是同一個人。朱元璋從一個吃不起飯的乞丐、和尚
這些人中最著名的有34位
如果一定要說只有34個人的話
,那這34個人絕對是精英中的精英了。這34人分別是:
徐達:本位置第二
,次于李善長。李善長后坐罪,進位第一,初封信國公。
常遇春:本位列第三,次于徐達
。李善長有罪李善長:1364年,封為宣國公
李文忠:1370年,封為曹國公
馮勝:洪武28年
鄧愈 :1380年
湯和:1370年
唐勝宗 :坐為胡惟庸案被殺
陸仲亨:坐胡惟庸 案被殺,爵除
周德興:以罪誅
華云龍:子華中坐胡惟庸案被殺,貶死
顧時:1370年
耿炳文:永樂二年自殺
陳德:洪武28年,陳鏞戰(zhàn)死
郭興:坐胡惟庸案
王志:洪武21年王威去世,追坐胡惟庸案
鄭遇春:坐胡惟庸案被殺。
費聚:坐胡惟庸案被殺
吳良:吳高洪武17年(1384年襲爵
吳禎:坐追吳禎為胡惟庸黨,吳忠被處死
趙庸:坐胡惟庸案被殺。
廖永忠 :1370年
俞通源:坐黨附胡惟庸,已死不予追究
華高:1370年,被封為廣德侯
楊璟:坐追楊璟黨附胡惟庸
康茂才:未及封而死
朱亮祖:有罪,被朱元親自鞭打而死
。傅友德:初封穎川侯
,洪武17年進封。洪武27年賜死,爵了除胡美:初封穎川侯,洪武17年進封
韓政:韓勛坐藍玉案被殺
黃彬:坐胡惟庸案被殺。
曹良臣:曹泰坐藍玉案被殺
梅思祖 :坐胡惟庸案被殺。
陸聚:坐胡惟庸案被殺
朱元璋殺人最多的當屬胡惟庸一案和藍玉一案
徐達被譽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是病死的
徐達在最開始的排名中雖然位居李善長之后
徐達生于1332年
明朝開國一共二十五位主要功臣只活了三個。
明代的開國的主要功臣中
,也就是公爵中,除了湯和、徐達、郭英辭官回家得到了善終,其他的全部被殺。具體如下:
明朝開國公爵:
1
、鄂國公常遇春吳元年九月辛丑封
。洪武二年七月己亥卒于軍。十月庚午追封奉天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平王,謚忠武。2、鄭國公常茂 洪武三年十一月大封功臣
,第三,封鄭國公,祿三千石,世襲。二十年九月丁酉有罪,安置龍州。二十四年卒。3、韓國公李善長
吳元年九月辛丑封宣國公
。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4、曹國公李文忠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
5、宋國公馮勝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
,第五,封宋國公,祿三千石,世襲。二十八年二月丁卯賜死,爵除。6
、衛(wèi)國公鄧愈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六
,封衛(wèi)國公,祿三七石,世襲。十年十一月癸未卒,追封寧河王,謚武順。7
、信國公湯和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七
,封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中山侯,祿一千五百石。七年八月乙卯,加祿千石。十一年正月己卯進封信國公,祿三千石,世襲。二十八年八月戊辰卒。追封東甌王8、潁國公傅友德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潁川侯
9
壬寅二月,金華死事
。甲辰三月追封,謚武莊。10
、泗國公耿再成壬寅二月,處州死事
。初封高陽郡公,謚武壯。洪武十年四月改封。11
、蔡國公張德勝龍江戰(zhàn)歿。癸卯十月追封
,謚忠毅。12、梁國公趙德勝
南昌死事
。癸卯十月追封,謚武桓。13
、濟陽郡公丁普郎鄱陽湖戰(zhàn)歿
。14、河間郡公俞廷玉
甲辰十一月追封
。15
、鄖國公廖永安乙巳十月以使吳不屈,遙封楚國公
16、東?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す┏?/p>
丙午十一月伐吳戰(zhàn)歿
17、虢國公俞通海
廷玉子
18
吳元年卒于平江軍。洪武元年追封
19
吳元年九月討方國珍戰(zhàn)歿。洪武二年六月追封
20
洪武元年追封。
21
洪武二十年閏六月庚申戰(zhàn)歿金山
22、涼國公藍玉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甲午封永昌侯
23、蘄國公康茂才
洪武三年八月己未卒于軍
24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蘄春侯
25、魏國公徐達(被譽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
吳元年九月辛丑以平吳功
擴展資料:
徐達(1332年-1385年)
徐達出身農(nóng)家。元朝末年
次年,被任命為左相國
此后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余勢力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達去世
國號:
大明國號來源有多種說法
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
,用“明”作國號以示正統(tǒng)地位,也同時應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預言。其次,以明喻火,根據(jù)五德終始說,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又因皇室姓朱,稱朱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明初功臣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徐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明朝
歐陽利見原名陽利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7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